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黑死病是哪個國家

義大利黑死病是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2022-05-14 22:34:21

❶ 黑死病如何傳入歐洲,對其造成了多大的破壞

歷史上最著名的黑死病爆發於14世紀中葉的歐洲。這場瘟疫在1338年起源於亞洲西南部,1340年左右傳到印度,隨後傳到俄國,約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傳到英國和愛爾蘭,1351年傳到瑞典,1353年傳到波羅的海地區的國家。只有路途遙遠和人口稀疏的地區才未受到黑死病的侵害。當時,在歐洲、中東、南非和印度地區,有三到五成的人口因黑死病而死亡。


黑死病在歐洲無孔不入,肆意地吞噬著人們的生命。黑死病直到1351年才漸漸平息,但是歐洲的人口也損失了1/3以上。在後來的幾百年裡,黑死病曾經又小規模地爆發了幾次,雖然沒有再重創歐洲,但它已經成為歐洲人談之色變的瘟神。直到19世紀初,歐洲才真正從這種可怕的疫病中解放出來。

❷ 14世紀的黑死病,歐洲超30%人死亡,為何只有巴黎倖免於難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們人類是由不同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組成的,不同的免疫系統保護著我們不受疾病的侵蝕。但是,人類免疫系統畢竟是能力有限的,在重大疾病面前總是束手無策,而面對瘟疫更是顯得力不從心。

14世紀的黑死病,讓歐洲超30%人死亡

為何只有巴黎倖免於難?

然而,在黑死病肆虐的歐洲,卻有一個城市奇跡般的避免了黑死病,這個城市就是巴黎。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種我們常見的水果——檸檬。

當時的巴黎,盛行檸檬,人們用檸檬製作各種食物,於是,就出現了檸檬皮在巴黎城市內的垃圾桶、河道、路邊、下水道這些地方大量堆積的現象。正是這種偶然的老鼠和檸檬皮的組合,阻止了瘟疫的蔓延。

檸檬皮內含有檸檬烯,它是殺死跳蚤幼蟲和成蟲的天然成分。越多的人製造檸檬水、食用檸檬後,丟棄的檸檬皮就越多。老鼠吃了以後,就無意間殺死了跳蚤和它們的蛋。

檸檬烯,一種目前仍廣泛用於寵物治療的跳蚤殺手,殺死了跳蚤,也就阻止了跳蚤鏈的移動,破壞了跳蚤從老鼠到人的傳播,從而遏制了黑死病的傳播。

最後,歐洲人開始注意衛生習慣,勤洗衣勤通風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總之,黑死病在歐洲橫行了三百多年才最終消失,給人類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和血淋的教訓。

❸ 當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是怎麼爆發的又是怎麼消失的

目前,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肺炎,以湖北武漢為中心,開始快速蔓延。這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不僅來勢兇猛,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治療,致死率也相當之高。在疫情面前,我國各級政府通過嚴密的防控方案和救治措施,已經對疾病進行了有效的管控,避免了大面積傳播。

不過,在醫學尚不發達的14世紀中葉,人們卻並沒有這樣幸運。一種名為「黑死病」的瘟疫,在當時的歐洲大陸瘋狂肆虐,先後奪走了近5000萬人的生命。這一數字相當於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發生在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戰場死亡總人數,也不過占其總人口的5%。

(網路配圖)

四、黑死病的消失原因。

黑死病所到之處,易感人群很快死亡被淘汰,而抵抗力強的不易感人群,則得以生存下來,感染後活下來了的人也獲得了免疫,人類整體的抗感染率不斷上升,黑死病慢慢失去了肆虐傳染的基礎。

另外,嚴厲的隔離措施,也是最終使黑死病得以滅絕的有力手段。在黑死病爆發後,西歐各個國家緊密配合,國與國之間,村與村之間,都實行嚴格的區域隔離。同時對患者、往來人員、貨物進行人物隔離,在堅持不懈以舉國之力進行的隔離制度下,最終,人類終於走出了黑死病的陰影。

當年,黑死病造成的嚴重後果,導致歐洲社會、政治、經濟劇烈動盪,大瘟疫之後的大飢荒、盜搶橫行、暴民四起,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痕和記憶。這一切,在醫學水平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希望歷史不會重演。

