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華僑客家人有多少

印尼華僑客家人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07 12:57:34

❶ 最新各大洲華人數量2019年

中國人移居國外,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已有「絲綢之路」通往西域,有船舶東航日本,其中就有人留居他鄉。進入唐代,才有較多的中國人定居國外,這可視為華僑史的開端。縱觀1300多年來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人口已達100萬以上。第三個時期,從鴉片戰爭到解放前夕(1841-1949年)。為華僑大規模移民高潮時期。這個時期,華僑人數已達1200多萬人。第四個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90年代。這個時期,估計已有3000萬人。其中90%已加入當地國籍,華僑大約只有300萬人。

目前華僑華人廣泛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關於華僑華人的人口數量,向無精確、科學的統計數字,只有大略上的估計而已。由於不少華僑華人與當地各民族通婚,華裔血統關系較為復雜,人們對華人概念所涵蓋的范圍沒有統一的標准;此外,受種種條件的限制,人們無法對散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進行全面、詳盡的人口調查。

從本世紀初的統計分布來看,亞洲為2125萬人,佔83.7%;美洲245萬人,佔9.9%;歐洲125萬人,佔4.9%;大洋洲32萬人,佔1.2%;非洲9萬人,佔0.3%。現在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美國等6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日本、英國、法國、獨聯體、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等11國;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荷蘭、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瓜多、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紐西蘭、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居住華僑華人1000-10000人的有26個國家和地區;居住華僑華人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有29個國家和地區。以上共104個國家和地區。其餘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合計起來不過2000多人,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人。

按華僑華人的祖籍劃分,廣東籍佔54%,福建籍佔25%,海南籍佔6%,其他省、市、自治區共佔15%(其中以台灣、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為主)。在東南亞,粵籍、閩籍和其他省市之比為5:3:2;而在亞洲以外,粵籍占絕大多數。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泉州)、廣府(廣州)、潮州、客家四種方言的人。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80%左右。使用前三種方言的,每一種都超過500萬人,後一種則約300萬人。

❷ 東南亞各國中,華人華僑的人口約佔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國家分別是:

馬來西亞獨立初期華族占總人口大約37.2%。但由於出生率較低,已經降到了23%。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有大量的馬來西亞華人移居或長居在歐美、澳大利亞、新加坡或日本等等。在眾多國家當中,新加坡算是吸納最多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的國家。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到新加坡工作或念書拿到了學位,選擇留在新加坡發展自己的事業,而後又定居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有六百多萬,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人口數量僅次於馬來族。馬來西亞華人籍貫可分為福建、廣東、客家、潮州、興化、海南等。另外有部分大馬華族長期受馬來和其他文化影響而形成了新的華人族群,稱為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漢族)佔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的新加坡華裔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❸ 東南亞哪個國家分別中華文化濃厚、華人人數最多、華語流利、與我們最親近認同感

僑鄉新垵村南洋,即今東南亞,是華人華僑在海外分布最多、占當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


盡管如此,南洋華人華僑的人口基數仍是不可忽視的,按庄國土、李瑞晴所著《華僑華人分布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數據,截止2007年,全球華人華僑總數為4543萬人,其中南洋地區3348.6萬人,新移民僅佔250餘萬人。


基於地利和海洋傳統,閩粵兩省是南洋華人華僑的主要祖籍地,按方言籍貫的差異,可分成五大幫:講閩南話的福建人(後通稱閩南),講客家話的客家人,講潮州話的潮州人(後亦稱潮汕),講廣東話的廣府人(亦稱廣肇人),講海南話的海南人。


五大幫人口總約三千萬,佔南洋華人華僑總數達87%,本文擬在前人發表的資料基礎上,匯總分類,還原五大幫在南洋的人口分布和數量。


一、五大幫人數考截止2007年,在不考慮新移民的影響,南洋華人華僑按方言籍貫分,數量第一為閩南人,1082萬人;第二,潮汕人,748萬人;第三,客家人,499萬人;第四,廣府人,449萬人;第五,海南人,134萬人。


