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開采權是什麼意思

印尼開采權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5-07-10 15:32:35

㈠ 「鎳王」項光達撞上冰山


| 青山還能依舊在嗎?



一場史詩級的逼倉事件,在過去幾天一波三折,將「世界鎳王」項光達推到聚光燈下。


「老外那邊的確有動作,我們正在積極協調。」在風暴中心的項光達如此回應媒體。


受俄烏局勢影響,世界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暴漲。自3月7日,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價一飛沖天,在8日連破6萬、7萬、8萬、9萬美元關口,兩個交易日大漲210%。鎳價暴漲之時,市場傳出鎳礦巨頭青山控股被逼倉的消息。LME原定交割日為3月9日,傳聞稱,青山集團持有20萬噸空單,隨著俄鎳被踢出交易市場,被盯上的青山集團將很難有足夠的現貨完成交割。


沒有現貨交割,就意味著青山集團得補交保證金,若平倉損失動輒在百億美元水平。



一時間,「世界金融巨頭獵殺溫州富豪」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這「溫州富豪」指的就是青山控股實控人項光達。


項光達是浙江溫州人,今年65歲,雖然在大眾層面近似隱形人,但江湖早已冠之「世界鎳王」的名號。未上市的青山控股已是世界500強,是全球最大的鎳出口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商。


史詩級逼空事件迎來多次反轉,先是LME直接緊急修改規則,宣布取消自3月8日0點之後的所有鎳交易,並把原定於3月9日的鎳合約交割日推遲。


接著青山集團昨晚再做回應,稱已經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可以想見,這應該是項光達多方斡旋的結果。


這下,故事已經發展成為「被世界金融巨頭獵殺的溫州老闆霸氣反殺」,達到網文水平,項光達從隱形富豪變成大眾焦點。


從國企員工到下海經商,從 汽車 門窗製造商到「世界鎳王」,項光達幾次「走出去」,從產業下游一路游遍整個產業鏈,創建起龐大的青山集團。眼下突然惡化的俄烏局勢,猶如一座冰山,被項光達迎頭撞上,這次,他能順利化解嗎?


A

項光達的眼光毒辣,又多少有些「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耐性,這在其發家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1958年,溫州龍灣沙城鎮,項光達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孩子在半個世紀之後會成為「世界鎳王」。在其後的若干年,項光達也的確過得按部就班,並成為了一名國企員工。


直到1988年,項光達到了「三十而立」的人生節點。俄羅斯和烏克蘭還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指針剛剛來到第二個十年,項光達毅然丟下了自己的鐵飯碗,從國企辭職,跳進了「下海經商」的浪潮之中。


項光達一開始就瞄準了不銹鋼行業:「88年那個時候已經有一些民營企業了,但是沒有一個是從事不銹鋼生產的行業。」


後來回憶起八十年代,項光達曾說自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當時很多人卻是趕著當下熱門的行業,抱著「我做了再說吧」的心態。


離開國企下海經商說起來容易,然而沒有資金,沒有經驗,項光達被迫選擇「曲線救國」,先做 汽車 門窗生意。項光達和妻子何秀琴從民間借貸四十多萬元,開始背水一戰。他們用水泥把自家後院的菜地澆築了,搭建了個簡陋的廠房。小兩口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項光達沒日沒夜在廠房裡試驗,何秀琴出門「找錢」。還真就把生意做起來了,此後擴大生產、購置新廠房、並購其他小廠,項光達積累了第一筆財富。



到了1992年,項光達終於和親戚張積敏一起創辦了浙江豐業集團,開始了鋼鐵創業之路,成為我國第一家生產鋼鐵的民營企業。到了1998年,項光達與張積敏等人又在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青山村,創辦了浙江青山特鋼有限公司。


到了世紀之交,國家「九五」計劃和「十五「計劃在全國掀起基建熱潮,項光達也先後在浙江、河南等地開展不銹鋼生產項目,同時並購其他鋼鐵廠。新工廠一個一個地開,項光達和三十歲剛創業那年一樣,依舊見天兒泡在廠房裡,他野心勃勃,離自己的「青山」越來越近。


