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有多少個英文報紙
主要是jakarta Post, Jakarta Globe還有 Bisnis Indonesia(這份有印尼文也有英文版本的),沒記錯的話應該就這三份
⑵ 星州日報的報刊歷史
《星洲日報》創辦初期,在上海、廈門和香港派駐記者,用電報拍發專訊,主要在於向當地的華僑傳達有關中國的最新發展訊息,作為宣傳其公司醫葯產品的工具。
1929年創立《星洲圖畫副刊》,並特約上海名畫家葉淺予,名攝影家朗靜山等為記者。因為報紙星期日一般都休刊,該報社覺得與服務社會的宗旨相違背,於是在星期日增出擁有四大張的周刊,這是華文報的創舉,也因此報份大增。同年打破新加坡報紙到午後出報的習慣,率先在清晨6時出報。
1936年搬遷新址羅賓申路128號大廈,並從英國訂購大型印刷機,每小時可印32版日報二萬份。
1937年秋,中日戰爭爆發,南洋一帶的華僑讀者對中國時局的發展非常關切,《星洲日報》因此增出一份晚報,專門報道當時中日的軍情,並譴責日本侵犯中國的暴行。
1938年冬,《星洲日報》禮聘郁達夫南來主編《星洲日報》文藝副刊《晨星》、主編《星洲晚報》文藝副刊《繁星》和《星光畫報》文藝版。郁達夫的南來,帶動了當時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島上的華文化事業的發展。 郁達夫在星洲日報前後三年,共發表400多篇抗日政論。
1939年出版《星洲十年》,主編關楚璞編委姚楠、郁達夫、許雲樵等;郁達夫題名。《星洲十年》出版後得到好評,編委關楚璞、姚楠、郁達夫、許雲樵等發起組織《南洋學會》。
1941年12月,日本皇軍南侵,《星洲日報》早報停刊,只出晚報。翌年初,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島相繼淪陷,《星洲日報》晚報也停刊。
1945年9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也無條件從馬來半島和新加坡撤軍,9月8日《星洲日報》復刊;此時《星洲日報》大部份設備及資料盪然無存,但在多人的努力下,其規模才漸復。最初星洲日報沒有自己的圖片製版設備,報上所用的電版全交與坦克路(Tank Road)的現代電版公司(Modern Engraving Co)製作,到了50年代初,星洲日報業務漸上軌道,購置了自己全套的電版設備。
1952年出版《星洲日報叢書》,包括《攝影入門》,《馬華小說選集》,《南洋風情畫》等道林紙精裝圖書,現已成稀有的絕版書。
1955年至1957年,反殖民浪潮擴大,馬新兩地的各族人民不斷爭取擺脫英國的統治。《星洲日報》當時積極支持馬來西亞獨立,一時間成為了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島主要言論平台,在爭取馬來西亞獨立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直到50年代初期,《星洲日報》只在新加坡營運,後來才在吉隆坡設立辦事處,並且每日從新加坡運載報紙到馬來半島發行。1966年7月7日,《星洲日報》的出版公司,星系報業私人有限公司購置八打靈再也的報館現址,並把報社的運作從吉隆坡轉移到八打靈再也。
由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分家,《星洲日報》便脫離新加坡的總社另起爐灶,《星洲日報》除了在新加坡總社原廠印刷外,馬來西亞報份就改由八打靈再也新廠印刷出版。在八打靈再也設廠之初,報紙仍由新加坡總社編輯部編排,然後通過電傳至八打靈再也製版,分兩地同時印刷。當時八打靈再也新廠,在《星洲日報》體系中,處於附屬地位。
2002年在金邊創辦「柬埔寨星洲日報」。
2006年進軍印尼華文報業市場,入主印尼有四十年歷史的華文「印度尼西亞日報」,並將它改名為「印尼星洲日報」。 1929 周寶筠 1935 傅無悶 1936 關楚璞 1940 俞頌華、郁達夫、潘公弼 1946 胡浪漫、江錦帆 1950-1977 黃思 1978 吳錫升(代總編輯) 1979 黃溢華 1980 黎德源 劉鑒銓(星洲媒體董事經理) 蕭依釗(現任星洲媒體執行董事,副董事經理,集團總編輯) 許春(現任星洲媒體執行董事) 卜亞烈(現任)
⑶ 印尼簽證211是什麼意思
印尼211簽證是印尼所有簽證類型中的一種,主要針對前往印尼進行60天下的商務人士。
211簽證有效期為90天,意思您90天之內必須使用簽證否則會自動失效。
211簽證的停留期分為60天和30天,30天只要用邀請函或擔保函即可申請了,但是60天的建議您使用移民局備案後的公司申請的批文,批文代碼與簽證申請代碼一致同為211。
簽證類型:B類同屬商務。