以上位序的成型,始自1920年以後,按庄國土所著《華僑華人與中國關系》的說法,20世紀20年代南洋華人華僑估約510萬人,其中潮汕人180萬,閩南人120萬,廣府人80萬,客家人70萬,海南人40萬,五幫合計490萬,總佔比高達96%。


反之,早在明代便大量移民菲律賓的閩南人,因歷經數代及受當地歷史上的影響,大量華人後代已同化於當地,以至於統計到的菲律賓華人華僑數僅13萬。


東南亞的華人族群是 20 世紀 50 年代以後逐漸形成的東南亞當地族群之一 ,是東南亞各當地國家民族的組成部分。東南亞華族的前身是作為中華民族組成部分的東南亞華僑社會。從華僑社會到華人族群 ,東南亞華人經歷了從僑民社會到落地生根族群的蛻變過程 ,其根本標志是從全面認同於中國到全面認同於當地社會。東南亞華族並非統一的族群 ,而是對分散於東南亞各國的華族的統稱。東南亞各國華族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各不相同 ,其華族意識和凝聚力的強弱程度也大相徑庭。總體而言 ,東南亞華族的發展趨勢是逐漸與當地主體族群融合 ,塑造共同的國家民族。

從東南亞各地華人族群認同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可見 ,華人作為移民或移民的後裔 ,只要是落地生根 ,融合於當地是不可避免的 ,他們與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也漸行漸遠。各國華人族群規模、經濟實力、凝聚力以及當地國政府的華人政策不同 ,其華人族群認同的發展過程和走勢也各不相同 ,其融合於當地的方式也大相徑庭。或是作為族群之一構成當地國家民族的組成部分 ,或是同化於當地主體族群 ,或是與某個或某幾個族群融合後形成新民族。我要強調的一點 ,是不要保持盲目的「大中華文化」、「大中華民族」優越感 ,東南亞各民族的文化亦都有其過人之處。無論是同化、融合、一體化等 ,只要其進程是平和進行 ,都無需遺憾。因此 ,東南亞華族並不像著名的澳大利亞漢學家菲茨傑爾德認為的那樣 :總是「極其一致、凝聚力極強的民族」,甚至他們會在東南亞形成一個保持中華文化傳統但在政治上有別於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第三中國」。同時也不會像史金納提出的同化理論認為的 ,第三、四代華人將同化於當地社會而不再成其為華人。他們作為東南亞人 ,在今後很長時間中仍將保持強弱不等的華人族群認同的意識。


新加坡等東南亞華人的真實評論如下:

1、作為新加坡人,我的祖國當然是新加坡,這是確定無疑的。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這和中國差別很大。


2、我不是出生在中國,但我曾回到福建安溪尋找自己的根,我喜歡那裡,我為自己是這個綿延數千年的古老文明的一部分而自豪。我為中國的發展進步而欣喜。當美國退出氣候變化公約的時候中國挺身而出當了領頭羊,這讓我感動。


3、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有自己的政府,有自己的軍事外交,並且是聯合國成員國,所以新加坡人對中國並沒有國家認同。東南亞的其它華人也是如此。

5、來自大陸的移民的確會忠於中國。

6、當盎格魯撒克遜人移民到其它國家的時候,他們不會再把英國視作祖國。

7、這個問題要分國家:新加坡華人對大陸沒有多少感情;泰國華人已經融入泰人,當地華人在血緣上和文化上已經本土化;印尼華人對大陸一般沒有多少好感,因為歷史的原因;菲律賓華人很少,和印尼華人類似;馬來西亞華人對中華文化最堅持,對中國的好感相對較強,但在國家層面仍然認同馬來西亞是祖國。

8、有些人確實對故國懷有深深的感情。

9、大體分三個階段:1949年東南亞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很強;1949-2010年,比較漠視;2010年之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家影響力的增強,海外華人對於中國和中國文化的認同在上升。

10、我們的文化和文明有5000年的歷史,不要把你的英美文化和中華文化相比較。有許多海外猶太人就是支持以色列的。


11、我是拉丁人,我強烈認同我的身份,並為我的傳統感到驕傲!


