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和梵蒂岡是什麼關系
義大利和梵蒂岡是兩個國家,只是梵蒂岡很小,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裡面。梵蒂岡是教皇居住及統領教會的地方。世界上多數教堂都被梵蒂岡管理。
❷ 梵蒂岡怎麼讀
一、梵蒂岡讀作:fàn dì gāng 。
二、概括介紹: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或梵蒂岡城,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基督教大公教會(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所在地,也是教宗駐地所在。簡而言之,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岡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其前身為教宗國,自從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
❸ 梵蒂岡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說起國家,大家知道最大的國家是美國,那麼最小的呢?或許大家很少有人知道梵蒂岡了。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一塊山丘上。是世界上,真正的「袖珍」國家,被稱為「城中之國」。梵蒂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何一直存在至今呢?
梵蒂岡的文化不可忽視
梵蒂岡除了宗教文化外,還有藝術文化。它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梵蒂岡博物館,這里簡直就是一個藝術殿堂和寶庫,這里收藏的數十萬藏品讓人嘆為觀止。而且這些不只是這個朝代,還有著追溯到古埃及、古羅馬的珍稀藝術品,甚至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聖物。
❹ 梵蒂崗是什麼意思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它在拉丁語中,就是「占卜之地」,「先知之地」的意思
❺ 梵蒂岡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也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簡而言之,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梵蒂岡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其前身為教宗國,自從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
國名
梵蒂岡城國(英語:Vatican City Stat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拉丁文: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
國旗
梵蒂岡國旗由兩個面積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靠旗桿側為黃色,另一側則為白色。白色上還繪有教宗的牧徽:兩把交叉的聖彼得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黃白兩色是耶穌十二宗徒之長聖彼得的兩把鑰匙的顏色,代表了兩種最珍貴的金屬:金與銀;來自於1808年2月以來教廷衛兵瑞士衛隊帽徽的顏色。1825年時教宗良十二世訂定這面旗幟。
國徽
梵蒂岡國徽即是背襯著紅色的教宗保祿六世的皇徽。紅色使人聯想到它曾是天主教堂中最奪目的色彩。喬萬尼·巴蒂斯塔· 莫蒂尼於1963年被選為教宗,即教宗保祿六世。保祿六世的教宗徽章圖案包括一頂羅馬教宗的三重冠冕和兩把交叉的金黃與銀白色的鑰匙。
教宗的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世俗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宗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宗又是梵蒂岡的首腦,三重冠代表了 教宗的三種最高權力: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而那兩把金黃色與銀白色的鑰匙,則是基督交給聖彼得的,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同時還附有《馬太福音》里的一段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國歌
《教皇進行曲》
歌詞大意:歡騰的羅馬 高貴的羅馬 你是伯多祿的聖座 ,他曾血撒羅馬 伯多祿,被授予天國的鑰匙 教宗,是伯多祿的繼承人 教宗,是堅振眾信友的導師 教宗,是天主的眾仆之仆 捕人的漁夫,群羊的牧人 聯結天堂與人間 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 是風浪中的避風港,黑暗中的燈塔 和平的守護衛者,眾人的衛士 自由的守望者,你充滿權威。 教宗,你是屹立不動的磐石 在這磐石上建立了天主的教會。 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 是風浪中的避風港,黑暗中的燈塔 和平的守護衛者,眾人的衛士 自由的守望者,你充滿權威 歡騰的羅馬 高貴的羅馬。
政體
梵蒂岡是一個宗教領袖制國家,梵蒂岡的元首——即教皇(教宗),由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在西斯廷教堂內舉行的教宗選舉上選舉產生的,任期可達終身。由於教宗的任職是終身制,新任教宗的選舉均在前任教宗去世或辭職後才慎重舉行。
政府
教宗的咨詢機構是樞機主教團,由主教級、司鐸級和執事級樞機組成。
教皇下設有教廷國務卿並設有10個聖部,每個聖部負責處理一項宗教專門任務。此外還有秘書處、法庭、專門辦公室等。
教廷雖有國家型態,但其存在乃建立於全世界教友之信仰基礎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於一般國家。其中樞組織包括:
國務院:綜理教廷行政,並掌理教宗之樞密事務,首長為國務卿。現任國務卿樞機貝爾托內樞機主教為義大利籍。國務院下設:一般事務組(掌內政)、外交事務組(掌外交),及九個聖部(Sacred Congregations):信理部、東方教會部、禮儀及聖事部、冊封聖人部、主教部、萬民福音部、聖職部、修會部及教育部。
宗教法院(Tribunals):聖赦院、最高法院及聖輪法院。
十一個宗座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s):平信徒委員會、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家庭委員會、正義暨和平委員會、一心委員會、移民暨觀光委員會、醫療牧靈委員會、法典條文解釋委員會、宗教協談委員會、文化委員會及大眾傳播委員會(以上各機關首長多由樞機擔任,任期五年)。
事務機關:宗座財務局、教廷財產管理局、教廷經濟事務局、教廷內務管理處、教宗禮儀處及分別掌理特定事務之委員會。此外,教宗為治理梵蒂岡城邦,另設有梵蒂岡城國管理委員會,(Pontifical Commission for the State of Vatican City)。
