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人民幣在中國怎麼收藏

人民幣在中國怎麼收藏

發布時間:2022-05-22 04:47:06

㈠ 如何收藏第五套人民幣

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版),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種面額,其中1元有紙幣、硬幣2種。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中國偉大的民族文化。
2005年8月起,中國人民銀行發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主圖案與1999版保持一致,但變光數字、面額水印位置調整,增加凹印手感線、防復印標記、背面面額數字加後綴「YUAN」等。
第五套人民幣共八種面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中低面額主幣實際起大量承擔找零角色的狀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幣採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發行了100元紙幣;2000年10月16日發行了20元紙幣、1元和1角硬幣;2001年9月1日,發行了50元、10元紙幣;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5元紙幣、5角硬幣;2004年7月30日,發行了1元紙幣。為提高第五套人民幣的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水平,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8月31日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不銹鋼材質1角硬幣。第五套人民幣1角硬幣材質由鋁合金改為不銹鋼,色澤為鋼白色。正面為「中國人民銀行」、「1角」和漢語拼音字母「YIJIAO」及年號,背面為蘭花圖案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漢語拼音字母「ZHONGGUO RENMIN YINHANG」,直徑為19毫米。

去銀行兌換一套全新品,收藏即可;也可在生活中發現美品或者美號收藏,不需要額外再多加錢收藏.

㈡ 收藏錢幣應該怎樣保存

硬幣的保存方法:

硬幣保存有專門的塑料盒,一方面有一定的密封隔離作用,另一方面材質透明,也便於觀賞。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選用含聚氯乙烯的材料,聚氯乙烯在常溫下會析出增塑劑腐蝕硬幣。整卷的則可以使用硬幣專用的幣筒盛裝。

另外,如果需要手持硬幣觀賞,切忌直接裸手觸摸硬幣表面,可手持錢幣邊齒進行觀賞,如有條件,最好戴上手套或者指套。

紙鈔的保存方法:

首先要確保紙幣足夠乾燥。紙幣長時間與空氣接觸,容易吸入大量水氣,如果買回來就馬上套上塑料護郵袋,濕氣就悶在裡面散不出來,一段時間後容易發霉。

所以拿回來後一定不能偷懶,乾燥的最簡單方法是:在秋季國內很多地區都比較乾燥,可以把紙幣暴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即可達到乾燥的標准。乾燥時間的長短視乎當時的空氣濕度而定,越乾燥的環境所需時間越短,通常在50%的濕度以下,幾分鍾即可。

對紙幣進行乾燥可以利用常見的筆記本電腦進行乾燥,具體的做法是:把紙幣水平放在距離筆記本電腦散熱口2-3CM處一會,即可完成乾燥過程。注意最好不要使用電吹風,因為風力太強和溫度太高,都容易對紙幣造成傷害。

航天鈔和其他的紙鈔一樣,長期保存時需要注意防潮,避免太陽直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乾燥之後,給每張紙鈔套一個保護袋(專用的塑料袋或者紙質護幣袋),或者整刀存放在紙質的收藏袋中。

(2)人民幣在中國怎麼收藏擴展閱讀

值得收藏的錢幣:

第一套:共有62種版別可稱之最

第一套人民幣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

第二套:分分錢硬幣開始發行

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於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

後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於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

第三套:取消3元紙幣 增加1角、2角、5角和1元硬幣

我國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對版別進行了全調整、更換,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中的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第三套人民幣經過了18年的逐步調整、更換,共陸續收回第二套人民幣(除6種紙、硬分幣外)10種。

陸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3種,其中,10元紙幣1種、5元紙幣1種、2元紙幣1種、1元紙幣1種、5角紙幣1種、2角紙幣1種、1角紙幣3種、1元硬幣1種、5角硬幣1種、2角硬幣1種、1角硬幣1種。

㈢ 人民幣收藏有沒有新手入門的竅門

人民幣收藏,一是你要懂得如何保存,二是要懂得如何收藏。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收藏,做好投資。收藏人民幣有什麼小竅門,這要從兩個方面區分,一個是價值收藏方面的竅門,而另外一個就是收藏保存的竅門。首先講到保存,那就是要防「霉」、防「折」、防「蛀」、防「褪」。第一是防「霉」,防止霉變的關鍵在於防潮,在南方與沿海地區尤為重要。防潮的焦點是紙幣所處的溫度與濕度。紙幣保存的最佳室內溫度是18度至20度,濕度(相對濕度)是50度至60度。在處理藏品時盡量不要在夏日的高溫與潮濕的環境中進行。一般說,舊紙幣較新紙幣更易發霉,一旦發霉,可用質地柔軟的紙或布輕輕地擦拭。霉變嚴重的紙幣,可將其浸在鮮牛奶中,加少量的鹽浸泡一小時後撈出,再用清水漂清,並用吸水紙吸干,在略潮時將紙幣放平夾在白本子中,壓上重物使之平整。第二是防「折」,全新紙幣忌用手摸、物捻。因為手上有油、汗,容易污染幣面。觀看品相時,要用攝子,紙幣最好裝入集幣冊中。對於有輕度軟折的紙幣,平整地放在書中,壓上重物,幾天後就會平整。而有明顯硬折的紙幣,其票面有一般較臟,可用清水洗後,晾乾。薄棉紙印的紙幣,忌用水清洗,因其容易損傷印面,使其模糊不清。對於不平整的紙幣,忌用電熨斗燙平,因為易傷紙質。第三是防「蛀」,防止蟲蛀是重點在天保持紙幣的乾燥與通風,對於長期保存的紙幣,應每年定期翻閱。一是起到通風作用,二是檢查藏品是否有變化。千萬不要將紙幣和報紙、書籍等雜物堆放在一起。對於蟲蛀的紙幣要進行裱修。最後是防「褪」,防止紙幣褪色的關健是避免紙幣在陽光下暴曬。紙幣在經過一個較長時期保存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褪色,這與紙幣質與油墨的優劣有直接關系。紙幣忌用鹼性、酸性液體清洗,否則易褪色。一般不應將紙幣放在玻璃紙袋中,這樣也易褪色。紙幣一旦褪色,將無法彌補。 如何判斷人民幣收藏價值首先是從珍貴度判斷,人民幣珍貴度主要根據人民幣票券產生的政治歷史背景、票面形式特徵、年號及冠號特徵等標志來評定。例如第一套人民幣200元佛香閣票券的正背面以暗記形式刻有「解放全中國」、「擁護毛主席和平條件」兩條政治宣傳口號,這些文字充分反映了當時的革命形勢和政治目標,是珍貴的革命文物。其次是稀缺度,人民幣稀缺度主要根據票幣的存世量來評定。票幣的發行年代、面值大小、冠號的位數以及收回方式等都是評定標志。一般來說,人民幣發行年代越早越稀缺,因為紙幣不能長期保存,例如第三套人民幣中發行最早的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和1962年版背綠色1 角券,現在已很難見到,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稀缺的兩張票券。而且,高面值的人民幣較低面值的人民幣存世量少。因為高面值人民幣大多都被收回,除特殊情況外,民間一般不會保存。例如第一套人民幣中的50000元券和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0元券存世量都很少。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判斷標准,比如,關注品相,任何一張紙幣,如果品相不好,就會貶值大半,即使號碼再好,價格也難以拔高;又或者,應該考慮所買號碼收集的難易程度。拿多重尾號來說,三重、四重號碼在市場價格基礎上議價幅度不超過30%,5重以上可以溢價50%左右,全同就大不一樣了,收集難度大,價格自然高很多;當然,還要考慮收藏紙幣本身是否屬於稀缺品種。同樣的全同號或順序號、對稱號,版別不同,價值也會有很大差異。一二三版紙幣、外匯券、國庫券的趣味號碼找起來就困難得多;最後,主要收藏渠道包括古玩市場淘寶、成套紀念冊購買兩種。因為錢幣偽造成本較高,偽造難度又大,因此遭遇假幣情況較少發生。保存收藏相結合,是做人民幣收藏的要領。