12、認不認同歸根結底還是教育的問題!新加坡人從小被教育他們是新加坡人,並且完全西化了,不僅對中國,即使是對中華文化也沒有多少認同。而那些從小上華校,學中文,看中國影視劇長大的人對中國和中華文明多少還是有感情的。


13、認同又如何?不認同又如何?已經在海外生活了數百年,拿著東南亞國家的國籍,自然已經沒有多少關系了。

14、其實你的說法有些武斷,東南亞很多華人對中國和中華文明還是非常有感情的。這主要來自家庭的教育,有些比較傳統的華人家庭,他們會教子女說中文,告訴子女我們來自中國,並講一些家鄉的故事。出身在這樣家庭的華人一般對中國比較嚮往。當然也有一些華人沒有這樣的成長經歷,他們對中國和中華文化並沒有特殊的感情。

❹ 世界哪個城市華人最多

第一名:印度尼西亞——767萬

在全世界所有國家中,擁有華人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據統計,印度尼西亞擁有華人的數量在770萬以上。即便這個國家,曾經發生過一段讓華人恐慌的歷史,但是這個國家,依然成為了眾多華人的首選。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767萬華人。

第二名:泰國——706萬

亞洲周邊國家,是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拿泰國拿說,雖然泰國的經濟不怎麼樣,但是泰國這個國家擁有的華人數量也達到了700多萬。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706萬

第三名:馬來西亞——639萬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的還不錯,然後治安方面還算穩定,環境也特別的好,所以馬來西亞這個國家,也有很多華人,據統計,目前的馬來西亞擁有華人的數量大概在630萬以上。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639萬。

第四名:美國——346萬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教育還有醫療設備,都是位於世界一流水準,在美國擁有唐人街,美國的華人數量在340萬左右,未來這個數值還會繼續上升,因為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及經濟條件的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美國。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346萬。

第五名:新加坡——279萬

在新加坡說普通話,有很多人都聽得懂,然後在新加坡的街上,也能聽到很多說普通話的華人。新加坡是一個人口並不多的國家,就是這樣一個人口不是很多的國家,華人就佔了280萬左右。新加坡2011年人口普查華人人口279萬

第六名:加拿大——136.4萬

加拿大的房價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加拿大當地人認為,房價上漲的原因是,因為華人在加拿大拚命的買房,所以才造成了房價的上升,加拿大目前擁有華人130多萬,雖然造成了房價的上升,但是也對加拿大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加拿大2011年人口普查,華人人口:136.4萬。

第七名:秘魯——130萬

秘魯是南美洲國家,緊挨著阿根廷,巴西這些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去往秘魯的華人越來越多,秘魯人口為30,946,000人(2013年),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歐洲人、非洲人和亞洲人。

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和其他方言。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飲食、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2013年當地華裔人口:130萬人。這在南美洲的國家中是華人人口是最多的。

第八名:越南——126萬

越南,一個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接壤。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因為和中國西南接壤,因為當年的戰爭以及其他原因,不少中國人都從邊境到越南生活,並形成自己的華人幫派。越南 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126萬。

第九名:菲律賓——115萬

菲律賓,位於中國的海南島南部,與中國的南海一直有著領土之爭,前幾個月甚至因為南海事件劍拔弩張,這也不妨礙菲律賓有著眾多的華人。菲律賓 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115萬。總人口:1億100萬(2015年7月)。

第十名:緬甸——110萬

緬甸,被稱為大象背上的國家。緬甸有約5141.9萬(2014年人口普查),68%為緬族。

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緬甸語,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懂英語和漢語。緬甸 2011年當地華裔人口:110萬。


(4)印尼華僑客家人有多少擴展閱讀:

一、分布范圍

從大洲分布來看,亞洲為3627萬人,佔78%;美洲890萬人,佔15%;歐洲170萬人,佔5%;大洋洲100萬人,佔1.7%;非洲10萬人,佔0.3%。

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73%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1200萬)、泰國(850萬)、馬來西亞(640萬)三國,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左右。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第十二條

歸僑、僑眷在國內興辦公益事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歸僑、僑眷境外親友捐贈的物資用於國內公益事業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減征或者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第十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歸僑、僑眷在國內私有房屋的所有權。依法徵收、徵用、拆遷歸僑、僑眷私有房屋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歸僑、僑眷就業給予照顧,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和華僑在國內的子女升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照顧。

網路-華僑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❺ 華僑定居人數較多的國家至少十個!