❹ 黑死病起源於哪裡

黑死病起源於中亞。
1347年蒙古軍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將瘟疫傳入,之後由亞歐商人傳到歐洲。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等國。有關於黑死病的最早記載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齊奧的佛羅倫薩人記錄下來的。
爆發於14世紀中後期的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志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沖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❺ 「黑死病」盛行於中世紀的歐洲,是怎麼出現的

黑死病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鼠疫,它的傳染源就是鼠類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而當時所導致鼠疫開始蔓延的根源就是蒙古大軍為了攻打一座城市,直接下令讓屍體用投石機拋入城中,而敵方的軍隊就因此而染上了瘟疫,所以說蒙古大軍因此而贏得了那場戰爭。可是這場鼠疫卻沒有因為戰爭的結束而消滅。


就是因為當時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黑死病的傳播力,導致了在短短的6年時間里,黑死病直接從義大利傳播到了西歐甚至後來的北歐,俄羅斯也最終成為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之下的城市。

❻ 黑死病的起源

黑死病的起源於中亞,1347年蒙古軍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將瘟疫傳入,之後由亞歐商人傳到歐洲 。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等國。有關於黑死病的最早記載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齊奧的佛羅倫薩人記錄下來的。

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就使得一些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4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種被稱為鼠疫桿菌的細菌所造成的。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上,並藉由黑鼠等動物來傳播。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觀點。

引起鼠疫的鼠疫桿菌直到1894年方被發現,而感染鼠疫的嚙齒動物(如鼠類)由蚤叮咬傳染給人,這個經由鼠類、蚤類傳染的途徑也遲至1898年方大白於天下。

(6)義大利黑死病是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爆發於14世紀中後期的黑死病,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志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沖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許多學者把黑死病看作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經歷了黑死病後,歐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

❼ 黑死病最初源自於哪個國家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❽ 黑死病的起因是什麼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約在14世紀40年代散布到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 500萬人死亡,其中2 500萬為歐洲人。根據估計,中世紀歐洲約有1/3的人死於黑死病。

起因及症狀

通常認為,1346年,在韃靼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法卡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細菌戰。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1348年,一種被稱為瘟疫的流行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該病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東,然後由船舶帶到歐洲。(據我國有關資料記載:14世紀,鼠疫大流行,當時被稱為「黑死病」,流行於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中國也有流行。在歐洲,黑死病猖獗了3個世紀,奪去了2 500萬餘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地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在1348—1350年間,總共有2 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但是,這次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在以後的40年中,它又一再發生。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至勞動力短缺。整個村莊被廢棄,農田荒蕪,糧食生產下降。緊隨著黑死病而來的,便是歐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飢荒。

另外據考證,黑死病的大暴發也與中世紀歐洲大量的屠殺所謂女巫有關,因為當時的普遍信仰宗教歐洲人認為貓是女巫的寵物和助手,所以貓被大量的消滅,以至於在當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貓在歐洲絕跡。黑死病重要的傳播媒介老鼠則在這條斷裂的生物鏈中以幾何數量增長,為黑死病的暴發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

據統計,黑死病使當時歐洲人死去1/3,但這對貓來說卻是個好消息,此時因它們具有捉鼠的本領而大受歡迎。可是一旦黑死病結束,貓又將失寵了。

印度鼠身上的蚤,是致命的瘟疫或稱「黑死病」的傳播者。

在整個16個世紀和17世紀,都曾發生過嚴重的瘟疫。

災難

在14世紀中期,歐洲受到一場具毀滅性影響的瘟疫侵襲,即一般人所稱的黑死病。它從中亞地區向西擴散,並在1346年出現在黑海地區。它同時向西南方向傳播到地中海,然後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並傳至波羅的海。約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經傳到英國和愛爾蘭,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羅的海地區的國家和俄羅斯。只有路途遙遠和人口疏落的地區才未受傷害。根據今天的估算,當時在歐洲、中東、北非和印度地區,大約有1/3到1/2之間的人口因而死亡。

黑死病可能是一種淋巴腺腫的瘟疫,這種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在今天仍然被發現而且同樣危險。這種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攜帶,帶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等老鼠死後,再跳到人體身上,透過血液把細菌傳染到寄生主的體內。黑死病因其可怕的症狀而命名,患者會出現大塊黑色而疼痛並且會滲出血液和濃汁的腫瘤。受感染的人會高燒不退且精神錯亂。很多人在感染後的48小時內就死掉,但亦有少數人能夠抵抗這個傳染病而存活下來。