㈣ 人民幣可以收藏嗎

可以收藏。關於舊版人民幣的價值,第一套人民幣,全套大概要一百多萬;第二套人民幣,是53年和56年版,全套大概十幾萬元,第三套人民幣年號比較復雜,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全套目前將近兩萬元。第四套人民幣雖然還沒有退出流通,但是由於80版50元和100元比較少,所以一整套價格也有800到1000元,其中80版50元價格每張四百元左右。第五套由於還在流通,所以沒有增值,但是號碼特別好的,也有收藏價值。
此外,人民幣的硬幣也可以收藏,但是市面上能見到的硬幣品種沒有很大的升值潛力,只有人民銀行裝幀發行的品種,價格較高,有收藏價值。

㈤ 如何收藏第四套人民幣

要說最近收藏市場最火的是什麼,那肯定是第四套人民幣了。

央行近日發布公告,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幣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在市場上流通。根據央行公告,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的集中兌換期為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此期間,持有者可到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辦理兌換。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行9種面額,14種票券,已經有30年的歷史。早從十年前開始,第四套人民幣就處於只收不付的狀態。目前大多已經退市、回收銷毀,市場上的存量越來越少,除了偶爾還能見到1角幣和5角幣之外,其他面值幾乎絕跡。

NO2不同版本收藏價值差別大

以第四套人民幣為例,這套錢幣是從1987年開始陸續發行,其中的2元、50元、100元有1980年版、1990年版兩種。1元有1980年、1990年、1996年版三種。目前從收藏市場上看,1980年版的價值最高,其次是1990年版,最後是1996年版。

NO3成套或特殊號碼幣的價值要高於單張錢幣

還是以第四套人民幣為例,目前收藏市場上常見的成套藏品紀念冊有兩種,一種是「小全套」,一種是「大全套」。

所謂「小全套」是將9張第四套人民幣整合在一起,即:1990版100元一張,1990版50元一張,1980版10元一張,1980版5元一張,1990版2元一張,1996版1元一張,1980版5角一張,1980版2角一張,1980版1角一張。

而「大全套」是14張錢幣,它在「小全套」的基礎上,增加了五張錢幣,分別是:一張1980版100元,一張1980版50元,一張1980版2元,一張1980版1元及一張1990版1元。

這種紀念冊的收藏價值要高於單張錢幣。

除了成套收藏外,一些特殊號碼幣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比如在錢幣編號中有000、123、888等連續或相同的數字。

NO4仔細辨別收藏錢幣的真偽

第四套人民幣發行至今,已經將近30年,其逐漸退出流通有其特定的歷史意義,也確實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市民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聽人「忽悠」把它當做投資品,希望藉此一夜暴富。收藏者要仔細辨別收藏錢幣的真偽,避免誤收假幣,尤其是要注重收藏錢幣的品相,觀測是否有清洗痕跡。之前有收藏者花費2000元「抄底」買入第四套人民幣,卻被鑒定出嚴重的問題紙幣,全部價值可能不及400元,較市場價買貴了4倍。主要原因是,錢幣是人為翻新的,並且裝幀冊中並沒有1980版的50元和100元,主要是90版的50元和100元,使得整體價值變得很低。這意味著,收藏者以2000元抄底的四套人民幣冊較實際價值貴了4-5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第四套人民幣還在流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中明確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目前仍然代表貨幣價值,在5月1日退出流通前,仍屬於流通人民幣,在市場上公開交易涉嫌違法。

㈥ 人民幣可以收藏的,為什麼很多老人都喜歡收集人民幣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人民幣(硬幣和紙幣)其實都可以用來收藏的,近年來,人民幣收藏可謂是收藏市場的熱門。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人民幣收藏相對其他版塊門檻更低、更簡單,又有著「國家名片」的含義,同時更被視為一種「穩妥的投資手段」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不僅僅中老年藏家喜歡,逐漸的有不少新鮮的血液加入其中。

