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死了多少軍人
在廣西和雲南的26座烈士陵園的墓碑上可以查詢的:
1978年—1990年約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廣東省烈士約1773人廣州市82人 東莞市50人 佛山市142人 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惠州市54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5人普寧市66人 清遠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市46人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雲浮市62人 湛江市222人 肇慶市118人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無具體5人雲南省烈士約1449人昆明市232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昭通市112人 保山市64人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9人麗江市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2人 曲靖市109人 玉溪市46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4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雲南籍無具體14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0人南寧市242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河池市149人 賀州市28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1人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2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無具體7人湖南省烈士約1285人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6人 株洲市47人 湘潭市51人 郴州市63人衡陽市133人 懷化市38人 婁底市119人 邵陽市168人 永州市93人益陽市70人 岳陽市120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湖南籍無具體15人貴州省烈士約1053人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3人 遵義市122人 安順市65人 銅仁地區126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畢節地區208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134人 貴州籍無具體9人四川省烈士約699人成都市68人 內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1人 眉山市31人綿陽市36人 南充市59人 遂寧市6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雅安市25人 宜賓市37人 攀枝花市4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無具體16人河南省烈士約約571人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南陽市83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5人 新鄉市27人 信陽市97人許昌市25人 周口市58人 駐馬店市17人 漯河市14人河南籍無具體4人湖北省烈士約544人武漢市57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樊市29人 孝感市49人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無具體1人山東省烈士約431人濟南市15人 德州市21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2人 濟寧市38人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0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2人 煙台市36人棗庄市32人 淄博市18人 山東籍無具體10人 江蘇省烈士約387人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2人 連雲港市9人 南通市57人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1人 泰州市26人 無錫市9人 徐州市19人鹽城市45人 揚州市67人 鎮江市24人重慶市烈士約320人(直轄市)江西省烈士約293人南昌市23人 九江市29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萍鄉市8人 景德鎮市12人 上饒市36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8人鷹潭市2人 豐城市2人 江西籍無具體4人安徽省烈士約246人合肥市29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5人 池州市3人毫州市8人 滁州市9人 阜陽市14人 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福建省烈士約238人福州市32人 龍岩市24人 寧德市18人 莆田市15人 泉州市64人三明市15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2人 南平市15人河北省烈士約202人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3人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台市7人 