然而僅僅幾年之後,2005年開始,鋼鐵行業遭受了一輪重創。彼時全國鋼鐵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不少民營鋼鐵企業倒閉,還有的同行轉戰金融與房地產行業。


項光達咬住青山的嘴沒有松開,堅決不搞房地產和金融。不過光有耐性顯然是不夠的,項光達還需要找出路,盯上了民營鋼鐵企業面臨的難題之一的上游原材料。


彼時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作為下游的鋼材價格卻持續走低,項光達決定往上游一游,將目光鎖定在了鋼鐵上游原材料鎳礦上。


B

面對2008年的國內鋼鐵行業,項光達顯得很無奈:「普碳鋼行業、不銹鋼行業,都受制於資源的約束。我們不銹鋼60%-70%都是鎳,那鎳是誰來生產的呢?是老外生產的。」


項光達不願意給老外打工,他想要擺脫資源的束縛,而鎳是不銹鋼生產成本中佔比最大的原料。


眼光有了,具體怎麼向上游是個技術活,青山成為國內最早建設RKEF鎳鐵生產線的冶煉企業,RKEF即火法冶煉技術,可以處理紅土鎳礦。也就是說,在2005年鋼鐵產能過剩、鋼鐵行業遭受沖擊的時候,項光達拿出利潤投入鎳鐵生產技術中。


2008年,項光達進行了一場「豪賭」——出海。彼時正值全球金融危機,金屬價格也在暴跌之中,LME倫鎳的價格那時候已經跌到了10000美元以下。


項光達在這個節骨眼上挺進印尼,重金奪得當地4.7萬公頃紅土鎳礦開采權。要知道當時青山的鋼材產量全國第五,年銷量也有百億元人民幣,但是想在印尼建冶煉廠,投資額50億美元起步,總產能規劃要到300萬噸。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礦出口國,就在項光達布局印尼之後,當地開始醞釀鎳礦的出口禁令,並於2014年1月正式生效。項光達先人一步的毒辣眼光,讓青山獲得了先發優勢,在當地建立了「原礦-鎳鐵-不銹鋼」的完整產業鏈,也成為之後來到印尼的企業首選的合作方。


不想給老外打工、掌握主動權、擺脫資源匱乏的束縛,項光達通過十年的時間達成了這些目標。從2009年到2019年,青山不銹鋼的產量從百萬噸躍升至千萬噸,銷售額從幾百億漲至幾千億。如今,項光達掌舵下的青山,在印尼、印度、美國、辛巴威等海外地區擁有8個大型生產基地。


據中心建投統計,2020年青山集團擁有全球18%的鎳市場份額。2021年,青山控股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位列第279位,排在美的、蘇寧、小米之前。項光達的一些公司調整動作,甚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鎳的市場價格走向。


C

世界在變化,項光達的眼光也在不斷流轉。在掌握鎳礦話語權之後,他的目光轉向了新能源。


除了不銹鋼,鎳還被大量應用於三元鋰電池,由於其性能優勢,高鎳電池逐漸成為三元鋰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


「鎳焦慮」也成為了電動車大佬們的心病,在上游原料中,鎳在電池總成本中佔比將近三成,馬斯克就曾提到,鎳原料的短缺是影響電動車電池生產的最大障礙之一。馬斯克發愁的樣子,和2008年之前的項光達如出一轍。


只不過如今,項光達才是那個捏住「七寸」的人,他帶著青山親自下場做電池。


2020年10月年新能源電池裝車量榜單里,「瑞浦能源」緊隨寧德時代之後,空降至行業前五,甚至將松下、三星甩在身後。而瑞浦能源成立於2017年,是青山集團麾下一員。