那麼您知道如何收藏人民幣嗎 ?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1)如何收藏人民幣

1、冠號收藏

人民幣紙幣的號碼由「冠字」和「序列號」兩部分組成,每一張紙幣的「冠號+序列號」都是唯一的,是人民幣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2.熒光收藏

「三版看水印,四版看熒光」,熒光鈔的誕生是出於防偽的需要,是高科技防偽試驗的結晶和代表,其印刷難度大,工藝精美,加之市場發行量少,因而成為了第四套人民幣中的「黑馬」。

隨著第四套人民幣正式退市,熒光鈔的保有量也隨之更加減少,加之其欣賞性和工藝性並存,又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未來的潛力更是不可估量。
3.套系收藏

人民幣的套系收藏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收藏方式,往往出於對某一套系的人民幣情有獨鍾,需要一定的資金實力作為基礎。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集中自己的資金,實行重點收藏,容易取得成功,並且會有相當程度的成就感。

套系收藏往往又可分為「小全套」和「大全套」的收藏。一般來說,新入門的朋友往往更推薦先收藏一套小全套,價格不貴,又能形成系列,尤其是全同號的小全套,稀缺性較高,價值也更被看好。

【友情提示】買賣流通人民幣謹防違法

交易流通人民幣,需謹防觸碰相關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25條、26條中明確規定,禁止非法買賣流通人民幣,即便是裝幀和經營流通人民幣也應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

而目前紙幣收藏市場熱炒的第五套99版人民幣還尚在流通當中,並沒有退出市場,也就是說收藏者私自交易屬於違法行為。在買賣時一定要對鈔票的流通時間加以確定。像一些國家重要活動所發行的紀念鈔以及所謂的「生日鈔」、「順子號」等,是很容易觸碰相關法律規定的。為了避免類似糾紛,最好以退市的鈔票作為交易對象。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謝謝指正!

㈦ 人民幣有什麼收藏技巧嗎

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了5套人民幣。由於發行數量少、品種范圍小,人民幣收藏有比較確定的升值空間,其藏品價格升至某個點往往就很難降下來,即便回落也空間有限。加之相對於其他種類的收藏來說,人民幣收藏簡單易懂易學,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這一領域。

一方面,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印刷精美,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收藏佳品;另一方面,在通貨膨脹預期增強的背景下,人民幣收藏成為保值選擇。選擇一個品種作為投資對象,更主要的還是看它的運行方向。人民幣紙幣收藏多年來一直呈現上行走勢,並且有加速上漲的態勢,而從投資回報看,人民幣收藏也遠遠高於郵票等藏品。已經停止流通的前三版人民幣,現在身價都不斷上漲,除了因為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和歷史價值之外,主要是因為數量的稀缺。
目前市面上存量最為稀少的第一套人民幣,從發行流通到回收停用,前後只流通了7年,是流通時間最短的一套人民幣,加上版別眾多、發行量少、收集難度大,而且版面設計藝術性高、面值跨度大,因此其價格也最高。在1998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第一套人民幣大全套的拍賣成交價為28萬元,而今這個價格已超過了350萬元。第二套人民幣全套價格目前也在20萬元至30萬元。第三套人民幣是2000年正式退出流通領域的。1999年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收藏價格為1000元,到2004年收藏價格也僅為2000元左右,而現在已超過3萬元。

人民幣行情的不斷演變和發展,也影響和帶動了其他錢幣板塊。最近幾天里,彩色金銀幣、生肖金銀幣和流通紀念幣等板塊也輪番向上發起攻擊,錢幣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
收藏技巧
看似簡單「門道」多
人民幣收藏看似門檻很低,其實也有很多「門道」和「講究」。
人民幣收藏除了看年代以外,還要看品種和品相。比如,第三套人民幣中面值1角的人民幣,就有16個品種,凸版或平版、有水印或無水印、是五星水印還是古幣水印、羅馬字是2位還是3位、羅馬字和阿拉伯數字編號是紅色還是黑色等,這些細微差別都決定了它們的價格差異。
即使同樣是全套的人民幣,價格都可能相差很遠,這其中品相也就是紙幣的新舊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般來說,業內把幣面清潔堅挺,未流通的全新紙幣稱為挺版;有輕度的摺痕,票角沒有磨圓,票面無污染,仍能保持原票的光澤,稱為9品。而哪怕只差一個等級,價格至少差1/3。以全品相的第三套人民幣中帶五星水印的車工2元紙幣來說,假如它的市場價是1600元,那9品的可能就只能賣1000元,如果是5品,賣價也就500元左右。
還有目前錢幣市場上整版連體鈔、80版50元四連體、龍鈔雙連體、新中國成立50周年三連體等票種也都較為稀缺,漲勢明顯。
紀念鈔的升值潛力巨大,據了解,目前我國一共發行了三款紀念鈔:1999年發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鈔,面值50元,已升值到了300元左右;2000年發行的「迎接新世紀」紀念鈔,面值100元,現在升值到了300元左右;2008年發行的「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鈔,面值10元,現在升值到了2000多元。
並非只要是舊版的人民幣都值錢。每套人民幣都有幾張被稱為「珍品」的特別值錢,它們的價格佔到整套幣值的七八成。比如第一套人民幣中,其中一萬元「牧馬圖」、一萬元「駱駝隊」、五千元「蒙古包」和五百元「瞻德城」這4張幣已經價值五六十萬元,屬於珍品。第二套人民幣中,在當時情況下,由於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3元、5元和10元面額的紙幣由前蘇聯代印,後來因為時局原因,這3個券種於1964年5月15日起停止流通,現在被收藏界俗稱為「蘇三券」,其中那張尺寸比一般紙幣大的「拾圓工農像」,已經漲到了30萬元左右。第三套中的「背綠蝴蝶一角」(分有水印和無水印)以及「棗紅一角」則因為目前存世量少而身價倍增,目前市場價已近2000元。
比較特別的還有面額不大但升值潛力大的小額幣種。據了解,第二套和第三套中,貳元、壹元、貳角、壹角、貳分、壹分等小面額的紙幣格外受人青睞,這些面額小的紙幣大部分印刷量較大,又比較容易保存,散落在民間的比較多。據悉,這些小面額的紙幣收藏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漲。
提示:
投資風險需防範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適用於所有的投資市場,人民幣收藏也不例外。投資收藏顧問、江蘇省收藏協會副主任尹瑋提醒投資者,將人民幣收藏作為投資理財的手段,需要量力而行。
首先,人民幣藏品與投資其他的收藏品一樣,是一種「慢熱型」的投資,期望在短期內獲取暴利是不太現實的;其次,人民幣藏品並不是穩賺不賠的。任何藏品的價格都不可能只漲不跌。即使長線看漲,也不排除在短期內出現下跌,投資時也要考慮到短期價格的回落風險。因此,投資人民幣收藏,應該注意控制資金的投入,並隨時關注市場行情。
同時提醒收藏者,第一、二、三套人民幣早已停止流通,完全進入了收藏領域;而第四套人民幣現在仍屬於流通貨幣,按照相關法律,私下炒賣流通中的人民幣屬非法行為,所以投資者要注意收藏中的法律問題。
現在有些商家大炒「奇珍異幣」,比如「連體鈔」、編號相同的不同面值幣、特殊號碼幣等,已經部分出現價格虛高的現象,作為普通投資者應該謹慎介入,避免追高被套的風險。

