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夏秋冬各季節田裡都種什麼農作物
春天:四季豆,西紅柿,黃瓜,南瓜,絲瓜,茄子,扁豆,刀豆,豇豆
夏天:蘿卜、白菜、胡羅卜,還可以種植茄子,黃瓜,西紅柿,辣椒,絲瓜,空心菜,紫菜,芹菜 等
秋天:白菜和白蘿卜,還有豇豆和油豆,菠菜,香菜,湖北紅菜苔,大白菜,芹菜,秋茄子,茼蒿,萵苣
冬天:大白菜,小白菜,菠菜,包菜,花菜
(1)印尼一年四季種植什麼莊稼擴展閱讀:
一、糧食作物以水稻、豆類、薯類、青稞、蠶豆、小麥為主要作物;
二、經濟作物以油籽、蔓青、大芥、胡麻、大麻、向日葵等為主;
三、蔬菜作物主要有蘿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蔥、胡蘿卜、菜瓜、蓮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萵筍、黃花、辣椒、黃瓜、西紅柿等;
四、果類有梨、青梅、蘋果、桃、杏、核桃、李子、櫻桃、草莓、林檎等品種;
五、野生果類有酸梨、野杏、毛桃、苞瑙、山櫻桃、沙棘、草莓等; 青梅
六、飼料作物如玉米、綠肥、紫雲英;
七、嗜好作物如煙草、咖啡;
八、葯用作物人參、當歸、金銀花等等
2. 印尼的一年四季的氣候是怎樣的
印尼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濕度一般而言相當高,平均約80%;年溫差小,雅加達日均溫介於26至30℃。
(2)印尼一年四季種植什麼莊稼擴展閱讀:
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於赤道附近地區。具體說來。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中美東部,非洲的剛果河流域、幾內亞灣北岸,馬達加斯加島東部,馬來半島南部,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南部,伊里安島,印度尼西亞,大洋洲的蘇門答臘島至新幾內亞島一帶、澳大利亞的東北部部分。
熱帶雨林氣候特徵:全年高溫多雨。太陽輻射年變化小,並由於太陽在一年內的春分、秋分前後兩次通過天頂,所以氣象要素的年變化都具有雙峰型的特點。一年內各月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變化,年溫差一般不超過5℃,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過1℃。氣溫日變化比年變化大,日較差可達10-15℃。但日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5℃,日最低氣溫很少低於20℃。
3. 現在季節種植什麼農作物最好
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應該種什什麼農作物?一年內應分南方和北方,對四季分明的北方來說,農業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分春、夏、秋、冬四季,基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分界線。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種什麼農作物,一般蔬菜類分春秋兩季,也就是說春天可以種植的秋天也可以種植。如春秋土豆、春秋籮卜、春秋大豆、春秋玉米、春秋四季豆、豇豆等。
1、春季適合播種育秧
立春到立夏為一個季節,統稱春季,春天種植的農作很多,一般清明後穀雨前那是種瓜點豆的好季節,也是種植水果苗木綠化的黃金季節。所以,國家把3月12日定為全國種樹節,這時種植水果苗容易生根成活。蔬菜類:辣椒、番茄、茄子、生菜、小青菜、茼蒿菜、花菜都可以種植。
瓜類:西瓜、甜瓜、冬瓜、佛手瓜、絲瓜、苦瓜、青黃瓜、南瓜、葫蘆瓜、伏瓜、地瓜都可以種植。
2、夏季就是夏收夏種
到了立夏,氣溫開始升高,也就是進入夏季了。夏季是收割油菜、小麥,可以種田的插秧,種旱作的如:大豆、花生、玉米、番薯、芝麻、綠豆、赤豆、棉花。
夏季氣溫高,一般蔬菜不容易種植,種植蔬菜一般要蓋擋陽網,否則蔬菜遇到高溫容易腐爛。像四季豆夏季種植只見開花不見結豆,豇豆忍高溫,可以適當種植,不過很短命,吃不了幾天。這時會有高山疏菜,也就是反季節蔬菜來補充。
3、秋季跟冬季一般是秋收冬種
到了「立秋」,也就進入了秋季,田裡莊稼都黃了,看上去一片片成熟豐收的景象。秋季一般都以收割為主,如:收割晚稻,採摘棉花、掰玉米、挖番薯、收大豆。播種一般以蔬菜類為主,春天可以種植的秋季照樣可以種植,七月崮八月蒜,種植大蒜的季節。
到了「立冬」,一般莊稼都收獲了,有些蔬菜以不適合種植,由於受氣溫影響,只能播種小麥和油菜。
4. 印尼產什麼農作物
糧食作物:稻穀,玉米
經濟作物:木薯,花生,大豆,甘蔗,煙草,咖啡,茶葉,木棉,奎寧,油棕,胡椒,橡膠,椰子,丁香,豆蔻,
5. 世界上什麼地方一年四季什麼時間都可以種植莊家
在我國的海南鳥,一年四季都可以種莊稼,蔬菜,玉米,水稻一年四季都可種,是玉米育種最好的基地,不過小麥是不能種的,希望你理解,希望幫到你。
6. 一年四季有什麼莊稼
水稻和麥子呀,也有地方還會種棉花
7. 從外國引進的農作物有哪些
原產地是歐洲、中東和西亞地區的水果、蔬菜和香料:
芹菜:原產於地中海沿岸沼澤地區
西蘭花:原產地義大利
捲心菜:各個變種都起源於地中海至北海沿岸
芥菜:原產於地中海盆地
黃瓜:原產地印度
薄荷:地中海機歐洲