世界華人分布

2002年4月27日

亞洲地區(亞洲總人口數佔全球的60.5%)

國家(地區)
人數
資料來源

總計28175752

印度尼西亞
7310000
宏觀報1994.11.15

泰國
6100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馬來西亞
5280000
宏觀報1994.11.15

新加坡
2291100
星洲日報1995.4.3

菲律賓
2200000
1986年報刊

緬甸
2000000
華商經貿354期

越南
1900000
廣西僑務僑史文集一輯

柬埔寨
300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寮國
200000
廣西僑史文集一輯

日本
170000
宏觀報1994.11.15

印度
135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汶萊
100000
1986年剪報材料

土耳其
60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沙烏地阿拉伯
45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韓國
30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尼泊爾
20348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朝鮮
10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東帝汶
10000
宏觀報1994.11.15

蒙古
4000
1983年使館材料

巴基斯坦
3600
星洲日報1993.1.25

斯里蘭卡
35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塞埔路斯
720
華人月刊1996.3

孟加拉
7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錫金
4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以色列
225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科威特
2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伊朗
200
星洲日報1993.11.23

約旦
200
星洲日報1993.11.23

阿富汗
169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5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伊拉克
100
1986年報刊

阿曼
8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巴林
48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黎巴嫩
12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美洲地區(北美洲總人口數佔全球的8%、南美洲總人口數佔全球的5.6%)

國家(地區)
人數
資料來源

總計3570750

美國
2000000
聯合早報1995.11.12

加拿大
910000
星洲日報1996.6.9

巴拿馬
150000
華僑日報1994.1.8

巴西
100000
澳門日報1992.11.16

哥斯達尼加
63000
華商經貿369期

秘魯
60000
澳門日報1992.11.16

委內瑞拉
50000
澳門日報1992.11.16

阿根廷
30000
南洋商報1994.4.18

墨西哥
30000
南洋商報1994.4.18

牙買加
25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厄瓜多
20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蓋亞那
20000
星洲日報1997.1.16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20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多明尼加
15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瓜地馬拉
14000
宏觀報1994.11.15

蘇利南
13000
華僑與華人1988.2

玻利維亞
12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巴拉圭
10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哥倫比亞
7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古巴
6000
宏觀報1994.11.15

智利
5000
1997年世界年鑒

尼加拉瓜
3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貝里斯
15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宏都拉斯
15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薩爾瓦多
1500
宏觀報1994.11.15

安的列斯群島(荷)
7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阿魯巴
600
星洲日報1993.11.23

法屬蓋亞那
6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庫拉索島(荷)
600
星洲日報1993.11.23

烏拉圭
300
歐洲時報1996.2.5

巴哈馬(荷)
2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海地
2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巴貝多
5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非洲地區(非洲總人口數佔全球的12.9%)

國家(地區)
人數
資料來源

(總計)136865

模里西斯
40000
1986年報刊材料

馬達加斯加
30000
1986年報刊材料

南非
30000
參考消息1994.5.9

留尼汪
25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阿爾及利亞
2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奈及利亞
2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塞席爾
2000
1996年華人經濟年鑒

賴索托
1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莫三比克
7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坦尚尼亞
6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安哥拉
500
星洲日報1993.11.23

迦納
5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利比亞
500
星洲日報1993.11.23

辛巴威
300
1979年使館材料

象牙海岸
200
1997世界年鑒

扎伊爾
2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肯亞
19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尚比亞
150
飄洋過海的客家人

賴比瑞亞
12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埃及
11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衣索比亞
1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加彭
100
星洲日報1993.11.23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烏干達
100
星洲日報1993.11.23