㈧ 關於人民幣收藏

3.我國現行錢幣的種類有哪些?
1.普通人民幣。迄今為止,我國已發行了5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從1948年12月1日發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有12種面額,共62種版別。這套人民幣沒有輔幣,也沒有硬幣,最小面額為壹元券,最大面額為五萬元券,帶有明顯的戰爭印記和恢復生產時期的痕跡。第二套人民幣於1955年3月1日發行至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使用,按版別共16種。增加了角幣與分幣,並發行了硬幣。第三套人民幣是在
1964年4月15日發行的,共有13個版別,直到今天還有少數票種仍在流通之中。第四套人民幣是1987年4月27日發行的,共14個版別,增加了伍拾元和壹佰元券的大面額幣種。第五套人民幣是1999年10月1日發行的,當時發行有壹佰元券面額。
2.流通紀念幣。它是以紀念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或以歷史名人、科學家、英雄人物為主題設計,與現行流通貨幣具有同樣的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可以在市場上等值流通。我國從1984年10月1日至1998年11月已發行了34套紀念幣,全部面值不過92.3元,其成套價格已遠不止這個數了。
3.錯版幣。它是指由於印版(模)本身設計有誤,直接投入生產並流入市場的錢幣。我國流通幣中屬真正「錯版幣」的只有單枚一套,即發行於1992年的「憲法頒布十周年」紀念幣。此枚幣原想表達紀念於1982年頒布的新憲法,可是只因漏掉了一個「新」字就成了錯版幣。此外,1953年版的一元面值人民幣(2—2—7)在設計時漏掉了天安門城牆上的兩條標語和門洞上方懸掛的毛澤東像也成為錯版幣。
4.特區幣。它是指特定時期特定地區流通使用的貨幣,如港幣、葡幣、台幣等。這些錢幣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定的歷史性和過渡性,收藏價值較高。
5.貴金屬幣。它是指政府鑄造的以金、銀為鑄造材料的錢幣。近兩年來,銀幣行情日漸看好,其中熊貓銀幣較有升值潛力。該幣是我國造幣公司一年一度推出的貴金屬普通幣,重量一盎司,面值10元,一度被爆炒至800多元。

4.如何收藏錢幣?
由於銀行儲蓄利率下調,錢幣市場日漸興旺,錢幣收藏隊伍也日益龐大。那麼,如何收藏錢幣?
1.學習和掌握有關錢幣方面的基本知識
只有掌握一定的錢幣知識和信息才能確定錢幣的集藏范圍,分類別、有重點地進行收集。到市場購買時,只有了解它的歷史背景及其價值,才能清楚錢幣要價是否合理,鑒別真偽,以防吃虧上當。

3.人民幣收藏,注重珍品
第一,收藏製版技術精美的人民幣。我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有一張5元券,其正面是煉鋼工人正在專心致志地煉鋼,人物栩栩如生,整個圖案雕刻刀法流暢,線條生動有力,被國際印鈔界公認為紙幣中的精品,屬收藏之佳品。
第二,收藏市場流通中難以尋覓的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我國發行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第一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發行11種面額13種版別的第二套人民幣,目前都已停止流通,市場極為少見,已成為集幣市場上的珍品。
第三,收藏面值少見的人民幣。在1955年3月1日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有一種深色的叄元券,正面團案為井岡山,背面團案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這是我國前後共發行的四套人民幣中惟一面值為叄元的人民幣,它是由前蘇聯代印的。這張人民幣在1964年4月14日回收,同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現存世極少。
4.紀念幣收藏,講究品相流通紀念幣發行時間短,其面值同人民幣是等價的。它的價值不在於文物和幣材的價值,而在於手工藝與紀念意義。由於紀念幣發行量少,造型精美,而集幣大軍需求日增,致其身價百倍。收藏紀念幣至關重要的是講究品相,品相越好,價格也相對較高,增值的速度也較快。如有磨損或流通痕跡的紀念幣價值便低很多,文字圖案不清、碰傷嚴重的紀念幣則最好不要收藏。

5.影響錢幣價值的因素有哪些?
錢幣的價值一般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約:
1.錢幣發行與流通的時間。一般來說,錢幣發行的時間越久遠,流通的時間越短,其價值就越大。因為時間長了,經過戰亂、各種災害及自然的侵蝕,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的錢幣越來越少。如古幣中的「大齊通寶」,據說是唐代黃巢起義所建立的「大齊」政權所鑄,目前全國僅發現兩枚,一枚流至國外,一枚下落不明,一直被視為無價之寶。
2.錢幣發行的數量。任何收藏品都具有「物以稀為貴」的特性。錢幣發行數量少,它的價值也就高。
3.錢幣的面額。一般來說,錢幣的面額越高,其價值就越大,特別是流通中的貨幣,其價值永遠高於或等於面值,因為它仍具有實際購買力,而不像郵票發行過多時有跌破面值的現象。
4.製作錢幣所用的幣材。用金、銀等貴金屬製造的錢幣其價值遠遠高於同一時期用普通金屬製造的錢幣。
5.錢幣的屬性。一般流通紀念幣的價值高於同一面額的普通流通幣。因為流通紀念幣是為紀念重大歷史事件、傑出入物或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的,其設計、製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而且大部分採取限額發行,數量較小,升值潛力極大。

