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虎魚白點病怎麼治療

印尼虎魚白點病怎麼治療

發布時間:2022-05-18 02:53:46

Ⅰ 虎皮魚身上起白點怎麼辦

可能是水溫問題 去買個加熱棒 注意使水中溶氧量提高。大換水後硝酸亞汞+大粒鹽(少許輔助每2天換1/3水補原葯量(鹽適量)持續一星期,一定要一星期蟲體才能大部死亡 生病時減少餵食,在病源消失後再循序餵食。

Ⅱ 怎麼治療魚身上的白點病

放鹽加溫。

Ⅲ 魚白點病治療

:無論使用什麼葯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

治療葯物:

1。也可用5%鹽水浸泡數天;

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

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

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

5。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每天2次

治療待白點消失後,仍要用葯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

魚白點病是不耐高溫的,注意提前防治魚病。

Ⅳ 我的虎魚是長什麼東西了,白白的

以下供參考

白點病

[症狀]熱帶魚因小瓜蟲寄生而發病的病例較為普遍。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分布,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後白點布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游動遲鈍,食慾不振,體質消瘦,皮膚伴有出血點,有時左右擺動,並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游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就會開始死亡。
[防治方法]多採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再配備葯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
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也可用1%鹽水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或用百萬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潑灑,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打粉病(俗稱白衣病)

症狀:病魚早期出現不像以往搶食,食慾減退,精神呆滯,腹鰭不暢,很少游動,似乎怕冷,常集聚在缸角落裡,體表黏液增多,背鰭、尾鰭和腹鰭先後現白色小點,粗看與白點病相似。繼之,白點逐漸蔓延到尾柄、身體兩側,頭部及鰓內等處,最後白點相接重疊,周身好似穿了一層白衣的樣子,故得名。最後,魚體逐漸消瘦呼吸受阻導致死亡。

打粉病也很好治療的,把病魚轉移到微鹼性水質的魚缸中飼養,用碳酸氫鈉10-25毫克/升全缸用葯就可以了。

Ⅳ 我的觀賞魚都得了白點病,怎麼防治啊

有專門的治白點病的葯,可以在魚商處購買,包裝上都有使用說明和用量。如果不用葯,可以在水裡加鹽,並且提高水溫。

Ⅵ 虎皮魚有白點

白點病
病因:白點病是由於談水的小瓜蟲引起.它屬於纖毛蟲網的原了生動物.繁殖驚人在24度左石寄生在魚體.由單細胞分裂.半小時內由1個生長到1500多個.但在高溫時會死亡或停止生長.小瓜蟲是對魚抵抗力弱時才寄生的或水質不良.換缸放新魚等引起的.

症狀:白色斑點布滿全身.象白粉般.有時分布在魚鰭和頭部.有時會因為小瓜蟲集中生長而變成一塊白斑.此時魚會拒食.擦魚缸.因白點迅速生長到鰓絲時會使魚窒息死亡.

治療.方法:

1.把水溫升到30度放鹽100升放300克;

2.用100升放6克

Ⅶ 魚得白點病怎麼辦


觀賞魚

觀賞魚的白點病是比較常見的魚病,所謂白點病其實就是寄生蟲,想要消滅觀賞魚身上的白點病應該了解如何用葯是非常重要的,盲目的用葯不僅治療不好觀賞魚的白點病,有可能還會造成更嚴重的魚病。

一、冷靜

看清楚那是否真的白點,再冷靜地判斷相應的對策。有很多養魚新手一見到魚的背鰭或尾鰭有一點白色的物體,或甚至發現魚有蹭缸的情況出現,就斷定那是白點病,以為世界末日來臨,又撈魚又加溫 又下葯,結果得不償失。其實魚鰭上有白點物體,很多時都只是因為「 打架」或「 撞擊石頭及缸壁」所致,而擦身等情況會在魚鱗因先前受損,或在痊癒時發生,胡亂地加溫下葯,後果也不用多說。所以先要冷靜地作出觀察一段時間,在肯定那是白點病後,方才因應環境而作出適當的治療部署。要知道白點病本身並不可怕,充其量只可以用「 煩」來形容,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只顧心驚而又不懂得去處理的人;現實里導致死魚的罪魁禍首,往往並不是白點蟲,而是人。