張家口市5人唐山市16人 河北籍無具體3人 浙江省烈士約190人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2人 麗水市10人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1人 紹興市37人 台州市11人 溫州市17人舟山市4人 陝西省烈士約79人西安市5人 咸陽市13人 延安市15人 渭南市23人 安康市1人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海口市2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無具體1人山西省烈士約56人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直轄市)北京市烈士約17人(直轄市)甘肅省烈士約16人蘭州市2人 隴南市2人 平涼市3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1人天水市7人遼寧省烈士約13人大連市2人 丹東市3人 錦州市2人 安東市1人 營口市1人鞍山市1人 瓦房店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2人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台河市1人 綏化市2人 大慶市1人黑龍江籍無具體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吉林市1人 長春市2人 延吉市2人 白城子市1人松原市3人天津市烈士約4人(直轄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寧武市2人 吳忠市1人 寧夏籍無具體1人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青海省烈士約3人西寧市3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烏魯木齊市2人全國無籍貫烈士約37人烈士共計約11482人
可查的就是這么多人
此外還有擔任穿插任務的部隊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烈士骸骨未曾帶回,保守估計這部分失蹤人員也是千餘人
②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損失有多大
1979年3月5日,軍委下達撤軍命令。各部隊交替掩護撤退,途中一路實行焦土政策(Scorchedearth,又稱焦土作戰。是一種軍事戰略,此戰略包括當敵人進入或撤出某處時破壞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能拿走的機器設備全部拿走,能破壞的則掃射放炮,發泄憤懣。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尤其是對越南方面來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撤退回中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資,並使越南的村莊、公路、鐵路遭到嚴重破壞。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方向,突入越南縱深20~40千米,攻佔了高平和涼山2座省會城市,以及河廣和茶靈等11座縣城,基本殲滅越軍2個師、3個團和9個營,大部殲滅2個團和6個獨立營,部分殲滅14個團和1個裝甲旅,共計40671人。雲南方向,突入越南縱深40千米,攻佔了老街和柑瑭2個市,以及孟康、沙巴、壩灑、封土和保勝5座縣城,前出郭參、鋪樓、外波河、黃連山口、封土地區,共殲滅16481人(其中斃敵13524人,俘敵849人,傷敵2108人)。兩個方向共殲敵57152人。1980~1989年的輪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殲滅越南人民軍7000人以上。在整個對越作戰中,中國參戰部隊共斃傷俘越南人民軍和其它武裝人員64152人以上。
對越還擊作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消耗彈葯2.38萬噸,其中炮彈106萬發,子彈5500萬發。作戰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傷坦克戰車268輛(被越軍擊毀48輛)。中國人民解放軍犧牲約8100人(包括失蹤955人(雲南方向11人失蹤,廣西方向944人失蹤),負傷約2.3萬人,被俘238人,總計約31000人。)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1979年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1979年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犧牲。
③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方和越方各傷亡多少人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④ 老山戰役去世了多少人
老山戰役去世了1300餘人。
老山戰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許世友、楊得志指揮的系列戰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復戰,經過近9年的血戰,解放軍收復老山、者陰山。
老山戰役意義深遠,從近的影響說,為中國軍隊大反攻提供了條件,從遠的影響說,此後越南炮兵基本失去了和中國炮兵進行對等炮戰的勇氣。
若干越軍指揮官曾經進行過嘗試,沒有一次不是輸得很慘。這一戰確立了中國方面在老山戰線的火力優勢。自從1984年一戰,越南就不再在前線一個地方放置師級重兵了。
(4)越南老山輪戰犧牲了多少人擴展閱讀:
《無名烈士老山插旗》是1984年4月28日在老山主攻陣地拍下的,照片中出現的旗手,,以冰冷之軀豎立起已經殘缺的紅旗,身旁有戰友繼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沖鋒。
與美軍蘇軍插旗照片不同,這幅照片並未展示出「勝利」的喜悅,整個畫面充滿著殘酷悲壯的氣氛。死亡,揭示了戰爭的實質,告訴了人們一個普通士兵對忠誠的理解。
⑤ 越南反擊戰陣亡明單