圖源:瑞浦能源官方公眾號


這次青山捲入極端逼倉風波,也與項光達的眼光與判斷有直接聯系。


早在2月15日,彭博社就曾報道稱,青山控股從去年開始建立空頭頭寸,原因便是項光達認為鎳價的上漲勢頭會消退,而做空可以對沖自家企業產量的增長。


然而這次,項光達遭遇到黑天鵝——突然惡化的俄烏局勢。


說起來,企業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其實是常規做法。但自俄羅斯主要銀行被踢出SWIFT體系,俄羅斯國際貿易幾近停擺,俄鎳也被堵住無法出口,這直接導致了最初的鎳價提升,直至最終的史詩級逼倉發生,個中緣由是否真如傳聞所言是「有預謀」地圍堵,目前尚無定論。


擺在項光達面前的挑戰卻很明確:化解這個危機。青山的主要產品是高冰鎳,不符合LME的交割要求,而從昨晚的進展來看,青山已經用旗下高冰鎳置換了國內金屬鎳板,並稱已經「通過多種渠道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不知道項光達這次能不能在斡旋之中徹底化解這場危機。畢竟如今不止國際鎳交易,還有諸多行業如鋼鐵、新能源等,都將隨著鎳的價格漲跌而引來波動。


參考資料:

1. 上游新聞:《中國鎳王被國際巨頭獵殺?這家比寧德時代還大的低調民企能挺過去嗎》

2. 騰訊 財經 :《青山鋼鐵項光達:資源類企業必須走出去》

3.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校友專訪|何秀琴:現在、未來,始於1988》

4. 觀網 財經 :《反轉!上期所鎳期貨部分合約跌停,青山稱已有充足鎳板交割》

5. 浙商雜志:《「妖鎳」背後的項光達》

6. 都市快報:《「妖鎳」瘋漲90% ,浙江神秘富豪一夜虧了幾十億美元?》

㈡ 印尼將海域改名是為何

7月16日報道 外媒稱,印度尼西亞正式將該國在南中國海專屬經濟區的水域易名為「北納土納海」。分析人士認為,印尼此舉是要宣示其在南中國海部分海域的「主權」

據7月15日報道,印尼海事與漁業部副部長烏格羅塞諾7月14日公布官方的印尼新地圖時指出,印尼在南中國海的專屬經濟區北部是油氣開采區,當局已決定按慣例,在更新國家地名資料時,把它易名為「北納土納海」。

據報道,盡管印尼堅稱自身並非與中國在南中國海有主權爭議的聲索國,但兩國漁民經常在納土納群島區域發生糾紛。過去一年半,印尼在該區域扣押了不少被指在那裡「非法捕魚」的中國漁船,也在當地擴充了軍隊部署。

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但周邊部分海域,包括印尼以此為基點的專屬經濟區,與中國在南中國海宣示主權的「九段線」重疊。不過,北京曾表明,中方對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一事沒有任何異議。

印尼將南海部分海域改名 ,「所謂更名毫無意義」。

㈢ 印尼將海域改名是為何

印度尼西亞政府宣布,將其在南中國海專屬經濟區北部的水域重新命名為「北納土納海」。這一舉措被解讀為印尼在南海主權聲索方面的最新動作。
據7月15日的報道,印尼海事與漁業部副部長烏格羅塞諾在公布更新後的國家地圖時宣布了這一變化。他強調,這一區域是印尼的油氣開采區,且按照慣例,在國家地名資料更新時,將其更名為「北納土納海」。
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對於印尼的海域更名並不清楚。他指出,南海及其英文名稱「South China Sea」作為國際通用的地理實體名稱,其范圍是明確的,並且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耿爽強調,這種更名沒有意義,且不利於國際地名標准化的努力。他呼籲有關國家與中國合作,共同維護南海當前的和平穩定局面。
印尼加查馬達大學的海洋法專家阿爾薩納認為,盡管這一更名在法律上沒有效力,但它具有政治和外交意義。阿爾薩納表示,這一舉措表明印尼在宣示主權方面採取了更為積極的立場,對於印尼民眾和外交政策來說,都傳遞了明確的信息。
據報道,盡管印尼不與中國在南海主權上有爭議,但兩國漁民在納土納群島區域常有糾紛。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印尼在該區域扣押了多艘被指為「非法捕魚」的中國漁船,並在當地增加了軍事部署。納土納群島屬於印尼,但其周邊海域,包括印尼的專屬經濟區,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九段線」有所重疊。盡管如此,中國方面已明確表示,對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屬於印尼沒有異議。