辦理時間:印尼各使館辦理時間需要3-5天。
申請211簽證基本材料:護照正本,有效期半年以上,身份證復印件,2寸彩色白底照片,邀請函及中方公司在職證明信即可。
印尼商務簽證一年多次(212/60天)
提供資料:護照原件、2張2寸白底彩色照片、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一年多次商務批文
有效期一年,簽證出簽後60天之內使用,多次往返,每次停留60天,2個工作日出簽,加急當天出簽。
印尼家屬陪同簽證(317)
提供資料:護照原件、2張2寸白底彩色照片、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結婚證復印件、配偶的護照首頁 或者是ID復印件、批文復印件(原件或者清楚的彩色掃描件)。
印尼探親簽證
提供資料:護照原件、2寸白底彩色照片兩張、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一份、結婚證復印件、邀請人護照 首頁復印件以及印尼簽證頁復印件、邀請批文原件或者彩色復印件。
⑷ 印度尼西亞是什麼意思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稱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印尼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1]。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與印尼國有建設公司(WIKA)牽頭的印尼國有企業聯合體,當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簽署了雅萬高鐵合資協議。
雅萬高鐵將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線路總長約150公里,將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准和中國裝備,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50-300公里。建成通車後,從雅加達至萬隆的時間將縮短為約40分鍾。
⑸ 訂一年的文匯報,解放日報,人民日報分別是多少錢。這三種報紙分別針對什麼內容。
香港文匯報 因為要空運到大陸,所以價格很貴,大概8塊錢一份
訂閱全年的話,如果您從當地辦事處訂閱,是2880塊錢,也可先訂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即1440\720
香港文匯報是一份面向香港全社會的綜合性大報,也是一份以社會菁英為讀者定位的香港主流報紙,目前在香港每日出版十五頁紙左右,除在香港發行外,還即日運銷中國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除香港外還每日出版歐洲航空版、美洲版、東南亞版、泰國版、菲律賓版及加拿大專版(周刊),讀者遍及五大洲,其中在印尼出版的「東南亞版」已是當地第二大華文報紙,日發行三萬份,美洲版日發行二萬余份。
被稱作香港的人民日報
主要內容您可參考網站: www.wenweipo.com
解放日報和人民日報就便宜些了,一年幾百塊錢吧
《人民日報》為中國第一大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上最具權威性、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報紙之一。人民日報是中國最具權威性、最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報紙,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是聯系政府與民眾的橋梁,也是世界觀察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人民日報及時准確、鮮明生動地宣傳黨中央精神和中國政府最新政策、決定,報道國內外大事,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
《解放日報》是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立足上海、輻射全國
⑹ 熊德龍有中國國籍嗎
熊德龍沒有中國國籍的。1947年在印尼出生的熊德龍被父母遺棄,幸好被一對中國梅州夫婦收養並撫養成人,還給他取名熊德龍,此後,熊德龍堅定自己就是一個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後半生來報答中國的恩情。