烈士信息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註: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
1979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3日
廣東省烈士約1770人
雲南省烈士約1450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4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0人
湖南籍8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7人
四川省烈士約705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湖北省烈士約547人
山東省烈士約438人
江蘇省烈士約380人
重慶市烈士約319人
江西省烈士約286人
福建省烈士約254人
安徽省烈士約247人
河北省烈士約205人
浙江省烈士約189人
陝西省烈士約97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
甘肅省烈士約24人
遼寧省烈士約18人
北京市烈士約17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天津市烈士約6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
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
其中1979年自衛反擊戰的犧牲人數約8531人,傷員兩萬一千多人 註:東西線合計陣亡7814人 失蹤717人 烈士也包括民兵,向導,民工,華僑翻譯等 1984年—1989年老山輪戰各部隊的犧牲總人數約2190人 10年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總人數約12212人以上數據說明:
烈士名單數據謹供參考和對照,不排除還有錯誤。十年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表,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可能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全國各籍貫烈士名單和犧牲人數,統計的是1978年到1985年老山輪戰陸一軍共犧牲的烈士名單,缺67軍,47軍,27軍,13軍以及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烈士具體名單。但總犧牲人數為較全統計,因為已經加了老山輪戰各部隊和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資料人數數據。目前總各數據統計和整理截止到2010年12月16日,待續更新。
⑥ 老山戰役越軍死多少人
老山7·12大戰,「守備部隊共斃傷越軍3300餘人,其中斃敵1300餘人,傷敵2000人左右,俘敵5人。」另網上傳言「我軍此戰(指老山7·12大戰)共殲滅越軍官兵3700多名,其中斃敵1700多人。」考慮到14軍之外的部隊(如11軍、軍區炮兵第4師、各邊防團等)也有戰果,後一組數字也是可以接受的。注意:殲敵是包括斃、傷、俘三個方面(本方統計損失還要加失蹤、非戰斗減員等)。】【7·12大戰越軍共有4個攻擊方向,有四個方向的戰斗,而且,越軍未發起進攻前,我炮兵即向敵集結和潛伏地域清水口子一帶炮擊,造成越軍進攻集結部隊的重大損失。減去多方面因素的死亡,老山7·12大戰,松毛嶺上(這個主戰場)的越軍屍體應在一千具上下。7·12大戰不等於松毛嶺大戰】
⑦ 老山戰役死了多少人最慘烈一戰揭秘
老山戰役期間殲敵1242人、傷敵1693人、俘敵27人、毀敵車15台、炮17門、營房212棟、工事128個、彈葯所6個、繳152火炮1門、槍40支。雲南省軍區部隊負傷884人、犧牲59人
慘烈戰役
03:00時,指揮部給出三個點,命令119炮群進行擾亂性射擊,打一個齊射。而趙團長認為,一次齊射太少。通過電台聯絡前沿陣地,但前沿的答復是沒有情況。於是趙團長對著沙盤問119團張又俠團長:假設越軍凌晨5點出擊,按步兵常規,部隊現時應該在哪裡?張團長指出,只能在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只能在陣地前500米以內,不會以外。但指揮部給的點是1000米以外。於是趙團長報告了炮兵指揮部並說明理由,得到指揮部的同意後,趙團長決定了三個點, 6個炮連一齊開火。隔了十分鍾後,又打了第二次。前沿再次報告:「沒有反應!」 於是發射照明彈,但前沿答復依舊。於是,大家都認為是情報有誤,虛驚一場,除了一線警衛部隊外,所有部隊都放鬆了警惕並沉沉睡去。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很恐怖的。實際的情況是:越軍已經潛伏到我軍陣地前的500米以內地段內。趙團長組織的兩輪射擊,准確地打在敵隱蔽的戰斗隊形中,兩個營長當場犧牲,兵員死傷慘重。但失去指揮的部隊沒有暴露,輕重傷員無一呻吟。頃刻,照明彈起,嚴密偽裝的越軍蟄伏如前, 重傷員至死不動,無線電也靜默,紀律與素質令人瞠目[2] 。
凌晨5點(情報很准確!),越軍偷偷地摸了上來,一瞬間,全線開火。我軍立即還擊,在黎明的黑暗之中,彈道發出的光亮密如雨絲。由於放鬆警戒,我守衛部隊傷亡慘重,不久向其他部分請求支援。但越軍已經摸了上來,敵我交錯,炮火已無法使用。經指揮部商議,封鎖陣地前沿,命119炮群打後續梯隊。
130火箭炮一口氣打了十三個齊射,85加農炮,100迫擊炮,152加榴炮,130加農炮,甚至師屬坦克營的坦克也一字排開,彈著點就在陣地前200米處分六個點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來回打, 形成一道火牆,用炮彈封鎖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紅了。空爆彈、榴彈、燃燒彈,彈群所到之處,一炸就是一大片,大批的越軍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連炸起的硝煙都是紅色的。整整一個上午,越軍都沒能靠近我陣地, 那一天119炮群干進去了一萬多發,到中午12點,2.5個基數的彈葯全部打完,在指揮所里的119團團長張又俠一聽炮彈沒了,當場就背過氣兒去,他的一個步兵團,沒有炮火的支援,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越軍6個團(實際上,當時進攻119團陣地的敵人是兩個加強團,不是6個團,6個團是指此次戰役中越軍總共投入的兵力)的攻擊。晨,後勤即從紅河州調出的470台卡車去拉炮彈。
