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世界遺產
Dolomiti 多洛米蒂山脈在義大利這只靴子的“鞋跟”部,有一座滿是“蘑菇”的小鎮Alberobello阿爾貝羅貝洛,這些圓錐形房頂的奇特小屋名叫Trulli楚利,取材於當地特產石灰岩,窗小壁厚、屋頂高,冬暖夏涼,每個房頂上的符號都有屬於它的獨特寓意。Trulli建築於1996年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 義大利有什麼歷史古跡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 1979
聖瑪麗亞感恩教堂和多明各會修道院 1980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 1982
威尼斯及瀉湖1987
比薩大教堂廣場1987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 1990
馬泰拉的石窟民居1993
維琴查城和威尼托的帕拉迪恩別墅 1994-1996
錫耶納歷史中心1995
那不勒斯歷史中心1995
阿達的克里斯匹1995
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城及波河三角洲1995-1999
蒙特堡1996
阿爾貝羅貝洛的圓頂石屋1996
拉文納早期基督教名勝1996
皮恩扎歷史中心1996
卡塞塔的18世紀皇宮1997
薩沃王宮1997
帕多瓦植物園1997
摩德納的大教堂、市民塔、和大廣場1997
龐培、赫庫蘭尼姆和托雷安農齊亞塔考古區 1997
卡薩爾的羅馬別墅 1997
巴魯米尼的努拉格1997
韋內雷港、五村鎮以及沿海群島1997
阿馬爾菲海岸景觀1997
阿克里真托考古區 1997
阿奎拉古跡區及長方形主教教 1998
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和帕埃斯圖姆和韋利亞考古遺址 1998
烏爾比諾歷史中心 1998
提沃利的阿德利阿納村莊 1999
阿西西古鎮的方濟各會修道院與大教堂 2000
維羅納城2000
蒂沃利城的伊斯特別墅2001
晚期的巴洛克城鎮瓦拉迪那托2002
皮埃蒙特及倫巴第聖山2003
塞爾維托里和塔爾奎尼亞的伊特魯立亞人公墓 2004
瓦爾·迪奧西亞公園文化景觀 2004
數字表示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年份。
你還可以去義大利駐華使館和旅遊局去找
3. 阿爾貝羅貝洛的石頂圓屋在哪個國家
阿爾貝羅貝洛的石頂圓屋,位於義大利的巴里,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之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義大利的巴里、布爾迪西(Brindisi)和塔蘭托(Taranto)鄉間,經常可見到用石灰石板層層壘就的圓錐頂房子———托魯利(Trulli是單個、圓頂的意思),屋頂上放置奇怪的石制標志,沒人知道這些標記的神秘意義;石灰石板之間也沒有任何類似水泥的粘合劑,構造簡單得難以稱為房子,但是,這種不用粘合劑的石灰石板造就的屋頂,不僅下雨時滴水不漏,其間的縫隙連薄刀片也插不進去。
據說,托魯利這種建築結構最早出現在14世紀,目前仍在巴里這個地方流行。它是當地獨特的民宅風格,這樣的建築在阿爾貝羅貝洛小城中大約有1000多個,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和阿亞皮科拉地區。托魯利的起源已無從考證,傳說是從中東經由希臘傳過來的,屋瓦也逐漸演化成具有一些象徵意義的裝飾,比如魚、鳥、心臟,還有希臘語中表示神出鬼沒的IHS標志。有一種說法稱,當地人用石塊建造這種屋頂,是為了逃避稅收,當要收稅時,居民就把屋頂去掉,表示這里沒有人居住。
托魯利建築有石造的煙囪,地板也是石制的,房屋之間是相連的,牆壁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填有泥沙,外牆一般用白灰塗成白色,屋頂採用當地產的6厘米厚的扁平石塊堆砌而成,屋頂一般不塗塗料,所以有的地方變成了黑色或長上了青苔,顯得更加古老而神秘。義大利南部這種托魯利建築隨處可見,但最高大的民宅則出現在阿爾貝羅貝洛小城。雪白的阿爾貝羅貝洛石頂圓屋與茂盛的橄欖樹交相輝映形成了南義大利的獨特風情。
4. 義大利有哪些文化遺產
義大利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979年-2006年 共41項)
1979 瓦爾卡莫尼卡岩畫Rock Drawings in Valcamonica