史瓦濟蘭
9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喀麥隆
50
星洲日報1993.11.23

馬拉維
5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摩洛哥
50
星洲日報1993.11.23

蘇丹
45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波札那
4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多哥
3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剛果
20
1979年使館材料

獅子山
2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歐洲地區(歐洲總人口數佔全球的12.5%)

國別
人數
資料來源

(總計)16.18640

前蘇聯
680000
華僑與華人

法國
300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英國
250000
星暹日報1995.2.8

德國
111000
廣東僑報1998.3.19

荷蘭
80000
星島日報1989.2.13

西班牙
35000
歐洲時報1994.6

比利時
30000
歐洲時報1997.4.20

義大利
30000
華僑與華人1991.1

奧地利
20000
歐洲時報1994.11.7

瑞典
20000
星暹日報1994.12.19

瑞士
13286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葡萄牙
10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匈牙利
10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盧森堡
65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丹麥
6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愛爾蘭
5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芬蘭
1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挪威
1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希臘
229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波蘭
200
星洲日報1993.11.23

梵蒂岡
15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冰島
1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捷克
100
星洲日報1993.11.23

羅馬尼亞
35
1978年外交部材料

保加利亞
25
1978年外交部材料

馬爾他
15
1978年外交部材料

大洋洲地區(大洋洲總人口數佔全球的0.5%)

國家(地區)
人數
資料來源

(總計)570625

澳大利亞
454000
星洲日報1993.1.25

紐西蘭
35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塔希提
20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馬紹爾群島
12000
1986年報刊材料

巴布亞紐幾內亞
10000
澳門日報1992.11.6

西薩摩亞
1000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斐濟
8000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社會群島
7000
1986年報刊材料

關島 塞班島
5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索羅門群島
5000
1979年外交部材料

聖誕島
2605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諾魯
1000
星洲日報1993.11.23

新喀里多尼亞
1000
海外華人及其居住地概況

湯加
20
1996-1997年華人經濟年鑒

❻ 亞洲除中國外有多少華裔

2017各國華人數量排行榜:印尼
印度尼西亞華人是居住於印度尼西亞的華族,源自於過去數百年來從中國南方的遷移。 印尼華人擁有不同的祖籍地、移民時間,分布於印尼不同的地區。根據研究,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的南方省份,如福建、海南、廣東。印尼華人大多分布於城市如雅加達、泗水、棉蘭、北乾巴魯、三寶瓏、坤甸(龐提納克)、錫江(馬卡薩)、巨港、萬隆及邦加檳港等。
19世紀印尼華人
數百年來,一批華人在印尼生根開花,當地華人數量1000萬以上。1000萬是幾年前的數據,最新的數據沒有比較權威的,一些預估大約在1500萬上下。
2017各國華人數量排行榜:泰國
根據網路資料顯示,泰國華人,多為移民,約有850多萬人口,是泰國重要的民族。泰國華人歷史悠久,人數眾多,為泰國的發展做出了相當的貢獻。
17世紀末,全泰國的華人人口約有10,000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0%弱。那時的泰華多來自華南福建與廣東商港,屬商貿移民,去泰國都是為了經商。
泰國前英拉——祖籍廣東
絕大部分華人來自廣東與福建。在20世紀初,潮汕人占絕對優勢,佔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廣府人9%。潮汕人之所以占盡優勢,除了鄭昭的厚愛及連鎖性的移民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曼谷與華南間的輪船通航,要以汕頭為最早,大批潮汕人從這里下船到泰國去。
鄭昭
鄭昭的父親是潮汕人鄭鏞,原籍廣東澄海,移民暹羅後發跡;母親是泰國人。鄭昭在執政期間(1767-1782年),鼓勵潮汕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東岸靠近今王城處,開始出現一個新的華人聚集區。
2017各國華人數量排行榜: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國時期數百年來從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馬來西亞華人古代多自稱唐人、華人,後開始自稱中國人、華人及華僑,馬來西亞獨立後開始改稱華人、華裔,成為馬來西亞國民,幾無自稱「中國人」與「華僑」的華人。

❼ 客家人的華僑占總華僑的比例是多少,為什麼/

海外客家人分布:

