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正式宣布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為何現在美元開始不吃香了
從理論上來看,美元不吃香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各國對美元的信任度下降,二是各國開始拋售美債導致了美元的疲軟。可以說,在世界貿易秩序出現新變化的情況下,美元也不再像之前那樣處於“霸主”地位,自然會出現不吃香的情況。
除了上述的兩點原因外,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或多或少讓美元變得有些不再吃香,特別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一定的重挫,再加上美聯儲各種經濟上的舉措也導致美元的地位不再像之前那樣穩固,因而也讓人們對美元的認可度大不如前。
㈡ 伊朗正式宣布用人民幣替代美元!這意味著什麼
因為美國一直在加強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美國已經對伊朗央行實施最高級別的限制美元結算,這對伊朗國內人民美元的現金支付帶來了一定 的影響。由於美國的銀行系統的禁令,外國人在轉移資金和結算付款方面面臨困難。伊朗為了繞過美國對其實行的經濟制裁,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措施,包括用人民幣代替美元。
伊朗已經把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並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伊朗這一切的貿易政策都是為了抵制美國的經濟制裁,維護本國和世界各國正常的國際貿易。
㈢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起新變化,去美元化或面臨倒退嗎
伊朗正視使用人民幣代替美元以後,對其本國的美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倒退,因為現在美元還是世界公認的流通貨幣,人民幣還站不住腳。只是對讓美元在伊朗的流通變得大大減少而已。
哈薩克不會效仿伊朗、委內瑞拉和土耳其等國放棄使用美元結算,雖然,我們也需要使用本幣結算,特別是在歐亞經濟聯盟范圍內,但因此而拒絕使用美元是不正確的。
㈣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多國或掀起一場主權加密貨幣的競賽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5日援引俄羅斯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的講話稱,俄羅斯和伊朗正在建立俄羅斯金融信息傳輸系統和伊朗SEPAM之間的協同體系,以防止美國銀行系統的制裁,我們正在採取措施使用本國貨幣、加強直接結算、建立俄羅斯金融信息傳輸系統與伊朗SEPAM之間的協同體系,作為通過SWIFT系統支付的替代方案。
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間用於傳輸信息和付款的系統,有超過200個國家的1萬8百多家最大規模的組織機構與之相連,SWIFT國際結算系統盡管其總部位於比利時,但美國通過美元的控制卻是實際的主導者,進而間接掌控了國際貨幣間的匯兌業務,但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近日指出,美元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給美國以外的決策者帶來了問題。
他認為降低美元地位的最好辦法是可以用一種全球數字貨幣來取代美元,如果以數字貨幣計價的全球貿易份額上升,那麼,美元通過匯率產生的溢出效應將會減弱,也方便各國可以繞開美元進行交易。
目前,伊朗央行的結算服務正在被SWIFT限制中,正基於此,目前,伊朗央行已經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並把人民幣列為伊朗的三大主要外匯貨幣,事實上,早在卡尼發表這個觀點的上個月,據俄媒RT援引美國民主國防基金會的一份新報告稱,美國的地緣戰略對手正在部署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加密數字貨幣,以幫助避免制裁和對抗美國銀行的金融力量。
報告稱,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國政府正在試驗支持加密技術的數字貨幣,他們將區塊鏈技術作為優先反擊美國金融力量的關鍵組成部分,並在包括能源在內的商品和外匯金融結算領域開發替代SWIFT支付系統。
比如,伊朗央行作為接下去的應對措施,數周前,也已宣布計劃要發行自己的加密數字貨幣PayMon以繞開美元限制交易,並將黃金等戰略資源作為實物抵押,據稱正在與瑞士、法國、英國、俄羅斯及德國進行談判,以開展加密貨幣的金融交易,並寄希望於此能打破美元封鎖,實現石油出口走出困境。
因為,PayMon作為一種錨定黃金的加密數字貨幣,無法被美元為主導的SWIFT清算系統阻止和跟蹤,更不受美國銀行系統監管,同時,PayMon的產生將導致中介機構消失,因為這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安全的數字貨幣,事實上,多國或正在掀起一場主權加密貨幣的競賽。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消息人士近日向路透社透露,日本也正在主導建立一個能用於全球加密貨幣支付的國際網路金融體系,類似於SWIFT以繞開美元,並可與包括伊朗在內的國際市場在石油等商品領域繞開SWIFT,從而在部分商品領域實現去美元中心化,
緊接著,據俄媒RT稱,俄羅斯也正在研究建立一個由黃金支持的加密數字貨幣的提案,該提案可用於與其他國家的跨境交易,以建立以黃金計價的國家貨幣體系,換句話說,就是重新建立一個以黃金作為錨定物的數字貨幣金本位時代,再早些,俄羅斯已經宣布將用比特幣來實現去美元化的目標,並取代部分美元儲備,並盡量減小因為石油的美元計價付款流可能受到干擾的限制。
與此同時,歐亞經濟聯盟正在制定一個無美元支付體系的共同制度,它與包括中國和伊朗在內的一系列合作夥伴簽訂了貿易協定,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是歐亞經濟一體化的四個關鍵載體,正在通過任何必要的投資和結算機制以繞開美元,最新進展是,該聯盟與伊朗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協議已得到所有成員的批准,預計伊朗將在今年下半年批准該協議。
