① 越南陳氏名人有哪些急求各位強人!!
最有名的越南陳姓人叫陳興道 - 在1257 -1288年間曾先後三次在對手比自己強大的情況下擊敗蒙古入侵者。最終迫使忽必烈同意和越南陳朝議和。
② 世界偉人哪些人
第一名:馬克思——【德國】
共產主義思想之父,他的思想威名遠播,遍布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其門徒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人物,曾幾何時,他的思想在蒙古國甚至能輕易擊垮人們對成吉思汗的崇拜。
而在中國,擁有2000多年傳承的孔子思想也不得不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他的思想深刻的影響了俄國人、中國人、朝鮮人、越南人、古巴人...
列寧主義、斯大林主義、毛澤東思想、主體思想無一不是以他的思想作為絕對指導,並建立在他光明而又宏偉的藍圖之中。
第二名:恩格斯——【德國】
作為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對馬克思主義的發揚光大起到了最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三名:列寧——【俄國/蘇聯】
第一個將馬克思主義真正的運用到國家建設之中,第一個將馬克思主義付諸實踐,列寧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他哺育了俄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革命成長。
第四名:斯大林——【俄國/蘇聯】
斯大林是強盛大國的代名詞,他不僅為蘇聯人民贏得了舉世無雙的榮耀,也為社會主義陣營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共產主義當之無愧的老大哥,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各國偉大領袖們爭相效仿的典範。
第五名:毛澤東——【中國】
給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尊嚴,使中國人民擁有了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輛汽車、第一輛自行車.......
第六名:金日成——【朝鮮】
給了朝鮮人民最偉大的尊嚴,使朝鮮人民擁有了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輛汽車、第一輛自行車.......
匪夷所思:毛澤東的24大預言全部實現
毛主席的預言,決不是臆測,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豐富的閱歷,淵博的學識基礎之上的,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調查研究、縝密的分析判斷,從而得出客觀規律的判斷。
1916年7月25日預言
中日之間20年內必有一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聲揭開了全民族抗戰的序幕,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八年抗戰,印證了20年前一位24歲的師范生的預言。
1919年7月21日預言20年後,法國人將有一番大大的頭痛
果然,不多不少二十年後,法國人民遇到了大麻煩。希特勒為了羞辱法國,特指定在1918年德國投降的同一地點的同一節火車車廂里讓法國簽字投降。
1919年7月28日預言日本與德國將會危禍世界
毛澤東以其神奇的觀察力洞悉日、德「姦情」,提前近20年預言「軸心國」的兩大法西斯魔王將會勾結在一起,危禍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印證了這一預言。
1933年11月預言
我們會失去打破第五次「圍剿」的有利時機
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時,正值毛澤東「龍困淺灘」,處於政治生涯的低谷。然而毛澤東不在其位而謀其政,為蘇區和紅軍的安危獻計獻策。可惜當時中央未採納毛澤東的正確意見,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1940年3月16日預言
