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中印邊界對峙最新進展 印度為什麼敢挑戰中國
2017年(7月7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再次駁斥了印度將洞朗地區視為三國「交界點」的言論,指出此次印度越界地區與「交界點「沒有任何關系,印度是「別有用心」、「混淆視聽」。
此前發生的事兒,梳理一下是這樣:
6月26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證實,中國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
隨後中印開始邊界對峙,雙方不斷增派人員。有印媒將其稱為「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邊界沖突。」這件事不同尋常,尤其是了解中印邊界問題的人,更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因為中印邊界長達2000多公里,有爭議的地段很多,但唯獨印度的錫金邦和中國交界的洞朗地區,從來沒有爭議。
印度同中國的錫金段,從來不屬於中印邊界爭議范圍。兩國過去對該段邊界劃分並無異議。
6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援引了1890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給出了證據,該條約第一款
就規定了中國與錫金的邊界,歷屆印度政府也都予以承認。尤其是1959年,印度開國總統尼赫魯兩次致信周恩來,表示對中錫邊界不持異議,承認1890年條約。
對印度上來說,洞朗地區位於中印不三國中間,從形狀上猶如一把刀子,直接抵在印度的胸口。該地區也確實有刀子一樣的威脅。如果中國有效利用該地區,那麼該地區往南八十公里、印度境內的西里古里走廊就面臨中國軍隊的威脅。
因為印方斷定,中國對該地區的控制力在升級。契機就是,開頭我們說國防部提到「中國近日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印方認為,一旦道路建成,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部隊輸送能力將極大提升。因此印度覺得,必須要採取行動,不顧一切代價阻止這段公路的建設。
(1)印度為什麼製造中印對峙擴展閱讀
印度對我國頻頻挑釁的原因
1、1962年後,印度汲汲於雪恥——數度挑釁但心有忌憚
印度要報仇雪恨。1962年中印戰爭的結果完全出乎印度的意料,他們絲毫沒有料到到會敗的這么徹底。印度學者認為「中國獲得全勝,印度在短時間內蒙受了嚴重的損失和恥辱「。因此自尊心超強的印度一直想再搞點事情「一雪前恥」。但畢竟"天佑正義之師「,幾次沖突里印度都沒占著便宜。
2、印度認為中國有所顧忌
1962年戰爭結束後,中國收回了所有被印度非法佔領的領土。但是,戰後中方將軍隊撤退到戰前30公里以後。這個的主要原因就是那個時候中國軍隊的補給很困難,打下來的地盤,要想守住是比較困難的。於是乎,印度在兩年後又逐步佔領了這些地方。
3、印度的大國黃粱美夢未醒
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一直都沒有拋棄它的大國夢。在政治上,他頻頻在聯合國提議,要麼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國,要麼提議取消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制,結果都被一票否決了。
軍事上,依舊是老傳統對外采購,誰的先進就買誰的,結果鬧了不少笑話。經濟上,比較多元化,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總喜歡與中國相比,有個笑話就是說他們印度再不努力要被中國追上了。
2. 中印再次對峙 印度意欲何為
印度現在挑起中印爭端有以下幾種考量:一是中印存在領土爭端,想鞏固既得利益;二是中國某些戰略觸及印度利益,想讓中國讓步;三是印度為了討好美國,想從美國撈好處;四是當前正值中國冬季,部隊調動補給困難,而印度一方較好;五是擾亂中國發展;六是長期以來中國實行韜光養晦政策,未來二三十年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不想因為一場沒有必要的戰爭而干擾發展。印度也深深知道中國的心理,知道中國輕易不會出手,所以也想來挑釁中國,從中國撈取好處,提升印度大國形象。
3. 印度為什麼要在1962年發動中印邊際戰爭
打響中印戰爭第一槍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可不是印度,所以印度至今耿耿於懷。
至於為什麼解放軍要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主要是補給線太長,主動出擊。那主要是因為印度不知天高地厚,將西藏劃入他們的勢力范圍。並且印軍已經在西藏腹地駐扎,遠遠超出了麥克馬洪線,大有接管西藏的趨勢,並且完全不理會解放軍的一再警告。總之一句話,欠揍。
至於為什麼解放軍打贏了還要撤回到麥克馬洪先以內,首先此戰的戰略目的並非奪回爭議地區,而是打消印度對整個藏區的野心,消滅其深入藏區腹地的軍隊;其次,解放軍當時沒有實力佔領爭議地區,打持久戰;最後就是地形的原因,藏南地區地處平原,易攻難守,而解放軍退至山脊線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這也是為什麼,西段佔領了以後,解放軍不退的原因,因為那裡地勢高,不易進攻。