許多城鎮因此人口大減,上至領主下到農奴都不能倖免,而這些人都對社會都有一定價值,他們若非從事農耕便是其他工作,一旦他們移居到城市,就會加速瘟疫的傳染。

黑死病盛行的後期,由於肥皂的發明,使其感染概率下降,最後直到滅絕。目前黑死病病毒僅在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實驗室存在。

黑死病是歷史上最為神秘的疾病。從1348年到1352年,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這條毀滅之路斷送了歐洲1/3的人口,總計約2 500萬人!在此後300年間,黑死病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的城鎮,威脅著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盡管准確統計歐洲的死亡數字已經不可能,但是許多城鎮留下的記錄卻見證了驚人的損失:1467年,俄羅斯死亡127 000人;1348年德國編年史學家呂貝克記載死亡了90 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數字高達1 500人!在維也納,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喪命;根據俄羅斯摩棱斯克的記載,1386年只有5人倖存!

650年前,黑死病在整個歐洲蔓延,這是歐洲歷史上最為恐怖的瘟疫。歐洲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先驅薄伽丘在1348~1353年寫成的《十日談》就是瘟疫題材的巨著,引言里就談到了佛羅倫薩嚴重的疫情。他描寫了病人怎樣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冷冷清清在自己的家中咽氣,直到死者的屍體發出了腐爛的臭味,鄰居們才知道隔壁發生的事情。旅行者們見到的是荒蕪的田園無人耕耘,洞開的酒窖無人問津,無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閑逛,當地的居民卻無影無蹤。

這場災難在當時稱作黑死病,實際上是鼠疫。鼠疫的症狀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奧的佛羅倫薩人記錄下來:最初症狀是腹股溝或腋下的淋巴腫塊,然後,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體其他部分會出現青黑色的皰疹,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緣由。極少有人倖免,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在3天內死去,通常無發熱症狀。

黑死病最初於1338年中亞一個小城中出現,1340年左右向南傳到印度,隨後向西沿古代商道傳到俄羅斯東部。從1340年到1345年,俄羅斯大草原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1345年冬,韃靼人在進攻熱那亞領地法卡,攻城不下之際,惱羞成怒的韃靼人竟將黑死病患者的屍體拋入城中,結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數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有極少數逃到了地中海地區,然而伴隨他們逃難之旅的卻是可怕的疫病。

1347年,黑死病肆虐的鐵蹄最先踏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最大的貿易城市。到1348年,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法國、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發了黑死病。

1352年,黑死病襲擊了莫斯科,連莫斯科大公和東正教的教主都相繼死去。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個社會階層,沒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現實。

沒過多久,這種殘酷的現象在歐洲已經比比皆是,法國的馬賽有56 000人死於鼠疫的傳染;在佩皮尼昂,全城僅有的8名醫生只有一位從鼠疫的魔掌中倖存下來;阿維尼翁的情況更糟,城中有7 000所住宅被疫病弄得人死屋空;巴黎的一座教堂在9個月中辦理的419份遺囑,比鼠疫暴發之前增加了40倍;在比利時,主教大人成了鼠疫的第一個受害者。從此以後,送葬的鍾聲就不停地為新的死者哀鳴。甚至歷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也曾由於暴發了鼠疫被迫暫時停頓下來。

1348年底,鼠疫傳播到了德國和奧地利腹地,瘟神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成千上萬的人被鼠疫吞噬。維也納也曾經在一天當中死亡960人,德國的神職人員當中也有1/3被鼠疫奪去了生命,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無法維持。