亞洲:

印度尼西亞 120萬人馬來西亞125萬人泰國60萬人新加坡60萬人菲律賓0.68萬人越南 15萬人緬甸5.5萬人柬埔寨1萬人印度2.5萬人寮國0.5萬人沙烏地阿拉伯0.22萬人日本 1.2萬人 汶萊0.9萬人 巴基斯坦 0.2萬人 尼泊爾 0.24萬人 斯里蘭卡0.17萬人 科威特 0.017萬人 朝鮮 0.1萬人 韓國 2萬人土耳其0.05萬人孟加拉國0.05萬人

美洲:

美國 28.4萬人 牙買加 10萬人 特立達尼達和多巴哥0.6萬人巴拿馬 0.5萬人 哥倫比亞0.01萬人 瓜地馬拉 0.01萬人 多米尼加0.12萬人加拿大8.1萬人 玻利維亞0.01萬人秘魯20萬人 巴西 0.24萬人 智利 0.12萬人 蓋亞那 0.6萬人 阿根廷0.05萬人 古巴0.81萬人 厄瓜多爾 0.02萬人 蘇利南 0.4l萬人 委內瑞拉 0.02萬人 墨西哥 0.01萬人

歐洲:

法國 3萬人 荷蘭 0.21萬人 俄羅斯0.12萬人 丹麥012萬人 挪威0.03萬人 英國 15.2萬人 德國 0.5萬人 義大利 0.1萬人 瑞士 0.1萬人 比利時 0.043萬人 葡萄牙0.05萬人 瑞典0.24萬人 前南斯拉夫地區 0.24萬人 捷克 0.01萬人 奧地利0.05萬人 冰島0.01萬人 西班牙 0.02萬人 盧森堡0.02萬人

非洲:

馬達加斯加0.02萬人 莫三比克 0.03萬人 奈及利亞 0.02萬人 獅子山 0.006萬人 尚比亞 0.006萬人 迦納 0.02萬人留尼旺 1.8萬人 模里西斯 3.5萬人 肯亞 0.01萬人 南非 2.5萬人 民主剛果 0.02萬人安哥拉0.02萬人 塞席爾 0.05萬人

大洋洲:

巴布亞紐幾內亞0.12萬人 諾魯 0.12萬人 臘色爾 0.12萬人 索羅門群島 0.12萬人 澳大利亞 4.3萬人紐西蘭0.1萬人塔希提1萬人 斐濟0.5萬人 馬紹爾群島0.05萬人西薩摩亞0.03萬人

以上列的82個國家,若把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單列,則為85個國家和地區。這是普遍認同的數字,但近年也有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一百有餘。總人口有8千多萬、一億左右、1.2億等不同數據。按上述數計算,應為8000萬左右較為確切。但各有根據,具體數字尚難確定(統計時間為1990年)。

❽ 客家地區的海外客家住國

在東南亞、南亞、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都有客家籍華僑分布。海外客家籍華僑的居住地,廣義上也可稱為客家地區:
南洋:東南亞地區以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柬埔寨有較多客家籍居住。
南亞:以印度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西孟加拉邦、阿薩姆邦較多客家籍華人居住,尤以加爾各答市為最。
非洲:非洲華僑按總人口總量計,過半數都是客家籍,其原鄉以梅州或舊嘉應州為多。主要分布在模里西斯、留尼汪、塞席爾群島、南非等國。
歐洲:歐洲客家籍華僑以英國、法國為多。
美洲:以牙買加、蘇利南、巴拿馬、烏拉圭、秘魯、巴西等國為多,拉美客家華僑原籍多在歸善,其多為舊惠州府府客家的後裔,其語言與中國大陸的惠陽話(即屬於客語粵台片新惠小片)最為相近,接近粵語。
大洋洲:大洋洲客家籍華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大溪地(法屬波利尼西亞),其原鄉與拉美客家華僑一樣,多來自舊廣東的惠州府。

