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空氣指數多少

印度空氣指數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09 04:46:55

⑴ aqi正常范圍是多少

根據PM2.5空氣質量指數(AQI)計算公式,低於50時就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二級,應該就算正常了。

中國顆粒物濃度限值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於AQI<200時的中國PM2.524h平均濃度限值評定標准較寬松,由此導致PM2.5/PM10比值出現與實際不符的現象;在空氣質量優的情況下,即當AQI=50時,PM2.5/PM10比值為0.7,與實際情況不相符。

北京奧體中心監測點數據分析結果表明,AQI<50時,PM2.5/PM10比值小於0.5,且PM2.5/PM10的比值隨著污染指數的增大而增大。

(1)印度空氣指數多少擴展閱讀

人們一般認為PM2.5隻是空氣污染。其實PM2.5對整體氣候的影響可能更糟糕。PM2.5能影響成雲和降雨過程,間接影響著氣候變化。

大氣中雨水的凝結核,除了海水中的鹽分,細顆粒物PM2.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條件下PM2.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雲滴都長不大,藍天白雲就變得比以前更少。

有些條件下PM2.5會增加凝結核的數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極端時可能發生暴雨。

⑵ PM2.5指數8.9什麼意思

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或周報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兩種大氣污染物.
可吸入顆粒物又稱為PM10,指直徑大於2.5微米、等於或小於10微米,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的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也稱為PM100,即直徑小於或等於100微米的顆粒物.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一般而言,粒徑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顆粒物主要來自道路揚塵等;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直徑相當於人類頭發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後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個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約1萬升的空氣,進入肺泡的微塵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其次,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的能力,喪失血液.對貧血和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總之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PM2.5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推波助瀾.目前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泰國、印度等均將PM2.5列入空氣質量標准.而最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因此這就成了美國大使館數據和政府官方數據直接沖突的根本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版《空氣質量准則》中也指出:當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的死亡風險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約增加15%.一份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稱,PM2.5每立方米的濃度上升20毫克,中國和印度每年會有約34萬人死亡.
編輯本段監測情況監測標准PM2.5的標准,是由美國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監測隨著工業化日益發達而出現的、在舊標准中被忽略的對人體有害的細小顆粒物.PM2.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污染程度的指數.
到2010年底為止,除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將PM2.5納入國標並進行強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還未開展對PM2.5的監測,大多通行對PM10進行監測.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還要高很多.[1]監測對比2011年12月5日,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不足一公里,致多個省份之間的高速公路關閉,超過300個進京航班延誤或取消.
大霧天氣中出行的市民
美國駐華大使館每小時發布一次PM2.5的監測數據,數據顯示,2011年12月4日下午19時,美國駐華使館監測到北京的PM2.5濃度為522,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00,健康提示為「Beyond Index(指數以外)」,由於在美國使館公布的AQI中,最高數值只有500,因此不少網友驚呼「再次爆表」.
2011年12月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二次徵求意見稿)徵求公眾意見截止.該意見稿提出,在基本監控項目中增設PM2.5年均、日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新標准擬於2016年全面實施.
在《標准》徵求意見稿中,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環保部科技標准司負責人介紹,《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二次徵求意見稿)主要有三個方面突破:一是調整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類方案,將現行標准中的三類區並入二類區;二是完善污染物項目和監測規范,包括在基本監控項目中增設PM2.5年均、日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收緊PM10和NO2濃度限值等;三是提高數據統計有效性要求.這是我國首次制定PM2.5的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專家表示,PM2.5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已經被科學證實,近年來我國PM2.5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將PM2.5放入強制性污染物監測范圍,有利於消除或緩解公眾自我感觀與監測評價結果不完全一致的現象.將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與WHO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符合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階段和環境管理的需求.