4. 印度為什麼跟中國對峙
印度跟中國對峙,包括事實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中印兩個地區大國,戰略目標可能有疊加的地方,於是對峙不可避免。
5. 中印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起因:
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一條麥克馬洪線種下了邊界糾紛的禍根。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未至六十年代初,印方不斷升級邊境沖突。
1962年8月至10月,中國曾反復建議中印雙方在官員報告的基礎上討論中印邊界問題,但印度卻堅持要中國從西段自己的大片領土上撤出,甚至要中國東段撤出位於「麥線」以北的扯冬地區,以北作為同意談判的先決條件,這就斷然關閉了和平談判之門。
(5)印度為什麼製造中印對峙擴展閱讀: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中印戰爭照片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
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6. 中印洞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原因如下:
1、因為印度受到美國慫恿,加之印度這幾年國際形勢不錯,就來牽制中國。料到中國最近要召開十九大,不會輕易出兵,且中國一旦出兵就有可能收美國威脅三線作戰,因此印度才如此大膽派兵入侵。
2、中印洞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領土爭端,印度崛起後野心膨脹。
7. 中印洞郎地區的對峙原因是什麼
起因是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施工,然後印軍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阻撓中國在自己的領土上建設道路。
中國外交部拿出各種證據來證明洞朗屬於中國,同時譴責印軍的越界行為,並督促印軍撤兵。反觀印度方面,明顯的是理屈詞窮,一會兒說是中國入侵了印度,一會又說沒有。一會說是幫助不丹伸張領土主權,當時不丹官方的意見與印度還沒有來得及達成一致,與是印度又改口說,它進入的地段是中、不、印三國交界點,這話立即遭到了中國的反駁,三國交界點,很明顯它就只是一個點,而你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這就不只是一個點的問題,而是一個面。
中印雙方的口水仗,說到這里,已經很明白了,越界的是印度。但據報印度方面已經在洞朗地區做好長期對峙局面的准備,中國外交部表示,這只能證明印方的非法越界行為,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官方正式發出的入侵指示。《印度時報》網站周日報道稱,印軍已在洞朗爭議地區支起帳篷,而且印方一條相對穩定的物資補給線,已經在該地區建立,准備長期拖延。
8. 中印為什麼對峙
中印因為洞朗問題對峙。
長達兩個月的中印對峙,以印度撤軍宣告結束。
在對峙過程中,雙方民眾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方面,印度民眾掀起了一場又一場抵制中國的活動,如臨大敵;一方面,中國民眾對這場對峙淡然處之,心態平和輕松,甚至一些主戰言論在敘述上也顯得輕描淡寫。
這是因為雙方對於威脅的感知程度不同。
9.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是什麼尼赫魯為何突然挑起爭端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印度統治者尼赫魯是成長於英國殖民時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種擴張主義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針對中國的邊境。再加上當時的印度國內的整體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其實因為殖民統治讓印度也積攢了大量的社會矛盾,也引發了貧富矛盾和經濟矛盾,所以為了轉嫁這種矛盾,尼赫魯也就選擇了挑起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沖突。與此同時在尼赫魯挑起邊境沖突的時候,也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大力支持,這兩個大國也都向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軍火,還提供了一些巨額的貸款,在外部力量的拱火下,所以讓中印發生了戰爭。
最後這場戰爭的結局就是印度必須要為自己的所做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中國的軍隊也對印度軍隊實施了武裝反擊,戰爭結局也毫無懸念,必然是中國勝利。
10. 中印邊界對峙,印度要達到什麼目的
印度最終的目的就是想要侵佔中國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