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越南文使用過漢字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地區長期是中國領土,在986年越南正式脫離中國走向獨立,後來一直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藩屬國,近代時期被法國殖民者殖民,1945年在胡志明的領導下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越南實現統一。
越南停用的貨幣
短期來看,廢除漢字確實對越南的發展有一定的好處,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承古老的文化也逐漸成為越南大局肩上的重任,但是他們現在卻遇到了很大的麻煩,許多古老的典籍都是漢字書寫,大街小巷也都殘留著漢字的痕跡,而越南的新生一代極少有人能夠拼寫漢字,意味著越南發掘自身的文化困難重重,不得已陸續開辦漢語學堂,在我們看來這番舉動著實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
一個國家的獨立並不意味著語言就需要徹徹底底的變革,舉個例子,美國、澳大利亞也曾是英國的殖民地,這兩個國家獨立以後,仍舊保留著使用英語的習慣,國家和社會依舊在健康發展,可見,越南當時的領導人還是對自己本國古老文化的不自信,一度用狹隘的思維來認為使用中國漢字就會威脅到本國的國家聲望和安全,但事實上卻為自己埋下了苦果,不能正視自己,反而會失去的更多。
Ⅱ 歷史上越南用漢字千年,如今這樣寫對聯,再這樣
自古以來,越南人民就崇尚儒學,尊孔子為聖人。在未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前,越南人使用的是方塊字,以漢字作為讀音的基礎。
至於語言中的土語,如果與漢字同音,就假借漢字用,如果語音不同,就仿效形聲法,採取兩個漢字合成一個土語字。他們稱之為「喃字」。
早在西漢末年漢字,就傳入越南。成為官方文字。雖然越南已經不再使用漢字,但在春節來臨之際,還是有許多人沿襲傳統,張貼漢字春聯,以求來年吉利。
如今越南已經不用漢字了,但是在每年春節的時候還是會寫上對聯貼起來
越南貼春聯的習俗已有成千年的悠久歷史
每年春節到來前,人們為了表達新年的美好心願和嚮往,不會忘記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
越南春貼與與中國的春貼相若,用毛筆黑墨把漢字或越南喃字寫在紅紙上,有門聯、門心、斗方、春條等。越南人過春節喜歡從大門兩旁貼上大紅春聯,到大廳和出入門也貼上各種大紅春聯,現在越南大部分春聯逐漸改用越南拼音,但書寫仍按方塊字的格式,從上往下逐字書寫,每個越南拼音字寫成一個方塊,上聯下聯,詞性相同。
越南人過春節喜歡從大門兩旁貼上大紅春聯,到大廳和出入門也貼上各種大紅春聯,現在越南大部分春聯逐漸改用越南拼音,但書寫仍按方塊字的格式,從上往下逐字書寫,每個越南拼音字寫成一個方塊,上聯下聯,詞性相同。
只不過作為中國人來說,見慣了中文所寫的對聯,一時間還真是不能適應越南的對聯。
Ⅲ 越南是不是也用中文 越南人看得懂中文
越南以前是中國的附屬國,使用漢字,並且根據漢字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文字——字喃,所以一些漢語詞彙被帶入了越南,但是後來法國人入侵之後,帶入了拉丁字母,就逐漸放棄漢字和字喃,修改拉丁文字後,變成了現在的越南語形式
Ⅳ 越南人用什麼文字,誰能看懂
越南還沒被法國殖民前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一直是使用漢字的,當然讀音和我們普通話不一樣,越南漢字的讀音更接近於粵語,因為越南和兩廣地區古時候同屬於百越民族。
19世紀中葉,法軍入侵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殖民者到越南後強行把越南的漢字改成法文,所以一直到今天
越南語雖然聽起來像粵語,可文字卻變成了不倫不類的法文不法文的奇怪文字。但是,越南的漢文化卻保留了下來。
Ⅳ 越南用的什麼字
越南還沒被法國殖民前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一直是使用漢字的,當然讀音和我們普通話不一樣,越南漢字的讀音更接近於粵語,因為越南和兩廣地區古時候同屬於百越民族。
19世紀中葉,法軍入侵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殖民者到越南後強行把越南的漢字改成法文,所以一直到今天 越南語雖然聽起來像粵語,可文字卻變成了不倫不類的法文不法文的奇怪文字。但是,越南的漢文化卻保留了下來。希望幫助你
Ⅵ 現在越南什麼情況下使用漢字
跟韓國情況差不多,喪葬、婚慶等正式場合會使用漢字,如結婚時的囍字
Ⅶ 越南歷史上是如何使用漢字的
胡志明是越南人民共和國的第1任領導人,可以說他對越南的建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胡志明執政初期,很多越南人都是會使用漢字的,但是由於胡志明認為當時的漢字學習比較困難,再加上越南剛剛經歷過戰爭,教育發展的速度遠遠低於其他國家,因此為了加快文字的推廣,越南決定使用更加淺顯易懂的拼音文字來替代漢字。胡志明,1890年5月生於越南義安省,他早年當過教師、海員和雜役,先後在法國、蘇聯與中國學習、工作與生活。1941年發起建立越南獨立同盟,領導反對法國殖民者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