不僅於此,目前,中俄也正在積極發展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統,據悉,目前該系統正在與伊朗、土耳其等國進行談判,以便系統對接,稍早前,據伊朗工商業礦業和農業商會透露,昆侖銀行已宣布,它將在今年12月底前繼續與伊朗進行銀行交易,並僅使用人民幣進行金融交易結算。
分析指出,伊朗和俄羅斯除了建立替代SWIFT支付系統協同體系外,伊朗還可能會使用人民幣和中國的石油公司進行石油結算交易,同時,伊朗央行繼把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後,不久之後,也可以用這個交易系統用人民幣購買中國的商品,並與歐洲結算系統一道,增加經貿往來並為伊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換言之,石油人民幣或將成能主導亞歐原油定價權的一張最後王牌,而這其中,中俄和伊朗更是促進歐亞石油人民幣經濟秩序的關鍵因素,進而打破或繞過美元-石油-美債這個維持了40多年的體系,而更長遠的意義則意味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將更上一層樓,與此同時,中國和伊朗在其它非能源貿易領域的合作也在擴大,比如,從中國進口中間產品和技術服務就對伊朗工業的供應鏈的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據伊朗海關9月2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伊朗在3月21日至8月22日期間向中國、伊拉克、土耳其、阿聯酋、阿富汗等市場的非石油產品出口份額超過6073.7萬噸,價值178億美元,另根據路透社9月2日援引最新的船運數據計算,雖然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已使該國原油出口下降逾80%,但成品油出口依然保持強勁,達到每月近5億美元,此外,除現在的數十億美元投資外,中國企業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約800億美元用於升級伊朗的能源生產設施和基礎設施,並保障伊朗石油可能從波斯灣運往亞洲。(完)
㈤ 伊朗用人民幣代替美元,美金霸主地位會受到威脅嗎
伊朗用人民幣代替美元,美元的霸主地位早就受到了危險,只是說想真正取代美元還是非常遙遠的路,只能說對它的霸主地位造成了沖擊,因為在全球的交易結算裡面,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使用歐元,選擇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的方式。
事實證明在多次經濟危機面前,大的全球市場金融波動面前,我國的市場都停住了,美國,在08年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席捲全球,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受到了他們這個金融市場的影響,導致經濟衰退,我國雖然也受到了影響,但也沒有那麼大,之後到10年雖然多多少少都發生過金融市場的變動,但是我國的風險抵禦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貨幣還是具有很高的穩定性的。
㈥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從德國運回3億現金,後來怎麼樣了
1792年美國通過鑄幣法案,美國聯邦儲備正式開始發行美元,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作為中立國開始向著協約國和同盟國出售武器,協約國和同盟國分別用黃金來購買戰爭物資。
伊朗使用人民幣,也是推動著人民幣的發展,這次的變革,人民幣或許將登上國際舞台。
㈦ 伊朗國家貨幣由里亞爾改為土曼意味著什麼
受長期制裁影響,經濟形勢已經愈發嚴峻,貨幣貶值,物價飛漲。
更改法定貨幣在歷史上並不罕見,委內瑞拉,土耳其等多個國家都進行過類似的貨幣改革,基本上都伴隨著政府財政赤字和通貨膨脹的大幅上升。
此外,國際油價的大幅下降,也增加了政府財政壓力。
㈧ 美國42周印鈔21萬億,伊朗正式用人民幣取代美元後。結果會怎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發布的全球國際儲備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美元在外匯儲備中所佔的份額連續三個季度出乎意料地下降,降至59%的最低水平。 25年。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這一比例高達73%。如果遵循這一趨勢,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一數字已接近50%。目前,美元在國際清算交易所系統中所佔的38.43%的份額還在繼續下降。
與此同時,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當局也在研究一項提案,即建立一種數字盧布貨幣,以支持跨境貿易並在某些地區進行測試。俄羅斯媒體早些時候表示,除此以外,俄羅斯還在研究一項建立以黃金為後盾的加密數字貨幣的提議。將啟動數字貨幣的試點測試,以幫助當地公司避免制裁。伊朗德黑蘭據一周前知情人士稱,隨後幾家日本銀行也在研究部署全球領先的類似的國際網路,可用於加密的數字貨幣支付。
數據顯示,日本是亞洲伊朗石油的主要購買國之一。與此同時,彭博社也在一周前的一份後續報告中表示,瑞典央行在3月還宣布,它將使用錨定於本國貨幣的數字加密貨幣來支持金融結算,並支持與比特幣相同的區塊鏈技術來分散比特幣的分散性。美元以及上述新消息還表明,世界主要中央銀行已接受加密的數字貨幣,這顯然令市場和投資者感到驚訝。
㈨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趨勢
美元地位因其持續的貶值遭遇嚴重挑戰,其地位正逐漸弱化。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元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但是國際貨幣體系多極化發展已成趨勢,未來將有更多的貨幣成為美元的替代選擇。
「脫鉤」美元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紛紛從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改革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貨幣體系的建議。日前,有些國家已付諸實踐。