另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並公布PM2.5的數據,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十二五」專項規劃有可能在明年年初獲國務院通過.同時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吳兌指出,現公布PM2.5的阻力來自地方,地方製造壓力阻止PM2.5公布,是當下政績考核觀、GDP獨大的直接表現.
九個城市群分別為,遼寧中部城市群、山東半島、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陝西關中、山西中北部和烏魯木齊城市群.[2]
實施時間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大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布了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PM2.5監測全國將分「四步走」.他表示,2012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而2016年則是新標准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期限,屆時全國各地都要按照該標准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並向社會發布監測結果.[3]中國情況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於2011年1月發布的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評價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20個國內評價城市普遍未開展細顆粒物監測.值得注意的是,倫敦、巴黎、紐約等對PM2.5進行頻密監測和發布的國際城市,其污染水平也相對較低,與此同時,不少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新德里等城市,也早已開展了PM2.5的頻密監測和發布.
2011年1月1日開始,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以下簡稱《測定》)開始實施.《測定》首次對PM2.5的測定進行了規范,但在環保部近期進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修訂中,PM2.5並未被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4]
2011年11月10日,中國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第七屆區域空氣質量管理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我國的PM2.5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即將出台.標准將會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第一過渡時期的數值,來說明PM2.5指數的污染危害.
pm2.5口罩除了能防塵,防pm2.5,口罩面料採用的能殺滅連抗生素都無法殺滅的「超級細菌」的康綸纖維.人在不停的呼吸中,pm2.5顆粒夾雜著大量的致病細菌被人吸入後直接侵害人體的健康.用口罩,無疑是有效的解決了即防塵、又防病的問題.
盡量減少吸煙甚至不吸煙.煙霧中有大量的pm2.5,會對人體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危害.如果無法阻止周邊的人吸煙,那麼應該盡量遠離煙霧.
大霧天不能晨練.PM2.5是引起大霧天氣的重要元兇之一,因此早上起來發現霧氣比較大時,就不宜外出進行晨練.如果一定要晨練,建議帶上真正能防pm2.5的口罩進行慢跑、小跑的運動量不大的晨練.
對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需採取統一而不是分離的應對戰略.由於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礦物燃料燃燒的排放造成,因而減輕和控制空氣污染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氣候在行動上應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氣氣溶膠的增加減少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與溫室氣體增暖作用是相反的,互相抵消的.由溫室氣體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氣溶膠的冷卻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氣溶膠將會使溫室氣體產生的增溫表現得更顯著,這將進一步增加CO2減排的壓力.因而空氣質量和氣候變化這兩個問題不能孤立地解決,它們是密切耦合在一起的.
必須發展更復雜的地球系統模式和氣候與生物地球化學變數的長期監測系統.利用這種復雜的地球系統模式
對於像中國這樣經濟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這種戰略尤其重要,因為這兩個問題不但同時存在,而且同是因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同時迅猛增長,益使空氣污染嚴重和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加.從同一源頭上解決這兩個問題不但經濟上更為有效,而且可同時解決大氣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
在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中應同時考慮溫室氣體和氣溶膠排放的綜合或集成技術,使兩者排放量都能得到減少和控制;組織各方力量編寫第一個比較完整的中國氣溶膠排放清單;進一步改善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的觀測網,尤其是氣溶膠觀測網更需擴大和加密;進行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氣溶膠——雲——氣候變化相互作用的研究,並發展氣候模式(全球和區域模式)與空氣污染模式相互耦合與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統,為建立中國中長期空氣污染及其環境和氣候影響的業務預報提供科學基礎和支持;建立耦合的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風險評估系統,根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未來情景預測,提供對社會和經濟部門影響的後果和嚴重性評估.[9]
越小的粉塵越難被過濾,美國環保署EPA實驗室研究發現對於空氣凈化(除塵)而言主要有三種清除粉塵的方法:
1)布朗運動(Brownian Diffusion) --對越小的粒子,效應越強.
2)濾網攔截(Interception) --對越大的粒子,效果越好.[6]
編輯本段環保部呼籲2012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外國駐華使領館開展對我國PM2.5監測並且發布數據,做在技術上既不符合國際通行的要求,也不符合中國的要求,既不嚴謹,也不規范.希望個別駐華領事館尊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
不合法也不合規吳曉青說,從法律上講,中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范,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路,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外交人員有義務尊重接受國法律法規,不能幹涉接受國內政.」吳曉青說,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並從互聯網發布空氣質量信息,既不符合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精神,也違反了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