6.錢幣的品相。與集郵品一樣,收顏錢幣也講求品相,品相好的錢幣與品相差的錢幣價格有時相差幾倍至幾十倍。
7.具有特殊意義的錢幣。如一個新政權、新國家發行的第一套貨幣,像這次中國銀行在香港首次發行港幣,便出現排長龍兌換新鈔收藏的現象。再如已經解體或消亡的國家、政權所發行的貨幣,像一些東歐國家和前蘇聯的錢幣,以後再沒有新幣發行了。
還有就是一些有特殊意義的號碼如順序號「12345……」或重復號「88888……」;或多張同號、連號等;或者是在設計、製作上出現錯漏的「錯幣」等,有的往往價值連城。

6.何種錢幣有收藏價值?
1.流通紀念幣。紀念幣是為了紀念有特殊意義的事件或人物而發行的貨幣。自1984年始,至1998年11月止,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流通紀念幣34套45枚。紀念幣的價值與面值相符,具有等值人民幣的功能。由於紀念幣限量發行,並且採用高超的制模技術、精湛的生產工藝製造,其價值會成倍乃至上百倍地增長,因而成為收藏極品。
2.號碼奇特票幣。鈔幣號碼有四個以上數字相同就具有收藏價值,尾數相同的數字越多收藏價值越大,8位數字全部相同者,均因其稀少而彌足珍貴。
3.地方幣的換版舊幣。地方幣是指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解放區發行的貨幣。由於在某些特殊時期,為滿足戰爭中流通和防偽的需要,有時改變工藝,改變顏色,改換年號,而這種換版舊幣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越來越少,往往成為收藏珍品。
4.精緻流通硬幣。精緻流通硬幣是為完善貨幣制度而採用紀念幣的鑄造工藝精加工而成的硬幣,與普通硬幣相比,具有表面光澤,圖案清新,色調明快,印製精良等特點,有著完美的藝術效果和絕佳的觀賞價值。
5.錯版票幣。錯版幣是指印製票幣過程中由於某個環節出錯而形成的變形幣、異形幣、畸形幣等,但這種票幣一經發行會馬上回收,流入社會上的極為少數,因而被人們高價拍賣、高價投保,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7.流通紀念幣何以能增值?
流通紀念幣增值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一,流通紀念幣具有貨幣職能的同時,還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欣賞價值,因它們是不能也不準再生產的特殊貨幣,加之發行量有限,其收藏價格必然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大。其二,流通紀念幣鑄工精湛,幣材精良,圖案優美,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深受港台地區、日本、新加坡等錢幣收藏者的青睞。其三,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加之人們金融意識、投資慾望增強,以及投資的多元化,收藏紀念幣的人數越來越多,客觀上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8.集何種流通硬幣有價值?
我國的流通硬幣從1955年開始鑄造至今已有四十餘年的歷史。共發行了四套不同類型的流通硬幣,其收集的價值也是不同的。
第一套從1955年發行至今,共發行鋁合金製成的流通硬幣70枚,其中1分26放、2分25枚、5分19枚。第一套流通硬幣盡管面值不高,發行星大,但是時間持續長,收集齊全各發行年代的硬幣實屬不易。特別是像1981年的1分、1982年的2分、1979年、1980年2分和5分,當年相當一部分是作精品包裝,在涉外商店以旅遊紀念品出售給國外遊客,因此國內就非常少見。這幾種流通硬幣的價值也就很高了,有的已達到百元一枚。全部收集齊全其價值更高。
第二套是1980年4月發行的1套流通硬幣面值。分別為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材質採用銅鋅合金和銅鎳合金二種。由於1元面值硬幣的背面是長城圖案,故俗稱「長城幣」。這第二套流通硬幣從1980年至1986年每年發行一套共7套。由於當時發行量很少,發行時間沒定期,故市場上根本沒能看到,而被集幣者收藏,進入了錢幣交換市場。因此,全部收齊是不容易的,可謂鳳毛麟角。其價值是面值的近10倍甚至幾十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套流通硬幣的增值潛力是很大的,有很強的投資價值。
第三套是1984年開始發行的「流通紀念幣」,目前最具保值增值作用,最為收藏者看好。迄今已發行34套45枚,原面值僅29—30元的全套幣,目前市場價格已近2000元。
第四套是1992年6月發行的,已發行了1992年至1998年不同鑄造年份的硬幣。流通硬幣的面值為1角,鋁合金製成;5角為黃銅合金製成;1元為鋼芯鍍鎳製成。這第三套流通硬幣雖然時間不長,但已出現了兩極分化,一角與一元的流通硬幣比比皆是,極容易收齊新品,然而,5角的流通硬幣,在市場上很少見,特別是在南方,因為5角流通硬幣是由沈陽造幣廠生產的。因此,只要在市場上一露面,立即被錢幣收藏者收藏。在第四套流通硬幣中,5角的流通硬幣的增值力大,投資者應該注意收集。