我軍將來出路,實在中原
7年後,毛澤東派出三路大軍逐鹿中原,奠定全國戰場的勝局。鹿死誰手,終見分曉。
1942年7月2日預言
有了第二戰場,就能夠在一年之內打敗德國
毛澤東在1942年預見到:只要歐洲大陸開辟第二戰場,則打敗德國只需一年時間。因為第二戰場延至1944年6月開辟,德國也就苟延至1945年5月才被打敗。
1945年5月預言
國共和談談攏的希望一絲一毫也沒有
抗戰結束後的國共兩黨,已成一山二虎之勢。1946年6月,《雙十協定》和「政協決議」都被撕毀,全面內戰爆發,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預見的局面終於出現了。
1945年8月13日預言
核戰爭打不起來
當美國人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一星期後,毛澤東就斷言:原子彈不能解決戰爭。此後,毛澤東在與斯特朗、斯諾等人談話時,多次闡述了核戰爭打不起來,人類有能力防止核戰爭,最終消滅核武器的思想。時至今日,全世界也只有日本遭受了原子彈的襲擊。
「大躍進」並不是毛澤東個人一時心血來潮、忽發奇想,而是當時全國上下急於改變「一窮二白」落後面貌的產物。毛澤東在預言中國經濟建設速度時犯過許多錯誤。但他1962年在「七千人大會」上預計的發展速度,與第二代領導人制訂的「三步走」戰略非常吻合。
1958年9月5日預言
戴高樂上台也有好處,他喜歡跟英美鬧別扭
戴高樂經常為法國的海外殖民政策辯護,也是冷戰的積極推動者,因此,當時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一政局的變化,將導致整個歐洲向右轉。毛澤東不這樣看。他力排眾議,斷言:戴高樂上台將推動歐洲中立主義的發展,使歐洲擺脫美國。歷史的發展很快就證實了毛澤東的預言。
1962年1月30日預言
中國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需要100多年時間
1956年6月預言
高峽出平湖
毛澤東規劃了長江三峽,但他有生之年未能親見「高峽出平湖」。
1992年4月3日15時20分,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以壓倒優勢的贊成票,表決通過了「三峽工程議案」。
如今,三峽水庫已成功蓄水,三峽工程進入建設高潮。
1958年6月21日預言
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十年完全可能
1960年,當蘇聯撤走專家、帶走圖紙時,一些外國人曾經斷言「中國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來」。此後,中國不但有了原子彈,而且生產出氫彈、中子彈……
當毛澤東的預期目標全部實現時,他輕松地「表揚」赫魯曉夫說:「應該給赫魯曉夫發一個一噸重的大勛章,以示感謝!」
1946年12月9日預言
香港問題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
從四十年代開始,毛澤東已形成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甚至台灣問題的基本思路,即:不急於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充分尊重港澳地區的歷史與現狀;通過協商,用和平過渡的方式來解決。如今港、澳的順利回歸,應驗了這些英明預見。
1949年3月預言
有些共產黨人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
1952年2月10日,劉青山、張子善倒在正義的槍口下。槍聲穿過數十載時空,反腐倡廉至今依然任重道遠。
1949年9月預言
美國可能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
毛澤東以「文化大革命」作為防止和平演變的基本手段,誤入了歧途。但在毛澤東身後十餘年間,在蘇聯解體、東歐巨變的事實面前,人們又不能不嘆服毛澤東的遠見。
1955年1月15日預言
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
並未深入研究物理學的毛澤東,神奇地預言了二十年後高能物理學的
③ 胡志明在越南的地位
越南街頭隨處可見到胡志明的形像