1980,1990羅馬歷史中心、城內羅馬教廷管轄區和聖保羅教區Historic Centre of Rome,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City Enjoying Extraterritorial Rights and San Paolo Fuori le Mura (與梵蒂岡共有)
1980 聖母瑪利亞感恩教堂與達·芬奇的作品《最後的晚餐》Church and Dominican Convent of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with「The Last Supper」by Leonardo da Vinci
1982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Florence
1987 威尼斯及其瀉湖Venice and its Lagoon
1987 比薩大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Pisa
1990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an Gimignano
1993 瑪特拉的石窟民居I Sassi di Matera
1994,1996 維琴察市和威尼托區帕拉蒂奧式別墅群City of Vicenza and the Palladian Villas of Veneto
1995 錫耶納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iena
1995 那不勒斯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Naples
1995 阿達克里斯匹Crespi d'Adda
1995,1999 費拉拉,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Ferrara,City of the Renaissance,and its Po Delta
1996 拉韋納早期基督教建築群Early Christian Monuments of Ravenna
1996 皮恩察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the City of Pienza
1996 阿爾貝羅貝洛的民居The Trulli of Alberobello
1996 蒙特城堡 Castel del Monte
1997 卡塞塔18世紀王宮18th Century Royal Palace at Caserta with the Park,the Acquect of Vanvitelti,and the San Leucio Complex
1997 薩沃亞王宮Residences of the Royal House of Savoy
1997 帕多瓦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 (Orto Botanico),Paa
1997 摩德納大教堂、市民塔和大廣場Cathedral,Torre Civica and Piazza Grande,Modena
1997 龐貝、赫庫蘭尼姆和安努茲亞塔考古區Archaeological Areas of Pompei,Herculaneum and Torre Annunziata
1997 阿瑪爾菲海岸Amalfitana
1997 阿格里真托考古區Archaeological Area of Agrigento
1997 卡薩萊的古羅馬別墅Romana del Casale
1997 巴爾米尼的石造城堡Su Nurax di Barumini
1997 韋內雷港、五村鎮和群島Portovenere,Cinque Terre,and the Islands (Palmaria,Tino and Tinetto)
1998 齊蘭托、迪阿納峽谷國家公園和佩斯托姆、維利亞考古遺址及帕多拉修道院Cilento and Vallo di Diano National Park with the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Paestum and Velia,and the Certosa di Pala
1998 烏爾比諾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Urbino
1998 阿奎拉考古區和主教教堂Archaeological Area and the Patriarchal Basilica of Aquileia
1999 阿德里業納別墅(蒂沃利)Villa Adriana (Tivoli)
2000 伊·索萊·約里(伊奧利亞群島)Isole Eolie (Aeolian Islands)
