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主要節日
1、元旦(每年1月1日)
和世界各國人民一樣,印尼人也過元旦節。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2、「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
1966年3月11日,蘇加諾總統迫於軍方和學生的壓力,簽署了把權力移交給蘇哈托的命令書。自此,蘇哈托接管政權,建立「新秩序」,命令書簽署之日被定為紀念日。
3、國際勞動節(每年5月1日)
和世界各國相同,印尼政府也把這天作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4、民族節(每年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建立了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也譯為「至善社」),旨在宣傳教育、以科學救國和進行文化啟蒙運動。崇知社的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節。
5、建國五基誕生日(每年6月1日)
1945年6月1日,印尼總統蘇加諾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則,作為印尼建國的指導思想,意義重大。後來把這一天定為建國五基誕生日。
6、國慶節(每年8月17日)
又名「獨立日」。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獨立的日子,每年這一天都要在總統府前廣場上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各地也要舉行以升國旗為內容的慶祝活動。
⑵ 中國和印尼有建交嗎
中印尼兩國人民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新中國成立後,印尼是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雙方於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在東京達成的關於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基礎上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一致意見,通過友好協商,決定自一九九0年八月八日起恢復兩國外交關系。
⑶ 中國和印尼有什麼仇恨
軍事
⑷ 印尼和中國關系怎樣
印尼和中國關系:
現在還好,自從印尼鎮壓東帝汶獨立之後變接受外國的制裁,很多軍用物品無法從歐美獲得,國際社會上遭受一定的孤立,中國乘虛而入,給印尼提供了一定的軍工武器(當然是付錢的)從此兩國政治軍事關系日益緊密,中國用其分化東盟,以免東盟國家共同對中國提出所謂的南海問題,現在在很多時候在國際上印尼是幫中國說話的,兩國之間沒有好不好,有的只是國家利益。
⑸ 中國和印尼有什麼仇
上世紀六十年代和98年的屠殺華人事件。前一次是為掃除其國內的共產勢力,後一 次值亞洲金融危機,為轉嫁國內矛盾(華人控制了其絕大部分財富)。具體的你另外搜一下,照片若心理承受力不強最好別看。
⑹ 印尼人最忌諱什麼中國人去印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
1、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把左手視為骯臟、0之手,認為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
2、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和污辱人的舉止。
3、印度尼西亞巴杜伊人衣著色彩除了他們只崇尚的白色、藍色和黑色之外,禁忌穿戴其他色彩的衣服,甚至連談論都不允許。
4、爪哇島上的人最忌諱有人吹口哨,認為這是一種下流舉止,並會招來幽靈。
5、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一種令人厭惡的低級動物,它給人以「醜陋」、「1」、「性」、「污辱」等極壞的印象。
6、他們忌諱老鼠,認為老鼠是一種害人的動物,給人以 「瘟疫」和「災難」的印象。
7、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大多數人不飲酒。印尼人不喜歡吃帶骨刺的菜餚。
8、指人或物時用大拇指,而不要用食指;在正式場合忌翹二郎腿或兩腳交叉等。
9、在與印尼人談話時,最好避開與當地政治、社會和國外對他們的援助等方面的話題。
10、印尼人對來訪的客人並不一定要求非送禮不可。但出於禮節,可以送給主人一束鮮花,或最好說上幾句感謝的話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印度尼西亞的風俗和信仰
⑺ 中國和印尼的關系怎麼樣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作為隔海相望的戰略夥伴,中印尼合作共贏,機遇無限。正如班邦•布羅佐內戈羅所言,印尼將從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獲益。在已取得的巨大成果基礎上,兩國經貿合作正在提質升級中邁向前景無限的未來。
⑻ 請問印尼的新年有什麼習俗
印尼的新年習俗: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在這里都有較多的信奉者,民間還盛行拜物教。由於其歷史上曾受到印度、中國、阿拉伯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大小島嶼分布范圍較廣,居民交流不便,印尼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