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虎魚求助,急救,肚子上長了一個大疙瘩
以下供參考
痘瘡病
(1)病因:秋未和冬季水溫較底時出現(15度左右)
(2)症狀:發病初期,體表或尾鰭上出現乳白色小斑點,覆蓋一層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後逐步擴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膚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塊石臘狀的增生物,這些增生物長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會自動脫落,並於水中敗壞水質,脫落部位又重新長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瘡的病魚逐漸消瘦,游動遲緩,食慾較差,常沉在水底,陸續死亡。
3)治療:1~0.3MG/KG氯黴素葯液長期葯浴。
用氯黴素注射魚體,用量為每尾25MG。
(4)預防:經常換水,隨時抽取魚缸底部雜質,改良水質。
用呋喃西林1~2MG/KG全池遍灑,預防痘瘡的發生。
Ⅱ 我嘴裡起了一個肉疙瘩
在口腔醫院的日常門診中,經常有患者以為嘴裡長了可怕的東(zhong)西(liu)。
這些長相怪異的「肉揪」自己從來都沒見過,但是為什麼醫生說它們是正常結構且與生俱來呢?
這些東西真的不是口腔癌嗎?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容易被當成「壞人」的口腔正常結構。
舌下肉阜
舌下肉阜位於口底舌系帶兩側,長得像兩個小山丘,軟軟的,仔細看看上面還有個孔。它們是口腔裡面專門分泌口水的頜下腺的開口。
有的人在口水分泌多的時候,有時一抬舌頭,一股小噴泉就從這兩個小山丘的開口處「滋」出來了。不信,你來擠擠看啊!
舌下皺襞
舌下皺襞是位於口底舌下肉阜兩側的稍微矮一點的「一排丘陵」,它們也是分泌口水的出口,但是跟舌下肉阜不一樣,它們主要負責舌下腺的分泌。
舌下傘襞
舌下傘襞乍一看還挺可怕的,它們是位於舌系帶兩側長得像兩溜「肉揪揪」的東東。經常有朋友還以為自己的舌下傘襞是「尖銳濕疣」或者舌下的腫瘤呢!
腮腺導管
腮腺導管開口也是2個,一邊腮幫子上長一個,一般長在上面最後的幾個大牙對著的腮幫子的位置。它們是腮腺的導管開口。如果口乾的病人,擠壓腮腺的導管開口是不會有多少口水從裡面流出來的。
切牙乳頭
跟我來做一個動作,用舌尖來舔一下上面兩個大門牙中間的牙床,有沒有舔到一個小的突起?這可不是小腫物,它的學名叫「切牙乳頭」,它裡面藏著切牙孔神經呢,這個神經管著上膛前部的感覺。
輪廓乳頭
有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舌根長了大疙瘩,自此以後終日惶恐不安,甚至吃飯都覺得礙事了。用手摸摸它們更害怕:這可不是一個、兩個的疙瘩,好像有好多個呢。
讓我來揭開這些大疙瘩的神秘面紗吧!這些疙瘩的學名叫輪廓乳頭,它們是舌根部感覺味覺的器官,裡面有大量的味蕾。一般有10個左右,呈「人」字形排列。它們的的確確是與生俱來的,可不是新長的腫物哦。
菌狀乳頭
有些人突然發現了舌背上的小紅點,尤其舌尖怎麼這么紅,仔細一看有好多小紅點!好像原來沒有啊?!哎,你又說錯了,其實這也是與生俱來的器官,它們的學名叫菌狀乳頭,裡面也有味蕾,能夠感知味覺。它們主要分布在舌尖部,舌側緣和舌背也有一些,所以舌尖部顯得紅一些。
葉狀乳頭
舌的兩側長著一些平行分布的舌乳頭,叫葉狀乳頭。有些人擔心它們是裂開了,實際上它們是排列得像暖氣片兒一樣,或者像手風琴的風箱一樣而已,根本沒有裂開。不信的話你吃點兒好吃的試試,如果真的裂口了吃東西的時候會疼的。
舌扁桃體
不少有恐癌心理的人看到了舌根這些像小葡萄一樣的舌扁桃體都嚇得夠嗆,雖說它們不疼不癢,但是怎麼長相那麼可怕啊!疙里疙瘩,還紅紅的… 總而言之,真不像好東西。
其實它們是位於舌根部的淋巴組織。如果有咽炎,有可能咽部的炎症引流到舌扁桃體,造成舌扁桃體紅腫。平時大家不要總是伸舌頭看,反復的牽拉刺激同樣有可能會引起舌扁桃體發炎。
Ⅲ 求大神們幫忙,虎魚身上長紅疙瘩 求幫助
癤瘡病
以下供參考
[流行與危害]由於病灶在魚體背鰭基部兩側,以及癤瘡僅在皮膚局部小范圍內充血發紅,而且病灶向外突出形成癤瘡,所以不易形成流行病。因此,無明顯的流行季節,一年四季都有發生。
[症狀]此病又稱瘤痢病,病灶部位不定,通常在魚體背鰭基部兩側,皮下肌肉組織出現1個或幾個紅腫的隆起,形似膿瘡,用手觸摸,有柔軟浮腫的感覺。隨著病情的發展,肌肉組織呈現出血、體液滲出,繼而壞死、潰瘍。由於患部在背鰭基部兩側,故導致病魚鰭基部充血,鰭條散開,病情嚴重時,腸道也有充血發炎症狀。
一般可根據症狀診斷。當癤瘡部位尚未潰爛時,切開癤瘡,明顯可見肌肉潰瘍,有膿血狀的液體。塗片檢查時,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量的細菌和白血球。
[防治方法]內服與外用)
1-內服磺胺類葯物,混合飼喂,連用5天;
2-內服呋喃唑硐,每天1次,混合飼喂,連用20天。
3-內服抗生素類,連用10天;氯黴素,連用5~10天;四環素,連用10天。
4-內服氟哌酸,拌入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
①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外傷。
