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主要節日
印度尼西亞的節日豐富多彩,不僅有慶祝新年的元旦,還有紀念歷史事件的特殊日子。其中,「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66年蘇加諾總統將權力移交給蘇哈托,標志著「新秩序」的開始。國際勞動節則在每年5月1日,是印尼全國勞動者共同的節日,這一天放假,以表彰他們的辛勤付出。
民族節定在5月20日,源於1908年印尼首個民族組織「崇知社」的成立,這標志著印尼民族覺醒的開始。而6月1日的建國五基誕生日,紀念的是蘇加諾提出的「潘查希拉」原則,對印尼國家建設具有深遠影響。最具有歷史意義的無疑是8月17日的國慶節,也稱為「獨立日」,這一天印尼宣告獨立,全國上下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象徵著國家的自由和團結。
2. 印尼五月份有什麼節假日
1. 國際勞動節(5月1日):在印尼,這一天被政府確定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與世界各地的慶祝方式相同,全國放假一天。
2. 民族節(5月20日):1908年的5月20日,印尼首個民族組織「崇知社」(或稱「至善社」)在雅加達成立,該組織的宗旨包括教育宣傳、以科學推動國家發展以及進行文化啟蒙。崇知社的成立象徵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將「崇知社」成立之日定為民族節。
(2)印尼5月有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在印尼家庭中,若遇到外貌可愛的孩子,切忌觸摸他們的頭部,因為這樣的行為在當地被視為不禮貌。在印尼,進行裸體日光浴是違法的。在與印尼人交談時,應避免討論政治和宗教等敏感話題。在交談或進入他人家中時,應摘下太陽鏡。拜訪印尼商人時,帶上禮物是禮貌的做法,接受禮物意味著承擔了一定的責任。進入聖地區域,特別是清真寺,必須脫鞋以示尊重。
來源:網路-印度尼西亞
3.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主要節日
1、元旦(每年1月1日):印尼人民與全球各地的人們一樣,慶祝新年的到來。在這一天,家庭和朋友們會聚在一起,舉辦宴會和歌舞晚會,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
2、「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1966年3月11日):這個日子紀念的是1966年蘇加諾總統在軍方和學生壓力下,簽署將權力移交給蘇哈托的命令書。從那時起,蘇哈托掌權,建立了「新秩序」。這一天被定為紀念日。
3、國際勞動節(每年5月1日):和全球許多國家一樣,印尼政府也將這一天定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4、民族節(每年5月20日):1908年5月20日,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或譯為「至善社」)在雅加達成立,旨在教育、科學救國和文化啟蒙。這一事件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因此政府將此日定為民族節。
5、建國五基誕生日(每年6月1日):1945年6月1日,印尼總統蘇加諾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則,作為國家建國的指導思想。這一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被定為建國五基誕生日。
6、國慶節(每年8月17日):也被稱為「獨立日」。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獨立。每年的這一天,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全國各地也會舉行升旗儀式來慶祝這一重要日子。
4. 印尼五月份有什麼節假日
1、國際勞動節(5月1日)
和世界各國相同,印尼政府也把這天作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2、民族節(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建立了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也譯為「至善社」),旨在宣傳教育、以科學救國和進行文化啟蒙運動崇知社的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節。
3、衛塞節
印尼佛教紀念佛教主悟道的日子。每逢這一節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徒雲集到中爪哇的婆羅浮屠、門都特等寺院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每年衛塞節的日期根據歷法而定,是在五月的月圓之日。
(4)印尼5月有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文化
在印尼人家裡,當看到長相可愛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和他們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
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
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5. 一文讀懂印尼齋戒月及開齋節