1947年11月生於印尼,兼有荷蘭、印尼血統,出生後被遺棄於孤兒院,後被旅居印尼的廣東梅縣籍華人熊如淡、黃鳳嬌收養。
熊德龍的概述
熊德龍先生,美國加州熊氏集團總裁、董事長,印尼《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美國、印尼國際日報總裁、熊氏集團總裁、印尼中華總商會主席,等。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印尼客家華人。熊德龍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亞,兼有荷蘭、印尼血統,出生後被遺棄於孤兒院。
當他快兩歲的時候,一對旅居印尼的梅州籍僑胞熊如淡、黃鳳嬌夫婦收養了他。熊德龍懷著無比熱烈的報恩之心,以自己的膽識和毅力創出了一番事業,崛起於印尼工商界,進而建立起遍布全世界的熊氏企業王國,成為飲譽國際社會的著名愛國僑領。
德龍先生事業有成後,雖身居海外卻心繫父邦,頻頻彰顯其百分之百中國心的愛國愛鄉情結,熱心祖國和家鄉的公益事業。2018年5月29日,出席第三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
2019年10月19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榮獲世界客屬第30屆懇親大會「全球客家事業傑出貢獻獎」,並在開幕式晚會為陳善寶創作的大會主題曲《HAKKA客家》點燃發布儀式。
⑺ 誰知道這句話印尼話是什麼意思
"Aku Cinta mu" 或 "aku cinta pada mu"
是我愛你或我喜歡你的意思。
aku= 我, cinta= 喜歡,愛,疼愛,
mu= 『你』的簡寫,原字為kamu。
pada= 連接詞。。。列:pada mu= 對於你。。
⑻ 印尼男子點報紙被瞬間炸飛!現場1死2傷,背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作死的印尼男子把報紙點燃後扔進了化糞池,導致化糞池爆炸,致使一死兩傷。據印尼媒體報道,有一個化糞池的清潔工,他給某化糞池做完清潔工作之後,為了證明自己已經將化糞池清理干凈,好向僱主邀功,就拿起隨身攜帶的報紙,點燃就扔進化糞池,結果化糞池內殘余的沼氣,遇上明火「砰」的一聲爆炸了,這名印尼男子也被炸飛了,後來搶救無效就死了。
在這里也是告誡所有的小夥伴們,不要心存僥幸,覺得下水道或者加油站禁用明火都是大驚小怪,殊不知你一丁點的錯誤就能釀起一場大禍。
⑼ 世界報業史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 洲出版的報紙
18、19世紀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向海外擴張,掠奪殖民地。殖民當局和移民、傳教士為了他們各自的利益, 在殖民地創辦主要用宗主國文字出版的報紙,成為這些地區報業的開端。
在亞洲,1780年英國人在印度創辦英文報《孟加拉公報》。1834年英國移民在錫蘭(斯里蘭卡)創辦英文報《錫蘭觀察家報》。印度尼西亞荷蘭殖民當局於1744年出版荷蘭文報《巴達維亞新聞》。1811年英國佔領印尼後出版英文報《爪哇政府公報》。1816年荷蘭重新佔領印尼後又出版荷蘭文報《巴達維亞日報》。1898年美國佔領菲律賓後, 美國人在菲創辦英文報《馬尼拉時報》。馬來亞檳榔嶼的英國移民於1805年出版《威爾士島王子公報》。新加坡英國移民於1824年出版英文報《新加坡紀事報》,1845年出版英文報《海峽時報》。1844年英國傳教士在泰國出版 《曼谷紀事報》 。中國境內各地由外國人出版的外文報紙,最早的是葡萄牙人在澳門於1822年創辦的葡文報 《蜜蜂華報》 ,英國人在廣州於1827年創辦的英文報《廣東紀錄報》,英國人在香港於1841年創辦的英文報 《香港公報》, 英國人在上海於1850年創辦的英文報《 北華捷報 》。 此外,在漢口、福州、廈門、天津、煙台、北京、哈爾濱、長春等地都隨殖民勢力的不同而有不同國籍的外國人辦的外文報紙。(見早期外國人辦的外文報刊)