胡志明本人和中國的關系非常鐵,在他鬧革命的時候,中國又給了很多支持。為什麼他一上台就要廢除漢字呢?因為他認為越南必須用自己的文字,才能在人們思想深處根除一直被殖民的陰影,才能實現文化獨立,進而建立起民族自尊。越南國語字屬表音文字,具有易於拼寫、便於普及和掃盲的巨大優勢。不過書寫文字的驟然更替在很大程度上也割裂了該國歷史與現實的文化紐帶,使得許多古代文獻必須翻譯才能看懂。
越南長期的儒化,歷代產生了許多漢籍經典,如李朝時期就有李太祖的《遷都詔》、陳朝時期的《大越史記》、《越史略》、《安南志略》、後黎阮薦的《平吳大告》、《抑齋詩集》、吳士連的《大越史記全書》、阮秉謙的《白雲詩集》等等,越南不光是漢文化的接受者,而且在封建王朝時期是漢文化傳播者,越南自立後向南開拓疆土,滅了占婆等國,後逐步佔領了九龍江(湄公河)三角洲原屬柬埔寨的水真臘。
廢除漢字之後,古代文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變得沒有意義,因為平常根本看不懂,不利於文化的傳承的發展。在越南這樣的國家,現在教育逐漸發達了以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認識到漢字,漢字的使用在越南也逐漸開始重新流通起來,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國家國力強盛的體現,如果當時中國也很強大,那麼越南肯定不會廢除漢字。
Ⅷ 越南用漢字嗎
越南在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即使後來出現了「字喃」,也只是小范圍的使用。但是幾個歷史事件造成漢字逐漸被政治原因去除:
1、18世紀末的「西山起義」。造反的農民推翻阮氏政權,反對原統治者使用的漢字,大力推廣「字喃」。
2、19世紀法國殖民印度支那,在實際上廢除了漢字教育,強迫使用其搞的「越南語拉丁字母拼法」,其實是法語字面拼寫越語。
但民間仍然有自行習寫漢字的。
3、越南GCD建政後,尤其是排華開始後,加大了字面拼音化教育,接受過漢字教育的老人去世後,除非把漢字當外語學習外,民間也逐漸不再使用。
目前,除了一些古跡或民間過年時的對聯外,基本不再使用漢字了:
——玉山寺的對聯
Ⅸ 越南字為什麼是漢字
西漢末年,漢字開始傳入越南,並且逐步擴大了影響。 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賬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先從《三字經)開始。
接著讀「四書」、『五經」,學習寫作古漢語文章詩詞。因此,當時越南的文學作品也是以漢文、漢詩的形式記錄留存。12世紀(公元1174年起),漢字成為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
(9)越南怎麼用漢字擴展閱讀:
一、漢字和越南字的不同點
在當今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約占越南語全部詞彙的70%左右。這些漢語借詞的發音,完全按照漢越音對照的規律,受著越南語的影響。
在越南語中,除其他外語借詞外,詞的構成都來自單音節詞根,這同漢語有特殊的相似之處。越語、漢語音節有對應的形式,每個漢字在越文中都有固定的拼寫法。同時,越語和漢語又都是以聲調區別詞意的語言。
漢語普通話四個聲調,越南語有六個聲調。越南語同漢語一樣,其語法功能都是靠詞彙來完成的,所不同的是,漢語的修飾語在前,而越語的修飾語則放在後面。
二、漢字和越南字的相同點
越南語中的漢語借詞絕大部分保持了漢語詞的原意,如「政府』、「革命」、「人民」、「歡迎」、「偉大」等等。一些漢語同音同轉到越語中成為字母拼寫完全相同的單詞,客觀上這個越語詞成為一個多義詞。
例如,越語中的huong,這是從漢音借來的,但是不論從音還是義,它既是「燒香」的「香」,又是「香味」的「香」,還是「家鄉」的「鄉」;越語中的tai,也是從漢語詞借來的,在越語中既是「才能」的「才」,又是「財產」的「財」,還是「材料」的「材」。
這種情況在越南語中很多,但是更多的還是一部分保留漢語詞的原意,同時又加以引伸,或增加了其他的詞義。
Ⅹ 越南有越南的文字、為啥他們的姓名都是用中國漢字
一、受漢文化影響深遠。如今越南的中北部自秦朝開始便是其領土的一部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集結大軍越過南嶺山脈,占據了今天廣西、廣東和福建大片土地,當地的百越族不敵秦國軍隊臣服於秦朝統治。但秦朝末年,中原起義四起,混亂不堪,南海郡尉趙佗抓住時機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建立南越國。雖然南越國脫離漢王朝統治,但其仍然使用漢字,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覆滅,百越之地重新回到漢王朝控制下,自此以後,雖偶有獨立,但其漢文化基礎沒有更迭,官府公文、科舉考試、民間商貿交易都使用漢文。
如今的越南文字為國語字,是由法國傳教士利用拉丁字母改編過來的。在最初,越南國內曾出現過利用漢字融合創造的喃字 ,即由兩個漢字組成新的喃字,但並未受到政府的重視。直到17世紀,出現了拼音化文字,其優勢就是簡單易懂,易於理解,也方便書寫。在1945年,越南獨立後,越南政府廢除了漢字和喃字,使用國語字作為正規的文字。但其姓氏名稱仍然使用漢字,算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