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軍人一般吃什麼

越南軍人一般吃什麼

發布時間:2025-04-22 15:22:35

⑴ 參加越南戰軍人有什麼福利

1. 退役軍人每月可獲得約200元的生活補貼。
2. 2007年8月,國家發布文件,為曾在五四年來參加過戰爭和原在部隊從事核試驗的退役軍人提供生活補貼,並要求進行普查和身份確認。
3. 基本在8月底前,完成了對退役參戰人員的調查和身份認定。
4. 在10月1日前,將生活補助發放到退役軍人手中。
5. 新政策從2007年8月1日起執行。
6. 對於參加過核試驗的退役人員,若體檢不符合評殘條件,但生活困難者,每月可獲得100元生活補助。
7. 不僅曾參戰的退役軍人,曾參與軍事行動和作戰保障的退役軍人也享有補貼,補貼標准不同。
8. 各地對參戰和從事核試驗的退役軍人也提供額外補貼,具體數額和條件因地區而異。
9. 例如,東莞東城將部分參戰和涉核退役人員納入低保范圍,並發放了1000元的一次性臨時生活補貼。

⑵ 關於越南的特色

這是我做presentation時候講的東西。希望可以幫到你。至於英文,你就自己翻翻吧。自己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

禁忌
1.不可以在農歷初一到十五吃狗肉
吃了就倒霉
2.不可以隨便用手摸人的頭,尤其是小孩子的頭。
認為頭部是神靈居住的地方,頭部是人身體最有靈氣的地方,不可以給外人摸。
3. 3這個數字不吉祥,不吉利。
不可以三個人合影
不可以一根火柴或一個打火機一次性給3個人點火
4. 4是不吉祥的數字,因為諧音「死」【跟中國一樣】

常見的錯誤,
1.一夫多妻
很多人認為越南男人可以娶很多個老婆,但是實際上,越南是一夫一妻制。在越南打仗的年代,男女比例失調,有錢有勢的人可以有多個老婆。跟中國古代皇帝什麼貴族可以三妻四妾一樣。
2.戴綠帽
中越的文化不同導致的誤會,在越南男性戴綠帽是一個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在打仗的時候軍人都是戴綠帽的,戴綠帽表示愛黨愛國的英雄,現在則演變為是家庭盛旺,多子多孫,和睦美滿,甚至有錢有勢而多妻的象徵,但中國就不是這樣的,所以在中國男的不要戴綠帽,在越南鼓勵戴綠帽。

其他的風俗:
1.塗黑牙齒
越南人塗黑牙齒,有如下含義:美麗,健康。他們認為塗黑牙齒的東西可以保護牙齒。這在越南以前非常的流行,現在塗黑牙齒的都在老齡人階層才看得到,年輕人已經很少塗黑牙齒了。
2.世界七大變態食物 越南毛鴨蛋
越南人早餐基本都會吃毛鴨蛋
3.越南的千位和小數點的寫法跟中國不同。中國的1,000.21(一千塊2毛1)的越南寫法是1.000,21.剛好掉轉。你看他們的錢幣就知道了。
4.還有一個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就是如果我有一個妹妹或弟弟,就算我弟弟或妹妹先有小孩了,我如果生小孩的話,雖然我的小孩年齡小,但是我弟弟或妹妹的小孩還是要叫我的小孩姐姐或哥哥。大體就是:誰的輩分大,在下一代中,輩分延續。在越南很常見年齡大的管年齡小的叫哥哥或叔叔什麼的.....

這些是我所知道的,如果有不對的,希望可以得到高人指正!在此謝過!

⑶ 請問1978年赴越南參加自衛還擊戰的普通退役軍人應享受什麼待遇

1.尊重——逢年過節慰問革命老戰士,米一代、油一桶、現金300元左右、和領導握手、上電視。
2.補貼——每月享受國家相關補助,大概也就一、二百塊吧,在地方上有規定條件限制,所以能享受到的還只是一部分。
3.兒女小時候的崇拜——我爺爺最厲害!打過仗呢........
4.目前還未出台....
嘿嘿,我上高中的時候看大門的大爺就是抗美援朝下來的,拿過軍功章,結果退役後也沒給什麼待遇,他也沒爭取什麼,
按老爺子說法,
『無所謂啦,這挺好的。。』
我暈,高思想境界,低生活水平的代表。
難怪有人說:
當年的絕此老百姓為支持共產黨,
把最後一袋米拿去充軍糧,
把最後一口鍋拿去鑄鋼刀,
把最後一件襖蓋在擔架上,
把最後一位親人送上戰爛運場;
老百姓傾其所有把共產黨送到執政黨的位置上,
可現如今我們的黨並歷迅我們的官又在做什麼呢?