由於沒有了炮火的支援,盡管士兵們拚死守衛,但越軍一個營還是佔領了142高地。
13:00,炮彈運到,119炮群重新發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轟142高地,頓時,142高地上硝煙彌漫,一片火海,步兵一個排45人隨著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沖,一下子就收復了142高地,越軍一個營600多人,只剩下6人活著,142陣地上屍橫遍野,到處是殘肢斷臂,慘不忍睹。
142陣地的失利並沒有使越軍退縮,相反更兇猛地沖上來。越軍士兵的表現也真的是無話可說,硬碰硬,6個團一批一批往上沖,少有地發動了營團級的集團式沖鋒,我方士兵的機槍、炮彈像割草一樣把越軍一批一批地擊倒,鮮血把山坡都染紅了。
松毛嶺
7.12一戰,越軍在松毛嶺上留下了3700多條生命,屍體把山坡都蓋滿了。葉劍英元帥看過戰場錄像後不禁驚嘆:「自淮海戰役以來還沒有見過這么多敵人屍體。」 我軍在此次戰斗中也有一定的損失,但由於保密的原因,沒有公布傷亡數字,但可以肯定是,作為守方,還有重火力的支援,傷亡損失肯定是相對較少的。由於屍體太多,加上南亞叢林氣候炎熱潮濕,因此屍體很快就開始腐爛,而且出於人道,我方決定通知越軍收屍。
7月14號,我們打宣傳彈,讓越軍來收屍,規定他們要打紅十字旗,50人以下,不準帶武器。但越軍來了六、七十人,不但不打旗,還架著高射機槍。你敗了還違反規定,還來逞能,我也沒客氣,於是炮兵一個急促射,打得一個也沒回去,於是越軍再也不來收屍了,正好趕上雨季大熱天,屍體腐爛得很快,防化團上去消毒,大瓶香水到處灑,用火焰噴射器燒,前沿陣地臭氣熏天,士兵們被熏得連連作嘔 ,連飯也吃不下,此乃後事。
7.12松毛嶺大戰,打出了我軍的軍威、國威。
⑧ 老山前線我軍死了多少戰士
越南媒體報道稱,超過30,000我軍消滅了,「解放軍報」報道,4000傷亡
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我軍犧牲6954人,受傷148,001
軍隊的人員傷亡需要要澄清的第一次軍事人員傷亡,我已經看到好幾個版本的數字:越南媒體報道稱,超過30,000我軍消滅了,我「解放軍報」報道,在4000的傷亡,這兩個數字是有爭議的。
最近,我不小心舊書攤上買一準備由昆明軍區後勤部「越自衛反擊作戰總結,這本書是一本詳細描述了1979年 - 1987越自衛反擊作戰後勤,喲,這是一個軍事內部刊物,裡面的一些數字是很值得考慮:
1979年2011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共犧牲6954人,受傷14800人,傷亡高達4000人,特別是2月17日,18日,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的所有醫療治療,傷員死了許多深刻的教訓。
1984年4月28日,重新奪回老山,我軍犧牲233人,有77人156人,其中主要的攻擊力,助攻部隊。7.12二戰,我軍共發射了68 000發85毫米口徑的炮彈,其中只有130毫米火箭彈至18,000發,000發152毫米炮彈。
1985年我們的邊境,甚至在7天的防禦作戰手榴彈6000 36000輪子彈消耗,殺40多家報紙,物流部門後的8000補充他們的手榴彈,40000發子彈。被俘的越軍稱為用手榴彈,150發子彈的攻擊力。
添加信息的小書:
老山前線,平均我軍的戰士14個後勤人員保護,物流部門將被儲存在一個倉庫的470,000個手榴彈。每門保護三個基地彈葯的152毫米火炮。
1985年,由於使用直升機,軍用嚴重受傷發送剛剛超過1小時,從前線到師野戰醫院,傷員死亡率下降到8%。
嶗山前線,我軍犧牲939人,支前的民工犧牲64。
*參考昆明軍區後勤寫越自衛反擊總結
⑨ 中越戰爭一共死了多少軍人
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
(註: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
1979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3日
廣東省烈士約1770人
雲南省烈士約1450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4人
湖南省烈士約1288人
貴州省烈士約1057人
四川省烈士約705人
河南省烈士約571人
湖北省烈士約547人
山東省烈士約438人
江蘇省烈士約380人
重慶市烈士約319人
江西省烈士約286人
福建省烈士約254人
安徽省烈士約247人
河北省烈士約205人
浙江省烈士約189人
陝西省烈士約97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
山西省烈士約5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
甘肅省烈士約24人
遼寧省烈士約18人
北京市烈士約17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
天津市烈士約6人
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
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
青海省烈士約3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
其中1979年自衛反擊戰的犧牲人數約8500餘人,傷員2.5萬多人。
(註:1979年傷亡數字只含軍人,未包括民兵、民工、向導、司機、華僑翻譯等輔助人員。)
1984年~1989年老山輪戰各部隊的犧牲總人數約2190人。
10年保衛祖國南疆犧牲的總人數約12212人以上。
數據說明
烈士名單數據謹供參考和對照,不排除還有錯誤。十年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表,少部分籍貫省市犧牲人數可能不完全統計,但10年犧牲總人數為較全統計。全國各籍貫烈士名單和犧牲人數,統計的是1978年到1985年老山輪戰陸一軍共犧牲的烈士名單,缺67軍,47軍,27軍,13軍以及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烈士具體名單。但總犧牲人數為較全統計,因為已經加了老山輪戰各部隊和十五支偵察大隊犧牲的資料人數數據。當前總各數據統計和整理截止到2010年12月16日,待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