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自衛反擊戰現在還活著的將領或者士兵
高級將領都去世了,士兵有很多,我姐夫就是自衛反擊戰下來的
② 越南反擊戰死了多少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減員3.4萬餘人,其中犧牲和失蹤8500餘人,負傷和非戰斗減員2.5萬餘人。
共擊斃越南軍隊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
在正面的戰場中,因為許多原因,中國的傷亡還是很嚴重的,交換比沒有這樣大。而越南的大量傷亡,主要是越南軍隊處於後退中,傷病員完全得不到治療,加上這些人極為頑固,受傷也幾乎不投降,所以都被消滅了。
由數據也可以看出,中國受傷卻活下來的人有很多,可越南陣亡率卻驚人的高。
③ 1979年越南自衛反擊戰,共犧牲了多少戰士消滅了多少越南鬼子
1979年自衛反擊戰傷亡、殲敵的數字有各種說法
目前比較可靠的是史文銀的著作中披露的:6954人犧牲,14800人負傷,238人被俘,這和越南的統計差不多,英文維基也引用了這個數據
越南的損失數據很紛亂,我方申稱打死越南正規軍100100人,打傷10000人,俘虜2210人。越方曾說有20萬平民死亡
④ 1979-1990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南統計發布出來的死亡的平民和軍人數字是多少越南何時完全停止戰爭
越南數據:平民100,000人以上死亡,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沒有發布士兵傷亡數據。
估計:正規軍30,000人陣亡;32,000人負傷,185輛坦克被擊毀,民兵及平民死亡100,000人以上。
⑤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被俘多少人
金平:(資料來源:金平縣志)35101部隊 金平烈士陵園前園:671(尹鴻偉說是700多) 蒙自:(資料來源:蒙自縣志,尹鴻偉網友專輯)35223部隊等 蒙自烈士陵園:297(含民兵20餘) 屏邊:(資料來源:屏邊縣志)35223,35263部隊等 988 (尹鴻偉說是1000多) 河口:(資料來源:河口縣志)35201部隊等 水頭烈士陵園:354(含民兵) 小南溪烈士陵園:266 富寧:(資料來源:富寧縣志) 富寧烈士陵園:89(79年至80年代的都有) 麻栗坡:(資料來源:老山蘭網站)35201部隊等 麻栗坡烈士陵園:總共937(含民兵) 1979年2月自衛還擊時期:97 1981年5月扣林山作戰:131 1984年4月老山,八里河東山作戰:632 其它戰場:77(此處未作交待) 具體可以看這個網站: http://lsl2001.363.net/jhhg.htm 西疇:(資料來源:老山蘭網站)35106部隊等 西疇南疆烈士陵園:134(其中者陰山115,老山19) 看這個: http://lsl2001.363.net/xcly.htm 馬關:(資料來源:馬關縣志)35213,35550部隊等 551名(含支前參戰民兵民工27,地方幹部9) 包括1980年收復羅家坪大山作戰 馬白烈士陵園:158 仁和烈士陵園:290 都龍烈士陵園:103 廣西方向: 那坡:(資料來源:網友介紹) 那坡烈士陵園:936(戰士:721,民兵和軍工:215) 靖西:(資料來源:中越戰爭備忘錄網站圖片) 靖西革命烈士公墓:35041部隊 1040(含民兵24) 龍州:(資料來源:龍州縣志) 那罕革命烈士陵園:53314部隊 182(含民兵30) 那衣革命烈士陵園:53256部隊 320 龍頭山革命烈士陵園:53251部隊 531 叫堪革命烈土陵園: 甲區:53242部隊,53246部隊 343 乙區:53364部隊 62 自善革命烈士陵園: 甲區:53468部隊 259 乙區:53359部隊 145 憑祥:(資料來源:憑祥縣志,中越戰爭備忘錄網站圖片) 匠紙(丈止)烈士陵園: 1118(網上資料,也有說法是936) 夏石烈士陵園:54259部隊等 154(1981年5月法卡山戰斗,後遷葬) 南山烈士陵園:?(不明,可能匠紙烈士陵園應是936人,而1118這個數據中包含了南山烈士陵園中的數) (憑祥縣志中僅提到了各個烈士陵園,未具體介紹數目) 寧明:(資料來源:寧明縣志) 峙浪點有墓區3個:412 北山點有墓區2個:132 桐棉點有墓區2個:131 防城:(資料來源:防城縣志) 城北烈士墓園:311 上面那個資料可以印證這個資料: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共犧牲6954人(這個數據可能不包括民兵和軍工等支前人數),傷14800多人,尤其是2月17、18日兩天傷亡達4000人,令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教訓深刻(昆明軍區後勤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 其中西線雲南我軍傷亡7,886人(亡2,812人、失蹤15人)。 