二、隔離

輕微病患的魚留在大缸中治療,嚴重病患的魚撈起放落醫療缸分開治療。理論上,白點病是適宜整缸處理的。因為就算缸中只有一兩條魚出現白點,有可能小瓜蟲在缸中已經經過了一次或以上的生命周期,撈走有白點的魚不代表水中、草上沒有小瓜蟲的孢子或缸底上沒有它的成蟲正在分裂當中,所以最有效和最徹底的方法還是整缸處理。其實,除非在別無他選的情況下,個人一直不主張每次將所有病魚撈走放在醫療缸治療。因為病魚本身巳十分虛弱,就算在醫療缸中水質相似、水溫也相同,但始終都會有所差別,而且在一個新的環境之下,或多或少都會使病魚受驚,令其更加虛弱,進一步減低其抵抗力,治療上往往會因而更為困難,轉缸過程若處理得不好的話甚至會令病魚比小瓜蟲還要先行一步。不過若當中遇有嚴重病患的魚,在這種迫不得意的情況下,撈起它們分開治療還是有需要的,因為這樣可避免大缸中輕微病患的魚受到再進一步的感染,直接令大缸中的病情可以更容易地受到控制。 如果本身已有醫療缸一直在運作著的朋友們,隔離的程序會比較簡單,做足對溫對水就可以了。

三、加溫

慢慢地或分段地將水溫調高至28℃或以上,但不要超過30℃。調高水溫的目的,就是要加快小瓜蟲在魚體身上的生長速度,催化它們成熟然後脫離魚體;另一方面,此舉也有助縮短水中那些小瓜蟲孢子的壽命。不過,有很多養魚新手一直有個誤解,聽別人講話加溫,就以為水溫越高就等同越好,有些甚至會將水溫調高到32℃或以上,殊不知道此舉只會令病患中的魚更容易死亡!其實當水溫24℃至26℃時,整個小瓜蟲的生命周期只會得約48小時,即2天。過份地加溫,只會令病魚的新陳代謝過快,直接使其更加虛弱,病情嚴重的魚會往往因負荷不了以致死亡。再者,過份地高溫也會對缸中的水草構成一定的壓力,輕則葉黃草溶,重則枯萎,而且還未計對缸中其他生物如蝦、螺等的影響。所以切勿盲目地加溫,以為此舉「 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另外在加溫的同時,大家還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要知道當水溫越高,水溶氧量就會越低,但生物耗氧量卻會增加,而且當魚因病虛弱時,對氧氣的要求會比平常多。因此大缸中最好在關燈後打氧,而醫療缸中則要24小時打氧。

四、落鹽

大缸中用不高於0.3%濃度的鹽水進行為期約3至5日的葯浴,醫療缸中用不高於0.5%濃度的鹽水進行約1至2星期的葯浴,兩者所需的實則時間均要視進展而定。再嚴重的話,病魚可以先以1.5%的濃度去進行葯浴,時間以半小時為極限,視乎病魚的大小和體質而定,完成後再放入醫療缸治療。何為0.3%的濃度?計算的方法很簡單,濃度0.1%就是以100g的鹽加入100L水當中。舉個例子,個缸150L水,要達到0.3%濃度的話 就要放450g的鹽,如此類推。至於下什麼鹽,細鹽和粗鹽,分別不大,只要不是含碘鹽。另外由於現在不是煲湯,放鹽時千萬不要將鹽直接放入缸中,要先要用溫水將其完全溶解,才慢慢地、均勻地倒入缸中。假若一個不留神,放多了鹽量,令魚出現沉底無神或大口大口呼吸等症狀時,也不需要驚慌,換水就已經可以解決問題。用鹽的好處,除了效果顯著之外,最大的優點是它十分可靠,並不會對已建立的硝化系統產生任何不良的影響,而且濃度若不超過0.5%的話,對水草本身也影響有限。

五、換水

大缸中隔日換水四分之一,醫療缸則隔日換三分之一,直至療程完成,而每次換水均要保持鹽份的濃度。 其實水並不需要太密地換。換水的目的是要:一)減低水中所含小瓜蟲活孢子的數量,二)將死去的小瓜蟲成蟲或孢子帶走而令水質在治療的過程中得到改善。要明白就算如日常管理中的換水,都會對缸中的生物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更何況是正在生病中的魚。換水太密或太多隻會令病魚更虛弱,更難快速痊癒。另外換入的水要保持適當的鹽濃度,例如大缸中換走50L水,新換入的50L水就要在先前加入150g的鹽以維持0.3%的濃度,當然不要忘記加定水劑(除氯和除重金屬),而且可能的話,要盡量避免溫差的出現,在冬天時最好先為新水加溫,等新水達到和大缸一樣的溫度時,才好加入缸。當完成整個療程後,即是白點病被完全治癒後,也無需要將大缸內的水一下子全部換走,只需先換三分之一,然後再照平常一樣,每星期換三分之一水便可。

