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原因導致了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不好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它的石油資源豐富,但是伊朗反對以色列的政治態度,這是以美國和伊朗關系破裂的一個重大原因。在1979年之前,美國和伊朗關系不錯,1979年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時爆發了伊朗人質危機,美國駐伊朗大使館52名外交官被伊朗扣押長達400多天,兩國關系從此破裂,1980年美國總統卡特開啟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1984年美國又將伊朗列入支持反恐怖主義國家。伊朗伊斯蘭革命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是美國與伊朗關系破裂最直接的原因。伊朗的石油資源豐富,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的石油資源一直是美國和英國聯手霸佔,而伊斯蘭革命之後霍梅尼政府將石油資源收歸國有,這嚴重了損害美國利益,這也是導致伊朗和美國關系破裂的原因。其次美國和伊朗的關系,美國有600多萬猶太人,美國和以色列的關系像親兄弟一樣,而伊朗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以後對於占據伊斯蘭教聖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態度十分強硬,甚至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這就導致伊朗和以色列的關系非常的惡劣,這也是美國和伊朗關系最終破裂的一個直接原因,因為美國有很多富裕的猶太人掌握著經濟命脈。
❷ 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和霍梅尼勢不兩立,為何當初美國還要給霍梅尼79億美元
因為霍梅尼綁架了美國外交官及當時在伊朗的美國籍軍官軍人等。在伊斯蘭革命之初,美國與霍梅尼其實是盟友關系。當時的伊朗統治者巴列維一致給石油漲價,讓美國方面負擔很大,這點引起了美國的不滿,於是想把巴列維換掉。
美國為了解救人質,多次試圖潛入伊朗實施營救,都以失敗告終了。最後迫不得已,答應解凍伊朗在海外的資產,不允許巴列維進入美國治療,甚至向伊朗方面轉移了79億美元。至此美國人質事件才告一段落。
❸ 美國對伊朗轟炸其實是不是對當年伊朗綁架52個美國人報復呀
不是,是另有原因。
❹ 三美國公民為什麼被伊朗判10年
當地時間9月4日,伊朗一家法院維持先前的判決,以「間諜罪」與「顛覆國家罪」罪名判處3名美國公民10年監禁,其中有一人為華裔男博士。
據報道,被判刑的3個美國公民分別為,華裔普林斯頓大學學生Xiyue Wang,擁有美國伊朗雙重國籍的西亞馬克·納馬齊及其父親。此前,3人曾因對判刑不滿而提出上訴,但是法院維持了原判,駁回了他們的要求。
普林斯頓大學此前發表的聲明稱,這名學生專攻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歐亞歷史,研究的是「歐亞歷史,伊斯蘭教和民族主義」,2016年夏天在伊朗研究卡扎爾王朝時被捕。自那以後,校方就一直在與其家屬、美國政府、私人顧問和其他人努力協調。
美國政府16日呼籲伊朗立即釋放伊方以危害國家安全罪名羈押的美國及其他國家公民,稱伊朗捏造了這些指控。但伊朗外交部23日發表聲明,指「危害伊朗國家安全、觸犯伊朗法律的人會受到伊朗司法裁決的懲處,不會受美國干涉性和威脅聲明的影響。」「伊朗司法是獨立的,有責任處理威脅伊朗國家安全的行為,美國相關做法錯誤且非法。」
在過去的一年中,數名擁有伊朗和美國、英國、奧地利、加拿大和法國等國雙重國籍的人士被拘留和收押,罪名都為涉嫌從事間諜活動以及與敵對政府合謀等。
❺ 伊朗和美國的關系究竟如何搞到這般境地
簡單說就是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推翻了原來親美的政府,而且還扣押了大量美國外交人員,兩國關系從此就敵對到現在。
❻ 聽說伊朗抓過幾個美國間諜 美國人很不聰明就不厲害 哈哈
那是你自己的錯覺而已。曾經的兩大情報機構也就是CIA和KGB的對抗,你就不要自作多情了。知道本拉登怎麼被發現的?不是無人機或者衛星,就是CIA在當地的間諜,都監視到了巴基斯坦陸軍大院外的住宅了。擊斃拉登的突擊隊中也有CIA的巴基斯坦籍人員,負責偽裝警察混淆視聽,疏導附近百姓,所以整個行動地面15分鍾作戰才能保證基本隱蔽。要說伊朗這種國家,其實封閉程度越高,越不可能滲透,你聽過過美國成功滲透朝鮮的么?連外交關系都沒有,這個是誰都不可能搞定的。
❼ 1979年,伊朗國王因醫療原因被允許進入美國。伊朗人的反應是把所有外交人員扣
1979年伊朗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當時伊朗封建王朝。國王逃亡到美國避難並治病。從比伊朗和美國交惡。伊朗扣押美國使館所有人員,從而引發美國失敗了的營救使館外交人員沙漠風暴行動計劃。
❽ 伊朗總統到美國會不會被扣留
可以肯定,美國不會也不敢扣留伊朗總統魯哈尼的。我們可以一萬個放心。
其實,聯合國大會已經開如了,但伊朗總統因為美國遲遲不予為其簽證,所以魯哈尼總統的簽證在19日才剛剛通過,計劃今天飛往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
對於這次的伊朗總統魯哈尼出席聯合國大會簽證問題,美國人做得可是一點也不地道。剛開始是不予簽證,而後迫於各方壓力於9月19日才辦下來,但魯哈尼總統的許多陪同人員和隨行記者沒有獲得簽證,因此不能隨魯哈尼總統一並前往。這也是伊朗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帕爾維茲埃斯邁利發表電視講話譴責美國是齷齪行為的直接原因。
❾ 為什麼伊朗要扣留美國人質
我們手中的伊朗官員更多
❿ 伊朗為什麼反美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群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與此同時,美國的勢力范圍從伊蘇邊界退到了波斯灣南岸,失去了對波斯灣石油運輸線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美國在中東波斯灣失去了一個盟友和憲兵,相反增添了一個敵人;美國的石油財團被迫退出伊朗,從此失去了一個極富潛力的大市場。這就是美國視伊朗為「邪惡」國家的深層次原因。
人質事件導致美伊交惡
直接導致美伊交惡的導火索是發生於1979年11月4日的美國駐伊使館人質案。當天,伊朗學生沖入並佔領了美國大使館,50多名美國外交官被作為人質扣押長達444天。
人質事件被認為是美國自越戰後在國際上遭遇的最大挫折。為此,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導演了一場空中入境奇襲圍困使館的伊朗學生,並營救被扣使館人員回國的「藍光」行動。因行動失敗,卡特付出了落選的沉重代價。最終,當52名美國人質獲釋返回美國,這件事在美國公眾心目中至今仍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魘。1987年,里根任總統期間發生的「伊朗門」事件,使得此後的美國歷屆總統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時在國內極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從一開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權熱衷於輸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並將周圍一大批阿拉伯國家的政府稱為「反動腐朽政權」,引起鄰國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風潮的興起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沖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松。
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系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系終於解凍。
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25年後,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