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 黃健翔在義大利vs澳大利亞賽後接受現場連線上諷刺澳大利亞的發言
http://xiaoguang.blog.sohu.com/5330452.html
黃健翔意澳之戰最後三分鍾解說詞:
「點球!點球!點球!格羅索立功啦!不要給澳大利亞人任何的機會!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他繼承了義大利的光榮的傳統!法切蒂、卡布里尼、馬爾蒂尼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格羅索一個人,他代表了義大利悠久的光榮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托蒂!托蒂面對這個點球。他面對的是全世界的義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球進啦!比賽結束啦!義大利隊獲得了勝利!淘汰了澳大利亞隊!他們沒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隊面前!偉大的義大利!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馬爾蒂尼今天生日快樂!義大利萬歲!」
「偉大的義大利,義大利人的期望,這個點球是一個絕對理論上的決殺。絕對的死角,義大利隊進入了八強!這個勝利屬於義大利,屬於卡納瓦羅,屬於布馮,屬於馬爾蒂尼,屬於所有熱愛義大利足球的人!」
「澳大利亞隊也許會後悔的,希丁克在下半時他們多一人的情況下打得太保守、太沉穩了,他失去了自己在小組賽的那種勇氣,面對義大利悠久的歷史,他失去了他在小組賽中那種猛撲猛打的作風,他終於自食其果。澳大利亞隊該回家了,也許他們不用回遙遠的澳大利亞,他們不用回家,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在歐洲生活,再見!」
高呼「義大利萬歲」 黃健翔罕見激情解說詞實錄
北京時間6月26日,在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上,憑借托蒂在補時階段的點球得分,義大利以1-0淘汰澳大利亞隊。上半場雙方均無建樹,下半場開局馬特拉齊被紅牌驅逐出場,義大利隊被迫以少打多。戰至補時最後一分鍾,格羅索「狡猾地」製造了一個點球機會,托蒂主罰命中,義大利隊驚險過關。
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憑借有爭議性的點球贏得了勝利,但這並沒有黃健翔的解說更有爭議性。作為解說員,黃健翔常達120秒如此偏頗和對澳大利亞如此歧視性的解說,不僅有自我炒作的嫌疑,而且有違解說員的職業道德,而大聲高呼「義大利萬歲!」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以下為黃健翔終場前解說詞實錄:
——過他,進入了,亞坤塔,點球!點球!點球!格羅索立功了,格羅索立功了!不給澳大利亞隊任何的機會。
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他繼承了義大利的光榮的傳統。法切蒂、卡布里尼、馬爾蒂尼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格羅索一個人他代表了義大利足球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作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聲音嘶啞)
托蒂,面對這個點球。他面對的全世界義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
施瓦澤曾經在世界盃預選賽的附加賽中撲出過兩個點球,托蒂應該深知這一點,他還能夠微笑著面對他面前的這個人嗎?10秒鍾以後他會是怎樣的表情?
球進了!比賽結束了!義大利隊獲得了勝利,淘汰了澳大利亞隊。他們沒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隊面前,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馬爾蒂尼今天生日快樂!義大利萬歲!(更加嘶啞)這時候電視中有人(不確定這個聲音是否是黃健翔)在小聲說:「讓他們滾蛋,[](臟字省略)!
偉大的義大利,義大利人的期望,這個點球是一個絕對理論上的決殺。絕對的死角,義大利隊進入了八強!
這個勝利屬於義大利,屬於卡納瓦羅,屬於布馮,屬於馬爾蒂尼,屬於所有熱愛義大利足球的人!(歇斯底里)
澳大利亞隊也許會後悔的,希丁克在下半時他們多一人的情況下打得太保守、太沉穩了,他失去了自己在小組賽的那種勇氣,面對義大利悠久的歷史,他失去了他在小組賽中那種猛撲猛打的作風,他終於自食其果。澳大利亞隊該回家了,也許他們不用回遙遠的澳大利亞,他們不用回家,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在歐洲生活,再見!
兒時的心病與痛!黃健翔賽後自曝幼年心靈創傷
義大利隊與澳大利亞隊賽後,電視台立即進行前、後方的賽後連線。下面為本次賽後連線實錄:
主持人:讓我們連線健翔。
主持人:剛才我說很久沒有聽你這樣激情澎湃的解說了,回述一下你當時的過程和情緒吧?