http://gb.cri.cn/14404/2007/04/29/[email protected]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安曉宇):胡志明的形象總是一縷長髯,仙風道骨,在我的心目中,那是一位清癯的長者,但在越南人看來,那是一個神!
以我的想像,胡志明已經是上世紀的英雄,僅存在於紀念館中,革新開放後的越南,胡志明的印記只會作為理論,體現在作為越南共產黨思想基礎的「胡志明思想」中,而胡志明這個人的形象,會在生活中越來越淡的。但是幾天的行程走下來,我發現我低估了一位偉人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影響力。
「中國東盟合作之旅」采訪車隊進入越南以來,每天都能看到胡志明主席的影像,既有庄嚴的塑像,也有各種風格的宣傳畫。即使在現實政治中的宣傳品中,也能看到胡爺爺的笑容。越南的街頭有很多宣傳畫,其中大部分在宣傳著5月20日將開始的國會代表選舉活動,在這些畫中,就經常出現胡志明的那縷長髯。
按照行程,4月26日上午是參觀胡志明紀念堂,采訪團原計劃在參觀時拍攝一組團員們瞻仰胡志明遺容的鏡頭。但到了巴亭廣場才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越南人把胡志明紀念堂視作聖地,別說攝像機,連手機也別想帶進去。我們采訪團在儀仗兵的帶領下,緩緩地走進安放著胡志明遺體的紀念堂,向胡志明遺體鞠躬致敬,再緩緩地走出紀念堂,那種庄嚴肅穆的氣氛,與拜祭神壇無異。當天正逢越南雄王先祖祭日,參觀胡志明紀念堂的人排起了長隊。我們采訪團的記者隨機在廣場上采訪一些群眾,發現即使是系著紅領巾的少年,也對胡爺爺充滿了景仰之情。
4月28日下午,車隊抵達越南中部的榮市。離榮市25公里處的義安省南壇縣就是胡志明出生地,那裡也有胡志明故居。對於這類故居,我可以事先想像出它的簡陋模樣,而事實上,胡志明故居的簡陋程度仍讓我感嘆了一番,僅兩所茅草屋而已,屋內的陳設,已經不能再簡化了。天氣非常熱,站在低矮的茅草屋裡聽講解,就像是被關在蒸籠里。但是,奇怪的是,據我的觀察,那位穿著越南民族服裝的漂亮女講解員居然沒出汗。姑娘在講解完後接受了國際台越南語廣播部記者羅繼成的采訪,中心意思就是,能在這里工作,為參觀者介紹胡志明主席,感到無比充實。
來這里參觀的人以年輕人居多,接受我們采訪的人,都無一例外地把胡志明視為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影響著今日越南,並將繼續影響著明日越南的人。
聽了胡志明的事跡,覺得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一者是「天下為公」的無私胸懷,一者是謙謙君子的道德風范。因此,在越南人的心目中,胡志明幾乎是個完人。而對於胡志明思想的理解,現代越南人正賦予其越來越現實的因素。當記者問金蓮村胡志明紀念館館長對胡志明思想核心的理解時,他引用了胡志明的語錄,大意是「四海之內皆兄弟」,這種表述讓我有些茫然。我不知道他越南語的原話是怎樣的,但想必他是為了說明越南在胡志明思想指導下的外交政策,因為他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引向了中越友誼以及越南融入國際社會的努力。在胡志明故居前,記者請一位參觀者介紹幾段胡志明語錄,他隨口而出的除了家喻戶曉的「獨立和自由最可貴」外,還有類似「有志者事竟成」之類的人生格言。
按照官方的定義,胡志明思想是馬列主義在越南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的產物,內容豐富,覆蓋諸多領域。其地位可類比於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的地位。正因如此,我理解,胡志明思想是現實主義的理論,是在現實中不斷豐富,並不斷被現實的人群所運用的活的理論。
在胡志明的塑像前,忽然獲得了一種意象:胡志明的那縷長髯,明顯地不同於列寧的胡須,是飄然的,靈動的,可親的。
④ 東南亞國家曾經出過那些名人偉人
在越南,胡志明仍是巨人
全球化的巨浪夾帶著西方體制和文化,日復一日沖刷著越南這個社會主義國家。遠離30年前的硝煙炮火,越南人早已將「帝國主義」的思維理念化為西方文明加以欣賞。
不過一個巨人的名字仍然盤踞在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心臟———胡志明,這個帶領越南人趕走殖民國家的共產主義領袖,仍然有如巨擎般牽引著越南的前進步伐。時光流過115年,即便胡志明位於義靜省金蓮村的誕生地早已面目全非,現代越南人的內心深處依然對那片稻田環繞的鄉間茅屋難以忘懷。