9.金銀幣魅力何在?
金銀幣作為一種法定可流通貨幣,因其發行數量有限,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幣上鑄有面值,屬一次性限量發行,發行權屬中國人民銀行,委託中國金幣總公司專營金銀幣的設計、生產及銷售。目前我國金幣總公司有三大分支機構和45個經銷點,但其鑄造僅在上海和沈陽兩個國家級造幣廠進行。
我國當代金銀幣鑄造業雖起步較晚,但因取材廣泛、鑄工精湛、圖案奇美、成色標准,深受各國人士垂青,其銷量曾一度達世界第三位,成為世界金銀幣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從1979年慶祝建國30周年鑄造發行第一套金銀幣時,至今已發行十幾個系列、700多個品種的金銀紀念幣。
金銀幣之所以頗具收藏價值主要在於多姿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今風雲變幻的重大事件都為金銀幣的圖案取材提供了豐富材料。如已發行的「中國生肖系列紀念幣」、「中國熊貓系列紀念幣」、「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系列紀念幣」、「中國傑出歷史人物系列紀念幣」等,方寸之間包容了獨特而豐富的中國風物和文化,可稱得上是一種華貴高雅的收藏品。
金銀幣作為收藏品的另一優勢是發行數量極其有限,一般都只發行幾百枚到一萬多枚,以保證其保值和增值。如我國建國40周年20盎司紀念幣(面值1500元)的發行量只有100枚。物以稀為貴,所以金銀幣每年的升值幅度十分可觀。加之市場經濟發展,人們的金融意識、投資慾望都比過去明顯提高,不少人認為收藏金銀幣是一種見效快、收益高的投資手段,紛紛加入收藏者的行列中。隨著收藏金銀幣隊伍的不斷壯大,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金銀幣價格的增長,使其越來越搶手。據專業人士說,歷史上所發行的金銀幣還沒跌價的先例。即使從短期看,金銀幣的平均價值率也高於同期的通貨膨脹率和銀行存款利率。比如香港1975年發行的女王訪港紀念金幣,1四3年被炒高至10倍;中國1982年版的一盎司熊貓金幣當時售價2000多元,現在已上升幾十倍。
其三,我國發行的流通金銀幣,幣材精良、鑄工精湛、圖案美觀、寓意深遠,極具美學價值、藝術價值、欣賞價值和歷史價值,這些因素也都推進和提高了金銀幣日益看漲的行情,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集幣熱中。
其四,我國發行的金銀幣,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在海外錢幣市場上也深受青睞,近年來,已有不少數量通過各種渠道流向海外被人收藏。

10.緣何「銅」比「銀」貴?
錢幣市場上,一些發行量較大,材質為鎳、銅等普通金屬的流通紀念幣的價格要高於一些發行量較少的貴金屬金銀紀念幣,比較典型的就是1993年發行的面值5元、發行量600萬的紫銅合金特種流通紀念幣《熊貓》,其市價要高於發行量2萬的1995年1/2盎司《熊貓》紀念銀幣;而流通紀念幣龍頭(建行),發
行量206萬面值1元,鎳銅合金,全品市價600元以上。外行人可能看不懂,就是一些行家對此亦難以接受。那麼該如何解釋和看待這一現象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這一現象長期存在並為大多市場參與者所認可的事實本身,就說明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與必然性。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是圍繞它的價值波動的,而作為收藏品的錢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其價格是供需雙方利益矛盾的平衡點。作為供方,錢幣發行量由國家嚴格控制,是一定的;而需求一方的錢幣收藏者、投資者,則是一個變數,他們的人數隨各種因素的變化而變動,對於錢幣市場價格,後者起決定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流通紀念幣是錢幣收藏的基本入門品種,它的群眾基礎是其它幣種所無法比擬的。題材重大,權威高,起點低,變現性好,獲利空間大,使得各路投資、投機資金對之情有獨鍾,構成了中國錢幣市場的主流。目前流通紀念幣的投資與收藏人員,當以百萬、千萬計,而參與金銀紀念幣的人士,充其量不會超過10萬。發行量雖大,但需求量更大,價格上表現為某些流通紀念幣高於金銀幣,也就不足為奇了。
兩者屬性截然不同。流通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代表國家發行的,行使的是貨幣職能,流通是其第一屬性;而金銀紀念幣卻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金幣總公司經銷,是一種商業行為,它不具備流通支付職能,這是兩者本質的區別,從這一點講,它們價格並無可比性。從歷史上看,以贏利為動機而推出的
收藏品往往缺乏生命力,即便轟動一時,後勁往往不足。金銀幣只是供國內外社會各界饋贈、珍藏,因此其損耗為零。流通紀念幣則不然,尤其是《建行》等早期幣,發行後數年間其收藏投資價值未被人們注意,相當一部分在流通使用過程中磨損、沉澱下來,因而全品存世量要遠低於發行量,這更有利於它們後來的快速、穩步增值。從長期的角度上看,作為收藏品,錢幣的材質如同郵票的面值,對其價格的影響隨時間的推移而淡化乃至消失,有時作用甚至相反。
應當相信市場是對的,「銅」比「銀」貴的現象反映的是兩者本質的區別,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和願望為轉移的必然趨勢。
13.收藏硬幣應注意什麼?
1.忌受潮。當代硬幣,不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絕大多數是金屬材料製成的,受潮後容易銹蝕,因此,收藏時要放在乾燥處,遠離潮濕的環境。密封的紀念幣卡或樣品以及金銀幣,除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開啟封套或密封盒,以免進入空氣。
2.忌手模。新發行的硬幣或清洗過的硬幣,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尤其不能用濕手或汗手亂摸。因為用手直接接觸硬幣,容易留下指紋或汗跡。欣賞把玩時,可戴上較薄的手套或用質地較軟的塑料鑷子取放。
3.忌酸鹼。酸鹼對金屬有很強的腐蝕作用,對金屬材料硬幣亦然,輕的會使硬幣變色、氧化。所以硬幣不能與酸鹼放置在一起;即使除銹,迫不得已使用酸鹼,用後也應及時清洗干凈。
4.忌磕碰。硬幣取放時,要防止相互磨擦與磕碰,尤其是金、銀幣,本身量重質軟,極易損傷,要避免破壞硬幣的品相。即使有小的磕碰痕跡,也不要隨意用鈍器處理,也不宜用牙膏等軟膏擦洗,順其自然為好。
5.忌火燒。金屬硬幣遇火後雖然不會化為烏有,但重的會使硬幣變形,輕的也會破壞硬幣的色澤和質地。其收藏價值必然大大降低,有條件的最好存放在鐵皮櫃或保險櫃內。
6.忌雜亂。各類硬幣、幣冊應存放有序,切忌雜亂無章。新購入或交換來的硬幣,應及時清理入冊,妥善保管,避免丟失;多餘備用交換的品種最好用軟塑料袋包裝存放,這樣既可避免與潮濕空氣接觸,觀賞或與人交換時,也能防止與手直接接觸。