㈣ 福建人又霸屏「印尼富豪榜」:財富總額超5100億,泉州福清鄉親佔三甲

在東南亞的印尼,閩籍鄉親超過400萬,華人社會財富的八成由他們創造,福建人一直穩居富豪榜榜首。閩商足跡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在《2021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中,至少13位閩籍鄉親上榜,財富總額高達809.3億美元,約5152.81億元人民幣。其中,黃惠忠、黃惠祥兄弟連續13年位居榜首,身家426億美元,比去年增加38億美元。此外,泉州洛江黃氏家族、泉州晉江吳笙福、泉州安溪林天喜等也榜上有名。這些閩籍企業家不僅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其他企業家樹立了榜樣。

林德祥,華裔印尼僑商,祖籍福建莆田江口海星村,現任新加坡佳通集團董事局主席。佳通集團創建於1940年,是一個多元化的跨國集團公司,業務涉及製造業、礦產資源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商業等領域,擁有10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林德祥家族上世紀30年代初下南洋,從一無所有到在新加坡創立基業;至二代接班人林德祥海外學成歸來,擴大資產,家業中興。經過整個家族近80年的艱辛拼搏,傳承至今,林氏家族的佳通集團資產規模已超過60億美元,集團業務遍及工業製造業、金融、投資、交通運輸和房地產業等各個行業。

林聯興,華商第二代,祖籍福建福清東瀚鎮蓮峰村,現任印尼哈利達集團董事局榮譽主席。他一生鑽研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將儒學與市場經濟的規律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自己的經營哲學。經過近40多年穩步發展,集團已成長為涉足礦產開采業、林業、三合板、建築材料、石油煉油、金融證券、棕櫚園、棕櫚加工等多元業務,並擁有38項礦藏開采特許權及兩間上市公司的亞洲著名專業性礦業集團。

紀輝琦,福建福清人,印尼達尼多集團董事長。他是印尼最早從事煤炭開採的商人之一,最早向台灣和日本出口煤炭的印尼企業家之一。經過近40年發展,集團已成長為年產1800萬噸煤炭,產品遠銷中、日、韓等國,擁有從煤炭開採到海上運輸完整產業鏈的印尼最大煤炭企業之一。達尼多煤礦集團旗下的哈隆能源公司已經於2010年在雅加達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紀輝琦也因此成為印尼家喻戶曉的「煤炭大王」。

林天喜,現任善普納集團總裁。集團是世界第四大丁香煙生產商,也是唯一以手卷煙為主的廠商,所生產的234(Dji Sam Soe)牌子的丁香煙歷久不衰。

李文正,被譽為「印尼錢王」、「亞洲最傑出的銀行家」。力寶集團業務涵蓋金融、房地產、零售、醫療和酒店,是印尼第二大財團,旗下擁有20餘家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上市企業。

陳江和,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商業奇才」。他從一間小小的機車鋪艱難創業,26歲成為千萬美元的富翁,57歲以220億美元身家榮登「印尼首富」。陳江和共向祖國捐贈超過4億元人民幣,被譽為對祖國最慷慨的海外華商。

劉德光,現任印尼煤礦綜合集團董事會主席,新加坡曼哈頓集團董事會主席等。他從建築樁基企業中效力,很快成為了印尼有能力承建大型工業項目的少數幾家建築商之一。印尼國有油氣企業帕塔米納公司(Pertamina)旗下位於婆羅洲的LNG 工廠便是他承建的第一批大型項目之一。

翁俊民,印尼國信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印尼大慈善家」。其創辦的印尼國信集團,業務覆蓋銀行業、醫療業、免稅店等,國信銀行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銀行之一。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簽署了2億美金的慈善基金協議,致力於印度尼西亞疾病防控和家庭計劃。

