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代女詩人有哪些,及其作詩特色
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
寫作特點
舒婷詩歌特有女性的細膩和敏感,如她對愛的細膩感受,以及對人生的苦難的體悟,充盈著浪漫主義和理想色彩,對祖國、對人生、對愛情、對土地的愛,既溫馨平和又潛動著激情。她的詩擅長運用比喻、象徵、聯想等藝術手法表達內心感受,在朦朧的氛圍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朧而不晦澀,是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說,她的詩並不「朦朧」。只是多數詩的手法採用隱喻、局部或整體象徵,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達的意象有一定的多義性。
代表作品
《流水線》《神女峰》《會唱歌的鳶尾花》《一種演奏風格:舒婷自選詩集》(詩集,作家出版社,2009)等。
人物評價
通過古典與現代,融會素直與曲婉,深入時代與人生的潛流,找尋個我生命經驗和群體情愫的契合而直啟社會心理潮汐之觸點:現實感傷,情志追懷,理想訴求,於清雋蘊藉之詩意境界,傳達她獨自深入的靈魂的歌吟,和被這歌吟洗亮了的詩性人生——傳統面影與現代氣質的完美融合,常態寫作與個在探求的經典體現。
席慕蓉
席慕蓉的散文詩中表現出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又遠又近的境界。 人存不存在前生?我們就不用去作科學的探討與論斷了,僅就《前緣》一文而言,詩人是借前生的存在來表達她對相悅者熾烈的愛戀。 這愛戀曾被忽視:「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 這愛戀含著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學的頑童,我必是從你袋中掉落的那顆嶄新的彈珠,在路旁的草叢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 這愛戀甘願犧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燒著,陪伴你過一段靜穆的時光。」 三個並列的意象,均用詞精美,格調清新,特別是把相悅者與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動與猛烈,極大的增強了情感的穿透力。 正因為如此:「今生相逢,總覺得有些前緣未了,卻又很恍惚,無法仔細地去辨認,無法仔細地向你說出。」這無法分辨,無法述說之情,就起了如幻似夢,似有若無的作用。 也因為將此生與前生交錯描寫,給我的感覺是又遠又近,遠近界限難以劃分,現實與理想難以劃分,心相與理析難以劃分。
寫作技法
席慕蓉的詩作一直頗受矚目,然而近年來,她的詩作產量減少,散文作品不斷的增加,其中亦有異於詩作的特色,評論其詩作的文章頗多,其實席慕蓉的散文也有另外的風味。本文將以席慕蓉的散文作品為范圍,探討其特色與寫作技巧。其散文作品較特殊之處,如『花』在席作之中所佔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對此現象做一分析。另外,兼論席慕蓉的寫作技巧,如顏色的搭配、問句的運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特色---花的描述及色彩的使用 席慕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大方面,一為對花卉的描述,二為顏色的詞彙使用。在於「花」的描述上,各式各樣的花都能入文,其中又以荷花與她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席慕蓉本身具有是畫家的身份,在顏色的運用上,自然比較於其他作家貼切,形成她的一種特色。
B. 中國現代女詩人
席慕容 《無怨的青春》 《七里香》 《時光九篇》 《在那遙遠的地方》 《河流之歌》 《有一首歌》 《三弦》 《寫給幸福》 《我的家在高原上》 《山月》 《禪意》 《如歌的行板》 《如果》 《一個春日的下午》 《歷史博物館》 等詩集
何其芳文選 著有《老人》、《遲暮的花》、《哀歌》、《黃昏》等作品。
舒婷 《真水無香》《致橡樹》等
翟永明《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詩集》《黑夜中的素歌》《稱之為一切》《紙上建築》〈堅韌的破碎之花〉《終於使我周轉不靈》《紐約,紐約以西》等
C.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詩人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詩人有:席慕蓉、徐志摩、林徽因、海子、舒婷。
1、席慕蓉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1963年,席慕蓉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2、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途中因大霧彌漫,飛機觸山,不幸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3、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祖籍福建閩縣(今福建福州),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經·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為「徽因」。
林徽因是中國的建築師、詩人和作家,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在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4、海子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當代青年詩人。
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卧軌自殺,年僅25歲。
5、舒婷
舒婷,原名龔佩瑜(一說龔舒婷),1952年生,福建廈門人。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省文聯、作協副主席,廈門市文聯主席。
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全委會委員、第六、七、八屆主席團委員。全國人大第十二屆代表,全國政協第十一屆委員。省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第九屆常委。
D. 中國有哪些女詩人或詞人她們的家庭背景怎麼樣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漢族,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杞縣)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東漢時期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可惜生不逢時,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生兒育女。雖然丈夫對她恩愛有加,但異族他鄉的不同生活方式讓她飽嘗了痛苦。