聖座是教宗及其顧問們在向下屬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會發出指令時所使用的正式名稱。作為全球天主教會的「中央政府」,教廷享有主權國家一樣的地位,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簽訂國際性條約或加入國際組織。教宗授權主教委員會負責管理梵蒂岡的日常事務。梵蒂岡的法律體系是基於教會的教規,當天主教教規不適用時,則使用羅馬市的法律。聖座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權國家派出外交使節(例如聖座公使、聖座大使等),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國家派出的外交使節。但是由於國家面積太小,別國派往梵蒂岡的外交使節一般都在羅馬市設大使館。這樣造成的一個有趣結果是,義大利駐聖座大使館是設在義大利自己國境內。
政要
教皇佛朗西斯科(中文名方濟各,拉丁語:Franciscus I,義大利語:Francesco,西班牙語:Francisco,英語:Francis I,1936年12月17日-),阿根廷人。是第266任天主教教宗,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高利奧。2013年3月13日,當選為天主教羅馬教皇,同年3月19日登基。
教皇為梵蒂岡國家元首,當選後終身任職,不可罷免。
❻ 梵蒂岡算是一個國家嗎
是一個國家。
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6)義大利梵蒂岡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梵蒂岡歷史沿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克服教會危機,教皇約翰二十三世(1958~1963在位)於1962年10月召開了第 2次梵蒂岡宗教公會。有100 多個國家與地區的2000多名高級宗教人士參加,並邀請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列席。
大會經過4次會期〔後3次由教皇保羅六世(1963~1978在位)主持〕於1965年12月閉會。公會通過了16個文件,強調教會的作用主要在精神方面。教會被定義為「上帝的人民」,提倡關心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問題,對基督新教、東正教和其他宗教採取和解態度,強調信教自由與重視教育。
對天主教主要的教義、教規仍重新加以確認,但對教會法規開始逐步修改,放寬了一些禁令和戒律。
1983年公布了修改的教會法典。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義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布以後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梵蒂岡
❼ 梵蒂岡那個國家到底多大啊是什麼概念啊
梵蒂岡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0.44平方公里等於44萬平方米,國際比賽中最小的標准足球場長寬68乘以100米,用梵蒂岡的除以面積680平方米的足球場,梵蒂岡差不多有64個足球場那麼大。
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
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個國際公認主權實體)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7)義大利梵蒂岡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梵蒂岡」一詞來自拉丁語,意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
到了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大殿,成為天主教會舉行重大儀式的場所。
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就以此成立了政教合一的「教宗國」,范圍廣及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義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聖座於義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後,更主導成立了義大利王國。
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自稱為「梵蒂岡之囚」,不但敵視義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義大利王國的公職。
1929年2月11日,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掌握義大利政權後與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聖座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於梵蒂岡城,稱為梵蒂岡城國,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義大利政府間多年的糾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蘭條約》,保持中立,當時教宗為庇護十二世。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義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布以後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❽ 梵蒂岡什麼意思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酥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堡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皇。其後教皇權勢日益擴張,在義大利中部出現了以教皇為君主的教皇國。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教皇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1929年,義大利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公元8世紀中期,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周圍地區贈送給統治羅馬城的教皇,不久形成教皇國。19世紀中期後,義大利完成統一,收回教皇轄地,迫使教皇退居梵蒂岡。1929年,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主權屬於教皇。
❾ 梵蒂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說起國家,大家知道最大的國家是美國,那麼最小的呢?或許大家很少有人知道梵蒂岡了。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一塊山丘上。是世界上,真正的「袖珍」國家,被稱為「城中之國」。梵蒂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何一直存在至今呢?