黃健翔:我看了格羅索突破的地方是在偏右半邊場地,他在左半邊場地,他非常冷靜完成地突破,然後一個很明顯的清楚的點球,這是毫無爭議的判罰。當裁判員指著這個地方的時候我一下子站起來,我把評論席上的桌子砸破了,至於我解說的過程我不知道我需要重新把這段錄像看一下。」
主持人:這個時刻應該是你多年來對世界盃的報道,是一種奔放的過程。
黃健翔:還記得1981年我們中國是被怎樣一個爛隊打敗,所有的球員全都是在英國踢球,生活的,這是我兒時一個心病,一個痛。澳大利亞就是像當年的紐西蘭一樣的這樣一支隊伍,而且今後它將和我們中國一起爭奪亞洲的出線名額,我承認轉播多年義大利甲級聯賽,我對義大利比較熟悉,有感情,我不喜歡澳大利亞隊,畢竟解說員在這個位置上,如果作為一個同事接受采訪,我確實不希望他們在世界盃取得好成績,因為在亞洲所謂世界盃4.5個入場券。所以我不喜歡他,希丁克的勇氣,他的決心沒有,義大利為什麼少一個人還能打?我也不喜歡他們的踢法,沒辦法我是一個人,不是一個機器,我不可能做到讓所有的人覺得客觀,這樣給人的印象能夠讓大家公認的水平,這是不可能的!
問題紅牌用點球來平衡 義大利拜謝上帝還是裁判
在義大利對澳大利亞的比賽結束時,對於那些真正抱著期待看精彩足球,而能夠保持客觀欣賞的態度來看球的球迷而言,也許應該為這樣一場浮躁的比賽而默哀一分鍾。也許在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球迷會走上街瘋狂的慶祝,也許對於藍軍或者袋鼠軍團的球迷,心情會跌宕起伏,但是對於更多的中立球迷來說,今天的這場比賽,和昨天的葡萄牙同荷蘭的比賽一樣,是屬於被裁判扼殺的,失去了傳統足球意義的比賽!
應該說,這場比賽真正的比賽時間只有50分鍾,從馬特拉齊的紅牌開始,比賽就開始變的並不正常。馬特拉齊的這個正面飛鏟動作是有點大,但是畢竟沒有造成惡劣的傷害,而且是正面的防守動作,直接出示紅牌顯然有點過。而且慢鏡頭顯示,這個球馬特拉齊的第一接觸對象是贊布羅塔,換句話說,在鏟到贊布羅塔之後,才造成了布雷西亞諾的倒地。裁判直接出示紅牌,這實在是個疑問手。這張紅牌之後,義大利隊開始失去了對比賽的控制,里皮的保守天性也盡情展現出來,比賽變的比沉悶的上半場更加沉悶。如果說,上半場雙方偶爾還有機會的比賽勉強還有精彩可尋的話,下半場就完全變成了鬧劇。
里皮是一種什麼樣的教練?上任之初,張揚著所謂進攻足球,練了一年的三叉戟和邊後衛助攻,可是一旦到了淘汰賽和對陣捷克這樣的決戰,他第一個否定的就是自己的三叉戟,第二個就是勒令邊後衛不再助攻。少了一個人,里皮乾脆撤下了首發前鋒打起了全面回縮的防守,澳大利亞人無法策動反擊,比賽眼看要拖入加時賽甚至點球決戰時,裁判出來找平衡了。
應該說,澳大利亞人很聰明,他們下半場沒有「授人以柄」,沒有誇張的犯規動作給他去出示紅牌找平衡。於是,裁判就給了一個點球,澳大利亞風光體面的敗給義大利,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看看這個點球吧,當時,在被格羅索晃倒後,澳大利亞後衛尼爾已經失去了防守能力,格羅索從他身體上跨過隨後倒地,躺在地上的尼爾並沒有主動攔阻對手的動作,手部和格羅索的接觸也不足以構成犯規,從某種程度上說,格羅索是「主動」絆在尼爾身上,尋找點球的可能,他的倒地和尼爾沒有直接的必然關系。但在一種找平衡的心態里,主裁判立即判罰了點球,平衡找到了,澳大利亞出局了,義大利人瘋狂了,而看客們,卻被愚弄了。
聽聽博爾頓主帥阿勒代斯的評價:「希丁克應該會看得更開一些。這個點球是屬於可判可不判的類型,但是既然他們在對方少一人的情況下浪費了機會,就不要怪上帝最後一分鍾站到了義大利隊一邊。」而蘇格蘭球星麥卡利斯特說:「我對主裁判這個點球的判罰有些疑問,因為當時澳大利亞隊的防守球員已經被先晃倒在地了,從電視畫面上看,他倒地之後沒有多餘動作,反而義大利3號格羅索有故意往對手身上貼的嫌疑。」
『貳』 義大利人素質與中東歐人相比如何
義大利人素質確實不高,被譽為歐洲的中國!