②待膿瘡成熟後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干凈,塗呋喃西林乾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現身上有鼓皰者撈出單獨治療。
③大型魚可肌肉注射青黴素4~8萬單位或用葯液沖洗瘡面。
Ⅳ 虎魚的嘴巴長痘痘了,怎麼辦
買一些治療外寄的水族葯
Ⅳ 虎魚身體長包是怎麼回事
你好,很可能是真菌感染,很難治,而且難受的是虎狀態一隻不會變,腐爛的位置越來越大。黃粉試試,不行的話估計目前聽說市面已經有針對這個病的葯,但不一定好買
起舞辳清影
板凳 真菌感染,兩種情況 1、身體表面有疙瘩,會擴散和腐爛,治療:升溫,少量換水,撈出來,針消毒,挑破,酒精擦拭,然後黃粉堵上 2、體內疙瘩,這個不太好弄,治療:升溫32,有條件的就單獨隔離下黃粉和慶大黴素,用量根據魚缸水量自己搜一下,一定要控制好葯量。你看看吧。
Ⅵ 口腔潰瘍嘴裡長了個小肉疙瘩
病情分析:您好,有了口腔潰瘍不要一概輕視,如有可疑就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再做相應的治療。切不可粗心大意,延誤治療時機。
意見建議: 平常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漱口,戒除煙酒,生活起居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婦女經期前後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疲勞,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多飲水等等,以減少口瘡發生的機會。
Ⅶ 嘴裡長個肉疙瘩
這是人常說的牙風疙瘩。人在疲勞上火的時候會長這個東西,不要理他,到時候他自己會出頭,破了流膿,你處理一下就好了。
Ⅷ 金龍魚嘴上長了個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發病初期,病魚的皮膚表面出現許多白色小斑點,覆蓋著二層白色粘液、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些白色斑點的數目逐漸增多,區域擴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漸增厚,有時厚度可達1~5毫米,形成石蠟狀的「增生物」,表面組織由柔軟變成軟骨狀的結締紐織。這些「增生物」增長到一定程度後,會自動脫落,接著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現新的「增生物」。這些「增生物」如果佔了魚體表面積的大部分,就會嚴重地影響魚的正常生長,使魚體消瘦,游動遲緩,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對魚影響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溫15℃左右時出現病例。由於此病流行不廣,甚少發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視。
[防治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體氯黴素治療;小魚可用濃度為百萬分之零點二二五(0.225ppm)的葯液浸洗,個體大的魚可以注射此葯,均能獲得一定的療效。
其它方法:
1、強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金魚、紅鯉、錦鯉在越冬前有一定肥滿度,增強抗低溫和抗病力。
2、經常投喂水蚤、水蚯蚓、搖蚊幼蟲(血蟲)等動物性鮮活食料,加強營養,增強對痘瘡病的抗病力。
3、用紅黴素10ppm濃度浸洗50-60分鍾,對預防和早期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4、用紅黴素0.4ppm~1.0ppm濃度全池遍灑, 10天後再施用葯一次,有一定的療效。
5、用紅黴素10ppm濃度浸洗後,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濃度全池遍灑,10天後再用同樣濃度全池遍灑,有一定的療效。
如果不是痘瘡病,就是癤瘡病。
治療 (內服與外用)
①內服磺胺類葯物,混合飼喂,連用5天;
②內服呋喃唑硐,每天1次,混合飼喂,連用20天。
③內服抗生素類,連用10天;氯黴素,連用5~10天;四環素,連用10天。
④內服氟哌酸,拌入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
①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外傷。
②待膿瘡成熟後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干凈,塗呋喃西林乾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現身上有鼓皰者撈出單獨治療。
Ⅸ 嘴裡長了個硬疙瘩
你的情況有可能是牙齦化膿性包塊,單純服用抗生素葯物效果,如果出現了牙齦部位嚴重的疼痛,就需要去醫院口腔科就診,需要切開排膿治療,然後使用抗生素葯物,口服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的中葯,這樣才能夠恢復的,避免吃辛辣食物和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