2000 阿西西聖弗蘭西斯科教堂和方濟各會址Assisi,the Basilica of San Francesco and Other Franciscan Sites
2000 維羅納市City of Verona
2001 蒂沃利埃斯特別墅Villa d'Este,Tivoli
2002 那托瓦拉晚期巴洛克城鎮(西西里東南部)Late Baroque Towns of the Val di Noto(South-eastern Sicily)
2003 皮埃蒙特和倫巴第的撒克利山Sacri Monti of Piedmont and Lombardy
2004 維得斯卡(瓦爾·迪奧西亞)Val d'Orcia
2004 塞爾維托里和塔爾奎尼亞的伊特魯立亞人公墓Etruscan Necropolises of Cerveteri and Tarquinia
2005 錫拉庫扎和潘塔立克石墓群 Syracuse and the Rocky Necropolis of Pantalica
2006義大利熱那亞「新街和羅利宮殿體系」 Genoa: Le Strade Nuove and the system of the Palazzi dei Rolli
5. 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是義大利,共有50個世界遺產。
1、瓦爾卡莫尼卡的岩畫(1979年)
2、聖瑪麗亞感恩教堂和多明我會修道院以及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1980
3、羅馬歷史中心,該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1980年,1990年):義大利的羅馬歷史中心(1980年)-聖座的羅馬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1990年,與聖座共有)
4、佛羅倫薩歷史中心(1982年)
5、比薩主教座堂廣場(1987年)
6、威尼斯及其潟湖(1987年)
7、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1990年)
8、馬泰拉的洞民居(1993年)
9、維琴察城和威尼托的帕拉第奧式別墅(1994年,1996年)
10、阿達的克雷斯皮(1995年)
11、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及其波河三角洲(1995年,1999年)
12、那不勒斯歷史中心(1995年)
13、錫耶納歷史中心(1995年)
14、蒙特城堡(1996年)
15、拉韋納的早期基督教古跡(1996年)
16、皮恩扎城歷史中心(1996年)
17、阿爾貝羅貝洛的特魯洛群(1996年)
18、卡塞塔的18世紀王宮,萬維泰利輸水道和聖萊烏喬建築群(1997年)
19、阿格里真托考古區(1997年)
20、龐培、赫庫蘭尼姆和托雷安農齊亞塔的考古區(1997年)
21、帕多瓦植物園(1997年)
22、摩德納的主教座堂、市民塔和大廣場(1997年)
23、阿馬爾菲海岸(1997年)
24、韋內雷港,五鄉地,及其島嶼群(帕爾瑪利亞島、提諾島和提內托島,1997年)
25、薩伏依王室居所(1997年)
26、巴魯米尼的蘇努拉西(1997年)
27、卡薩爾的古羅馬別墅(1997年)
28、阿奎萊亞的考古區和宗主教區聖殿(1998年)
29、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及帕埃斯圖姆考古遺址和韋利亞考古遺址以及切爾托薩-迪帕杜拉(1998)
30、烏爾比諾歷史中心(1998年)
31、哈德良別墅(蒂沃利,1999年)
32、阿西西,亞西西的聖方濟各聖殿和其他方濟各會地點(2000年)
33、維羅納城(2000年)
34、埃奧利群島(2000年)
35、蒂沃利的伊斯特別墅(2001年)
36、諾托壁壘的晚期巴洛克城鎮(東南西西里)(2002年)
37、皮埃蒙特和倫巴第的聖山(2003年)
38、聖喬爾喬山(自,2003年,2010年,與瑞士共有)
39、切爾韋泰里和塔爾奎尼亞的伊特魯里亞墳場群(文,2004年)
40、奧爾恰谷(2004年)
41、錫拉庫薩和潘塔立克石墳場(2005年)
42、熱那亞:新街和羅利宮殿體系(2006年)
43、阿爾布拉/貝爾尼納景觀中的雷塔恩鐵路(2008年,與瑞士共有)
44、曼托瓦和薩比奧內塔(2008年)
45、多洛米蒂山脈(2009年)
46、義大利倫巴第人遺址(2011年)
47、阿爾卑斯地區史前湖岸木樁建築(2011年,與瑞士、奧地利、法國、德國、斯洛維尼亞共有)
48、埃特納山(2013年)
49、托斯卡納地區的梅第奇別墅和花園(2013年)
50、朗格、蒙費拉多和羅埃洛山區的葡萄園
中國現在有二十九個世界遺產地,是僅次於和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第三大世界遺產國家,這已經是很大的一個數目,中國有望成為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