肉桂:原產於地中海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
西瓜:非洲、義大利南部,中東。埃及古墓中有出土
大蒜:起源於中亞和地中海地區
椰棗:原產西亞和北非
石榴:原產於伊朗、阿富汗
無花果:原產於西南亞的葉門、沙烏地阿拉伯等地
蘋果:原產於歐洲中部、東南部
孜然:原產地埃及
茴香:原產地中海地區,埃及培育最早
洋蔥:原產地洋蔥產於亞洲西南部中亞西亞、小亞西亞的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地區的可能性較大
芝麻:張騫出使西域自中西西亞地區引進
油菜:歐洲和中亞地區
油橄欖:中東敘利亞地區(不是橄欖,兩個是不同物種)
葡萄: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裏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
8. 印度尼西亞盛產什麼
印尼氣候濕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油、橡膠、咖啡、可可。
印尼油氣資源豐富,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 個盆地生產石油天然氣。政府公布的石油儲量為97億桶,摺合13.1億噸, 其中核實儲量47.4億桶,摺合6.4億噸。印尼天然氣儲量176.6萬億標准立 方英尺(TCF),摺合4.8-5.1萬億立方米。石油勘探開發基本上依靠國外 石油公司。印尼石油產量逐漸下降,自2003年以來,印尼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8年初印尼宣布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2012 年印尼原油和凝析油產量降至87萬桶/日,低於政府制定的93萬桶/日產量 目標。印尼最大的石油企業為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財富》2014 年世界500強排名123位)。
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具有輻射社會經濟其他領域的間接作用以及對邊遠地區發展的 推動作用。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印尼最大的國有礦業公司為安塔公司,另外還有印尼國有錫業集團公司。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 同種類的部門,主要有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 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印尼最大的鋼鐵企業為國有克拉卡陶鋼鐵公司,年產量約300萬噸。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9. 印度尼西亞的氣候分春夏秋冬四季還是分旱季和雨季
印度尼西亞的氣候分旱季和雨季。
印度尼西亞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無四季分別。北部受北半球季風影響,7-9月降水量豐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風影響,12月、1月、2月降水量豐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9)印尼一年四季種植什麼莊稼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的飲食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10. 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麼
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是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其發展的區位優勢包括:
一、自然條件:①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②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
二、社會經濟條件:①水稻種植業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大量勞動力,這里勞動力豐富;②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③水稻在這里種植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④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食糧。
另外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還包括熱帶企業化種植園農業和熱帶雨林遷移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