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念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曹操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想著留在匈奴的兩個兒子,文姬柔腸寸斷,寫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其中《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該詩「真情意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謝道韞,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名將謝安之侄女,說起他的丈夫王凝之,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提起她的公爹王羲之,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
謝道韞是東晉時名氣很大的女詩人,但她的作品與其她女性的作品有很大的區別。我國古代名媛詩作,多以陰柔見長,以宛轉細膩見勝,而謝道韞的作品,卻多充滿陽剛之氣,揮灑自如,氣度非凡,不讓須眉。《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其文風可以從她的《泰山吟》中可見一斑。
班婕妤,祖籍樓煩(今山西寧武)人,班固之祖姑。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婕妤並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時被招入宮,封為婕妤,後人就一直沿用這個稱謂,以至無從可考她的真實名字。
班婕妤少有才學,善詩賦。成帝時被選入宮,初為少使,不久立為婕妤,很受成帝的寵幸。後因受趙飛燕的嫉妒,遭誣陷,受排擠而失寵,自請侍奉太後於長信宮。成帝死後,班婕妤又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伴著冢形碑影,班婕妤在孤獨與寂寞中生活了五年,便離開了人世,葬於園中。辭賦作家潘承祥評價道:「班婕妤堪稱古代婦德的楷模」。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其中《自悼賦》、《怨歌行》是最為著名的作品,抒發了她在宮中的苦悶與憂怨。
薛濤,字洪度,中唐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她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薛濤之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德宗貞元中,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薛濤的詩以清詞麗句見長,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這在封建時代的婦女中,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的歌妓中,是不可多得的。其作品《送友人》、《十離詩》最為著名。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濟南(山東濟南)人,傑出的女文學家,婉約詞宗,與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齊州歷城縣人,齊魯著名學者、散文家。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
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幼承家學,早有才名。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中原淪陷後,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凄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更加孤苦。其詞多寫相思之情,感慨身世飄零。現存詩文及詞為後人所輯,有《漱玉詞》等。歷稱「一代詞宗」,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朱淑真,又作淑貞,號幽棲居士,籍貫身世歷來說法不一,《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另說是「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相傳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於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相傳因父母作主,嫁給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後生活很不如意,抑鬱而終,其墓在杭州青芝塢。
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後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後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於感傷,後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成就頗高。
E. 中國現代詩人有哪些
現代詩人有徐志摩、戴望舒、艾青、聞一多、沈浩波、李雲鵬、原筱菲、李唐、高璨、老祥、鄭小瓊等等。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學美國時改名志摩。曾用過的筆名有南湖、詩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徐志摩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與厲麟似、錢學森也有親戚關系。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並有一定影響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是沒有主導思想的,或者說是個超階級的「不含黨派色彩的詩人」。
他的思想、創作呈現的面貌,發展的趨勢,都說明他是個布爾喬亞詩人。他的思想的發展變化,他的創作前後期的不同狀況,是和當時社會歷史特點關聯著的。
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F. 推薦一個中國現代詩寫得最好的女詩人
有台灣的席慕容,大陸的舒婷。個人比較喜歡舒婷,現代詩女詩人比較少,她是朦朧詩派的。