⑷ 到越南去旅遊要注意些什麼事情

1、語言,越南人英文不是很好,可以下載一個旅行翻譯官app,便於方便交流溝通。

2、貨幣,越南的貨幣是越南盾,越南盾在國內無法兌換,需到當地國家兌換,在兌換時不要跟陌生人兌換外幣。

3、天氣,越南氣候屬熱帶氣候,整年雨量大,溫度高,因此防曬,防雨裝備一定要提前備好。

4、民俗,越南是佛教國家,越南的寺廟,教堂,宮殿被公認為正式場合,進入時衣著整潔,安全,出門在外,安全第一,出行最好結伴,確保安全,避免單獨到僻靜地方。

5、溫馨提示:越南邊境毒品走私較為嚴重,因此在越南千萬不要幫助陌生人提包,看管東西。

(4)越南軍人一般吃什麼擴展閱讀:

越南人常吃的主食為大米、糯米,各種青菜、豆、水果與越南各地區的山珍海味特產。越南食品從簡單的點心如米粉、粉絲、面湯、糯米飯、糖水到家庭飯中的紅燒、湯、炒、冷盤等應有盡有。

越南街道小路上常常會有很多裝潢別致的小餐廳、咖啡館,環境優雅,餐點精緻。越南米河粉是享譽世界的知名小吃,法式麵包、蝦餅、春卷、甘蔗蝦、炸象魚等食物都是必吃的。受法國文化影響,越南滴漏咖啡也是非常有名的。

1、出機場後如要打車,一定坐正規計程車,不要貪圖便宜打私家計程車。

2、不要隨意摸別人的頭部,包括小孩。

3、當村寨路口懸掛有綠色樹枝時,是禁入的標志,外人不得進入。

4、寺廟是公認的神聖地方,衣著須端莊整潔,不可穿短褲、迷你裙、袒胸露背、無袖上衣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在街上行走時,要注意避開當街排列的祭祀用品,千萬不可踩踏。

⑸ 越南令人發指的飲食習慣

越南盛產大米,人們曰常的主食是粳米,有的民族食糯米為主(如泰族)。同時也有一些雜糧,如玉米、木薯、馬鈴薯等。家常飯食是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其中用木鱉(一種蔬菜類植物)果汁拌的糯米飯特別受到喜愛,這種飯看上去晶亮鮮紅,味甘且有滋補作用。米飯一般用鍋煮,但在山區也有常用青竹筒燒飯的,糯米則通常用甑子蒸熟食用。麵食主要是烤餅和餡餅,越南人喜歡用米粉做餡餅、薄餅,以及各種各樣的粉條。燴米粉、牛肉粥也是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越南的大型方、圓糯米棕子是特色食品,過節時食大個糯米粽子。

副食品有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肉、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肉食原料。調味品主要有豆醬和魚露。餐具為中式的碗、筷等。

越南鄰近我國,廣東菜館在這里早有開設,越南人受廣東口味影響較深,喜歡喝中國茶,喜歡吃魚、蝦、鮑魚、海參、魚翅、瘦肉和雞,也愛吃狗肉。吃萊口味宜清淡,不喜歡吃辣,喜歡吃糖醋類和醋溜類萊餚。烹調喜炸、清蒸、燒鹵等。不論城市或鄉村,火鍋都是經久不衰、受人歡迎的。越南人愛用花生油烹制菜餚。特別喜歡用干蒜瓣來炒牛肉。竹筍是越南人喜吃的萊餚。

越南海岸線長,海產多而價廉,在一些沿海城市如芽庄等,餐廳供應的海鮮很有特色。越南的湖泊、河港、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魚的吃法多種多樣,熬、煎、煮、腌等。越南人將一些墨魚、蝦或魚肉等腌過,將炭爐放在餐桌上,上鋪鐵網,客人就將墨魚等放在網上烤熟,很受遊客歡迎。尤其喜歡食用鮮魚加工而成的「魚露」,魚露是魚肉和鹽溶化而成的汁液。魚露是佐餐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故有「看魚露下飯」之說。農村中還喜歡做小螃蟹湯。

越南人喜歡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這是越南的傳統吃法。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還有各種香菜,如芫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作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