❾ 我國僑鄉的大致分布情況...華僑華人在全世界的大致分布情況

在海外的廣東籍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人數近3000萬人,其中華僑華人約2000萬人,港澳同胞約600萬人,台胞約400萬人。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按地區分布
廣州135萬�中山70多萬�江門360多萬�佛山130多萬�順德
40多萬�東莞20多萬�汕頭216萬�梅州290萬�汕尾130萬�潮州230多萬�茂名5萬余。
按語系分布
粵語系僑鄉:主要僑鄉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歸僑僑眷約617萬多人;潮語系僑鄉: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和汕尾市所屬的各縣(市),約有歸僑僑眷580多萬人;客家語系僑鄉:主要在梅州地區、河源市所轄縣(市),以及深圳及惠州地區、東江流域一帶,共有歸僑僑眷429萬人。
按世界分布
亞洲:約1580萬,其中東南亞1480萬,主要分布在泰國、馬來西
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柬埔寨、菲律賓、越南等國; 歐洲:約50萬,主
要分布在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等國; 北美洲:約200萬,主要分布在美
國、加拿大; 南美洲:約50萬,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以及中美洲各
國; 大洋洲:約30萬,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紐西蘭; 非洲:約4.5
萬,主要分布在南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等國。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於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福建與台灣淵源流長,關系最為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世界華僑華人概況

中國人移居國外,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已有「絲綢之路」通往西域,有船舶東航日本,其中就有人留居他鄉。進入唐代,才有較多的中國人定居國外,這可視為華僑史的開端。縱觀1300多年來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這個時期的華僑大多居住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加之明朝大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個時期,東自日本、朝鮮,西至印度東部海岸,北起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亞群島,幾乎到 處都可見到華僑、其人口已達100萬以上。第三個時期,從鴉片戰爭到解放前夕(1841一1949年)。為華僑大規模移民高潮時期。這個時期,華僑出國的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分布之廣、遭遇之苦,均屬前所未有。究其原因,不外是國內、國外兩方面。在國內,由於政治黑暗、戰爭不斷、經濟破產,導致民不聊生,百姓急於尋找生路;在國外,由於帝國主義對殖民地進行瘋狂的經濟掠奪和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從事開發。因此,一批批「契約華工」(俗稱「豬仔」)被販賣出洋,成為這個時期中國移民的主要方式。這種販賣活動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達到高潮, 20世紀初趨於衰落。在這100多年裡,中國約有700萬人被販賣到世界各地,從而奠定了今天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的格局。這個時期的華僑人數已達1200多萬人。第四個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90年代。這個時期,華僑大批出國的歷史基本結束。但由於東西方經濟的差異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移民政策的調整,仍有不少中國人通過與親人團聚、留學等方式移居國外。台灣、香港、澳門等地的居民,也有不少人遷居國外。這個時期,隨著華僑華人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自然增長,國外華僑華人的人數也急劇增加,估計已有3000萬人。其中90%已加入當地國籍,華僑大約只有300萬人。華僑華人廣泛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個別的內陸國家和偏遠的島嶼地區之外,環球皆有炎黃子孫的蹤跡。從大洲分布來看,亞洲為2125萬人,佔83.7%;美洲245萬人,佔9.9%;歐洲125萬人,佔4. 9%;大洋洲32萬人,佔1. 2%;非洲9萬人,佔0. 3%。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85. 5%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度尼西亞(600萬)、泰國(465萬)、馬來西亞(509萬)三國就有1574萬人,佔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多。現在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美國等6國;居住華僑華人10萬人以上,不足100萬人的有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日本、英國、法國、獨聯體、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等11國;居住華僑華人1萬人以上,不足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荷蘭、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紐西蘭、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居住華僑華人1000人以上,不足1萬人的有26個國家和地區;居住華僑華人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有29個國家和地區。以上共104個國家和地區。其餘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合計起來不過2000多人,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人。按華僑華人的祖籍劃分,廣東籍佔54%,福建籍佔25%,海南籍佔6%,其他省、市、自治區共佔15%(其中以台灣、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為主)。在東南亞,粵籍、閩籍和其他省市之比為5:3:2;而在亞洲以外,粵籍占絕大多數。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泉州)、廣府(廣州)、潮州、客家四種方言的人。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80%左右。使用前三種方言的,每一種都超過500萬人,後一種則約300萬人。