14.怎樣收藏紙幣?
收藏紙幣時要注意「四防」。
1.防霉變。為防霉變,紙幣保存的最佳室內溫度是18℃—20℃,相對濕度是50%—60%。一旦發現發霉跡象,可用質地柔軟的布輕輕擦拭。霉變嚴重者,可將其浸入鮮牛奶中,加少量的鹽浸泡一小時後撈出,再用清水漂凈。
2.防折疊。確保紙幣好品相。對有輕度軟折的紙幣,平整地放在手中,壓上重物,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所改觀。要注意,收藏的早期紙幣,因多為薄棉紙質,忌用熨斗燙或用水洗。
3.防蟲蛀。對於長期保存的紙幣,應定期翻閱。存放紙幣的冊子應單獨存放,不要與報刊、書籍等紙製品放在一起,以防鼠咬。
4.防褪色。紙幣在經過較長時間保存後會有不同程度的褪色。這與紙質和油墨的優劣有直接的關系,應順其自然。此外,建議大家慎用高錳酸鉀稀釋液清洗有污染的紙幣。

15.怎樣識別硬分幣中被稱為「五大王」的偽分幣?
我國自1957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硬分幣(當時發行的分幣為1955年號,遲了兩年發行)至今已整42年。新中國金屬硬分幣是1953年設計,1955年開始鑄造生產的。1957年11月19日國務院頒布《關於發行金屬分幣的命令》,責成中國人民銀行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該套金屬硬分幣,分壹分、貳分和伍分三種,是用鋁鎂合金鑄造,分別由上海造幣廠和東北沈陽造幣廠鑄造。這套金屬硬幣,除了有自身所具備的貨幣功能外,還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功能,頗受國內外錢幣愛好者的青睞。
我國每年鑄造分幣的數量是由人民幣流通中分幣的所需量而定,這是鑄造各年份分幣多寡的主要原因。目前,有幾個年號的稀少的分幣市價高得驚人,如1979年伍分價450元,1980年貳分、伍分價各300元,1981年壹分、伍分價均在1000元以上。另外如1956年的壹分和1963年貳分,市價在100元左右。
小小分幣有如此高的價格,於是就有人鋌而走險——偽造,現在集幣市場上發現的「偽分幣」主要是被稱為套分幣「五大王」(最少的幾枚)的1979年伍分,1980年貳分、伍分,1981年壹分、伍分等共5枚。其作偽手法是用真幣改刻年份來牟取暴利。因分幣質軟,奏刀較易,出現批量改刻,如1981壹分、1981年伍分,分別用鑄量較多的1984年壹分、伍分改刻,將「4」改刻為「1」,變成1981年版;1980年貳分、1980年伍分分別用1989年貳分和伍分改刻,將「9」改刻為「0」,冒充1980年稀少版;而1979年伍分則是由1989版的伍分改刻,因「8」字改刻為「7」難度較大,所以在這幾種假幣中,此幣做工最差,較易識別。此類幣製造者目的是欺騙集幣愛好者。
錢幣愛好者在投資和收藏這些金屬幣時,應特別注意:①不要求全。選擇那些發行量小,正常流通渠道中亦不太多見的品種。如50—70年代發行的分幣,這些品種收集起來比較容易,如果條件允許,1955年、1957年、1992年壹分、1959年、1992年貳分這些較稀罕的品種應多多留意,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②金屬幣品相的好壞是決定其價值的重要因素。③無論是投資還是投機均需上批量,才會有顯著收益。

16.為什麼流通紀念幣深受收藏者的青睞?
1.是「物以稀為貴」。紀念幣是一種限量發行的貨幣,只能一次性生產,並銷毀模版。據資料介紹,目前紀念幣發行量最大的是「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紀念幣,發行量2000萬枚,發行量最少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建行40周年」,只有100多萬枚,這對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眾多集幣愛好者來說,是遠
遠不夠的,其收藏價值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2.是紀念意義。紀念幣都是紀念歷史重大節日、事件、傑出入物。收藏紀念幣,就像收藏了一冊精緻歷史書藉,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3.是紀念幣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紀念幣以鎳銅合金、鋼芯鍍鎳、鉛合金質材鑄造,每枚成本價高達0.96元,幾乎與幣面價值相等。使它和金銀幣的水漲船高的保增功能相似,而社會上集幣人多,僧多粥少,使紀念幣身價百倍,增值是不言而喻的。
4.是紀念幣的藝術欣賞價值。紀念幣被譽為國家「名片」,其設計新穎,鑄工精湛,製作精良,圖案美觀大方且寓意深遠,具有很高的美學、藝術、歷史以及欣賞等價值,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國的工藝美術和科學技術水平。由於我國發行的金屬流通紀念幣還具有濃郁、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海外錢幣市場上也頗受錢幣收藏者和投資者的青睞。此外,流通紀念幣還是饋贈親友之理想佳品。

17.生肖銀幣緣何走俏?
在錢幣收藏中,生肖系列銀幣在眾多幣種中脫穎而出,被收藏愛好者譽為錢幣中的「小型張」,價位不斷上漲,原因何在?
從題材上看,十二生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內涵豐富是生肖系列銀幣的第二特點。首先是名人效應,齊白石的《白猿獻桃圖》,徐悲鴻的《奔馬圖》等名人名作,為生肖系列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背面鐫刻的天壇、山海關、黃鶴樓、滕王閣……幾乎攬盡九州名勝。書畫藝術與著名景觀的完美結合,使得生肖系列銀幣的文化品位幾欲臻頂。
系統而漫長的發行也為生肖系列銀幣增色不少。從1981年發行第一套生肖紀念幣《辛酉(雞)年》起,至1998年《戊寅(虎)年》止,歷時13年,共發行6個系列、17個品種、55個單枚。l998年的生肖虎又產生了我國金銀紀念幣發行史上第一枚彩色幣。如此龐大的發行規模,恐怕沒有任何紀念幣可與之抗衡。
此外生肖系列銀幣的發行量也相對較少。從1998年起,生肖系列銀幣開始「增套減量」,提高了收集難度。此間發行量最高的GS9精製龍年紀念幣也不過2萬枚,而熊貓系列最高為25萬枚。從1993年起,生肖系列銀幣按含銀量的多少酌量發行,通常在0.68萬枚至0.05萬枚之間。
目前,錢幣市場的整體冷落致使生肖系列銀幣的價格漲升緩慢,對於進行錢幣類專題收藏和生肖類主題收藏的藏友而言,這正是較好的購買時機。