到越南旅遊,不可不品嘗越南的小吃,可以到大排檔去,在那裡才能嘗到地道的越南小吃,以一飽口福。首先應該品嘗河內的螺螄粉和湯河。在胡志明市,可以品嘗富有特色的牛肉火鍋。這種火鍋最大的特點,是鍋底用酸醋來做,將切成薄片的瘦黃牛肉放人翻滾的酸醋中略為一涮,然後蘸上作料,伴以切成細絲的空心菜、生菜和各種香萊,吃起來回味無窮。

越人最喜食的佳餚是孵化十天、半月的鵝蛋,鵝蛋用沸水煮熟,然後趁熱放在擺有香草和紅辣椒的碟子上食用。美味食品還有煮蠶蛹,蠶蛹加少量蔬菜,用薄餅裹好,煮熟。美味佳餚中還有一味,即香蕉葉裹生鹹肉。

越南的素菜較為有名,可以用豆腐為原料煮出許多味道不同的菜式,再加上各種蔬果,令人百吃不厭。

酸湯也是胡志明市的一道特色菜餚。酸湯並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一種當地出產的酸子,酸子是一種當地生產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帶有酸味。酸湯中除酸子外,還放斑魚、豆芽、蕃茄和香萊,煮出來的湯味道極為鮮美。



越南特色小吃

魚露

魚露是越南人喜歡的一種佐餐調料。魚露的加工製作十分繁瑣復雜。在產魚旺季,將鮮魚裝進魚筐,用腳踐踏以去魚鱗,後除去內臟,洗凈,裝入專門用來製造魚露的大木桶內,放人適量的鹽巴,在木桶的下部放置一根小管導人另一空桶內,三五天後,將原空桶中的魚汁倒入魚桶中,待其流滿後再倒回去,如此反復多次,最後流出的魚汁便是魚露原汁。將魚露原汁運回家,裝入大桶或大瓮中,放在炎熱的日光之下曝曬20天左右,就成魚露了。將魚露分裝到玻璃或瓷瓶中,密封,打上商標,留以食用或拿到市場上出售。魚露的整個製造過程,共需五六個月之久。魚露置於陰涼乾燥處,妥善保存,常年不壞。在越南各民族中,岱人的「田魚露」頗負盛名,遠銷越北山區的各個少數民族中。

魚露剛吃起來有股異味,隨後您會感到別有風味。京族人善於將一種土名為「卡喀姆」的小魚加工成魚露,長期保存起來,供淡季食用。魚露營養豐富,既可供人們日常直接食用,也可當作菜餚的調料。無論什麼菜餚,只要放上適量的魚露,菜的味道就會變得鮮美可口,這是越南的一種獨特風味食品,不可不嘗。

雞粉

河內的雞粉久負盛名,雞粉用料講究,除雞絲外,還配有肉絲、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萊絲。蛋絲製作獨特,攤成薄薄的片,切成細細的絲,撒在粉上,加上紅的、白的雞絲,吃雞粉時,桌上還擺有切開的鮮檸檬,輕輕一擠,幾滴檸檬汁落人碗中,吃起來更加爽口。一碗雞粉比螺螄粉貴一倍多,約5000盾,值得一嘗。
螺螄粉 這種圓粉條比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略細,使用優質大米,粉質細膩柔韌,白凈透明,吃起來很爽口,螺螄是現挑現吃,用竹針挑出放在粉中,然後加上螺螄湯、辣椒和其他調味品。

湯河

這是越南很地道的食品,將河粉放在湯內一燙,上面鋪上配料,再加上湯,就成為湯河。配料有雞絲、豬手、生牛肉等,是最廉價、味好的食品。

牛肉粉

使用的米粉用優質大米製作。牛肉粉的做法是,將一大塊精黃牛肉加上各種作料後,下鍋煮熟,然後切成薄薄的小塊,將米粉在開水鍋中燙後,加入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蝦餅

蝦餅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人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

肉粽

肉粽是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一般的越南人家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上。這種肉粽是完全用肉做成的,在農村,每當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粽。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人石臼中舂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上,裹成粽粑狀,放人鍋中煮熟。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熱,蘸以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

春卷

春卷是越南的名點,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人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萊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作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綠豆糕

這是越南傳統糕點。綠豆糕選用上等綠豆,磨成十分細膩的粉末,再加上精白糖和油脂,吃起來酥軟香甜。上等的越南綠豆糕出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洋(地名),且以金龍牌為最佳,海洋綠豆糕包裝精美,旅遊歸來帶上幾包,可用以饋贈親友。

灌腸

越式灌腸也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其做法是用豬瘦肉末和各種香萊,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烤魷魚

這是胡志明市小吃的一大特色。小車上有一盆通紅的炭火,一旁擺著魷魚干。魷魚大小隨顧客自己挑,魷魚放到炭火上烤得焦黃後,再壓成又長又大的薄片,然後塗上黃皮醬、辣椒醬等作料,捲起來吃。