世界各發達國家,包括美國,關於PM2.5的標准也是逐步提高的.比如美國1997年發布PM2.5Ⅱ級標準的時候,制定的是65微克/立方米.事隔10年,2006年修改這個標準的時候,才到35微克/立方米.因此環境質量標準的制修訂要與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緊密相連,而中國現在發布的新的空氣質量標准,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據中國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決定的.
加大信息發布力度吳曉青也表示,從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的發布上看,環保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大監測信息發布力度,「我們已經做了充分准備,將及時發布和公開環境質量監測信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74個城市,所有國控監測點都將陸續發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讓公眾及時了解監測信息情況.而且我們發布的監測信息和數據將更加完整,更加全面,一次發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PM10、PM2.5、一氧化碳共六項污染物指標的實時濃度值,並配以空氣質量AQI指數,監測項目更全、監測點位更多,更具有代表性.」
按照新標準的要求,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更加精準,也更加規范,完全能夠滿足公眾以及各國駐華機構和人員對環境質量信息的需求.所以希望個別駐華領事館尊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停止發布不具有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

⑶ 焚燒秸稈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氣惡化,這個行為為何不被禁止

焚燒秸稈致印度首都新德里空氣惡化,這個行為為何不被禁止?

隨著新德里空氣質量不斷惡化,市政府發起了一場「反污染之戰」。 新德里市政府決定耗資2億盧比(約合1800萬人民幣)在市中心修建一座空氣凈化塔,預計10個月內完工。

c

由於空氣污染嚴重,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指出,德里等國家首都區醫院醫治呼吸道相關疾病病人增加30%,尤其是兒童和老人受影響最大。德里和鄰近的北方省諾伊達(Noida)政府已下令各級學校,停止戶外活動,直到空氣質量好轉為止。

⑷ 印度這次霧霾有多嚴重

印度首都新德里連日來遭遇嚴重霧霾,大約1800所小學被迫於5日暫時關閉。新德里市政官員此前預計,停課學校將在7日空氣質量好轉後復課。
不過,由於空氣質量每況愈下,不僅先前停課學校難以復課,新德里市政府6日宣布,當地所有學校將自7日起停課三天。與此同時,市政府還頒布了暫停拆建工作、暫時關閉燃煤電廠等治霾措施。
PM2.5超標90倍以上 17年來最嚴重
自10月底以來,新德里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指數持續爆表。按照印度科學和環境中心的說法,這是新德里過去17年來最嚴重的一場霧霾。
按美聯社說法,新德里南部地區5日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甚至超過每立方米900微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所設安全指數的90多倍。
媒體此前報道,最新一輪霧霾,直接起因於新德里市民10月30日燃放數百萬只鞭炮以慶祝一個宗教節日,結果空氣質量一夜之間急劇惡化。
不過,新德里地區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傑里瓦爾說,除節日因素,周邊地區農民焚燒秸稈也是造成近日首都霧霾驅之不散的主要原因,眼下的新德里堪比「毒氣室」。
新德里周邊地區多半以農業為主,農民通常在冬季將田地里的農作物秸稈焚燒,為下一輪播種季做准備,這大大加劇了空氣質量惡化。
「接下來幾天會有更多農作物秸稈被焚燒,因此無法指望污染情況能夠減輕。」凱傑里瓦爾說。
暫停拆建關煤電廠 學校至少停課5天
眼看新一輪霧霾愈發嚴重,約250至300名新德里民眾6日晨舉行抗議,呼籲政府和民眾為治理污染作出更多努力。不少人舉著標語,要求農民停止秸稈焚燒。
凱傑里瓦爾當天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出台一系列治霾措施。「(自7日起)新德里所有學校停課3天;市區內拆建工作暫停5天。」他說。
其他措施包括:全市除醫院、手機信號塔等重要場所外,暫停使用柴油發電機10天;新德里邊緣一處燃煤電廠暫時關閉10天;自10日起,對全市主要道路每周進行一次吸塵。凱傑里瓦爾還建議居民盡可能待在室內避免外出、盡量在家辦公。
與此同時,印度環境部門計劃召集新德里周邊地區官員,商議整治秸稈焚燒的措施。

按美聯社的說法,為緩解空氣污染,新德里市政府今年早些時候曾出台「限行令」,兩度實施為期15天的私家車單雙號限行。凱傑里瓦爾藉此提醒民眾,為治理眼下的嚴重霧霾,可能再次實施類似「限行令」。