歷史上多少先驅人物最終總是被漸漸淡忘。不過胡志明鑄就的「共產主義紅星」依舊在越南閃亮奪目。生活影響力發黃相片深入百萬人家外企公司也掛胡志明像
從首都河內到偏遠農庄,胡志明蓄著胡須的瘦削身影透過無數發黃的相片懸掛在數百萬越南人的家裡。甚至許多外企公司都入鄉隨俗地延續起這個傳統,把「胡志明像」掛在顯眼位置。有關「胡伯伯」的事跡在學校和政府機關更是廣為流傳。
坐落於越南中部的金蓮村因為見證了胡志明的誕生而成為「聖土」。每年至少有150萬越南人從各地趕來,懷著無比虔誠之心「膜拜」著「阮家老宅」———胡志明度過童年的簡陋矮屋。在河內,記錄這位偉大領袖奮斗歷史的胡志明博物館也總是吸引著無數參觀者。在這個信仰佛教的國度,國父胡志明任何一處紀念地的意義都不亞於煙霧繚繞的寺廟。
越南人在每年的特定時期都會蜂擁到胡志明故居,4月30日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日子。今年的這天正逢紀念越南戰爭結束30周年。數以百計的越南老兵早已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戴著色澤依然鮮亮的戰功勛章和一顆至今火熱的愛國之心,緬懷過去那段共同奮戰的歷史。
胡志明為建設社會主義的越南進行了終身的奮斗。上世紀50年代他領導越南人民贏得了長達9年的抗法救國戰爭,成功解放越南北方;60年代又率領越南人抗擊美國,眼看著勝利在望,卻在1969年與世長辭。不過這位國父對越南的影響並不只在於這些不朽的功勛。政治影響力核心政策延續胡老思想如今越南步入繁榮富強
「胡志明的思想仍然是越南社會的主要意識形態、越南共產黨的重要綱領和越南人的行動准則。」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的陳克越博士評論道。這所學院為越南塑造了一批批政治精英。「越南人民把他當作自己民族的靈魂和象徵。」陳克越補充道。越南政治學家認為,如今越南政府的核心方針政策,無一不是源自胡志明的思想。
或許有人會心尤不甘地問,那麼越南如今的市場經濟體制又該如何理解?「胡志明在他的長篇遺囑中提到,他希望越南在未來能成為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陳克越博士解釋道。
再追問,越南會不會在將來變成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胡主席曾說,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政府應當為人民服務。在『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下,我們正延續著胡主席對政府的基本定義。」博士再答。
越南的社會主義體制正一如既往地得到繼承,與此同時,越南正從原本的農業經濟蛻變為工業經濟,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吸引投資,向國際開放。這些不爭的事實都證明了越南政府對胡志明理論的正確闡釋。
從越南戰爭的歷史來看,或許胡志明在南越地區的影響力並不那麼深遠。即使在北方,新一代越南人,尤其是都市化的新人類,也比他們的祖輩更樂於考量胡志明的思想。思想影響力年輕人群最崇敬的偉人每個越南人都愛戴著他
2000年針對越南年輕人進行的一份民意調查或許能說明一切。在這些越南戰爭後出生的人群中,胡志明依然是他們「最崇敬的人」,排在第二位的則是武元甲,那個因為擊退法軍而獲得「紅色拿破崙」稱號的勇猛將軍。
改變當然也有。「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目前越南共產黨內的任何人物,許多越南青年甚至列不出國家領導人的名字。
胡志明在1930年建立了越南共產黨,並成為這個組織永遠屹立的一座高峰。至今沒有一位新領導人能夠與這個創始人相提並論。許多國外觀察家都認為,胡志明本人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共產黨本身。或許對於崇拜他的越南青年而言,胡志明的身份更在於「國父」,一個帶領人民擊退外國列強的民族英雄。
「每個越南人都愛戴他。」75歲的老兵吳文越說,「胡志明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遙遠,但大家都會追隨他。」吳文越說,他一生中最大的驕傲就是親眼見過胡志明4次。
俞懿晗
⑤ 越南的名人有誰(記住:是音樂家哦!)