吳笙福,豐益國際董事兼聯席首席運營官。豐益國際集團旗下的金龍魚、歐麗薇蘭是國內家喻戶曉的糧油品牌。

蔡道平,現任印尼鹽倉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印尼「煙草大王」。鹽倉集團從一個從事生產丁香煙的企業,發展成為經營香煙、造紙、旅遊、酒店、銀行、林木、口香糖及制葯等多元化企業集團。

林逢生,現任印尼三林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三林集團在印尼、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董事。印尼三林集團業務涉及農業、畜牧業、食品生產、汽車製造、能源、建材、化工、通訊與傳媒、房地產與工業園區開發、度假村與酒店業、分銷與零售業、銀行與金融業等多個領域。

黃志源,現任印尼金光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中國現代造紙業的蔡倫」。他掌舵著全球擁有400多家法人公司,闖入世界500強行列,是印尼第一大財團。

黃惠祥&黃惠忠,祖籍福建泉州,掌控著印尼第一大財團針記國際集團、世界最大煙草公司之一針記香煙、印尼最大私有銀行中亞銀行。家族旗下的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是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針記國際集團公司業務覆蓋房地產、銀行、電子產品、煙草、通訊、棕櫚油等眾多領域,是印尼國內香煙市場的領先者。

㈤ 現在印尼跟中國關系怎麼樣

近年來,印尼在南海的納土納島上加強了軍事設施建設,包括海軍基地、陸軍基地和機場等。這個島嶼曾是中國的領土,現在印尼與越南爭奪其主權。納土納島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口附近,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印尼計劃在該島部署潛艇、護衛艦等海軍兵力,以及陸軍步兵、裝甲兵、防空兵等力量,總兵力將達到4000人。此外,印度在馬六甲海峽的西口也建立了軍事基地,部署了大型護衛艦和反潛巡邏機。這些舉動使得馬六甲海峽的局勢變得緊張,可能會被兩端封鎖。
馬六甲海峽是新加坡、印尼和大馬三國共管,為什麼只繁榮了新加坡?
馬六甲海峽,又譯做麻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許多發達國家從外國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里運出。由於海運繁忙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在殖民時代早期,英國在馬六甲海峽搶建了3個港口,檳城、馬六甲、新加坡,合並稱為海峽殖民地。而在這三個之中,地理位置最優的當屬新加坡了。因為新加坡港位於海峽東側,而主要深水航道偏於海峽東側,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輪,新加坡更適宜建立港口。而在西岸(印尼一側)則大多數是沼澤和淺灘,大船不易靠岸,從而造就了西岸沒有大港口的現狀。盡管印度尼西亞在馬六甲海峽苦心經營,可惜其在這一帶最大的棉蘭港,貨物吞吐量並不大。
新加坡的廉潔高效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亞聯邦踢出,被迫獨立。獨立後的新加坡,在李光耀的領導下,秉持著廉潔高效的原則,積極發展經濟,吸引外國投資,建設了一系列的港口設施,使得新加坡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
大型船隻進入印度洋,為何不從印尼穿過去,而要走馬六甲海峽?
印尼雖為東盟十國之一,但其是典型的伊斯蘭國家,其國內時不時會有宗教、民族沖突,有很多人往往會淪為窮人。
印尼准備采購美國6000噸的軍艦,用來針對馬六甲海峽?
近日,據媒體報道,印尼准備從美國采購排水量6000噸左右的軍艦,並威脅周邊國家要擴大地盤,對此網友們議論紛紛:該國買回軍艦後是要用來針對馬六甲海峽嗎?難道南部海域又有一個國家想要走越南的老路?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由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西南部是印度洋,東南與澳大利亞相望,而且還管轄著部分馬六甲海峽,這個亞洲多國最重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另外該國眾多海域內還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經濟發展對這些資源有著非常大的依賴性,但由於軍事力量相對薄弱,與鄰國越南在爭奪海洋資源方面長期處於劣勢地位,於是便試圖尋求大國的庇護,幾經對比之下便選擇了軍事實力強大的美國,希望得到更多的先進武器用來和越南相爭。