代表作《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純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藹、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神女峰
作者:舒婷
在向你揮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誰的手突然收回
緊緊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當人們四散離去, 誰
還站在船尾
衣裙漫飛, 如翻湧不息的雲
江濤
高一聲
低一聲
美麗的夢留下美麗的憂傷
人間天上, 代代相傳
但是, 心
真能變成石頭嗎
為了眺望天上來鴻
而錯過無數人間月明
沿著江峰
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
正煽動著新的背叛
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
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G. 現代著名女詩人有那些
舒婷,席慕容,冰心都是中國現代著名女詩人。外國的現代女詩人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德國的赫塔
米勒和俄羅斯的阿赫瑪托娃
H. 中國歷史上十大女詩人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十大女詩人
一:蔡文姬——兩拍張弦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二:蘇惠——臣賢惟聖配英皇,倫匹離飄浮江湘。
蘇惠,字若蘭,武功人,生於公元357年。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綉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
三:謝道韞——時見林泉飛白石;還思柳絮散清芬。
謝道韞(生卒年不詳),字令姜,東晉時女詩人,是宰相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也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四:左芬——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左芬(?—300),西晉女文學家,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據出土墓誌,字蘭芝,芬應作棻,我國較早的女詩人之一。少好學,善作文。為武帝妃嬪。今存詩、賦、頌、贊、誄等20餘篇,大都為應詔而作,《離思賦》最著名。原有集,已失傳。
五:鮑令暉——容華一朝盡,情余心不變。
鮑令暉生活在公元420年,南朝女文學家,東海人,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其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箸作的女文學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
六:薛濤——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薛濤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七: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八:班婕妤——玉窗螢影度,金殿人聲絕。
班婕妤(約公元前48年-2年),名不詳,樓煩人,西漢女作家,漢成帝嬪妃。班氏為班況之女、班彪的姑母、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今存作品僅《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亦稱團扇歌)》三篇。
九:朱淑真——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余篇。
十:秋瑾——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傑。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I. 史上的女詩人、詞人有哪些為什麼李清照能擔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蔡琰:即蔡文姬,漢朝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 薛濤(770-832):字洪度。薛濤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爸爸曾以「詠梧桐」書寫,吟了幾句:「庭除一古桐,聳干入清曉」;薛濤聞此聲即對:「枝迎東南西北鳥,葉送至來風」。薛濤的對句彷彿徵兆了她一生的運程。十四歲時,薛鄖過世,薛濤與媽媽裴氏不棄不離,不得已日常生活,薛濤憑自身過人的容顏及精古詩詞、通音韻學的才能慢慢在開心場上侍酒寫詩、吉他彈唱娛客,稱之為「詩伎」。
王灼對李清照詞作中語句的生新、奇俊很是賞欣。也如同如胡仔、黃升、張端義等詞評家對李清照詞作中的「綠肥紅瘦」、「人比黃花瘦」、「寵柳嬌花」、「尋找」等句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正好是因為李清照無論在創作中或者詞學觀念上,都鍥而不舍婉約詞的設計理念,因而秉著傳統詞學觀念的作家,把李清照的婉約詞看作正宗。城市廣場在明代、清初李清照詞獲得了較大評價。十分擅於將一般的詞彙授於新的寓意。她會在詞中運用各式各樣很日常的句子,如方言、口語等,促進詞通俗易懂,可讀性提升,給人寓意深厚的特有感受,這一點顯出了李清照高超的用語基本功。
J. 中國近代女作家有哪些
1、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2、三毛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陳懋平(後改名為陳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角椏 。中國現代作家。
1948年,隨父母遷居台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
3、蕭紅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
4、廬隱
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
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女作家在現代中國》(Writing Women in Modern China)之中,與蕭紅、蘇雪林和石評梅等人並列為18個重要的現代中國女作家之一。
5、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福建閩縣(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為「徽因」。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