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郵票早期怎麼看

印度郵票早期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2-07-08 23:46:57

『壹』 郵票發行國家或地區是如何被銘記的

郵票的發行主體是郵票身份的重要標識。自郵票誕生以來,全球發行郵票的實體逾千個,除了政府機構,還有軍隊等部門也參與了郵票發行。在滄桑巨變中,各國版圖分分合合,不斷變化,還有許多當初發行郵票的實體已經消亡。目前世界上還有2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郵票。能夠認清這些郵票上國家或地區的銘記是一門學問。

早期世界各國發行的郵票,有許多不印國名,如英國、瑞士、巴西、匈牙利、奧地利等。1874年萬國郵聯的前身,郵政總聯盟在《萬國郵政公約》第187條規定,郵票上必須印國名或銘記。現在除英國以外,各國或地區都有國名或銘記。有時存在特例,如我國1933年發行的《譚院長紀念郵票》全套4枚,票面上就沒有印國名。

一般一枚郵票上只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銘記。但也有特例,如一枚郵票上就有「肯亞(KENYA)、烏干達(UGANDA)、坦尚尼亞(TANZANIA)」三國的銘記,並在三個國家內都使用有效,這是歷史上殖民時期沿襲下來的結果。聯合國郵票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發行的郵票大多數用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俄文5種文字標明。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郵票在不同時期的銘記是有變化的。以中國為例,就有「大清郵政局」、「大清國郵政局」、「大清郵政」、「中華民國郵政」、「中國人民郵政」、「中國郵政」等。許多國家也存在這種變化。有的國名憑借英文知識可以猜出來,例如:AUSTRALIA(澳大利亞),BOTSWANA(波札那),BRASIL(巴西),BANAMA(巴拿馬),PAKISTAN(巴基斯坦)等。但是有些憑借英文知識就猜不出來,例如:BURMA(緬甸),LIECHTENSTEIN(列支敦斯登)、CENTRFRICAINE(中非)、KOREA(韓國)等。有些國家用本國主要民族的名稱代表國名,如匈牙利使用「MAGYAR」(馬扎爾,匈牙利主要民族)代表,瑞士使用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民族名稱「HELVETIA」(荷爾維第亞)代表國名。有些國家郵票上只使用本國官方文字或縮寫字母標注,這也是大多數國家的通行做法,如採用中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阿拉伯文等。採用縮寫字母表示的,如:CCCP(蘇聯)、U?S(美國)、DDR(原民主德國)、SWA(西南非洲,即納米比亞)等,更增加了認識的難度。

許多國家同時使用本國文字和英文標注國名,更便於該國郵票走向世界。如印度(INDIA)、泰國(THAILAND)、埃及(EGYPT)、伊拉克(IRAQ)、以色列(ISRAEL)等。中國現在也加上了英文(CHINA)。日本自1966年起加註拉丁字母「NIPPON」。有些國家國名更改過,如斯里蘭卡(SRILANKA)原名「錫蘭(CEYLON)」,貝南(BENIN)原名「達荷美(DAHOMEY)」,吉布地(DJIBOUTl)原名「索馬裏海岸(SOMALIS?TKFRAN?AISEDES)」,尚比亞(ZAMBIA)原名「北羅得西亞(NORTHERNRHODESIA)」,馬達加斯加(MADAGASAR)原名「馬爾加什(MALAGASY)」,迦納(GHANA)原名「黃金海岸(GOLDCOAST)」等,前、後國名既要同時記住,又要能把前、後國名對應正確。最好能同時記住更改國名的時間。另外,某些國家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郵票上的銘記有多種變化,必須了解世界歷史和一些國家的歷史才能判斷出來。如中非曾經在郵票上使用過「法屬剛果」、「烏班吉沙里」、「烏班吉沙里法屬赤道非洲法國」、「法屬赤道非洲」、「自由法屬非洲」、「中非共和國」、「中非帝國」等。德國就有「民主德國」、「聯邦德國」、「西柏林」等區分。郵票上銘記的演變,是一個國家歷史的寫照。有些國家,有時聯合,有時分開,發行郵票的主體經常變化,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由阿布扎比(AUBDHABI)、富查依拉(FJEIRA)、迪拜(DUBAI)、阿治曼(AJMAN)等7個阿拉伯國家合並;1963年9月成立的馬來西亞由柔佛、沙撈越、霹靂、新加坡等14個蘇丹國和地區組成。「阿聯」也曾合並、分開,都各自發行過郵票。

有的國家和地區的名字,可能你不熟悉,甚至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例如:BURKINAFASO(布吉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PITCAIRNISLANDS(皮特凱恩群島)、COMORES(葛摩群島)、LIECHTENSTEIN(列支敦斯登)、KIRIBASI(吉里巴斯)等。一些不法之徒偽造貌似郵票的「花紙頭」蒙騙集郵愛好者,常常杜撰國名,或印上與某一個國家相似的假名。熟知郵票上各國和地區的銘記,可以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對於假郵票上臆造的國名,一眼即可識破。如:BERNERA ISLAND SCOTLAND、SAN DA ISLAND、STATE OF OMAN、KINGDOM OF YEMEN、MANAMA等。