印度尼西亞,世界第四人口大國,穆斯林佔比極高。齋戒月與開齋節,是印尼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齋戒月即Bulan puasa,伊斯蘭歷的第九個月,為期約一個月,次日即Hari Raya Il Fitri,開齋節。開齋節日期依據地球、月亮與太陽位置變化,政府會公布具體日期。2019年開齋節在6月5日與6日,齋戒月大約在5月6日開始。
齋戒月期間,穆斯林禁食、禁飲與性行為,除了身體不適者。活動如工作、學習和商業正常進行,但節奏放緩,人們言語更為客氣,禱告時間更長。穆斯林的齋戒旨在贖罪,通過禁食凈化身心,減少貪欲,幫助他人,祈求原諒,避免重犯錯誤。齋戒月里,穆斯林在有太陽時間不進食,進行日常活動,傍晚禱告後開齋,形式多樣,可與家人、朋友或同事共同進行。
公司需調整作息時間,人性化安排工作,避免在穆斯林同事精力、體力不足的下午安排重要工作。穆斯林在齋戒期間避免生氣或爭吵,公司應營造和諧氛圍。非穆斯林同事應避免在開齋日公共場所用餐,以示尊重。公司應組織全員開齋活動,提前預訂場地或酒店。開齋節是印尼的盛大節日,類似中國的春節或西方聖誕節。
開齋節前後,印尼迎來返鄉高峰,人們利用長假與家人團聚,享受節日氣氛。消費旺期來臨,人們購買節日食物、新衣慶祝。企業需按時發放13薪,增加員工購買欲。開齋節當天,人們相互道歉,表達原諒與和解之意。紅包派發成為流行習俗,主要由大人給小孩,祈求好運與健康成長。開齋節後,享用印尼特色粽子古都拔,象徵回歸原初心靈,懺悔並重新開始。
6. 在印尼每年的5月20日是他們的民族日,這一天群眾會怎樣慶祝
節日當天,印尼的人民會著重宣傳關於教育的話題活動,以及怎樣去科學的讓國家更加繁榮昌盛,同時還有要宣傳當地的文化啟蒙和底蘊。這個節日當地的政府是相當的重視,因為它的存在不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它存在的意義其實是因為它還包含了印尼民族對未來發展的覺醒。
在民族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西方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主張建立教育以振興民族文化。這個節日是由一位名叫胡索多的爪哇退休醫生組織的,他於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醫學院創立了「至善社會」。它是一個文化和教育組織,目的是在爪哇人和馬都拉人中間恢復爪哇傳統文化,促進教育、農業、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特別強調維護人民的尊嚴。
7. 印尼華人都過什麼節日
1. 新年:1月1日
2. 中行敬國春節:伊斯蘭教聖戚帶辯紀節:2月5日
3. 靜音日:3月23日
4. 復活節:4月6日
5. 佛誕:5月6日
6. 伊斯蘭教的節日:5月17日
7. 伊斯蘭教的節日:6月17日
8. 印尼國慶節:8月17日
9. 開齋節:8月19日、20日
10. 宰牲節:10月26日
11. 希吉來歷:11月15日
12. 聖誕節:12月25日
8. 5月6日印尼進入齋戒月,在印華人一定要記住這幾點忌諱!
齋月在印尼的盛況,無疑是一年中最具宗教意義的時刻。每年5月6日,穆斯林們將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齋戒,直至6月4日結束。齋戒期間,從日出至日落,他們將不食不飲,以此來強化信仰、自我控制和對貧困的理解。齋月不僅僅是對肉體的考驗,更是精神上的洗禮,讓穆斯林們在這一月里更接近先知。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印尼的穆斯林人口,約佔全國87%,將集體參與這一神聖的儀式。
齋戒期間,印尼的清真寺會通過大喇叭播放古蘭經作為開齋信號,由於日出和日落時間每天都有變化,開齋時間也隨之調整,但會提前在報紙和新聞中公布。孕婦、病人、老人和小孩等特殊情況可不進行齋戒,但身體恢復後,會補上齋戒的天數。
在工作時間,公司會調整作息,提前1小時上班,提前1-2小時下班,方便員工遵守齋戒。餐廳則在白天用白布圍起來,只在日落後開放,以滿足非穆斯林的需求。餐廳在齋戒月期間不再銷售酒精,但中餐廳可能繼續供應,需視其政策而定。
齋月的結束,迎來了開齋節,一個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人們身穿節日盛裝,參加禮拜,相互拜訪,慶祝齋戒的完成。這一天,穆斯林會與家人團聚,共享節日的喜悅。
開齋節期間,印尼的交通系統進入「春運」模式,火車票和機票往往在節前售罄,陸地交通也會出現擁堵。警方會規劃遊行路線,維持秩序,以確保慶典安全進行。
在齋月期間,穆斯林的活動主要集中在晚間。開齋節當天,人們會前往清真寺參加盛大的禮拜,之後走親訪友,共享節日氛圍。許多青年男女也會選擇在這一時期舉辦婚禮,為節日增添喜慶。
齋月期間,穆斯林會購買新衣、食物和禮物,為家人和朋友送上祝福。這段時間,印尼的消費活動達到高峰,商場人滿為患,交通因此受到影響。
開齋節期間,印尼人會回家與家人團聚,選擇旅遊的人數減少,因此是訪問印尼的理想時機。非穆斯林不需要齋戒,可以享受美食、文化和節日的氛圍。
在旅行時,非穆斯林需要尊重齋戒的穆斯林,避免在公共場合進食或飲酒。同時,遵守穆斯林的宗教習俗,如不穿短褲、無袖服,不穿暴露的衣服,進入寺廟時脫鞋,巴厘島進入寺廟需束腰帶。在巴厘島的機場拍照需特別注意,以免因違規而受到處罰。
總之,齋月和開齋節是印尼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穆斯林遊客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體驗印尼的獨特文化和傳統,同時尊重穆斯林的宗教習俗,共同享受這一神聖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