11軍:671人,葬在金平。 13軍:八十四名幹部(含配屬部隊三十九名)、九百四十二名戰士(含配屬部隊三百九十四名)光榮犧牲。(1026人,分葬在蒙自,屏邊) 14軍:717人,分葬在河口和麻栗坡。 50軍(雲南方向50軍只有149師,而且歸13軍指揮):245人?葬在屏邊(蒙自297+屏邊988-13軍的1026)。 總計:2659人,和2812人有誤差。還有153人不知是哪個部隊的。 另還有種說法:1986年外交部副部長劉述卿在國防大學做國際形勢報告時提到我軍1979年陣亡8000多人,負傷20000多人。這個數據和「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也有誤差,不知以那個為准。(可能劉所說的包括民兵和軍工等支前人員。) 兩山輪戰從1軍開始烈士遺體都帶回去安葬。 在老山蘭上可查到兩山輪戰時我軍共犧牲939人,支前民工犧牲64人。其中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園632人,安葬在西疇南疆烈士陵園19人,其餘352人都被帶回安葬。 總計79年至89年我共犧牲10715人(此處按最多人數算,大體上差不多,可能有點小的出入)。 說明:1各烈士陵園中包含了民兵,軍工等支前人員,而我軍的統計中這兩項是分開的。 2各烈士陵園不全包括自衛還擊戰(指79年至89年這段時間)中犧牲的軍人和其他人員,其它各時期中也有(象麻栗坡烈士陵園和西疇南疆烈士陵園中就有,大家可以到我給的網站中自己看看)。 3參戰部隊大多採用戰時代號,對號入座時不必大驚小怪。 4部分地區烈士陵園較多的地區為方便管理,對一些陵園進行了集中遷葬。 再補一個關於79年雙方俘虜的數據: 1979年5月21日至6月22日,中越雙方在友誼關進行了5次戰俘交換,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裝人員1636名,越方移交給中方被俘官兵238名. 其中 1.1979年5月21日,第一次交換: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裝人員一百二十名,越方移交給中方被俘官兵四十餘名. 2.1979年5月28日,第二次交換: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裝人員一百一十餘名,越方移交給中方被俘官兵二十名. 3.1979年6月5日,第三次交換: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裝人員四百八十餘名,越方移交給中方被俘官兵五十餘名. 4.1979年6月13日,第四次交換: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裝人員五百五十餘名,越方移交給中方被俘官兵六十餘名. 5.1979年6月22日,第五次交換: 中方向越方移交被俘武裝人員三百五十餘名,越方移交給中方被俘官兵五十餘名. 備注: 1.其中由於越方一名被俘高平市民兵拒絕遣返,越方作為報復扣留中方一名被俘人員. 2.越方同時歸還一名被俘後死亡的中方士兵骨灰. 3.中方戰俘在越南每日供應兩餐,約六兩糧食,實際不到四兩.回國後檢查傷俘時發現50%患有程度不同的營養不良症. 沒找到79年後我軍被俘人數的數據,但可以肯定85年67軍至少有一人被俘。
⑥ 越南反擊戰到目前沒死的還有多少人
太多了,79年的戰爭,到現在不到40年,那些年輕戰士都在60歲左右。沒有發生什麼意外的都活著呢
⑦ 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死了多少中國人
真實的情況是,一九七九年戰爭的中越傷亡總數近乎相 等,中方約六萬多人,越方不到八萬人。但中方傷亡中,傷者 佔大多數,死亡僅六千餘人,且多在戰爭最初幾天,越方則死 亡率很高,死亡人數約近五萬人。造成如此差別的原因是中方 保持著占壓倒優勢的進攻主動權。
作戰區域一直向前推進。幾 乎所有局部戰斗結束後,戰場均為中方佔領,中方傷員可以得 到及時的救護和直升機迅速後送,因此傷員死亡率大為降低。 這是中越戰爭中中方後勤的主要經驗之一。而越方一直被迫撤 退,大量傷員被遺棄在戰場上,許多傷員未避免被俘,爬到潮 濕且蚊蠅蟲蟻孳生的叢林或洞穴中躲避,因得不到及時治療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