『貳』 教你如何一眼分辨下水郵票

大凡有點閱歷的郵迷,一定聽說過「下過水」「二膠」這些名詞。多數收藏者都對下過水的郵票敬而遠之,那麼商家為何要將郵票下水來洗,還要重新去上膠呢?因為郵票年代久遠自然發黃、發霉等現象,個別商家為了滿足顧客眼前的審美觀,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發黃、變霉的郵票洗掉,變成「無膠」,或重新上膠,變成「二膠(後膠)」。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這樣做了,那麼以後郵票是不是就不會再發黃、發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保存的再好,N 年之後,郵票的品相還是會發生改變。好的保存方式,只是能起到減緩郵票氧化變黃的速度和程度而已。但無論怎麼保存,最終也敵不過時間老人的蹉跎,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對於超過30年的老郵票,原背膠微微泛黃,仍屬於值得收藏或投資的好郵票。 對於「下過水」、「二膠」的鑒別方法,網上觀點眾多,但大多缺乏可操作性,用目前最潮的語言來說,就是「不靠譜」。有見及此,筆者把自己研究到的方法寫出 一看是否均勻。 下過水的郵票,有很多是無膠的,但有的票雖下過水,但背膠沒有完全洗下來,還會有些膠,但分布不均勻。對於這種情況,可拿著票,讓光線與郵票背面成30-60度角,仔細觀察,如果郵票曾經下過水,會看到其背膠並不均勻。 二看「胎記」。 下過水的郵票,背面看上去都像雪一般的白,白的有點兒刺眼,雜質和墨點極少。想像一下,以前印好的郵票都是一版壓著一版疊放的,有些郵票的油墨未完全乾透,就會印在上面一版的郵票背膠上,因此原膠郵票的背面多少都會帶有墨跡,部分早期的郵票,例如一輪生肖雞、T65、T71等,墨印的想像更加明顯。當然,隨著印刷原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90 年代之後的郵票,背膠越來越干凈了。但對於三四十年前的郵票,背膠上有輕微的墨印、雜質或紙點,反而是原膠的一個天生的「胎記」。 三看硬度。 下過水的郵票,其硬度沒有原膠的好,也就是說彈性不好,用手輕微的撥一下票角,感覺很軟。 四是注意事項。 下過水的郵票也分檔次,處理手法拙劣的一眼就能看出來,紙張一般會有比較明顯的凹凸感,就象長了疙瘩一樣。如果再刷二膠,一般膠都比較薄、透明,顏色較白而且膠不均勻。而一些處理手段高超的下水票,判斷起來則有點難度,最好拿原膠票來對比。但與原膠票進行比較的話,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用來比較的參照物(郵票)最好是同一套郵票,如果沒有相同的郵票,最起碼也要找年代相仿的。不同年代的郵票,其用紙、背膠均有明顯差異。每套郵票的膠,尤其是老紀特,都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例如很多老紀特票本身採用的背膠就是有顏色的,因此如果你買到背膠很白的,那反而是下過水的或二膠票。因此拿編年票和 JT 比較、或者拿JT 與CS 票比較,完全沒有參考意義。 小型張的鑒別方法 對於小型張來說,因為齒孔並不撕開,也看不到齒孔的截面。但是小型張面積大,二膠破綻也會出現,膠面不均勻。另外,二膠型張手感一般都軟乎乎的,不夠「勁道」,因為是下過水的。而且票感覺僵直,很不自然,膠的厚薄程度也不夠均勻。 另外之前看到網上有一種觀點,說是對著郵票背膠用嘴哈口氣,如果是原膠的票,很快就會彎曲,膠越厚,彎曲程度越大,等水分干後,恢復原狀。筆者認為用這種方法來判斷,並不可靠,畢竟各地區的空氣濕度不同,原膠票本身含水量的不同,對於「彎曲程度」的判斷也只能憑主觀,操作性不強。而且,對著郵票背膠用嘴哈氣,副作用很大,就算商家允許你這樣做,這套郵票日後發黃的風險也大大增加(想像一下口氣中的微生物)。

『叄』 早期郵票postage revenue是什麼國家名

英國在1883-1911年,這段時間內發行的郵票票面上印有「POSTAGE & REVENUE」(郵資和稅收)。1912-1957年,這段時間發行的郵票票面上改印為「POSTAGE REVENUE」(郵資稅收)。