到處是煙蒂,到處是垃圾,經常有人隨地小便,到處隨手扔垃圾!
東歐的烏克蘭和羅馬尼亞也不怎麼樣,城市基礎設施落後,犯罪率較高,腐敗程度不亞於中國。
其餘的國家沒去過!
PS:羅馬尼亞遍地美女,我在那呆了兩年都不想走了!義大利女的很不好看!但是男的很帥!
『叄』 你們知道澳大利亞人方面的相關知識
澳大利亞人是澳大利亞的主體民族。主要由英國和其他歐洲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約1200萬人(1985年)。通用英語,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多住城鎮,主要從事工礦業和飼養業。
澳大利亞人 - 正文
有3義:①指大洋洲澳大利亞土著居民(Australianaborigines)。有16萬多人(1978)。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膚色棕黑,鼻翼寬扁,眉脊明顯,頜部突出,發形捲曲,或呈波狀。新南威爾士州西部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據碳素測定距今2.6萬年,出土石器尚早1萬多年),說明早在4萬年前這里已有原始人類居住。 從土著居民的體質特徵來看,與南印度達羅毗荼人種類型和維達類型均有相似之處。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亞,後來途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逐漸遷至澳大利亞。1788年英國殖民者侵入前,土著居民約有30萬人,分為阿蘭達、卡米拉羅伊、庫爾奈等500多個部落,講500多種語言,無文字。1788年英國開始在這里建立殖民地,土著居民逐步被趕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或被圈入保留地,並大量遭到屠殺或死於傳染病,到1944年人口銳減至7萬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步輿論強烈要求改善土著居民的悲慘處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進,土著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1967年經全國公民投票,改變了憲法中歧視土著居民的條款。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務部,承認土著居民對部分土地的所有權,並准備逐步歸還其土地。土著居民只有少數同化於白人社會,部分在牧場或其他企業從事勞動,其餘仍在部落轄區內過游獵生活。有的仍用石、貝、骨、木等製作工具。 飛去來器(Boomerang)為其獨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堅硬曲木製成,熟練獵手擲出,能准確擊中飛禽或小獸;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處。男子主要以狩獵為業,捕獵袋鼠、鴕鳥、負鼠等。居住海濱的,還捕食魚類。土著居民還知按期收割野生黍類。衣服簡單,有的圍以袋鼠皮,有的僅在身上塗飾各種顏色。住所通常用樹枝搭成窩棚,上面覆蓋樹皮或塗泥。已有木筏、樹皮船和獨木舟。土地為集體財產,工具屬個人,獵獲物大家分享。部落一般劃分為兩個半邊,即兩個氏族。氏族內禁止婚配。有的氏族還劃分為2個或4個「婚姻組」,進一步限制近親通婚。成丁禮(見成年式)普遍存在。男子進入社會必須經歷一系列嚴酷的鍛煉和考驗,並學習、繼承部落的傳統知識、道德標准和習俗信仰。盛行圖騰崇拜,每個氏族都以某一動物或植物為圖騰,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種特殊的親屬關系,並作為該氏族的標志。作為本氏族圖騰的動物不能殺害或食用。音樂的典型形式是敲打著節拍歌唱,通常是為舞蹈伴奏。舞蹈一般是集體性的,內容多模仿狩獵活動。木刻畫、崖壁畫和樹皮畫均塗以不同顏色,畫面多為幾何圖形及袋鼠等動植物的形態。
澳大利亞人
② 指英裔澳大利亞人(Anglo-Australians,舊譯盎格魯-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人口佔多數的民族。約1170萬人(1978),佔全國人口的82%。屬歐羅巴人種,通用英語文,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多數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主要由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86%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較高。經濟以牧業、農業為主,盛產羊毛、肉類、奶製品和小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礦業有顯著發展,鋁土、鐵、鉛、鈾等產量居世界前列,鋼鐵、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工業發展迅速。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故鄉。1788年首批遷入澳大利亞的歐洲人只有1000多,至1820年達2萬多人。其中主要是流放犯,後來,由於飼養美利奴羊成功和發現金礦,引來大批志願移民,至1850年達18.5萬,大大超過當時流放犯(14.5萬)的人數。這時,由於人民群眾的斗爭,迫使殖民當局於1850年、1868年在東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各殖民地徹底廢除流放制度。1901年,當6個殖民地結合為聯邦宣布獨立時,人口已達38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53%)、愛爾蘭人(23%)和蘇格蘭人(13%)為主,他們相互結合,並不斷同化和吸收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於20世紀初形成為統一的現代民族。但原屬不同來源的人們,仍不同程度地保持著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特點。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歐洲新來移民未被同化,他們自稱為英格蘭人(80萬)、蘇格蘭人(22萬)、愛爾蘭人(7萬)、威爾士人(2.5萬)、義大利人(30萬)、希臘人(17萬)、斯拉夫人(13萬)等。