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
梵蒂岡的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主要生活的人群為義大利人。梵蒂岡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是中世紀教皇國的中心。在公元6世紀時,羅馬主教取得了該地區的實際統治權,稱為「教皇」。直到今日,教皇這個位置在宗教中也是一種信仰。1929年,義大利政府同教皇簽署了「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獨立後的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雖小,卻神聖不可侵犯。
❿ 梵蒂岡的詳細介紹
一、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義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
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二、梵蒂岡意為「先知之城」。公元4世紀,教皇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彼得殉教處建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15-16世紀被改造成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756年法蘭克國王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皇,後在義大利中部出現教皇國。
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岡宮。1929年義大利同教皇簽訂《拉特蘭條約》,承認梵蒂岡為政教合一的主權國家。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三、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場合而定。
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梵蒂岡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
四、梵蒂岡的人口主要為義大利人,因為其是義大利的城中城。梵蒂岡的公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衛隊(一支專門為教宗服務的志願禁衛隊)。還有大約3000名世俗工人,他們是梵蒂岡的主要勞動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岡城內。
2011年,梵蒂岡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該國現僅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572名梵蒂岡人中有306名外交官,還有86人是瑞士衛隊成員(Swiss guards),此外還有73名樞機主教、31名平民和一位修女。
在所有572名持有梵蒂岡護照的公民中,只有223人真正生活在梵蒂岡。除了本國公民外,梵蒂岡還有221名居民,他們大多數都是傳教士、神職或者修女。按照新的規定,梵蒂岡已經解除了對非公民和非居民限制,而此前,只有特別通行證的人才被允許入境。
(10)義大利梵蒂岡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教皇之國」梵蒂岡: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卻影響巨大
蒂岡是梵蒂岡城國的簡稱,梵蒂岡位於歐洲地中海國家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城內,是一個「國中之國」,經緯網位置為(41°54′10″N,12°27′11″E),一個國家居然可以標記為一個經緯網的坐標點,實在是因為梵蒂岡的面積太小了,梵蒂岡的面積僅為0.44平方公里,也就是44萬平方米,直觀的來說大概就是61.5個足球場那麼大,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
截止2017年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國家有198個,其中有193個國家是聯合國會員國,剩下5個國家梵蒂岡,巴勒斯坦,紐埃,庫克群島,馬爾他騎士團是非聯合國會員國,其中梵蒂岡和巴勒斯坦是聯合國觀察員國,所以梵蒂岡是聯合國會員國和觀察員國當中面積最小的國家。
如果以上述198個國家來統計,那麼馬爾他騎士團就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存在,因為馬爾他騎士團根本就沒有國土。
梵蒂岡的意思是「先知之城」,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當時由於統治亞平寧半島的西羅馬帝國開始衰亡,此時的羅馬城主教開始趁機掠奪土地。到了公元555年,東羅馬帝國收復義大利全境,查士丁尼大帝將羅馬城的統治權授予羅馬城主教。
此後,羅馬主教宣稱自己為「教皇」,並開始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宮,後來又修建了加洛林宮。後來,教皇的權勢不斷擴張,在亞平寧半島中部出現了一個以天主教教皇為君主,以羅馬為首都的「教皇國」。
到了19世紀中葉,義大利開始逐步統一,建立義大利王國,羅馬「教皇國」的存在受到了威脅,但是,由於教皇在全球的勢力龐大,影響力巨大,「教皇國」並沒有消失。
到了1929年,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承認梵蒂岡為獨立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於教宗,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市國家,並保持永久中立。至此,歷史超過1000年的「教皇國」被「梵蒂岡城國」取代,並成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的西北角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殿、宗座宮、教宗避暑勝地(岡道爾夫堡)和梵蒂岡博物館(西歐地區門票最貴的博物館)等。梵蒂岡全國都為城市建成區景觀,幾乎沒有自然景觀,所以被稱為「城國」。梵蒂岡國土呈三角形形態,三面有城牆圍繞,一面為聖彼得廣場,可與外部來往交流。
梵蒂岡2016年人口統計,包括目前的教皇方濟各一世在內,梵蒂岡全國人口數量為842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當然其中很多人也不住在梵蒂岡國內,另外整個梵蒂岡城國還有將近3000名工作人員,他們同樣不住在梵蒂岡。
梵蒂岡國家雖小,但是經濟實力強大,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約為8000萬美元,人均GDP高達9.5萬美元。,由於梵蒂岡對於全球將近六分之一的天主教教徒具有強大影響力,所以在國際舞台上,梵蒂岡國家雖小,但是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