除了歐洲大陸,鼠疫還通過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過英吉利海峽,蔓延到英國全境,直至最小的村落。農村勞力大量減少,有的庄園里的佃農甚至全部死光。生活在英國中世紀的城鎮里人們,居住的密度高,城內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更糟糕的是,他們對傳染性疾病幾乎一無所知當時人們對死者屍體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處理屍體的工人們自身沒有任何防護,這幫助了疾病的蔓延。為了逃避死亡,人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他們祈求上帝、吃精細的肉食、飲用好酒……醫生們企圖治癒或者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他們用盡各種葯物,也嘗試各種治療手段,從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熏房間、燒灼淋巴腫塊或者把干蛤蟆放在上面,甚至用尿洗澡,但是死亡還是不斷降臨到人間。一些深受宗教束縛的人們以為是人類的墮落引來的神明的懲罰,他們穿過歐洲的大小城鎮遊行,用鑲有鐵尖的鞭子彼此鞭打,口裡還哼唱著:「我最有罪」。而在德國的梅因茲,有1?2萬猶太人被當做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斯特拉堡則有1?6萬猶太人被殺。只有少數頭腦清醒的人意識到可能是動物傳播疾病,於是他們把仇恨的目光集中到貓狗等家畜身上,他們殺死所有的家畜,大街上滿是貓狗腐敗的死屍,腐臭的氣味讓人窒息,不時有一隻慌亂的家貓從死屍上跳過,身後一群用布裹著口鼻的人正提著木棍窮追不舍。沒有人會憐憫這些弱小的生靈,因為它們被當做瘟疫的傳播者。

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每4個歐洲人中的一個。當可怕的瘟疫突破英吉利海峽,在南安普敦登陸時,這座海邊城市幾乎所有的居民都在這場瘟疫中喪命,而且死得都非常迅速,很少有人得病後能在床上躺上兩三天,很多人從發病到死亡只有半天時間。

黑死病給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都以沉重的打擊和深遠的影響。黑死病登陸英國土地的同一年,英國土地上的牲畜也難以倖免。一個牧場有5 000頭羊突然死亡,它們屍體散發出惡臭,連野獸和鳥都不願意碰一下。所有牲畜的價格都急劇下降,即便活著的人也很少能保住自己的財產。本來值40先令的一匹馬,現在只能賣6?5先令,一頭壯實的公牛隻能賣4先令,一頭母牛12便士,小牛6便士,一頭羊3便士,一頭肥豬5便士。羊群和牛群在田野里四處漫遊,沒人去照管它們,聽憑它們死在農田裡、溝渠里。

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一個收割者替人幹活索取的報酬大大提高了,每天不得低於8便士。還得供他吃飯。許多莊稼在田裡腐爛掉了,因為請不起人來收割它們。在瘟疫流行的年代,勞動力的匱乏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時,國王發布命令說,無論是收割莊稼的工人還是其他僱工,都不準索取高於往年水平的工資,違反者將給予嚴厲懲罰。但是勞工們根本不理睬國王的命令。任何人想要僱傭他們,都得付出比往年多得多的錢,否則就讓你的莊稼或者果實腐爛在農田和果園里。當國王得知自己的命令無論在僱主還是僱工一方都未得到執行的時候,就對所有教會土地所有者、庄園主、騎士、地主處以罰款;並對所有的自由農業工人處以100先令、40先令到20先令不等的罰金。後來國王又派人逮捕了許多僱工並把他們投入了監獄,他們不得不向國王支付很大數額的罰金,未被逮捕的僱工有很大的部分都躲藏到森林裡去了。以同樣的方式,國王還處置了許多的藝人。

在英格蘭瘟疫肆虐時,蘇格蘭人也跑來趁火打劫。當他們聽說英格蘭人中間正在流行著瘟疫時,以為他們的詛咒終於應驗了,因為他們一直在詛咒:「讓英格蘭人遭瘟疫吧!」現在一定是上帝在懲罰英格蘭人了。於是,蘇格蘭人在塞爾克森林聚集起來,准備協助上帝徹底的消滅英格蘭人。但這個時候,死神也攫住了他們,在幾天的時間里就死了5 000個蘇格蘭人。剩下的人准備返回自己的家園,卻遭到英格蘭人的反擊,死傷又過大半。

瘟疫之村

英格蘭德比郡的小村亞姆有一個別號,叫「瘟疫之村」。但這個稱呼並非恥辱,而是一種榮耀。1665年9月初,村裡的裁縫收到了一包從倫敦寄來的布料,4天後他死了。月底又有5人死亡,村民們醒悟到那包布料已將黑死病從倫敦帶到了這個小村。在瘟疫襲來的恐慌中,本地教區長說服村民作出了一個勇氣驚人的決定:與外界斷絕來往,以免疾病擴散。此舉無異於自殺。一年後首次有外人來到此地,他們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座鬼村,卻驚訝地發現,盡管全村350名居民有260人被瘟疫奪去生命,畢竟還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來。

