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絲綢的特點,與中國絲綢的區別
越南絲綢和中國絲綢的區別是兩地文化的差異,絲綢上的印花有所不同。
越南在絲綢產業發展中,更注重手工工藝,與現代工業批量生產的絲綢製品相比,越南絲綢表面看起來略顯粗糙,而這些粗糙恰恰成為了工本和品位的象徵。
總結:對於越南絲綢與中國絲綢,可以說是青菜蘿卜各有所愛,不能說那個比較好,各持千秋,因為有的人希望萬紫千紅的花色,有的人喜歡素雅,當然中國絲綢也是舉世聞名的。
⑵ 中國與越南、緬甸、寮國之間的國界是怎麼分開的
我國壯侗語族的壯、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黎等8個民族與中南半島東南亞國家越南的岱、儂、泰、盧、布依、熱依等族,寮國的老龍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緬甸的撣族、印度的阿薩姆邦阿洪人,共約9000萬人有親緣關系。[i]這些民族有著共同的起源,也就是百越族系,經過歷史發展不斷分化與演變。研究這些民族的淵源關系,已引起了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東、西方學者的共同關注。由於國界的限制,以及歷史塵埃的封存,這些親緣民族的關系研究現在還是或明或暗。在中國與東盟尋求經濟合作的同時,我們應該同時從民族歷史文化的淵源關系進行考查,尋找文化的認同與聯合。限於篇幅,本文僅以越、老、泰三國的壯侗語族民族為例。
⑶ 越南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從農村來看呢
近幾年來,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大家也想必有目共睹,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後,越來越多的國人們紛紛都想要去出國旅遊,通過出國游來漲漲自己的見識,領略領略其他國家的風采。不僅僅是較為發達的國家,美國日本受到了中國遊客的歡迎,有這么一個國家,也深深地吸引著中國遊客。
不得不說,在民富程度來看,江浙一帶是我們中國城市的楷模。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覺得你更嚮往越南的農村生活,還是我們中國江浙一帶的農村生活呢?有機會的話,你願意去越南遊玩嗎?
⑷ 中國 越南 日本 韓國文化之間有何區別
中國與越南,日本,韓國之間的文化在語言、文字、服飾、飲食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同和區別,例如:
語言區別:
中國的母語是漢語,漢語方言通常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各方言區內又分布著若干次方言和許多種土語;越南的母語是越南語,越南政府認定的54個民族分屬於下面5個語系:「南亞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採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日本憲法並未規定法定語言,所以日語並非官方語言, 但是實際上日語是廣泛使用的語言,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 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國人都通日語,現行的公用語言稱為標准語或共通語,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韓國的語言中10%左右是朝鮮語固有詞,69%左右是漢語的變音,還有10%是英語的變音,剩下的則是其他語言的變音,朝鮮族在19世紀前以漢字為書寫工具。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大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參考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諺文,朝韓分裂後,韓國一度廢除漢字(國語純化運動),但由於拼音文字所產生的諸多不便,後又恢復漢字基礎教育以分辨同音詞彙的不同意義。
文字區別:
中國使用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現使用的漢字是從古文字逐漸演變而來。漢字是漢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一些民族也已經完全使用漢字,同時漢字也是全國各少數民族通用的文字;越南古代使用漢字,19世紀末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用拉丁字母拼寫越南語的書寫體系流行起來,之後取代喃字成為當今越南的官方文字,這種文字叫做國語字,是17世紀到越南的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根據先前傳教士的拼寫原則整合而成;日語與漢語的聯系很密切,在古代的時候,由於受到關中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被傳入日本,日語書寫一般為漢字和平假名混合書寫。但公務文件 和科技論文多為橫寫。除了漢字和平假名,還可以用片假名和羅馬音;韓語從語法角度,國語階稱的區分相當明晰,在詞彙使用方面,也分為尊敬語和一般用語,韓國語屬於阿爾泰語系。