鋼琴大師鄧泰松,在1980年10月波蘭華沙舉行的第十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中奪得金獎及一系列特別獎項,他是贏得此項西方最高級別的國際鋼琴比賽大獎的第一位亞洲人。如果人們想到他早期接受鋼琴訓練及發展的地點是在飽受戰爭破壞的祖國-越南,那麼他的成功就更顯非凡了。
鄧泰松1958年出生在越南首都河內,自1965年至1976年隨其母親在河內音樂學校學習鋼琴。之後又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進修,師從弗拉基米爾-那坦森及德米特里-巴斯基羅夫。自從1980年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後,鄧泰松的國際音樂事業遍及世界40多個國家。他在眾多世界聞名的音樂廳進行過演奏,如:紐約林肯中心、倫敦巴比坎中心、巴黎布萊葉音樂廳、慕尼黑海克力撒會堂、維也納音樂大廳、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悉尼歌劇院、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等。
他曾與許多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其中包括
:列寧格勒愛樂、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英國廣播公司(BBC)樂團、柏林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德雷斯頓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華沙國家愛樂樂團、布拉格樂團、日本NHK樂團、赫爾辛基愛樂樂團、悉尼交響樂團、匈牙利國家交響樂團、莫斯科愛樂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以及瓦索維亞交響樂團、維也納室內樂團、蘇黎世室內樂團、瑞典皇家室內樂團等。
鄧泰松曾於許多著名指揮大師合作過。其中包括:內維利-馬里納、平恰斯-祖克曼、莫里斯-楊森斯、伊凡-菲舍爾、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迪米特里-基塔恩科、詹姆斯-羅夫拉姆、傑瑞-波羅海維克、肯-依茲羅、帕維羅科岡、傑爾希-馬克斯米克等。
1995年元旦,鄧泰松與馬友友、小澤征爾、凱瑟琳巴特爾、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共同參加了由日本NHK電視台錄制的大型國際廣播節目。
1999年至2000年的演出季中,鄧泰松在日本、法國、挪威及西班牙進行了巡迴演出。此外他作為唯一一名被邀請的非波蘭籍藝術家,參加了在華沙舉行的"肖邦年"開幕式慶典音樂會,並與華沙國家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同時他還應邀與莫斯科愛樂樂團、蒙特利爾交響樂團、愛德蒙頓交響樂團、馬來西亞交響樂團、巴西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0月應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之邀,鄧泰松與穆雷-皮拉西亞在柏林舉行了獨奏音樂會及大師班。他還在巴黎、米蘭、蒙特利爾、紐約、波蘭的達斯尼奇、德國的魯爾、西班牙的馬約卡、法國的埃克斯-昂-普羅旺斯及其它一些地區的音樂藝術節舉辦了獨奏音樂會。
鄧泰松與DEUTSCHE GRAMM-PH-N, MEL-DYA, P-ISKIE, NAGRANIA, CBS S-NY, VICT-R JVC,及ANAIEKTA等世界著名的唱片公司合作錄制了唱片。自1987年以來他一直擔任東京KUNITACHI音樂學院的訪問教授。
媒體對鄧泰松先生的評價:
巴黎《音樂世界》雜志評價說:"鄧泰松的演奏權威、智慧和無可指責的風格達到音樂敏感性的最深境界"。
加拿大《渥太華居民報》說:"鋼琴家展示了令人驚奇的技巧"。
德國的《郵報》說:"可以用高雅和精確定義的一場演出,真正遇到了一名技術嫻熟的鋼琴家,一名鍵盤上的詩人"。
法國巴黎《世界報》說:"聲音洪亮潤澤,誘人的光效應,幾乎不觸摸鍵盤的輕奏樂段,光芒四射的演奏,一名非凡的藝術家。"
德國的《法蘭克福公報》說:"他憑著可靠的,令人驚異的技巧和難以置信的表現手法,成為最高級的鋼琴家。"
英國的《時報》說:"令人陶醉,充滿活力,特別是河內出生的鄧泰松帶著直率和敏感演奏時,其手指技巧掌握極有分寸,保證了詩意和效果之間的平衡"。
⑥ 偉人的名字及簡介
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德文: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猶太裔德國人,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他是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是近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弄潮兒。支持他理論的人被視為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最廣為人知的哲學理論是他對於人類歷史進程中階級斗爭的分析。他認為這幾千年來,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矛盾與問題就在於不同階級的利益掠奪與斗爭。依據歷史唯物論,馬克思大膽的假設,資本主義終將被共產主義取代。
一般認為馬克思的哲學在他的時代沒有絕對的影響力。但就在他過世幾年後的19世紀末,馬克思哲學迅速的傳遍各地。社會主義成為歐洲先進國家政經改革的趨勢。之後,馬克思主義也派分成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與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非革命派學說,又稱修正主義派,以愛德華·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為中心,主張漸進式的社會主義發展,視馬克思主義為一種道德標准。而革命派學說則以列寧最為著名,強調激進強製革命的重要性。革命派視馬克思主義為一種歷史科學理論,認為這種理論是絕對正確的預言。兩邊派系皆認為自方學說為馬克思主義的正統,但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在今天,仍是理論性的學說。