而美國一直非常看好印尼的地理位置,除了想瓜分海洋資源外,更想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深入到亞太地區,讓全球戰略的部署計劃更進一步,同時還可以遏制該國北部大國的發展,所以,當印尼拋出橄欖枝,美國當然不會拒絕,此前,已向其提供了大批F16戰機,此次又曝出在未來5年裡,印尼很可能會從美國進口一批排水量6000噸左右的大型護衛艦,有了這些裝備,該國的海上軍事力量無疑會得到大幅提升。
台媒:台漁船行經馬六甲海峽時遭印尼軍方登船檢查,22人被扣押
台灣中時新聞網7月1日消息稱,台灣漁船喬和號6月19日行經馬六甲海峽時,印度尼西亞軍方登船檢查,共22人被扣押,目前留置在印度尼西亞亞齊省司馬威海軍基地中。
中時新聞網稱,台外事部門在接到漁業署通報後,隨即請台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了解情況。據了解,印度尼西亞軍方是以喬和號行經印度尼西亞領海時捕魚設備未放置在艙內等理由,登船檢查並予以扣押。
台外事部門副發言人崔靜麟稱,6月28日已派人前往亞齊省,船上21名船員、1名觀察員共22人生活狀況無虞。台外事部門將持續與印度尼西亞方面保持密切聯系,爭取人船盡快釋放。
報道稱,屏東港漁船大鮪13號2018年通過馬六甲海峽時,也被印度尼西亞軍方登船檢查,並被扣留,歷經35小時才獲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1971年11月16日馬、新、印尼宣布共管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
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經過磋商,於1971年11月16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共同管理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的事務,並決定組成合作機構,負責海峽的航行安全問題。
據報道,這一措施主要是針對日本政府把馬六甲海峽國際化的主張採取的。
馬六甲海峽是東南亞的戰略要地,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尼蘇門答臘之間,全長八百餘公里,是連結印度洋與南中國海的主要航道。據報道,日本所需石油的百分之九十經由馬六甲海峽運往日本。馬六甲海峽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錫礦等資源,美國、日本的壟斷資本已先後在那裡攫取了在廣闊海域進行勘探和開採的權利。
日本反動派為了掠奪海外資源,進行侵略和擴張,一向對馬六甲海峽抱有野心。近年來,它一直在策劃控制馬六甲海峽的陰謀,公然鼓吹馬六甲海峽是日本的生命線、馬六甲海峽和浦賀水道一樣,同日本息息相關,聲稱應該派海軍去確保馬六甲海峽的安全。日本反動派於1968年打著保證巨輪航行安全」的幌子,悍然對馬六甲海峽進行了廣泛的勘測。
1969年,當馬來西亞和印尼政府先後宣布把三海里的領海權擴大到十二海里後,日本反動政府竟拒絕承認。這年七月間,日本反動派在一個國際會議上提出馬六甲海峽國際化」的主張,公然對馬來西亞和印尼將領海權擴大到十二海里

閱讀全文

與印尼開采權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米蘭牆布廠家是哪裡的 瀏覽:737
到越南買房多少錢 瀏覽:233
路虎發現的英國之寶音響怎麼樣 瀏覽:405
中國哪個地方袁大頭多 瀏覽:604
越南產手錶多少錢 瀏覽:169
越南什麼木多 瀏覽:144
如何將中國地圖描在紙上 瀏覽:278
義大利語哪個翻譯准確 瀏覽:448
8月15號義大利放假什麼 瀏覽:318
義大利足球怎麼這么厲害 瀏覽:204
中國國棋是什麼棋 瀏覽:928
二戰英國有多少人死 瀏覽:832
印度最美的女孩怎麼了 瀏覽:267
中國每年在美國進口多少美元商品 瀏覽:402
換一個越南盾多少錢 瀏覽:188
印尼下星期什麼節日 瀏覽:676
印度什麼時候打仗呢 瀏覽:499
伊朗雞蛋為什麼那麼貴 瀏覽:175
中國的什麼地方最好玩 瀏覽:454
中國的湖泊水量有多少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