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有哪些女英雄
1、遲昭平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庄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庄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而在民間得到廣泛的流傳。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⑵ 中國古代,你知道的巾幗英雄都有誰
那自然是1100年前,宋朝的李清照了。
李清照的名字由來是取自王維的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合二為一,就成了「清照」。
李清照家族顯赫,是正兒八經的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大才子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當時狀元郎王拱辰的孫女,良好的家教和學識,造就了驚才絕艷的天才少女。
張汝舟既得不到錢財,也看不到李清照的情義,屢屢家暴。宋朝當時的禮法規定,不論是何種原因,女子提出離婚,必須坐牢三年。李清照毅然提出離婚,這無疑是驚世之舉。所幸,張汝舟也不是好人,他以舞弊科舉次數的錯誤被李清照揭發,兩人一起入獄。在親朋好友和文人圈子的運作下,李清照早早出獄。
李清照實在想為國家做點事,又想起前夫趙明誠的夙願,於是著手校對趙明誠編纂了的《金石錄》,1143年,校對完成。這本書的出現立時震動天下,它被譽為「歷史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至今依舊在沿用。
後來,朝廷派韓肖胄和胡松年出使金國,李清照沐浴焚香,前去送行,又留下了一句傳頌至今的詩歌: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培土。用女子之身,吐露豪邁之言,讓天下人汗顏。李清照,正是這樣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
⑶ 女英雄人物有哪些
1、花木蘭
流傳版本最廣為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後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但《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民歌,不可能隋朝才出現。最真實應是北朝人(由詩中「黑山」可知,黑山所處應是北朝)而北朝為鮮卑人為尊,初年士兵多是鮮卑人很少漢人,又因為鮮卑女性地位較高(最初為母系氏族),女子主母也可領兵。所以木蘭應該是鮮卑人姓賀賴,後音譯為花。
⑷ 古代女英雄除了木蘭還有誰
1、樊梨花,中國古代女英雄,以她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⑸ 古代巾幗不讓須眉的十大女英雄是哪些
在古代一般都是女子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在外征戰四方。但歷史上仍然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令人們刮目相看,下面是歷史上有名的十位巾幗女英雄。
婦好是商朝時期的一名女將,也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後。她武功了得,每當邊境有戰爭發生,婦好便擔任統帥,帶兵打仗。婦好不僅在軍事方面有才能,而且還經常主持國家的祭祀活動,武丁對這位女將王後十分尊重。
秦良玉是明末女將,她的丈夫原是一名將軍,被害死後,秦良玉代領夫職,多次帶兵平定戰亂,後被皇帝冊封女將軍。
王聰兒是一個才貌雙全,有勇有謀的女子,她曾領導起義軍反抗清朝統治者,雖最後失敗,但也給清政府以沉重的一擊。
馮婉楨是清朝人,在英法侵佔北京時,她和父親一起帶領百姓和侵略軍抗衡,保護了百姓的安全。
⑹ 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是那四個
1、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後婦好。
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
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文官,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2、花木蘭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後更是全球聞名。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木蘭秉承父志,自幼習武,尤工劍術。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老上單於大舉入塞,殺掠甚眾。文帝大征天下民以御,木蘭父當往,而年已老邁,弟尚年幼。木蘭憫其父老,便替父從征。
木蘭初為戎卒,以功為小校,後晉升為將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馳奔沙場,塞旗斬將,攻城略地,所向輒克捷,莫有當其鋒者。單於旋退。木蘭從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勛,人終不知其為女子。後凱還,天子嘉其功,封尚書郎,不受,懇奏省親。
及擁軍還譙,釋戎衣,服巾幗,同行者皆駭之。木蘭墓位於亳州城東魏村北,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翠竹成林,鄉人又為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致祭。
唐朝乾封元年,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這一年唐高宗偕武則天泰山封禪還朝,路經亳州,朝亳州老君廟和木蘭祠,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蘭為「孝烈將軍」。
3、冼夫人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 是嶺南俚族傑出的政治領袖。她出身於首領世家,「幼賢明,多籌略」,善於「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個卓越不凡的領袖人物。
隋開皇九年,隋文帝進軍嶺南,遭到陳朝舊臣和部分少數民族的抵抗,冼夫人獲悉後立即派其孫馮魂前往迎接隋軍,並以自己所轄八州歸附隋朝,使隋軍得以進至廣州,最後完成嶺南地區的統一。冼夫人也因此受封為譙國夫人。
冼夫人是嶺南少數民族首領,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具備稱雄割據的條件。但她在全國處於混亂分裂之時,不搞割裂分治,而始終擁護封建朝廷和維護祖國的統一,成為支持南朝梁、陳兩代和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
冼夫人始終維護中央集權和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行為,深深影響了她的後代。後來她的孫子馮盎堅決不稱王割據,並歸附唐朝,對唐朝統一嶺南地區做出了巨大貢獻。這都與她以身作則,教育兒孫以國家為重有直接關系。
4、梁紅玉
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韓世忠的部隊已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術的歸路。當天金兀術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
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早已結束停當,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斗,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鬥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術的軍隊困在了黃天盪內。
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 黃天盪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
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中國古代其他巾幗英雄:
1、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漢族,字貞素。四川忠州人。後嫁入石柱縣。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
《明史》·秦良玉本傳記載到:「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女子。
2、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
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唐賽兒於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占據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發展至數萬人。
明青州衛指揮高鳳領兵鎮壓,被打死。明成祖朱棣以安遠侯柳升為總兵官,派都指揮僉事劉忠佐之,率京營五千人星夜馳赴山東,圍卸石棚寨。唐賽兒遣人詭降,言寨中食盡水缺,謀從汲道撤逃。柳升信以為真,統重兵防守汲道。
起義軍乘夜突圍,殺死劉忠,轉戰安丘、諸城等地。但終因官軍眾多,又遭山東都指揮衛青、鰲山衛指揮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襲,於三月失敗。朱明廷為搜捕唐賽兒,竟逮捕了山東、北京等地的數萬名出家婦女,而唐賽兒等人還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終。
網路-巾幗英雄
⑺ 驚才絕艷,中國古代著名的女英雄有哪些
中華男兒多豪傑,中華女子多巾幗。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面,出現過很多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她們的功績,完全不輸於男子豪傑。下面,我為大家介紹我心目中的兩大女英雄,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比古代四大美女更有魅力。她們是李秀寧、樊梨花。
樊梨花自幼學武、武功高強,而且有勇有謀,文武雙全,還能征善戰。她曾經官居大元帥,帶兵把敵人殺到屁滾尿流、落荒而逃。由於她出色的功績,唐代的統治者,封她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歷史上,能封侯的女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