另有18萬多英裔澳大利亞人分布在紐西蘭、英國、美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③ 澳大利亞聯邦居民的總稱。
澳大利亞人的風俗禮儀
來自:大洋洲
澳大利亞是一個由多國移民組成的國家,各個民族都保留和繼承了各自的傳統、習俗、語言和文化,但全國人口的大多數源自英國和歐洲,因而在這個國家豐富多彩的風俗禮儀中帶有西歐、北美的突出特徵。
澳大利亞人講究禮貌,待人彬彬有禮,人們相見總是熱情打招呼,握手致意,彼此稱呼對方的名字,男女老幼,均是如此。在社交場合,澳大利亞人顯得非常隨和,喜愛同陌生人交往,對待外來客人也是這樣,無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在酒吧里,他們總是主動走到陌生人面前,打招呼問候,自我介紹一番。當然,這種現象只限於男性之間。可以說,在人際交往方面,澳大利亞人不像英國人那樣「你離我遠一點兒,我願獨處,我會自尋樂趣,我不需要你,請讓我一個人獨在」。即使在澳大利亞偏僻的地方,互相對面走過。雖不認識也會微笑點頭致意,在英國是難以見到這種現象的。
澳大利亞人的風俗禮儀在許多方面卻又同英國人的十分相似:澳大利亞人的姓名同英國人一樣,名在前,姓在後;同英國人一樣,可以以姓名、職稱、銜稱冠以先生、女士等稱呼來稱呼交往的對方;同英國人一樣,澳大利亞人見面握手是一種最普遍的打招呼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很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第一、女性優先」的習慣;澳大利亞人也同英國人一樣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服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
澳大利亞人待人接物都很隨和。邀請澳大利亞人到家中作客,他們總是隨身帶一些禮物,但價值並不高,僅用來表示友好,如在自家花園摘幾朵鮮花或拿一瓶自家釀制的果醬等。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如果被邀請到澳大利亞人家中作客,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客人進門,主人會用咖啡、牛奶或啤酒熱情招待。如果主人視你為知心朋友,把你當作家庭的一員,會主動邀請你參觀家裡的客廳、書房、卧室、花園、游泳池等。
澳大利亞人招待客人的飯菜與英國大致相同,油少清淡,量少而精,講究花樣,注意色、味、香、型,而且調味品種眾多,進餐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用。宴客的餐桌上有各式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牛肉、羊肉、雞、鴨、野味等。著名萊餚有脆皮雞、油爆蝦、糖醋魚、熏魚、軟煎鴿脯、腰果肉丁等。
城裡人喜愛用西餐招待客人,奶油烤魚、軟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各式煎蛋等,鮮美可口,獨具風味。鄉村人愛用鐵板烤肉招待客人,烤制的食物有牛肉、羊肉、豬肉、香腸等,最講究的是烤牛排。先將准備烤制的肉切成厚片,用葡萄酒、胡椒粉、精鹽、芥末淹漬,然後放在烤爐的鐵板上烤,待烤到兩面焦黃即可食用。吃時配上胡蘿卜、生菜、青椒及各種水果,喝著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細嚼品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
澳大利亞人飲食習慣
發布時間:2008-05-12瀏覽次數:5829字型大小:[大 中 小]選擇背景色: 我來說兩句(0)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不吃辣味,有的人也不喜歡吃酸味,他們注重菜品的質量,講究菜餚的色彩。
主食澳大利亞人願意吃面,特別愛吃中國風味的清湯餃子,雞、鴨、鴿、魚、海鮮、豬牛肉,蛋類等也是他們喜歡的食品。
澳大利亞人對煎、炒、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很偏愛,豆芽菜、西紅柿、黃瓜、生菜、菜花等蔬菜,味精、醬、姜、胡椒粉是他們常用的調料品。
澳大利亞人喜愛的菜譜有火腿、炸大蝦、煎牛裡脊、北京烤鴨、油爆蝦、烤雞、烤魚、番茄牛肉、脆皮雞、糖醋魚、炒什錦等風味菜餚,喜歡喝啤酒和葡萄酒;對飲料中的咖啡很感興趣,也愛喝紅茶和香片花茶,對水果中的荔枝、蘋果、枇杷、葡萄、西瓜、梨都愛吃,喜歡乾果、花生米等。
『肆』 世界各國平均智商大全
1.以色列(猶太人)(110)
2.德國 (107)
3.荷蘭(107)
4.日本(106)
5.韓國 (106)
6.波蘭(106)
7.中國(105)(各民族平均)
8.瑞典(104)
9.義大利(102)
10.奧地利(101)
11.瑞士(101)