⑸ 亞洲空氣質量指數最高是哪個國家

按原理來說、遍布全海南的各大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像我國靠海的三亞、海南。還有馬來西亞、泰國、巴林、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地。
其中,我國三亞環境空氣質量經河東區、河西區、亞龍灣旅遊開發區、南山文化旅遊區4個監測點顯示,均符合國家環境質量標准(GB3095—1996)中的一級標准。市區空氣污染指數(API)年平均值為27,空氣綜合污染指數為0.37,在國內48個重點城市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排名中為最小值,空氣質量最好。

1 古巴哈瓦那 0.142
2 中國三亞 0.510
3 阿根廷門多薩 0.550
4 芬蘭坦培雷 0.563
5 中國海口 0.678
6 紐西蘭奧克蘭 0.680
7 紐西蘭克來斯特徹特 0.695
8 澳大利亞悉尼 0.737
9 美國邁阿密 0.765
10 土耳其薩姆松 0.767

⑹ 印度空氣污染嚴重,是農民焚燒造成的嗎

環境,對於當今世界而言,那絕對是一個始終居於頭條的話題。全球環境正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是真的,但有些國家未免是不好得太嚴重了些,比如印度。據統計數字來看,全球有15個城市是空氣污染最厲害的,而印度一下佔了14個。據說印度首都的PM2.5濃度最高達到過810,難怪被英國稱為“毒氣室”呢。


時至今日,全世界都起來為整治環境污染出力了,印度似乎有些拖後腿,單純為了自己國家的經濟,而視工業與其他原因於不顧,只一味甩鍋農業。這樣的做法實在不怎麼厚道,農民為什麼不反過來問政府,問問是誰讓他們生活得如此貧窮落後呢?

⑺ 印度海岸線並不短,為什麼卻沒有一處海灘出名呢

《孟子·公孫丑下》有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我國古代作戰時的“座右銘”,在打仗的時候一定要佔據氣候、地理或者人心向背的優勢。其實天時地利人和的說法不僅適用於戰爭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來說都是如此。很多國家氣候地理條件相當好,物質資源也豐富,但是因為人口素質不夠,或人心不齊而發展緩慢,這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印度就是一個典型的占據天時地利卻發展較為緩慢的國家。

為什麼說印度占據了天時地利呢?作為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北部有喜馬拉雅山天險,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東西兩岸同樣是大片平原。平原地區佔到了印度國土面積的40%左右,山地和高原的海拔也大多不超過1000米。在氣候上,印度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而且農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這也使得印度是世界上農業規模最龐大、糧食產量和出口最大的國家之一。

▲秸稈焚燒產生大量煙塵

一般情況下,較嚴重的污染都是重工業化帶來的,在工業化上還差得遠的印度為何會擁有如此“突出”的污染水平呢?說起來,印度的農村地區可謂是“貢獻卓著”。印度的空氣污染源主要來自於薪柴燃燒、低質量燃料燃燒以及大量秸稈焚燒等,這些也是印度霧霾的主要來源。然而這些東西並不能被禁止使用,因為對於大部分貧窮的印度人來說,他們生火做飯只能使用這些東西。印度政府曾經承諾提高液化氣普及率,但大部分家庭主婦還是享受不到液化氣帶來的便捷,只能燃燒這些會造成大量污染的物質。

結語

一個國家要想富強起來,在某些方面自然是要付出代價的——工業化進程必然導致環境被破壞,強如英美也逃不出這個規律。然而在環境已經被污染到相當嚴重的情況下,工業化進程仍舊十分緩慢,這背後的原因就值得深思了。畢竟“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印度在坐擁天時地利的情況下,不提高全體民眾素質,一味依靠高種姓發展,搞粗放式經濟,這必然會導致社會割裂,同時嚴重的污染又會導致第三產業難以發展、經濟結構難以改進完善,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所謂“見微知著”,從印度缺乏世界級海灘一事中,就足以看到印度當下仍然面臨的諸多弊病。

⑻ 明年將有很多城市要開始監測PM2.5,PM2.5到底是什麼意思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011年12月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二次徵求意見稿)徵求公眾意見截止,新標准擬於2016年全面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並公布PM2.5的數據。
概念辨析