水果

越南四季都有水果珍品,有名的果品,有香蕉中的臘蕉、蘋果蕉,橘中的李仁橘、前江橘,柚子中的青茶柚、邊和柚,菠蘿中的檳力菠蘿,芒果中的高嶺芒果,菠蘿蜜中的處女蜜,荔枝中的清河荔枝、邦美蜀荔枝等。榴槤更是味道香美的果晶。

越南服飾文化

越南國服

越南女子習慣在正式場合穿著國服「長衫」。長衫是越南女性獨特的傳統服飾,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款式類似中國旗袍,但衣褲自腰以下開高衩,配上同花式 或白色布料的寬松長褲,不論蹲、坐、騎車都很方便。

越南長衫除了手工精細考究外,還不相當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非常合身好看,個人和衣服都格外凸顯啊娜多姿。頭戴竹笠、身穿開叉長衫及一襲長褲,恐怕是大多數人從越戰片中或圖片獲得的「越南人」印象,但如果你是乘搭越南航空公司的飛機到越南,機上空中小姐的傳統 服飾,一定會使你忍不住多看兩眼。

這種已成為越南國服的傳統服裝「ao dai」,有點類似中國 的旗袍。長衫部份,腰部以上剪裁合身,腰部以下寬敞,左 右各開叉至腰部,內著寬筒喇叭褲。極盡合身的上衣,配上飄逸的裙擺及長褲,無疑將嬌小玲瓏的身段襯托得更優美, 特別是開叉下似隱若現的白晰小腹,更不時流露萬種風情。

現在越南女性所穿的國服,無論在布料、色彩,或款式方面 ,都較從前多些變化。例如,從前的裙擺比較長,而現在的 長度約離地面十至二十公分,年輕少女則偏好及膝的長度,方便駕駛機車。此外,從前的服裝顏色富地方色彩,北越婦 女喜好茶色,中部婦女偏愛紫色,南越婦女多著白色或前面 綉花,但目前幾乎沒有分別。為了特意強調傳統國服的優雅 ,西式高跟鞋也成了不可缺少的配件。

數十年前,越南婦女在外出或見客人時,多著「Ao Dai」,但自一九四五年革命成功後,政府曾經針對服裝作過改革, 於是著這類服裝的人漸漸減少,加上實際上的方便和受西方 文化的影響,目前這種國服幾乎只有在結婚、慶典或選美會上才可見到了。

近年來,越南政府也開始鼓勵婦女在正式場合穿著國服,同 時也規定初中以上的女學生以傳統服裝為校服,所以當我們 在胡志明市街道上,時有遇到穿著傳統服裝的竟然都是女學 生。

大慨因為「革命任務」的需要,一九五四年南北越分裂後,北越政府將越南服裝作了一次改革,中部、北部婦女以穿白 短衫「Ao Baba」黑色長褲,短衫為圓領、長袖,前面有扣子,兩旁有口袋,有點像日本式的睡衣。

除了長袖外也有人穿半袖或無袖的短衫,短衫幾乎都在長褲外。(一套勞苦大眾的打扮)最 近,年輕的婦女也逐漸改變樣式,擺脫過去「革命年代」單調的式樣。當時北越地區的男女老少,清一色「Ao Baba」外,也有所謂的人民服(即藍色工人裝)軍人的服裝也差不多同 款(顏色為綠色),這位服裝設計師應該得『百搭萬用服裝設計大獎』。

南越的女性,受西方文化較深,服飾上也較為西化,特別近年來對外開放,國外的時裝充斥市場,年輕人似乎將牛仔褲視為「現代」的符號,而胡志明市也有不少女性開始穿著西式裙裝,甚至在某些場所也可看到迷你裙。當然,大多數的越南婦女仍然相當保守,堅守穿長褲的傳統。

冬天時,中、北越氣溫較低,但年輕的一輩,不願穿棉襖,而改穿毛衣或夾克,南越氣溫較 暖和,幾乎終年如夏,一件外套就可以度過整個冬天。

和許多民族一樣,越南人在婚、喪、喜慶等重要節日中,也有特別的服裝,例如,在傳統結婚典禮時,新郎和新娘都必須穿著正式的傳統禮服。新郎身穿絹質黑色或深藍色長袍,頭戴同色布帽,新娘穿白絹質黃色國服,外披白紗長衫,頭戴黃色布帽。由於部份越南人信奉天主教,所以結婚時也著西式白紗舉行婚禮,而也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偏好西式禮服,因此出租西式禮服的商店到處可見。喪禮時,家屬需著素色的傳統服裝,頭上綁白布條,而參與祭祀的男性需著黑色服裝,女性則著素色服裝。