有一位婦人在一星期內送走了丈夫和6個孩子,自己卻從未發病。村裡的掘墓人親手埋葬了幾百名死者,卻並未受這種致死率100%的疾病影響。這些倖存者接觸病原體的機會與死者一樣多,是否存在什麼遺傳因素使他們不易被感染?由於亞姆村從1630年代起就實施死亡登記制度,而且幾百年來人口流動較少,歷史學家可以根據家譜准確地追蹤倖存者的後代。以此為基礎,科學家於1996年分析了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發現約14%的人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稱為CCR5-△32。

這個變異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此前不久它已在有關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與人類照面。它阻止HIV進入免疫細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300多年前的瘟疫,與艾滋病這種誕生未久的現代瘟疫,通過這個基因變異產生了奇妙的聯系。

出血熱黑死病

不過最近,兩名英國科學家又為黑死病這一方增加了新的砝碼。鼠疫與CCR5-△32的關系被實驗推翻,這並不妨礙利物浦大學的蘇珊·斯科特和克里斯托弗·鄧肯把黑死病同這個變異聯系起來。因為他倆早就提出,黑死病並非通常所認為的腺鼠疫,而是一種由病毒導致的出血熱,可能與埃博拉出血熱類似。他們曾出版《瘟疫生物學》和《黑死病的回歸》等著作,詳細闡述有關觀點。

斯科特和鄧肯在2005年3月的《醫學遺傳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建立數學模型,用計算機模擬了歐洲人口變化與上述基因變異頻率變化的關系,顯示驅動這個變異擴散的壓力來自「出血熱瘟疫」。而天花只在1 700~1 830年間對歐洲形成較大威脅,其流行時間和頻率並沒有達到此前研究認為的程度,不可能是造成這個基因變異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斯科特和鄧肯告訴記者:「1996年有關(CCR5-△32變異)的成果發表,我們馬上就認識到,歐洲的瘟疫促進了這個變異的頻率升高。」他們說,「事實上,這其中的推理很明顯:△32變異的分布情況與瘟疫在歐洲的分布情況相同,這很好地顯示了後者促進了(變異頻率)上升,」在談到歐洲的黑死病瘟疫時,他們說,「我們提出,這些傳染病是由一種病毒性出血熱導致,後者也使用CCR5受體來進入免疫系統。△32變異為病毒性出血熱感染提供了類似的遺傳抵抗力。」

紙莎草文獻的記載顯示,公元前1500—前1350年,在法老時代的埃及,尼羅河谷就存在出血熱。此後2000多年間,地中海東岸不斷大面積暴發出血熱。例如公元前700—前450年、公元前250年,美索不達米亞曾發生出血熱。據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的描述,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瘟疫的症狀與黑死病非常相似。「查士丁尼瘟疫」從衣索比亞發源,沿尼羅河谷而下,於公元541年到達敘利亞,然後是小亞細亞、非洲和歐洲,542年抵達君士坦丁堡。它一直持續到公元700年,其間反復暴發,拜占庭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記載了這場瘟疫的細節,其症狀與雅典瘟疫和黑死病都很像。

CCR5-△32變異可能出現於2500—3000年前,人類文明早期這些反復暴發的出血熱使其頻率持續上升,從最初的單個變異達到1347年黑死病襲來之前的1/20 000。然後,經過黑死病的大清洗,其頻率增加到了現在約10%的水平。人們一般認為1665—1666年倫敦大瘟疫是黑死病最後的罪行,但斯科特和鄧肯說,出血熱瘟疫在這以後並沒有消失,持續在北歐和俄羅斯活動,直至19世紀,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北歐和俄羅斯人中的變異頻率最高。

斯科特和鄧肯認為,要追溯出血熱的來源,要回到人類的搖籃——東非大裂谷的肯亞和衣索比亞等地,在那裡,人類祖先與動物共生的歷史最為悠久。這種病的潛伏期長達37~38天(這與義大利人於14世紀率先發現的40天有效隔離期吻合,而與腺鼠疫的特徵不合),即使在中世紀,這么長的時間也足以讓感染者將病毒帶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它在跨國交通非常便利的當代再度暴發,將造成巨大災難知識點黑死病溯源新解

關於黑死病的源頭最近有一個新的說法。公元6世紀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災難:由於地球上的農業被完全毀滅,全球爆發了一次災難性的大飢荒,並最後引發了那場在歐洲大地肆虐、讓人們談之色變的黑死病。據英國媒體2月4日報道,最新的科學研究終於找到了那場大災難的根源:禍起與地球相撞的一顆小彗星!