污染較重的天氣情況

污染較重的天氣情況PM,英文全稱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
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或周報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是人們較為熟悉的兩種大氣污染物。
可吸入顆粒物又稱為PM10,指直徑大於2.5微米、等於或小於10微米,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的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也稱為PM100,即直徑小於和等於100微米的顆粒物。
編輯本段
顆粒來源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
一般而言,粒徑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顆粒物主要來自道路揚塵等;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編輯本段
性狀危害
健康損害
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直徑相當於人類頭發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後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推波助瀾。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研究結果還表明,PM2.5和PM10濃度越高,兒童及其雙親呼吸系統病症的發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響尤為顯著。
試驗論證
《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上增刊登過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項新發現:2004年至2006年期間,當北京大學校園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在約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也有所增加。雖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但PM2.5的影響顯然更大。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版《空氣質量准則》中也指出:當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的死亡風險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約增加15%。一份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稱,PM2.5每立方米的濃度上升20毫克,中國和印度每年會有約34萬人死亡。
編輯本段
監測情況
監測標准
PM2.5的標准,是由美國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為了更有效地監測隨著工業化日益發達而出現的、在舊標准中被忽略的對人體有害的細小顆粒物。PM2.5指數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測控空氣污染程度的指數。
到2010年底為止,除美國和歐盟一些國家將PM2.5納入國標並進行強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還未開展對PM2.5的監測,大多通行對PM10進行監測。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張全球空氣質量地圖,專門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
全球空氣質量地圖
地圖
全球空氣質量地圖由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製作。他們根據NASA的兩台衛
星監測儀的監測結果,繪制了一張顯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圖。 在這張圖上紅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現在北非、東亞和中國。中國華北、華東和華中PM2.5的密度,指數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過了撒哈拉沙漠。
在這張2001-2006年間平均全球空氣污染形勢圖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區在北非和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還要高很多。
中國情況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於2011年1月發布的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評價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20個國內評價城市普遍未開展細顆粒物監測。值得注意的是,倫敦、巴黎、紐約等對PM2.5進行頻密監測和發布的國際城市,其污染水平也相對較低,與此同時,不少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新德里等城市,也早已開展了PM2.5的頻密監測和發布。
2011年1月1日開始,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以下簡稱《測定》)開始實施。《測定》首次對PM2.5的測定進行了規范,但在環保部近期進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修訂中,PM2.5並未被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1]
2011年11月10日,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第七屆區域空氣質量管理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我國的PM2.5大氣環境質量標准即將出台。標准將會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第一過渡時期的數值,來說明PM2.5指數的污
北京空氣質量
染危
北京空氣質量害。
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氣環境專家、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遠航透露,世衛組織的標准與美國標准比稍微松一些,即使按照世衛的標准,加入PM2.5後,中國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將從現在的80%下降到20%,「我想這也是環保部遲遲未能下定決心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監測體系的原因。」[2]
編輯本段
治理策略
對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需採取統一而不是分離的應對戰略。由於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礦物燃料燃燒的排放造成,因而減輕和控制空氣污染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氣候在行動上應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氣氣溶膠的增加減少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與溫室氣體增暖作用是相反的,互相抵消的。由溫室氣體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氣溶膠的冷卻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氣溶膠將會使溫室氣體產生的增溫表現得更顯著,這將進一步增加CO2減排的壓力。因而空氣質量和氣候變化這兩個問題不能孤立地解決,它們是密切耦合在一起的。