12.英國,挪威,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100)
比利時,丹麥,芬蘭(99)
捷克,匈牙利,西班牙(98)
愛爾蘭(97)
俄羅斯(96)
希臘(95)
法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94)
愛斯基摩人(91)
土耳其(90)
塞爾維亞(89)
東南亞人,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
太平洋島民,拉丁美洲(85)
南亞(印度人)西亞,北非(84)
加勒比地區(70)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67)
澳洲原住民(62)
人種測試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工程,我查了一下資料,以上有些是平均智商,以美國為列,平均智商是(100)大家可能都會感到奇怪,我有個合理的解釋,這個可能黑人不愛聽,美國的黑人智商拖了後腿,以上的數據已經看得出來,非洲黑人的智商是67,遠遠低於白人和黃人,如果排除黑人和印第安人的話,美國平均智商是107,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其中最多是是德國移民,還有世界第二多的猶太人,所以排除黑人和印第安人,美國白人加少數黃人平均智商要高出很多
而中國,如果不算各族民族,漢人的智商是106,跟日本,波蘭,韓國是一個等級,其次是蒙古人102
在來說英國,以上數據看得出來,資料上說的是英倫三島民族,英國人中的英格人和威爾士人比蘇格蘭人愛爾蘭人智商要高,其中英格蘭人智商最高,106,而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智商都是在100一下90以上的
我查了一下資料,世界上黃種人智商最高,黃種人平均智商最高,其次是歐洲白種人,100,但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智商不比以色列和德國人高,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國家是以色列,德國,荷蘭,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德國人,荷蘭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但是黃種人有最高的平均智商,以日本為列,日本的智商低於以色列人和德國人以及荷蘭人,以美國為列,不算黑人和印第安人,美國人智商比日本人高一點,美國黑人雖然是美國人,但是他們都是非洲來的,智商比白人低,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但是美國黑人比非洲黑人要高出許多,這就是我個人的看法,所以現在美國科技是世界第一,這絕大多數都是白人和猶太人的功勞,所以即使有大量黑人,美國人平均智商仍然是100,這都是智商最高的猶太人和歐洲人補上的
『伍』 澳大利亞人,加拿大人,義大利人他們長的像嗎
澳大利亞人是英國和愛爾蘭的移民。他們都屬於歐洲後裔。加拿大人也都是歐洲的移民。總體來說加拿大人、澳洲人、義大利人都屬於歐羅巴人種。也就是歐洲人。所以他們有很明顯一樣的特徵。也就是說他們是很像的。但是由於生活的環境和地域不一樣。他們之間也是有些差別的。
『陸』 歐美人的心理特質他們的民族的性格
1.和中國人不同的是,歐美人比較理性,和他們談話可以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他們會和你爭論,直到你從邏輯推理上說服他們。他們比較聽得進別人的道理,不那麼愛面子,不會因為你不同意他的觀點就把你當成對頭。
所以在歐美社會,他們不會把發表了不同的意見的人當「異類」。
2.歐美孩子讀高中就要自己打工供自己讀書,父母很少提供幫助,所以獨立性很強,但也造成他們家庭關系比較冷漠。他們羨慕我們三代同堂溫馨和諧的生活。
3.歐美人推崇個性獨立,強調的是「分」,所以他們的餐桌文化是各點各餐,各付各錢,很難理解中國人的吃飯習慣。
4.歐美人的法制觀念比較強,他們一遇到問題通常會首先考慮到法律是否允許,要求一切按規定辦事,不能有特殊例外。一般不講交情。
在歐美社會你可以看到在中國是很「奇怪」的現象:深夜馬路一個人也沒有,但司機遇到紅燈還是自覺地停車等燈。
這些都比較有代表性吧。
『柒』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
1、以色列(猶太人)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猶太民族是最獨特的偉大民族,打小就知道猶太人是最會做生意的人種。它的人口雖然只佔全球的0.2%,但29%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來自這個國家。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就是此國,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10,全球位居第一的高智商民族。
2、德國、荷蘭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德國有「啤酒王國」之美稱,也是世界最受人尊敬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7,與素有「花之國」之稱的荷蘭的智商相等,荷蘭和德國它們的智商標准為全球第二,在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這兩國很具優勢。
3、新加坡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這個國家的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6分,是僅次於德國、荷蘭智力的國家,在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位於第3位。