利用1994年從木星上形成的彗星撞擊點上取得的信息,彗星撞地球之後,灰塵就會在巨大的沖擊力的作用下,在空氣中四處傳播,並很快籠罩全球。德里克教授說:「這個時期正好與傳染病在歐洲的流行時期巧合。當時歐洲在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人們相信那是黑死病第一次在歐洲出現。」缺少陽光的照射,地球上的生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普遍歉收,這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當時給很多人帶來了衣食之憂。由於很多餓死的人屍體就流落街頭,再加上人們都食不果腹,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弱,因此黑死病立即在歐洲大陸傳播開來。

❾ 黑死病歷史

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而黑死病的爆發又使其晚期被稱為「中世紀最黑暗的時代」。14世紀20年代,黑死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這種流行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恐怖的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1346年,黑死病傳到俄羅斯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1347年10月,帶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熱拉亞人的船上,從克里米亞半島來到西西里島東北的墨西拿港,該島很快就布滿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襲威尼斯和熱拉亞兩個港城,然後蔓延至整個義大利。佛羅倫薩受災最重,城裡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國當局趕忙驅逐了一艘帶有黑死病人的遊艇,但為時已晚,鼠疫已經在馬賽登陸,並由此而進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蘭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後,從愛爾蘭、挪威到維爾茨堡、維也納的廣大地區都變成了黑死病流行區域。但災難並未就此結束,它無情地掃盪了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於1532年「進軍」俄羅斯西部。

14世紀後半期,歐洲還出現過數次嚴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紀末,歐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襲擊。16世紀和17世紀,黑死病仍對歐洲人的生命構成極大威脅。1664~1665年流行於倫敦的黑死病為害不小,被人們稱為倫敦大瘟疫。1894年,我國廣東、香港一帶出現的黑死病,傳播范圍也很廣。1898~1928年間,黑死病在印度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死病還曾在越南流行。

黑死病帶來的死亡和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除了當世的死亡和恐懼,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極大的。以英國為例,當時的英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因為人口大量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1349年秋天收割的時候,地主們只能花雙倍的工錢才能僱到人手,同時還必須每頓給工人們提供鮮魚鮮肉。瘟疫之前,英國的情況是地少人多。而現在的情況變成了地多人少。勞動者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結果就是英國的農奴制逐漸消亡。原來的農奴基本成了從地主租地的自耕農。一部分敏銳的自耕農發現地多人少,種地忙不過來,把種莊稼改成養羊,收益更高。於是,養羊業逐漸興起。很多人因此暴富。據說不少原來的農奴,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家致富而成了大庄園主。英國領先世界是從工業革命開始的,而工業革命就是從羊毛紡織業開始的。

那麼黑死病怎麼消失的?

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疫病專家、歷史學家長期爭論的問題,直到現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通常認為與當時西歐各國家有組織的集體性抗黑死病行動有關。在這些行動中,隔離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在那個時期,各個西歐國家先後開始採取集體防疫措施。從最早的各個國家自顧自的到國際間相互合作。每個國家的隔離都舉全國之力全力而為。最終,在1656至1721年間,西歐諸國就先後走出黑死病的陰影。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黑死病是哪個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去哪些國家了援助了 瀏覽:638
越南戰爭過後有哪些少將 瀏覽:132
中國哪個地方人均收入最低調 瀏覽:919
1百萬印尼買什麼意思 瀏覽:551
英國市場應如何應對新冠疫情 瀏覽:44
印度為什麼會有ceo 瀏覽:278
在英國11月和12月指什麼月 瀏覽:478
一條印尼盾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268
中國人到哪裡找學區房 瀏覽:359
伊朗在哪裡哪個國家 瀏覽:587
去伊朗女生穿什麼一副 瀏覽:658
印尼為什麼動作片厲害 瀏覽:399
32斤越南魚多少錢 瀏覽:89
英國冬天早上吃什麼 瀏覽:672
印尼巴厘島的房子多少一平方 瀏覽:1004
和平精英國服矩陣工廠開關在哪裡 瀏覽:242
以色列的伊朗人是什麼人種 瀏覽:904
中國吊車出口哪些國家 瀏覽:961
英國中學怎麼提高成績 瀏覽:883
為什麼我的記憶紐約是英國的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