污染較重的空氣狀況
必須發展更復雜的地球系統模式和氣候與生物地球化學變數的長期監測系統。利用這種復雜的地球系統模式
污染較重的空氣狀況
可以更准確地模擬和預報上述兩方面的重要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以及反饋機制,這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性任務。如果試圖把全球變暖維持在一規定的閾值的環境戰略中,就不僅要考慮二氧化碳減排,而且也必須同時考慮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及其氣候後果。為了從經濟上得到最大的節約和獲得雙贏的效果,應該採取協同應對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減排、低碳戰略,即應該採取統一的而不是分離的科學研究和應對戰略。尤其將來隨著空氣污染的不斷治理和改善,可大大降低氣溶膠的冷卻作用,這將進一步加大未來溫室氣體的減排量,否則全球氣溫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和量值上升。對於像中國這樣經濟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這種戰略尤其重要,因為這兩個問題不但同時存在,而且同是因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同時迅猛增長,益使空氣污染嚴重和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加。從同一源頭上解決這兩個問題不但經濟上更為有效,而且可同時解決大氣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
在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中應同時考慮溫室氣體和氣溶膠排放的綜合或集成技術,使兩者排放量都能得到減少和控制;組織各方力量編寫第一個比較完整的中國氣溶膠排放清單;進一步改善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的觀測網,尤其是氣溶膠觀測網更需擴大和加密;進行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氣溶膠——雲——氣候變化相互作用的研究,並發展氣候模式(全球和區域模式)與空氣污染模式相互耦合與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統,為建立中國中長期空氣污染及其環境和氣候影響的業務預報提供科學基礎和支持;建立耦合的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風險評估系統,根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未來情景預測,提供對社會和經濟部門影響的後果和嚴重性評估。[3]
編輯本段
監測對比
2011年12月5日,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不足一公里,致多個省份之間的高速公路關閉,超過
大霧天氣中出行的市民
300個進京航班延誤或取消。
大霧天氣中出行的市民美國駐華大使館每小時發布一次PM2.5的監測
數據,數據顯示,2011年12月4日下午19時,美國駐華使館監測到北京的PM2.5濃度為522,空氣質量指數(AQI)為500,健康提示為「Beyond Index(指數以外)」,由於在美國使館公布的AQI中,最高數值只有500,因此不少網友驚呼「再次爆表」。
與此同時,北京市環保局的官方微博「綠色-北京」每日下午公布1次過去24小時監測數據,再公布一次未來24小時的預測數據,公布4日中午12時至昨午12時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93,質量級別為「輕度污染2級」。
兩個等級之間的差別引發爭議,北京當局曾解釋,這是因為兩國空氣質量標准不同,但北京市民均覺得空氣遠不止「輕度污染」,有網友調侃「監測儀戴口罩了嗎?以後喝西北風都有可能中毒。」[4]
編輯本段
監測實施
徵求意見
2011年12月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二次徵求意見稿)徵求公眾意見截止。該意見稿提出,在基本監控項目中增設PM2.5年均、日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新標准擬於2016年全面實施。
在《標准》徵求意見稿中,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與世界衛生組織(WHO)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環保部科技標准司負責人介紹,《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二次徵求意見稿)主要有三個方面突破:一是調整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類方案,將現行標准中的三類區並入二類區;二是完善污染物項目和監測規范,包括在基本監控項目中增設PM2.5年均、日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濃度限值,收緊PM10和NO2濃度限值等;三是提高數據統計有效性要求。這是我國首次制定PM2.5的國家環境質量標准。
專家表示,PM2.5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已經被科學證實,近年來我國PM2.5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將PM2.5放入強制性污染物監測范圍,有利於消除或緩解公眾自我感觀與監測評價結果不完全一致的現象。將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與WHO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符合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階段和環境管理的需求。
另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及九個城市群可能會被強制要求先行監測並公布PM2.5的數據,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十二五」專項規劃有可能在明年年初獲國務院通過。同時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吳兌指出,現公布PM2.5的阻力來自地方,地方製造壓力阻止PM2.5公布,是當下政績考核觀、GDP獨大的直接表現。
九個城市群分別為,遼寧中部城市群、山東半島、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陝西關中、山西中北部和烏魯木齊城市群。[4]
實施時間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大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布了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PM2.5監測全國將分「四步走」。他表示,2012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而2016年則是新標准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期限,屆時全國各地都要按照該標准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並向社會發布監測結果