6. 世界的聚落
所有的城市與聚落都是住居的延伸,住
居的集合就是城市,就是聚落。
共同幻想創造了每一個聚落與城市。
傳統是不分地域的。傳統不屬於某個國
家和民族,它是一個國際性的概念。
由於地域特徵的現實,我們應該認識到
全世界有一張充滿類似點的大網,這便
是文化的共有構造。有了這一認識,我
們在某一地域建設城市與住宅時,既要
考慮到地域特徵的延長與發展,同時也
要認識到聚落的歷史不僅僅是地域史、
民族史,它更是一部人類史。我們要從
全體的角度來看待文化的移植與拓展,
也就是說在「全球」這一前提下不斷創
新。
(貝尼伊斯甘)阿爾及利亞
將建築設計為錯視畫指的是通過尺度的選取產生出一種類似於虛幻的效果。實際上,在聚落的建築工藝中 時有一些方法可產生以大化小或以小變大的視覺效果;特別是對於高度上易產生錯覺的塔的建造,更是聚落建築設計中的常用技巧。 照片是「姆扎卜山谷的小城市」之一——貝尼伊斯甘。清真寺塔矗立在山丘頂部,看上去高高的,而實際 上它只有電線桿那麼高。
(寧勤塔庫魯姆)尼泊爾
在尼泊爾各地,梯田聚落修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在它們面前,喜馬拉雅的群山宛若浮雲,各座山峰之間的高差最多可達6000米。
(阿爾貝羅貝洛)義大利
一般說來,聚落與環境的協調首先是因為聚落的建造通常是就地取材。在這種情況下,材料的色調就是形成一體感的保證。進而經年累月,聚落的顏色逐漸褪去,與周圍環境的色彩漸漸統一。這是最自然的共同意識的形成方法。 照片是「義大利山嶽城市」中的一座——阿爾貝羅貝洛。住宅的形態極為奇特,材料與色彩的統一體現出高度的秩序性。
(凱泰凱斯)印度尼西亞
眾所周知,為了保持住宅的舒適性,或是為了體現某種神話意義,不同地區的聚落往往在方位選擇方面體現出很強的地域特色。這些對於方位的注重通常通過房屋頂梁的方向和住宅立面的朝向得以體現。因此,形成的聚落成為具有某種強烈方向性的矢量場。照片是印度尼西亞薩丹特拉傑族人的「船形屋頂」聚落。船形屋頂指向他們心目中的神聖方向。
礪波 日本
巧妙設計的符號場,除了突出的標記物的質之外,它們之間的距離也在引起局部呼應性的表現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聚落中的標記物之間或者聚落之間相互可見的固定標記物的間距賦予了符號場以重要的特徵 。照片是日本離散型聚落的代表——位於礪波平原上的離散型聚落。民宅之間的距離為80米,略大於在瓜地馬拉等地見到的50米左右民宅間距的離散式聚落。
(坎巴蘭巴)巴布亞紐幾內亞
在以牆壁很少的日本為代表的東南亞地區的聚落住宅中,地板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地板使住居或聚落表現出強烈的「作為場的空間」的性格。照片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坎巴蘭巴聚落建築,為了防禦洪水、隔離濕氣或者遠離動植物,人們建成了特別高的地板,以此作為生活的舞台,並因此形成了嶄新地形。在這里,「地板」所具有的意義被清晰地敘述了出來。
(林加)印度尼西亞
當走訪聚落時,我們從遠處遙望聚落的風景,在其內部與各種場景邂逅,穿過場景中不斷變化的不同的街道,於是,這些多樣的場景的疊加重合便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聚落景像。籠統地講,將聚落的整體形象和賦予聚落的整體秩序的原因正是聚落的屋頂。照片是蘇門達臘島的聚落,各個家庭在保持著各自獨立性的同時,共同地居住在相同的屋檐下,這是象徵著血緣關系的共同體的屋頂風景。
(多爾海什蒂)羅馬尼亞
在裝飾密度方面,能與我們見到的羅馬尼亞的「佛龕大街」這樣的聚落相匹敵的例子並不多。沿街排列的木製住宅,從門和圍牆開始一直到室內都裝飾得象佛龕一樣,而且裝飾全部採用木質工藝。「佛龕大街」 的出現一定存在著宗教的起源,是一種空白恐懼症的表現,以裝飾包裹的住宅集中在一起,呈現出異常奇特的景觀。不可思議是這種過度的裝飾,有時會在某一地區突然地出現。
(蘇拉)葉門
門和窗是打破封閉空間的孔洞,是賦予死寂空間以生氣的建築的原點,它們是生命的象徵。它們意味著內部與外部相互溝通的開始。因此,人們開設了各種各樣的門和窗來裝飾聚落。 照片所示為「葉門聚落」中牆壁上開設的窗子,在照片上雖無法看到,但其窗子的裝飾圖案中還隱含著顯示猶太密教神秘感的文字。
(拉巴特)摩洛哥
門位於不同區域的邊界,主要是為了人的交通便利而設計的開口,所以或多或少它都有「頸」的特徵。對住居集合體整個領域的門在有城牆的城市中可以見到,但聚落整個領域的門,只限於非常少的幾個實例。 照片是「馬格裡布都市」拉巴特的舊城區中「麥地那」的城牆和城門。
(斯波萊托)義大利