亞洲華僑華人】 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中國人到東南亞地區定居。唐宋時期人數大增。到了明朝中葉,東南亞就出現一些千戶規模的畢僑聚居地。目前亞洲各國(除中國外)居住的華僑華人,約佔全世界華僑畢人總數的83.7%。其具體分布情況大致是:印度尼西亞,600萬;泰國,465萬;馬來西亞,509萬;新加坡,200萬;菲律賓,110萬;越南,96萬;緬甸,71萬;柬埔寨,30萬;日本,13萬;印度,11萬;沙烏地阿拉伯,4萬;尼泊爾,2萬。世界上居住華僑畢人100萬以上的國家有6個,除美國外,有5個在亞洲。亞洲各國的華僑華人,按祖籍來劃分:廣東約佔49%,福建佔35 %,海南佔6%,其他省區(廣西、雲南、台灣等)佔10%。而在泰國、柬埔寨,廣東籍占絕大多數;在菲律賓,福建籍居絕對多數;在越南,廣東籍佔70%;在馬來西亞,廣東婦佔58%;在汶萊,福建籍佔60%;在緬甸,福建籍佔50%,廣東籍佔30%;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閩、粵籍大體平分秋色。亞洲各國的華僑華人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這與城市的形成和華僑華人的經濟活動有關。在亞洲,特別是在東南亞,華僑華人占居民總數一半的城市比比皆是。如新加坡、檳城、詩巫、山打根、勿里洋、檳港,華僑華人均佔3/4以上;吉隆坡、馬六甲、怡保、安順、古晉、巴眼亞比、合艾、普吉、董里等城市,畢僑華人也佔一半以上。長期以來,亞洲國家的華僑華人與所在國人民友好相處,患難與共。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為當地的開發、繁榮和獨立自主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給自身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奠定了一定基礎。早先,華僑華人中絕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貧苦的農民、漁民和小手工業者。他們既無資金,也沒有專業技術,只能從事諸如小商販、店員、洗衣、種植、捕魚、打工之類的職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90%的華僑加入所在國的國籍,成了當地的公民,華人經濟成為當地經濟的一部分,有了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加之他們的第二、三代已經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對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容易接受,思想境界也較為開闊。他們擺脫了傳統的職業束縛,進人了企業管理、金融、科技、教育、醫葯、法律、房地產、建築設計等領域,並且隨著國際經濟和當地經濟的發展,華人經濟也有了深刻的變化,涌現了一些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集團,其中有的在國際上也頗有地位。如印度尼西亞林紹良的三林集團、馬來西亞郭鶴年的郭氏家族集團、菲律賓的陳永栽家族集團、新加坡郭芳楓的豐醫集團、泰國陳弼臣的盤谷銀行等。

http://www.xzqh.org/BBS/simple/index.php?t26124.html你可以在這里看看
希望能幫你的忙啦!!!

閱讀全文

與印尼華僑客家人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高級指揮官什麼級別 瀏覽:301
咖喱雞在印尼什麼意思 瀏覽:669
中國這場教育改革後面會發生什麼 瀏覽:259
伊朗為什麼不用gps 瀏覽:45
cdr裡面怎麼顯示越南文字 瀏覽:440
中國外界環境如何變化 瀏覽:812
英國人怎麼看待中國數學教材 瀏覽:823
印度怎麼注冊公司 瀏覽:315
印章用的印尼用日語怎麼說 瀏覽:995
越南買衣服哪個網站好 瀏覽:980
義大利彩金和黃金哪個貴 瀏覽:416
如何看待越南關系 瀏覽:363
伊朗為什麼做不出核彈 瀏覽:949
英語義大利語古梵語都來自於什麼 瀏覽:131
軍事新聞伊朗怎麼了 瀏覽:79
如何抵制印度的東西 瀏覽:343
印度用最多什麼手機 瀏覽:272
印度軍費怎麼分配 瀏覽:190
長江在哪裡流入越南 瀏覽:474
印度北部人口多少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