4、中國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中國的智商測試在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位於第四,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之一。這一點從我們的歷史上諸多名人就可以看出,並且亞裔在哈佛學生中有20%的佔比,在全球最好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亞裔學生佔到了45%。由此可見國人的智力水平還是非常靠前的。
5、波蘭、日本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波蘭被稱為鮮花之都,這個國家有著全球最貌美的女子,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5,全球人種智商排名第五名。日本素稱為櫻花之國,它們是國家的智商分也為105分,和波蘭同位於全球第5名。
6、韓國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韓國人的體能和IQ都十分的出色,她們是全球第一的整容大國,也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之一。它們的智商得分不錯,平均分高達104.8分,在全球智商排名中位於每6位。
7、瑞士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瑞士素有巧克力之國的美譽,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4.5分,在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位於第7名,僅次於韓國。
8、瑞典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世人都說瑞典滿目皆風景, 無處不風光,它被譽為「北歐威尼斯」的美稱,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4,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位於第八。
9、義大利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義大利堪稱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它有著「西餐之母「的美譽。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之一,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2,世界排名第九。
10、奧地利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哪國 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第四
奧地利被稱音樂之國,這個國家的平均智商為101,在全世界智商排名中位於第十名。著名的希特勒就是奧地利人,大家對這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男人都不陌生吧!
通過上面的介紹,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種是那國大家都清楚了,在全球人種智商排名中國人的成績已經非常出色了,特別是香港特區平均分達到了108的高分,為是中國人而驕傲。
『捌』 各國人的性格要優秀的特點如德國的嚴謹喜好安靜
德國人:嚴謹; 法國人:浪漫; 英國人:刻板; 俄羅斯人:粗獷狂放
美國人追求牛仔,英國人追求尊嚴,德國人求邏輯,法國人追求自由,
俄國人追求喀秋莎
高貴的英國人,大氣的美國人,嚴謹的德國人,浪漫的法國人,時尚的義大利人,激情的拉丁人,兇猛的俄羅斯人,狡猾的阿拉伯人,聰明的猶太人
澳洲人熱情友善
韓國人大方
瑞典人高高個兒,金發碧眼,冬天戴頂羊毛帽兒。他們生性靦腆、含蓄寡言,認真、勤奮,難得對自己一笑。瑞典人喜按習慣行事
http://page.renren.com/600003096/note/464770475這個網站有很多,自己看行嗎?我還有事……
希採納
『玖』 留學是選擇澳洲還是義大利好呢
如果就在澳大利亞還是義大利兩個國家裡面選,還是澳大利亞吧。
原因如下:
1、能移民,而且畢竟是移民國家,不那麼排外,中國人也多。
2、說英語,雖然現在英語泛濫,但需要英語的地方更是泛濫,英語還是很有用的,而且畢竟學了這么多年了,比較好適應。
3、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都是世界知名的學校,沒聽說降級,如果要是上2流學校,那義大利還是澳大利亞都差不多。
4、花費,澳大利亞花的比較多,但畢業後移民了,掙的也多,福利也好。
對於您追加的問題補充,不知道問什麼您覺得去澳洲的人多了,澳洲就不值得去了?好東西當然很多人都想要,如果他不好,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么,義大利去的人是不多,可不多就是好么?而且你說去澳洲的人多,那是相對於去別國留學的人,可是相對於十幾億的國人,去澳洲的還是少數,以前大家都去加拿大,現在都移民了,生活水平都上去了。大家都去你偏偏不去,大家都不要的,你偏偏去追求,要不就是您的價值取向比較特殊,要不就是您的思路有點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