橋是為了限制穿過邊界而設立的裝置。它是一種「頸」,也是一種門。如果邊界是架設在兩種完全不同性質領域之間,橋的這種特點就會更加突出。自古以來橋就體現出某種紀念性。義大利的山嶽城市斯波來托的石制橋還兼做城牆,一邊的欄桿是石制的防護牆,形狀獨特且姿態雄偉。如上述實例所顯示的那樣,橋是道路的同時,也是門。除此之外,如果添加新的機能,橋就會成為獨特的事物。
(米科諾斯島)希臘
道路有無限的變化和深遠的意義。在這里將聚落的教義界定為兩條,一是將道路修得復雜,二是要力圖形成路徑。「迂迴的河流」指的是水流不是單向的,而是復雜多向的。自古以來道路和河流就常常用來比喻生活、旅行、追求、漂流等等時空和生存的關系,它們是歷史的積淀。照片是「希臘島聚落」的一座——米科諾斯聚落里的道路,路寬與起伏如同河流一樣寓於變化。
(錫耶那)義大利
廣場會形成城市或聚落的一個中心。廣場的存在的確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論述,除了這種多義性,對於整個共同體來說,廣場還具有象徵性。共同體的諸項制度,不一定都是物化的。甚至應該認為物化的制度是比較少的。廣場是共同體制度的象徵性的物化。 照片是「義大利的山嶽城市」錫耶那的廣場,它散發著各種各樣的魅力,是世界廣場的代表。
河南省山頭 中國
地下住宅與地下室之間有微妙的差別。地下室是與地上、空中的房間組合起來談論的概念,也就是說它是住宅的地形構造分析的一部分。地下室所被賦予的意義依據個人的解釋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地下室是用來比喻形成在過去卻隱藏在今天的事物。這正好與人們將地下住宅作為住居形式的意義相對應——一個根源性的意義。 照片是中國的地下住宅「窯洞」的中庭。面向中庭是橫穴式的房間。
7. 球體、圓柱、圓椎,哪個可以畫出圓
圓柱和圓錐都可以畫出圓。
因為圓錐面的底面即為圓形,所以可以畫出圓。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形,所以可以畫出圓。而球體是由一個半圓繞直徑所在直線旋轉一周所成的空間幾何體,球體是有且只有一個連續曲面的立體圖形,所以球體是無法畫出圓的。
(7)阿爾貝羅貝洛在義大利哪裡擴展閱讀
圓錐的生活應用:
攢尖式屋頂:是古代中國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其特點是屋頂為錐形,沒有正脊。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叫攢尖頂。宋朝時稱"撮尖"、"斗尖",清朝時稱"攢尖"。該頂常用於亭、榭、閣和塔等建築。天壇祈年殿為圓形攢尖頂。
在義大利的阿爾貝羅貝洛小鎮中,居民利用方形石灰岩塊,圍成無柱無梁的圓形房舍,屋頂則用灰色的扁平石塊堆成圓錐形,形成陶爾利風格建築。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色建築群讓小鎮聞名遐邇。
8. 歐洲小鎮
非常喜歡的一個歐洲小鎮-Innsbruck
Innsbruck是奧地利西南部的一個非常美麗的小城,它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旁邊流淌著RiverInn,Bruck的德語是橋的意思,所以Innsbruck是茵河上的橋,想想這個名字就讓你痴迷,有山有水有橋,你還嚮往什麼?難怪我怎麼感覺那小地方怎麼那麼迷人,它的名字也那麼有詩意。在奧地利的時候,還不知道Innsbruck的意思是BridgeontheRiverInn,呵呵,傻了。
每一個來到過這山清水秀的Innsbruck的人,都會對這個小小的山城留下難忘的印象。無論是在Innsbruck的哪一個角落,你都能見到白雪覆蓋的山巒。這個小鎮是連接德國和義大利的要道,也是從瑞士通往維也納的必經之路。喜歡Innsbruck,理由很簡單,就是非常喜歡它的寧靜和別樣的休閑。它是度假的最佳去處,沿著河邊散步,不遠處就是白雪皚皚的Alps,哪怕是夏天,那依稀的白色依然可見。在小城的街上閑逛,也是別有滋味,特別喜歡那建築物窗口懸掛著的色彩鮮艷的花藍,把整個小鎮點綴地多姿多彩,特別富有生活氣息。狹窄的小街上,到處可見古城風貌,特別羨慕那裡人們的生活節奏,那種愜意只有生臨其中才能體會,喜歡在街邊小小的Café里坐著,隨便找本雜志翻閱,聞著咖啡的香味,那陶醉勁兒--咖啡的味道聞起來香香的,喝起來是苦中帶酸澀,喝到最後是甜甜的.....
9. 最接近童話的世界,在你心目中,是哪個地方
紐西蘭一個名叫瑪塔瑪塔的小鎮,霍比屯。看著就一種童話世界的感覺,別說身臨其境了,就只是看著照片,就心之所向,內心異常的平靜。
我喜歡的地方就是這種有山有水,有花有草,還有漂亮的小屋子,住在裡面每天心情想不好都難。真的是個過日子的好地方,能凈化人的心靈,有機會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再去一次,感受一下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