我把這兩個時間段的郵票個發一枚給你看一下。

『肆』 郵票中的歷史

郵票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徵收對象的改變:1.降低了郵費2.按重量計費3.先付郵費。通信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郵票是發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葉。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在1836年來自盧布爾雅那的奧地利人勞倫斯·科師爾(Lovrenc Ko?ir)向奧地利政府提出建議,引入郵票簡化郵政服務。蘇格蘭書商詹姆斯·查門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遞交了類似的建議。建議可能為羅蘭·希爾所採納,而後者在1835年受不列顛政府委託去對郵政進行改革。希爾因此成為郵票使用的倡導人。 在19世紀早期,郵資是按郵件送遞路程遠近和信件紙張數量分別逐件計算的,即「遞進郵資制」,費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規定,郵程在15英里之內收費4便士;20英里內收費5便士;300英里內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郵遞條件還會另加郵資。郵資非常昂貴。據記載,一封從倫敦到愛爾蘭的信件就要花費一個鐵路工人一個月工資的兩成。如此高昂的郵資不僅平民望而卻步,連國會議員也難以承受,為此國會竟決定議員可享有免費郵件。結果一些議員將這些免費郵件大肆贈送給親朋好友,免費郵件竟占郵件總數的75%,郵政部門因此虧空嚴重。而民間也想盡辦法逃避郵資,諸如請人代送或拒絕收件等方法層出不窮。 希爾於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為《郵政改革—其重要性與現實性》的書籍,主張取消郵件免費特權,在英國本土郵件重量只有低於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並且由寄件人預付郵資,還提出用一種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付郵資,引起廣泛回響。1839年7月22日,希爾的郵政改革主張終於在下議院通過。8月17日,該方案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通過,決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實行。1840年3月,第一批郵票240個郵票模版製作完成,4月15日開機印刷,並於同年5月1日正式發行,並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稱之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這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圖幅為19mmX23mm,無銘記,無齒孔,有背膠,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兩枚郵票設計也是多得羅蘭·希爾。為之他收到數千份設計,最後都為他棄之不用。郵票上的畫像來自於一枚他特別喜歡的1837年紀念幣。面值1便士的郵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則是藍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為之製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則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廠(Perkins, Bacon Petch)承擔。而黑便士郵票也有其不足之處,郵票上的黑色郵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鑽空子(漏洞)將其反復使用。為此,之後的1便士郵票改用紅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紅便士宣告誕生。
在1840年郵票誕生以前,出現過有很多種郵件付費形式。巴黎郵局的佃戶讓—雅各·雷奧爾德·德·維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年發明了一種名為「付款票」(或應付票據,法語:Billet de port payé),這是與郵票類似的紙樣收費條,價值「一蘇」。這種付款條背面並無粘性,需要用夾子或繩帶固定在信件上。目前這種付款票已很難見到,而且流傳至現世的情況不詳。 在英國也有類似郵票前身製品。自1680年起倫敦芬尼郵局(London Penny 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 Dockwra)和羅伯特·穆里發展出新的郵價統一系統,他們為發信者的郵件蓋上郵戳的做法非常受歡迎,致使當時約克公爵在郵政領域的壟斷地位岌岌可危。不過公爵向芬尼郵局施壓,迫使後者在兩年後放棄該項業務,而且被並入郵政總局。而芬尼郵局一些流傳下來的三角形郵票(英語:triangular postmarks)現在依然可在博物館見到。另外最少有四枚為私人所收藏。 三角郵票
19世紀初一些城市出現了所謂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為貼在信封上印刷郵票的前身。1818年撒丁島出現一蓋有郵戳的信紙(Carta postale bollata),1821年前後由不列顛報紙發出的回復卡也已經有郵戳印記。世界上第一張印有郵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從悉尼發出的郵簡(letter sheets)。
兩枚郵票誕生後不久,其他國家也開始跟著使用起郵票來。1841年和1842年在美國出現了一些郵票。1843年巴西也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郵票,共3枚,面值分別為30、60和90雷依斯,被稱為牛眼郵票 牛眼郵票
,是世界珍郵之一。1843年3月1日,瑞士蘇黎世州發行地方郵票,分別以阿拉伯數字4和6為主圖案,這是世界第一套雙色郵票。1849年,法國發行了第一套郵票,以穀物女神色雷斯為圖案。德國的第一枚郵票則是黑一,在1849年11月1日由巴伐利亞王國發行。1850年德國城邦漢諾威,普魯士,薩克森,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還有巴登緊隨其後。奧地利則在1850年6月1日開始發行郵票,它們在列支敦斯登境內同樣有效。中國的第一張郵票是大清郵政在1878年1月發行的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 中國滿清煙台發行的一套地方郵票很快就有新的郵票種類誕生,例如在奧地利1851年出現的報紙郵票。而1871年秘魯值第一條鐵路開通之際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紀念郵票。但並非所有歷史學家都贊成此觀點。郵票開始具有廣告效果。 郵票

閱讀全文

與印度郵票早期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軍警工資如何 瀏覽:423
愛人錯過中國版怎麼唱 瀏覽:721
英國直飛有什麼航班 瀏覽:277
印尼巴士怎麼加寶馬 瀏覽:781
一個伊朗白色的硬幣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365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3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7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3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1
越南芒果有哪些產品 瀏覽:360
中國部隊房產最長可以租多少年 瀏覽:757
中國移動的信箱是多少 瀏覽:306
印度文字怎麼寫才好看 瀏覽:499
伊朗購物用什麼錢 瀏覽:419
伊朗人結婚要多少錢 瀏覽:933
越南航空vn503多少座 瀏覽:701
中國機長有多少人出鏡 瀏覽:488
中國有嘻哈賺多少 瀏覽:535
英國的足球隊怎麼叫英格蘭呢 瀏覽:253
伊朗無人機在哪個國家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