笠帽

提起越南服飾,當然也不能不介紹最能代表越南特色的帽子 ── 竹笠

越南的竹笠,是用草和竹子編成,質輕、透氣、防曬及防雨,非常適宜低緯多雨的氣候,它最大的特徵,是它的圓錐狀的造型。據說,越南的斗笠是為了配合從前農民們的長發。大約在二十世紀初,當時,無論男女都留長發,外出耕作時,為了方便,必須用布將頭發纏在頭頂上,而可大可小的圓錐橫切面,恰好能適應各種尺寸的頭,於是這種形式便一直流傳下來。即使到了今日,無論農村或城市,也無論男女老幼,這種斗笠仍然廣受喜愛。越南笠帽原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論是外出工作或上街都會戴著它,長久以來早已成為越南人的標志之一,而到越南的觀光客更喜歡帶回家做紀念,使越南的笠帽走入藝術的層面。越南笠帽最出名的莫過於順化笠帽,不但做工精細,質材也特別考究,例如必須選擇青嫩足歲的葉子,因為若太老色澤易變黃、粗糙且不夠柔嫩,有了適當葉片之後,更要有適宜的曝曬時間,然後放在火上烤得剛剛好,才不會讓葉片變得斑剝或起麻點。此外,順化笠帽在兩層葉片之間,還會加上順化古城表徵的透明圖案,有時也會是一首歌謠或古詩,相當別致。

漆器

越南漆器的製造技術最早可溯至三~四世紀,其產品包括畫作、屏風、盒子、花瓶、托盤及棋盤等,目前並且已漸漸成為越南的出口大宗。漆器的製作過程頗為繁瑣,首先需選好畫板,在塗上數層漆料之前皆不可有任何損壞或刻痕。選好畫板後,先塗上薄溥的一層棉花或絲料,再塗上一層漆,然後放在陰濕的地方2~3天,等掠乾再塗另一層漆,為了使表面光滑,漆匠通常會再塗上一層由磨粉、鋸屑及陶土製成的漆料,等這些塗料乾了之後,再用濕的浮石來琢磨畫板的表面,每次塗上新漆之前都必須用幾天的時間來掠乾畫板,經過4~5道重復的手續後,才能開始在畫板上作畫。

如果漆匠選擇蛋殼或其他軟體動物的殼,還必須將圖案的形狀刻在上面幾層的漆料上,再用黑色的漆料將凹處塗黑,這些黑色塗料具有黏著性,只需用小鐵槌輕敲圖案上的蛋殼便可使之附著在上面。越南漆器的製作過程實在是相當繁瑣,因此,越南人也不斷在研究擴展漆器藝術的潛能,使越南漆器成為細致且富創意、頗富民族特色的藝術。

胡志明鞋

「胡志明鞋」也是世界有名的越南鞋。原來在革命之父胡志明領導越南對法作戰時,許多軍民,拿從法軍奪來車輛的輪胎作成涼鞋,既耐用又方便,又不用錢購買,幾乎人腳一雙,於是稱為「胡志明鞋」,現在經濟開放了,則改為用皮或合成皮製作,成為一般人民的外出涼鞋,但一些年 輕人還是喜歡穿皮製的拖鞋出街。

閱讀全文

與越南軍人一般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海金魚怎麼樣 瀏覽:327
伊朗的花園是什麼樣子 瀏覽:962
英國脫歐後還會怎麼樣 瀏覽:958
中國世上有哪些愛國人士 瀏覽:896
二戰中國有多少飛機 瀏覽:28
越南一共有多少黨派 瀏覽:365
中國人買房為什麼難 瀏覽:642
中國哪個體育項目男的比女的要強 瀏覽:21
阿富汗和伊朗哪個強大 瀏覽:863
在印尼的人是怎麼對待中國人的 瀏覽:247
英國未辦成團費怎麼辦 瀏覽:843
美國想和伊朗達成什麼樣的協議 瀏覽:291
伊朗人為什麼愛吃魚 瀏覽:193
弱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58
英國航母上搭載了多少飛機 瀏覽:918
越南老街發個快遞到安徽費用多少 瀏覽:835
伊朗肺炎首例什麼時候發現的 瀏覽:667
越南存款多少錢 瀏覽:491
不能換匯企業如何轉移到越南 瀏覽:704
伊朗怎麼從發達國家衰落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