嘻嘻,很詳細咯,望採納

⑼ 東京,紐約,新加坡,悉尼這幾個城市哪一個空氣質量最好

今天早晨,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空氣質量位居全球最差之列。新南威爾士州七個地區全面發布禁止生火禁令和「嚴重」火災危險預警。悉尼西北部發生的叢林大火,導致整個城市被濃煙籠罩,促使相關機構不得不發出健康警告。由於空氣質量處於「危險」等級,悉尼居民被警告呆在室內。
新南威爾士州農村消防局表示,高斯珀斯山一場巨大的叢林大火產生的煙霧正被吹過悉尼大部分地區,預計隨著天氣轉暖和風力增強,煙霧將開始消散。但是由於北方影響,RFS的聲明中仍然表示:未來幾天內,大火可能會影響悉尼。悉尼居民本周二被警告有嚴重火災危險,因為該市部分地區的溫度已經飆升至37攝氏度,可能逼近40攝氏度。
目前該地區數十場叢林大火肆虐。在社交媒體上,當地人紛紛上傳照片,描述醒來時看到朦朧的天空,還聞到了空氣中彌漫的煙味。約有五百萬人居住在新南威爾士州首府,該州已連續數周受到大火的影響。自十月以來,已有六人在該州北部的叢林大火中喪生。有關部門表示,周二煙霧的來源是該市西北部150公里外的沃爾萊米國家公園的一場大火所致,目前該州過火面積已增至1500平方公里。
周二早間,悉尼西北部的空氣質量驟降至危險水平,部分郊區的細顆粒物指數升至300到500之間。澳大利亞國家空氣質量標准指數是100,而良好空氣質量指數通常低於66。
勞斯山(Rouse Hill)和展望(Prospect)的最新能見度指數均超過2000,而微粒污染指數則分別為511和380。微粒污染的危險指數超過200,污染就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在悉尼東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區,顆粒污染正導致空氣質量從「差」升級到「危險」。
1小時前澳大利亞悉尼當地時間上午9點,悉尼西北部上午9點左右的微粒污染指數為2334,幾乎是雅加達和北京的20倍。根據世界空氣污染實時空氣質量指數(WAQI)的數據,這一危險的高讀數使悉尼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最糟糕的城市,是加爾各答空氣污染指數999的兩倍。
而根據airvisual的實時數據,煙霧使悉尼在全球空氣質量最差的城市中目前排名第14位,中國上海目前排名第15位,成都排名第18位,杭州排名第21位。排名前10位的城市目前主要是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國家的城市。
RFS表示,截止今天早上,全州共發生48起大火,其中23起尚未得到控制。1300多名消防隊員和90多架飛機正在應對這些火災,進行回火作業,並在天氣預報稱將出現炎熱、乾燥和大風天氣之前加強控制措施,其中7個地區將全面禁止生火。

⑽ 官方限定「空氣質量指數」最高為500封頂,是否符合科學道理

按原理來說、遍布全海南的各大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像我國靠海的三亞、海南。還有馬來西亞、泰國、巴林、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地。
其中,我國三亞環境空氣質量經河東區、河西區、亞龍灣旅遊開發區、南山文化旅遊區4個監測點顯示,均符合國家環境質量標准(GB3095—1996)中的一級標准。市區空氣污染指數(API)年平均值為27,空氣綜合污染指數為0.37,在國內48個重點城市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排名中為最小值,空氣質量最好。
1 古巴哈瓦那 0.142
2 中國三亞 0.510
3 阿根廷門多薩 0.550
4 芬蘭坦培雷 0.563
5 中國海口 0.678
6 紐西蘭奧克蘭 0.680
7 紐西蘭克來斯特徹特 0.695
8 澳大利亞悉尼 0.737
9 美國邁阿密 0.765
10 土耳其薩姆松 0.767

閱讀全文

與印度空氣指數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足球隊怎麼叫英格蘭呢 瀏覽:253
伊朗無人機在哪個國家 瀏覽:80
義大利人怎麼稱呼女友 瀏覽:4
中國移動網路電視怎麼看中央1套 瀏覽:359
越南路由器多少錢一套 瀏覽:112
為什麼伊朗會和以色列打仗 瀏覽:347
英國留學自費要多少 瀏覽:185
義大利養什麼鳥最好 瀏覽:847
為什麼伊朗的女生這么好看 瀏覽:426
印尼怎麼把燕窩郵寄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27
義大利哪個轉運公司好 瀏覽:207
印度老香檀手串怎麼盤 瀏覽:187
中國四冶有哪些分公司 瀏覽:987
中國玩人妖多少錢 瀏覽:212
中國女人去哪裡找媳婦 瀏覽:734
伊朗最忌諱什麼顏色 瀏覽:272
義大利懸崖餐廳在哪裡 瀏覽:821
英國留學都有什麼特徵 瀏覽:748
中國第一條瀝青路在哪裡 瀏覽:3
美國制裁伊朗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