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藉由列寧和他一手創辦的蘇聯的大力提倡達到了巔峰。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期間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解釋似乎受到許多學者的疑問與爭議。隨著蘇聯的式微與解體,馬克思主義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逐漸衰退。但不可否認,馬克思主義是近代最著名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哲學理論之一。馬克思的學說仍然活躍在學術界的各領域,學說的精神也不時的被運用在各政府的施政方向。而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自稱馬克思主義為其國家或政黨的基本主義與基本方針,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寮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古巴、尼泊爾共產黨等等。
⑦ 十大在越南人眼中的三國名人,關羽能排在第幾位
最後閑扯一句,當問及為什麼將呂布墊底時,越南人的回答也出奇地一致。他們認為,呂布武藝高強,這是值得稱贊的地方,可是,呂布這個人一點也不忠誠,經常來回換主人,這是讓他墊底的直接原因。在這個問題上,越南人對呂布的評價,與國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⑧ 越南胡志明市是以偉人命名的城市嗎
曾附屬我國千年的鄰國,最大城市因一偉人出名,城市GDP佔全國1/5。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首都就是一國的最大城市,因為很多時候,首都都是舉全國之力建設的,所以很容易就讓人促成這種想法。
其實胡志明市原名西貢,只不過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這才改名的。當遊客走進這座越南大城市,會發現當地的城市環境更像是三四十年前的中國,再說越南當地普及的漢文化,更讓人覺得這就是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如今在胡志明街頭,仍能見到很多的自行車和摩托車,給人一種當地生活節奏極慢的舒適感覺。如果有機會去到越南旅遊,一定要去胡志明市走走看看。
⑨ 世界上有哪些姓"胡"的名人
歷史上的胡姓名人有
漢朝時胡廣,曾經在6代皇帝手下當官;
唐代有詩人胡曾,他的詩通俗明快,
還有和尚詩人胡得生;
北宋有學者、教育家胡瑗,
南宋有經學家胡安國及他的兒子學者胡宏;
宋、元之間有史學家胡三省,以解釋《資治通鑒》而聞名於天下。
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是學者胡居仁、胡直,
伊斯蘭教學者和經師胡登洲,
文學家胡應麟、胡震亨,
印刷家胡正言;
清代有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
文學家胡天游;
近現代的胡姓名人有:
國民黨右派首領胡漢民、
著名學者胡適,
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胡正詳,
國民黨高級將領胡宗南,
小說家胡也頻等。
歷史名人
春秋時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義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於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七章,稱為"秦篆"(即後來所稱的小篆);
經學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傳》。
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
胡烈,則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擔任襄陽太守時,築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
唐宋時期,是胡姓人氏才華橫益、人才輩出的興盛時期。唐代時有詩人胡曾,
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經學家胡安國,學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開創宋代理學的先聲,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主張,並且把講學分經義和治事兩齋,嚴立學規,以身示範。至於胡安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
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時候,曾廢棄先秦時期最為精闢的智慧結晶"春秋三傳",將之摒諸學宮的大門之外。要不是胡安國的矢志"搶救",今天呈現在國人面前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可能就是兩樣了。胡安國對於整個中華文而言,可謂是功高五嶽,難怪他身後會被從祀於孔子廟,千秋萬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後,史學家胡三省,
明時文學家胡應麟、胡震亨,
清時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軍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領域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學者胡居仁、胡直,伊斯蘭教學者和經師胡登洲。
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繪畫,與刻工汪楷等合作,改進了彩色套版印刷術。
廣東潮陽縣著名人士胡萬洲,任國民政府海陸大元帥,孫中山總統咨政。
現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⑩ 越南有哪些名人
陳興道
好像是個將軍吧
在越南很有名, 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