19.如何認識背逆幣?
在各類收藏報刊上經常見到背逆幣的身影,號稱身價幾萬元甚至幾十萬,招搖過市,收藏界曾對此有過一翻激烈討論。背逆幣到底是什麼?它有多大價值?
其實背逆幣是存在的。造幣廠由於鑄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轉動,造成硬幣正反面圖案方向不一致,其構成的角度數即為背逆幣的度數,最大度數應為l80°,而沒有大於180°之理。
在鑄幣時產生如90°—180°這樣的大偏差可能性極少,所以背逆90°—180°間的硬幣數量相應稀少。如背逆180°,則背逆幣的背面國微圖案相對正面來說是倒了,應該說這是一種錯幣。「物以稀為貴」。背逆180°的硬幣價值在1—2萬是合理的,背逆90°—180°間的硬幣1千至1萬比較合適。對於90°以下的背逆幣,當定在100元以下,因為背逆30°左右的硬幣其實很多。

20.收藏新寵——「准貨幣」有哪些?
與人民幣有著十分密切聯系的票券——「准貨幣」,目前正越來越受到收藏愛好者的青睞,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外匯券是1980年4月1日起,由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有價證券。共有1979年和1988年兩種版面,全套總面額316.60元,券別分為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刃元、100元8種。1994年1月1日中國銀行宣布外匯券停止流通並限期兌換收回。此後,它就成了收藏「新寵」。
僑匯券是我國分別於1960年和1982年發行的有價證券,但1982年發行的僑匯券稱為「僑匯物質供應券」。在1960年經濟困難時期,僑匯券可以憑它到指定的商店購買多種緊俏商品。它的面值有5元、10元、50元、100元之分,分別為糧票、肉票、副食品票3個種類。目前正成為收藏族的「搶手貨」。
軍用代金券是1965年我國專門為參加抗美援越部隊印製發行的,以代替人民幣在出國參戰部隊中流速的有價證券。參戰部隊回國後,要求全部代金券立即兌換收繳。其面值與人民幣相等,分為1元、1角、5分、2分等4種券別。由於當時發行量十分有限,流通范圍非常狹小,流通時間不長;社會量也極為有限,因而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成為收藏者苦苦尋覓的「稀品」。

㈨ 人民幣收藏入門,該怎麼進行,謝謝!

任何像畫冊一樣那種幣種大全,不要購買!都是加了很多錢的,買來無意義!
收藏是需要時間的,不是想著發財!建議是,如果你有閑錢,你到銀行,把不同面額紙幣,都換一本(一百張),當然~~如果有錢,可以多換幾本,當然是換連號的新錢。完後,封好,放家裡。就行了!時間會告訴你以後的情況是什麼。

㈩ 人民幣如何收藏

人民幣在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高價求購波波相連。近看錢幣市場,集藏愛好者有著不同心態:其一是以經營為目的職業買賣,這類人中有大量藏品且出手價格較貴;二是一部分人出於保值、增值的心理,視集幣如炒股一般;第三種人則把人民幣收藏視為一種時尚的業余文化生活,這些收藏者人數眾多,精心尋覓自己需要的錢幣,只要發現,不惜重金購得。

我國從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國人民銀行」起至今共發行5套人民幣(系紙幣)。1955年發行含銀含金流通硬幣,1957年12月1日研製並發行鋁合金硬幣。另外,還有上百種金、銀、銅、鎳等不同質地的紀念幣。收藏者們搶購的是一些年代稍長、存世不算多的人民幣。如新中國成立前的第一套人民幣,從1萬元(舊幣值)到5萬元,12個面額計62個種類,整套轉讓價已高達數萬元。其中5萬元券因設計問題沒有發行,其單張價格也是十分昂貴。第一套人民幣系1952年2月停止流通,同幣值銷票多,紙質差,易作假。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53年,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正式在社會流通,這套人民幣以中國革命聖地為主圖印發了1分、2分、5分紙幣和角、元幣共計11個品種,1964年停止流通。一位收藏者曾以1200元的價格搶購了一張1953年版最高幣值10元的人民幣,這張人民幣系前蘇聯版,為墨綠色工農人像圖案,一時間引起強烈反響,也有一部分人從事收藏某種在若干年份發行量少的流通硬幣,把收藏目標投向1分、2分、5分硬幣上。如1979年和1981年流通的5分幣,每枚價格當在500元以上,1955~1960年中的少數硬幣更被收藏者視為稀有之物,故能體現收藏價值。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在中國怎麼收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會怎麼樣 瀏覽:845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8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1
怎麼寄東西到印尼 瀏覽:973
義大利熊油治什麼病 瀏覽:459
義大利黑手黨的基地在哪裡 瀏覽:609
印度捷豹路虎多少錢 瀏覽:924
義大利虐狗怎麼判 瀏覽:447
印度面條多少錢一碗 瀏覽:282
亞投行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166
中國的睡衣出口怎麼樣 瀏覽:442
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 瀏覽:192
中國五千年有多少次被滅族 瀏覽:940
朝鮮什麼時候屬於中國 瀏覽:575
伊朗美金和歐元怎麼貿易 瀏覽:480
50元印尼盾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667
義大利女褲44對應國內什麼尺碼 瀏覽:418
義大利餐館怎麼走的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