19世紀,中東、北非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分別成為英、法和奧托曼帝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國。這些國家的統治當局創辦了阿拉伯文報紙。其中中東地區有伊拉克的《伊拉克新聞》(1816),敘利亞的《敘利亞報》(1865),葉門的《薩那報》(1879), 沙烏地阿拉伯的《漢志報》(1908)。北非地區有埃及的《哈吉報》(1827),蘇丹的《蘇丹人報》(1899), 利比亞的《馬格裡布的黎波里報》(1866),突尼西亞的《突尼西亞先驅報》(1861),阿爾及利亞的《榮耀報》(1847)。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奈及利亞於1859年由傳教士創辦約魯巴語報《伊韋·托林報》,後來加上英文,成為非洲第1張雙語報。黃金海岸(迦納)英國殖民當局於1822年創辦英文報《皇家黃金海岸公報》。賴比瑞亞的西印度群島黑人移民於 1826年創辦英文報 《賴比瑞亞先驅報》。塞內加爾法國移民於1885年創辦法文報《塞內加爾覺醒報》。獅子山英國殖民當局於1801年出版英文報《獅子山公報》,該報被認為是黑非洲第 1張報紙。尼亞薩蘭(馬拉維)英國殖民官員於 1895年創辦英文報《尼亞薩蘭時報與中非種植者報》。南非英國移民於1800年在開普敦創辦英文報《開普敦公報與非洲廣告報》。馬達加斯加法國殖民當局於1895年創辦《新聞報》。莫三比克葡萄牙移民於1902年創辦葡文報《貝拉新聞》。南羅得西亞(辛巴威)英國移民於1891年出版油印英文報《馬紹納蘭與贊比西時報》。肯亞英國移民於1902年出版英文報《非洲旗幟報》。
在拉丁美洲,巴西葡萄牙殖民當局於1808年創辦官方葡文報《里約熱內盧公報》。智利天主教牧師於1812年創辦西文報《智利之光報》。哥倫比亞西班牙移民於1791年創辦西文報《波哥大聖菲城紀事周報》。瓜地馬拉西班牙移民於 1729 年出版西文報《瓜地馬拉公報》。牙買加英國殖民當局於 1717年出版英文周報《每周新聞》。墨西哥西班牙移民於1722年創辦西文報《墨西哥公報》。烏拉圭教會於1878年創辦西文報《好公眾》。
大洋洲澳大利亞英國移民於 1803 年創辦英文周報《悉尼公報與新南威爾士廣告報》。到1886年,澳大利亞有日報48家,並開始出版星期日報。紐西蘭英國移民於1840年出版《紐西蘭及不列顛尼亞旁觀者報》。
⑽ 印尼是什麼語言
印尼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國內所有地區都通用印尼語,同時在荷蘭、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國也有許多人使用印尼語。全世界約有3000萬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他們的母語,還有大約1.4億人將印度尼西亞語作為第二語言,能較熟練的讀和說印度尼西亞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官方印尼語稱為巴哈薩(Bahasa,在印尼語里就是「語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亞的2.3億人口中,有超過300種方言。某些年長的印尼人能夠說一些荷蘭語,在商業、游覽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語。
(10)印尼報業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為了能與馬來語書面文字統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馬來文拼寫系統為標準的精確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現在印尼語跟馬來語的拼寫非常接近。
在語言學分類中,印尼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印尼語源自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馬來語,是該語言的一個地區性變種,同標准馬來語有超過80%的同源性。
基本上,所謂「馬來語言」和「印尼語言」的區別,是基於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於語言學上的考慮。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溝通的,雖然有不少語匯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馬來方言彼此之間反而無法完全互相溝通。比如說,對很多馬來人而言,他們就很難理解吉蘭丹語(Kelantanese)的發音。
此外,印尼爪哇的馬來語(Javanese Malay),則是擁有很多特有的詞彙,即使是熟悉馬來語的馬來人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