服飾區別:
中國的傳統服飾為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和服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的稱呼。它在日本也稱「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和吳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日本人已經接受了這個稱謂;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奧黛(Ao Dai),類似於中國旗袍的越南的傳統服裝。越南官方也認為奧黛源自中國旗袍,奧黛是中文對越語Ao Dai的音譯,奧黛通常使用絲綢等軟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長衫,類似中國旗袍,胸袖剪裁非常合身,突顯女性玲瓏有致的曲線,而兩側開高叉至腰部,走路時前後兩片裙擺隨風飄逸,下半身配上一條喇叭筒的長褲。
⑸ 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如何 越南人怎麼看中國
官方的關系其實還好。越南政府還是比較識時務的,有時還懂得擺出一派親華的姿態。不過好也真正好不到哪裡去。
不過民間的話,越南民眾由於受歷史和教育的影響,對中國其實內心是比較敵視的。
⑹ 越南和中國的分界線
北侖河。
北侖河,是中國和越南邊境東段上的一條界河。全長109公里,其中下游60公里構成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邊界線。北侖河畔中越人民友誼公園及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書寫著中越友誼萬古長青的光輝歷史。
北侖河支流:
1、一支向西南流,經尖山腳,至越南芒街 的岳山出海;
2、一支向東南流,至羅浮村會合羅浮江,再流至竹山口出海。
(6)怎麼區分越南和中國擴展閱讀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點介紹: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總面積3000公頃。保護區於1985年經原防城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本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區內分布有面積較大、連片生長的紅樹林,紅樹林植物有10科13種,形成12種紅樹林群落,其中連片木欖純林和大面積老鼠勒純林群落為中國罕見。
本區的灘塗和沿海漁業資源豐富,魚類有27種,大型底棲動物有84種。由於保護區位於亞洲東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亞中國中部兩鳥類遷徙線的交匯區,為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侖河
⑺ 越南和中國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7)怎麼區分越南和中國擴展閱讀: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黃連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為越南最高峰;西部為長山山脈,長1000多公里,縱貫南北,西坡較緩,在嘉萊-昆嵩、多樂等省形成西原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東部沿海為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海拔3米左右。
⑻ 請問中國與越南
在兩國利益這方面,我國高層早就表明了立場:在理解與共贏的基礎上,建設共同繁榮與穩定的社會。這也是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二,吃不吃虧,不是兩國一起協商和勘察的結果嗎?當然,對一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國家的一份子,都蘊藏著豐富資源。又有誰會這樣大方呢?如果有,那也只有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了!