值得關注的是,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地位明顯下降,與此相對應的是歐元等貨幣比重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月30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元在全球貨幣儲備中的比重已經降至十年以來最低水平的62.8%,而歐元所佔比重則創下歷史新高的27%。這表明在美元匯率不斷走低的狀況下,各國央行已經開始了貨幣儲備多元化的進程。
9月20日,伊朗政府宣布,該國將使用歐元取代美元成為外匯儲備貨幣。伊朗中央銀行已經調整了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大幅減少了美元資產。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也紛紛表示,減少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份額。
另外,美元作為結算貨幣的地位也遭到「脫鉤」的挑戰。拉丁美洲左翼聯盟「玻利瓦爾美洲國家聯盟」的九個成員國10月16日在玻利維亞開會,同意創立地區貨幣「蘇克雷」,作區內貿易之用,從而逐漸減少使用美元。
為推動我國和周邊國家地區經貿關系發展,規避匯率風險,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中國率先開展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而近日在中俄經濟貿易對話中,雙方還討論擴大貿易結算中本國貨幣的使用份額。
「弱」美元的背後推手
盡管美國財長多次強調「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但美元下行已令美元地位遭遇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避險需求」減弱、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及美國「雙赤字」問題,都制約美元走強。更需注意的是,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政府為穩定經濟注入的大量資金增加了政府財政赤字,其造成的寬松政策缺乏有效退出機制,目前正成為美元貶值的背後推手。
套利交易也嚴重打擊美元,加大其貶值壓力。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指出,從全球資金流動角度來看,危機之後,部分短期國際資本將撤離美國國債市場,重新流入風險資產市場。美元套利交易的勃興,自然加大美元貶值的壓力。
不過從維護美元世界儲備地位和維持美元購買力的角度考慮,美元持續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也不大。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認為,大幅貶值對美元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無異於毀滅性打擊,但是趨勢性、有節奏、小幅的貶值既能達到削減真實債務的目的,又保持了美元自我調整的主動性,實現了美國「經濟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多極貨幣與美元的博弈
對於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法國總統薩科齊、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都紛紛表示,多極化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遲早要在貨幣層面上得以體現,多極化的世界不能建立在單一國際貨幣的基礎上,未來將有更多貨幣成為美元的替代選擇。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國際儲備貨幣格局的嬗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某種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穩定的幣值、較低的交易費用和較高的透明度。眼下除了美元,沒有更為切實的主導性貨幣選擇。
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協會常務理事譚雅玲認為,美元短期價格波折是一種策略和技術運用,並不代表美元投資長期價值的消失。美國式金融危機將強化美元主導貨幣地位,美元一直獨霸趨勢將難以改變,並將繼續持續。美元危機論將滯後發生,並非短期或中期來臨。未來10-20年的美元市場機制、份額比例以及作用影響難以根本消除和替代。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認為,盡管歐元被廣泛看好,歐元區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統一財政貨幣體系難以實現等仍然讓歐元能否真正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未來蒙上雲霧。在日本經濟真正走出持續近20年的低迷之前,日元的前景依然黯淡。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本國貨幣首先成長為區域性貨幣則是更為現實的選擇。
㈩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這對中國來說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這釋放的是一種很正確的信號,因為避開了美元結算,就可以讓美元的金融貨幣地位發生動搖。
曾經有這樣一個說話,就是二戰以後布雷頓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基礎的貨幣體系。
如果全球多數國家都建立起一個貨幣體系的話,那麼美元的霸權地位將會不復存在,但是美元的霸權地位現在依然存在,只不過是接觸到很多挑戰,如果在其他地進行挑戰的話,可能會讓美元陷入不利的局面。其實美元他想控制全世界的,其實是痴人說夢,全世界當有全世界人民所控制。
相信這次疫情挑戰下的美國已經遍體鱗傷,各大經濟體之間進行一些改革,其實是可以的,這樣就可以擺脫美元的控制,以人民幣貨幣結算以後,相信美元很快就可以被挑戰下了。其實一個國家誕生的時候,他可能是超級大國,但是如果他妄想挑戰全世界,那麼他就有可能受到全世界的報復。美國美國總有一天會嘗到自己的苦果。妄想控制全世界,它一定會迎來自己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