六、等

耐性是最好的戰友。如同對付任何魚病一樣,治療白點病最重要的是切忌「心急」,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往往都貪快,又高溫又加重葯,不要說是病魚,健健康康的魚都會死。 那麼何時才叫作戰勝利呢?要等到再無發現魚身上有白點的那一天開始計,其間繼續療程,如果在跟著的3日內都沒有白點再出現,那就可以開香檳慶祝了;若果不幸地發覺白點再現,也千萬不要泄氣,可能小瓜蟲太強,到時只需再維持療程一段時間,直致可以開香檳的情況出現為止。另外一個很常出現的誤解是,魚病時要停止餵食。其實這是毫無必要的,因為魚病時同人生病時一樣,雖然未必有胃口,但也需要營養才能增強體質,再而增加抵抗力去應付小瓜蟲的攻擊。所以千萬不要停止餵食,但在餵食的份量上需要減半或以上,避免病魚因無胃口,令食物過剩而導致水質迅速惡化,或因病時吃得太飽而引發其他如消化不良等病發症。

觀賞魚的魚病是需要我們細心觀察才是可以發現的,如果發現的不及時很可能會耽誤治療甚至導致死亡,所以平時對觀賞魚的觀察必不可少,也是健康的一個保證。

Ⅷ 我的魚得了白點病怎麼辦了怎麼才能好的快

魚得了白點病,應該區分具體病原區別應對。

魚白點病是寄生蟲感染,引起白點病的病原體有小瓜蟲與海水白點蟲兩種,它們分別侵襲淡水魚和海水魚,見圖:

淡水魚白點病

兩種不同的病原體治療方式也是不同的。

淡水一般用提升水溫的辦法,也可以用硝酸亞汞、孔雀石綠、亞甲基藍等治療,具體施葯濃度以葯品說明書為准。

海水白點的治療由於受到珊瑚等其它生物的制約,很少能用葯物治療,提升水溫對海水白點無效,所以通常利用其原分裂前體會離開魚體的特性,採用換缸的阻斷療法。


另外特別提示一下,硝酸亞汞、孔雀石綠僅限觀賞魚使用。食用魚使用這種葯違返食品安全相關法規。

Ⅸ 魚的白點病有什麼特別簡單管用的治療辦法

熱帶魚白點病的治療

由於晝夜的溫差大,未添置恆溫設備的魚缸里的熱帶魚最易得白點病。白點病又名小瓜蟲病,熱帶魚得此病後,先於鰓蓋和各鰭條上長出細小白點,然後長滿全身,後期體表粘液增多,白點成白色囊腫泡狀,似覆有一層白膜。病魚往往活動明顯減少,浮於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時治療,則會日漸消瘦直至死亡。

小瓜蟲是一種寄生蟲,最喜在攝氏溫度10—20度時寄生於魚體表面,所以在春秋季節最易發病,具有很強的季節性。要對付白點病其實十分簡單,除了可以採用水族店裡有售的專治白點病的葯品之外,也可以採用經濟、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按照本人的治療經驗,一般飼養熱帶魚的魚缸,只需將溫度調至30℃即可,3—4天後,白點會自然消失,這是因為在28℃以上的水溫中,小瓜蟲無法發育生長,按其短暫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點隱患。但若是水草生態缸,30℃的水溫會對水草生長不利,此時可用甲基藍和孔雀石綠按1:1配置化於水後,滴入魚缸,使魚缸的水呈微藍即可,連續2天亦可殺死小瓜蟲,甲基藍和孔雀石綠對硝化細菌沒有影響,不會破壞魚缸的循環過濾生態系統,而且1—2天後,水中的微藍會自行消失。

要防止白點病的發生,關鍵是要控制水溫,勿讓水溫低至22—25℃以下,尤其是春秋季節,一定要注意晚間的保暖。

Ⅹ 誰能告訴我我的魚是怎麼了身上有白點,虎魚眼睛那是怎麼了用什麼葯能治好

鸚鵡是白點病 小瓜蟲引起的。
虎魚是外蒙眼
這些都是水質造成的 下葯只能治標不治本 你的水質不調整 好了也會再病 可以選擇老三樣
也可以使用英國大白片去治療

閱讀全文

與印尼虎魚白點病怎麼治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萬元越南盾長什麼樣子 瀏覽:124
疫情中國幫忙哪些國家 瀏覽:35
伊朗和中國什麼時候簽的合同 瀏覽:448
什麼是中國注冊會計師 瀏覽:431
義大利有哪個區 瀏覽:116
越南為什麼會有熊貓 瀏覽:49
在越南賣東西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瀏覽:787
伊朗高級指揮官什麼級別 瀏覽:316
咖喱雞在印尼什麼意思 瀏覽:685
中國這場教育改革後面會發生什麼 瀏覽:274
伊朗為什麼不用gps 瀏覽:55
cdr裡面怎麼顯示越南文字 瀏覽:450
中國外界環境如何變化 瀏覽:827
英國人怎麼看待中國數學教材 瀏覽:835
印度怎麼注冊公司 瀏覽:328
印章用的印尼用日語怎麼說 瀏覽:1008
越南買衣服哪個網站好 瀏覽:988
義大利彩金和黃金哪個貴 瀏覽:426
如何看待越南關系 瀏覽:371
伊朗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