⑼ 中國和越南的關系
新軍事網訊 首先要說明一下,古代中國指的越南和現代的越南是有差別的,如今的越南並不能視為古代越南的繼承者。中國古代稱越南最早是指「越國南」,也就是勾踐那個越國的南邊可稱為南越。越國在戰國後期被楚國滅了,分成了許多個小國,秦統一六國後始皇帝決定向南擴張,就派兵征服了古越人居住的一些地方,建立了桂林、南海、象三個郡。這一次征服是中原王朝第一次與南越人交手。 沒過多久秦朝滅亡,秦派駐三郡的官員趙佗就稱機自立為王,建立了南越王國。趙佗本人是河北人,這個南越國也就是中原人建立的。漢朝初立沒有精力去管他,就讓他上表稱臣把南越國變成了個名義上的屬國。到了漢武帝時中原王朝力量強大了,正遇著南越內部有人搞事,順手派了大兵前去將南越國滅掉。將南越舊地分為九個郡。這是中原王朝第二次控制南越。 此後南越九郡發生了一些變化,儋耳、珠崖、南海、蒼梧、九真、鬱林等郡(現在廣東、廣西一部分和海南)受中原文明影響較大,就逐漸的變成了以中華文明為主的地區。而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大體就是現在的越南中北部)則因地理位置和其他原因逐漸變成了越人為主的地區。只要是中原王朝有了風吹草動,這些地方就開始自行其事搞割據、搞分裂。頭一回就是在西漢末年,後來東漢建立了才派伏波將軍馬援(就是那個老驥伏櫪)前去掃平,重建交趾郡。東漢末士氏又在交趾割據,東吳的孫權派兵再次掃平。 唐朝開始在交趾設立安南都護府,從此這塊地方被稱為安南。但安南並不安,嘿嘿。唐朝中後期中原王朝就為了和南詔爭奪安南而大打出手,最後唐王朝得勝,這到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和另一個勢力(南詔也曾是唐的屬國)爭安南。到了唐末也就是公元十世紀下半葉,安南人終於成功的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建立了獨立的封建國家自稱「大越國」。當然它和朝鮮一樣,還得小心的應付中原強大的王朝。宋平定中原後,這「大越國」就向宋稱臣納貢,成了宋的屬國。但這和之先是中原王朝的幾個郡縣是有根本性區別了。打這以後的沖突就可視為是兩國之間的沖突了。 元朝是蒙古人征服中原建立的,蒙古兵當年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們將征服看成是快樂,當然也不會放過安南,忽必烈就派了大軍去進攻安南,結果因為水土不服,騎兵在叢林里毫無用處,反被安南人打得大敗,幾乎全軍完完。這是蒙古人少有的失敗之一,也成了安南人可吹牛的地方,嘿嘿。 到了中國明朝時雙方又有了次交鋒,當時安南的王朝是「陳朝」,陳朝照例向明朝稱臣,後來陳朝內部出了亂子,有人謀反將陳朝皇帝一族殺光了,只有個王子逃到中國,明王朝當然要以宗主國的身分送他回國當皇帝,可謀反的居然發兵相抗擊敗明軍把王子砍死了。明朝怎麼丟得起這個臉?於是派大軍掃平了安南,打完之後一看反正沒了正宗的繼承人,就乾脆將安南又收成了中國的郡縣。可接下來掌管安南的明朝官員太霸道,人家不服氣,再則安南已經有了很強的獨立性,於是就在安南人眼中的英雄黎利的帶領下起兵反抗,將明軍擊敗趕出了安南。這是歷史上中國最後一次完全的控制安南。 黎利之後的安南又換了多個王朝,總體上還是在保持獨立的基礎上做中原王朝的屬國。到了清朝時嘉慶皇帝給安南改了個名字,叫做「越南國」這便是越南的來歷了。越南當了清朝兩百來年的屬國,直到藍眼睛黃頭發的法國人出現為止。法國人稱著清朝沒本事就收拾了越南,中國人組成的黑旗軍還幫越南人打了一陣子,可最後也沒能贏,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抗法援越,嘿嘿。 後來的事大傢伙就知道了,日本人侵略東南亞,法國人給他們讓道,越南同時有了兩個主子。日本人完蛋後法國人卷土重來,越南人這下子不答應了,在中國和蘇聯的幫助下大打出手,奠邊府一戰結果了前殖民者。美國人為了對抗陣營,就支持南方的政權和北方打內戰,沒想到越南人讓美國人也吃不了兜著走了一回。嘿嘿,這成了天下弱小者最愛說道的事,也成了越南人最能吹的事,遠超古代戰勝蒙古那一次。 再就是越南人被勝利沖昏了頭,想搞什麼印支聯邦,居然出兵去打柬埔寨,終於和中國老大姐(當時越人稱蘇聯老大哥,中國老大姐)翻了臉。老大姐動手打了這小子幾耳光,雖然自己的手有點痛,但越南就傷得更重了。中越交鋒到這也就搞了幾千年,末末了大家還是發現和平友好相處更有利,於是咱們現在關系正常化了。
⑽ 越南和中國哪裡交界
越南和中國在廣西省,雲南省交界。
越南連接中國廣西和雲南兩省與越南萊州、老街、河江、高平、諒山和廣寧6省。越陸地邊界線約長1350公里,中越陸路交通主要有三條主要通道:雲南河口、廣西友誼關、廣西東興。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越南」,其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介紹: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中國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