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表達詩情畫意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表達詩情畫意

發布時間:2022-05-21 14:30:40

㈠ 中國園林藝術中的「詩情畫意」都具有哪些共同特點

為了達到這種具有「詩情畫意」的審美境界,中國園林藝術創造了許多藝術表現手法和造園技巧。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然美,幾乎所有園中都有水池、假山、花草、樹木等,創造一種小橋流水、荷花飄香的自然風光。

㈡ 中國古典園林特點是什麼

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
總的來說:本於自然、高於自然;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詩畫的情趣;意境的涵蘊。這就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四個主要的特點,或者說,四個主要的風格特徵。

(一)本於自然、高於自然

自然風景以山、水為地貌基礎,以植被作裝點,山、水、植物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當然也是風景式園林的構景要素。但中國古典園林絕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簡單地模仿這些構景要素的原始狀態,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剪裁,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頤和園那樣的大型天然山水園才能夠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觀在北方的大地上復現出來。這就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本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這個特點在人工山水園的築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明代造園專家計成在《園治》起首篇提出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二)、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

法國的規整式園林和英國的風景式園林是西方古典園林的兩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築的原則來規劃園林,以建築軸線的延伸控制園林全局;後者的建築物與其他造園三要素之間往往處於相對分離的狀態。但是,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園林形式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把建築美與自然美對立起來,要麼建築控制一切,要麼退避三舍。

中國古典園林則不然,建築無論多寡,也無論其性質、功能如何,都力求與山、水、花木這三個造園要素有機地組織在一系列風景畫面之中。突出彼此諧調、互相補充的積極的一面,限制彼此對立、互相排斥的消極面。

(三)、詩畫的情趣

文學是時間的藝術,繪畫是空間的藝術。園林的景物既需「靜觀」,也要「動觀」,即在游動、行進中領略觀賞,故園林是時空綜合的藝術。中國古典園林的創作,能充分地把握這一特性,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觸類旁通,融鑄詩畫藝術於園林藝術,使得園林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郁的詩、畫情趣,這就是通常所謂的「詩情畫意」。

詩情,不僅是把前人詩文的某些境界、場景在園林中以具體的形象復現出來,或者運用景名、匾額、楹聯等文學手段對園景作直接的點題,而且還在於借鑒文學藝術的章法、手法使得規劃設計頗多類似文學藝術的結構。

滄浪亭的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與「滄浪」之說暗合。

(四)、意境的涵蘊:

意境是中國藝術創作和欣賞的一個重要美學范疇,也就是說把主觀的感情、理念熔鑄於客觀生活、景物之中,從而引發鑒賞者類似的感情激動和理念聯想。

㈢ 如何創造園林意境

如何創造園林意境

古典園林對意境的追求

中國造園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園林的進步與發展,不僅在於物質技術,更在於人文方面,主要是更符合人們的精神需求,在於意境的創造。而意境的創造源於園林情感空間的營造。在園林發展初期並不是著重於意境的創造。早期的園林是聚物的階段。最早的造園是史書記載的「靈台」——供帝王遊玩的場所,供帝王狩獵游樂。隨著歷史的不斷向前發展,一些文人志士開始在江南營造以山水為主的園林景觀。到晚唐時期,園林開始講究本身的形態,而不是純粹模仿自然,由於受當時山水田園文學及山水畫的影響,園林開始注重詩情畫意的情感空間的營造。至元代典型的園林形象已經形成,造園之風非常盛行。園林空間環境注重「神理兼備」,園林之「神」可與繪畫相媲美。到晚清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到頂峰,著意於創造園林的意境,表達一種詩情畫意的情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園林情感空間的營造,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達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境界。「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其地無多,其費亦無多矣。而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景,詩中酒中有情,閑上悶中有伴,非為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矣。」客觀的空間環境,給了鄭板橋豐富的聯想,意境無限,讓人回味無窮,彷彿在你的面前展開的是一幅中國水墨畫。這種情感空間給人的感受,也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令,有著不同的意境在裡面,這只有觀賞者清楚。

營造意境的手法

園名明志

中國的傳統是文人造園。山水園林多為仕途坎坷或貶官謫居的文人所修建,參與造園點題立意的又多是懷才不遇寄情於山水的才子,這就使山水園林立意較高,表達一種理想和情趣,達到托物言志的效果。如蘇州名園拙政園,取自晉潘岳《閑居賦》「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以拙者之為政也」句意,表現了園主人王獻臣在仕途上受排擠回鄉又自鳴清高的心情。

園林風景題名園林風景題名也是園林情感空間營造的重要手法之一。「感物吟志」,園林的匾額、題記等最能反映出園主人高雅的志趣和園林風景的意境。進入拙政園,踏入遠香堂,周圍環境開闊,可環視四面景物,面對一池荷花「香遠益清」的感覺,定會讓你心曠神怡;登上綉綺亭,杜甫詩句「綺綉相展轉,琳琅衾青熒」就會湧上心頭;再如西部的扇面亭,只有一幾兩椅,取名「與誰同坐軒」,是借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之句,表達園主人灑脫曠逸,孤傲自賞,不落塵俗之意;留聽閣以觀賞雨景為主,取意「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聽雨軒庭院,院內一角遍植芭蕉,取意「雨打芭蕉」的聲響效果來渲染雨景的氣氛。

㈣ 中國古典園林構景四大要素及其特點

1、山

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最主要的構景要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開創了人工造山的先例。東漢梁翼開創了從神仙世界的嚮往轉向對自然山水模仿的先例,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起點。

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雅士採用概括、提煉手法所造山的真實尺度大大縮小,力求體現自然山巒的形態和神韻。這種寫意式的疊山,比自然主義模仿大大前進了一步。唐宋以後對疊山藝術更為講究。明清造山藝術更為發展和普及。

2、水

為表現自然,水也是造園最主要的要素之一。自然是園林以表現靜態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淼的寂靜幽遠的境界取勝。

古代園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種:一為掩。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二為隔。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隔水浮廊可渡,正如計成在《園冶》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如此則可增加景深和空間層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三為破。水面很小時,如曲溪絕澗、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

3、花木

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一講姿美,二講色美,三講味香。古樹名木對造園氣氛非常重要,除花木外,竹子在園林裝飾中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在嚮往中的自然。

4、鳥獸魚蟲

中國古典園林重視飼養動物。園中動物可以觀賞娛樂,也可以藉以擴大和凈化2自然境界,令人通過視覺、聽覺產生聯想。

(4)中國古典園林如何表達詩情畫意擴展閱讀:

構景手段:

1、抑景

先揚後抑,欲揚先抑,採取抑景的辦法是園林顯得有藝術魅力。如園林入口常迎門擋以假山、花木等。這種處理叫做抑景。常採取的方法有山抑、樹抑、牆抑、房抑等。

2、添景

風景點在遠方,如沒有其他景點在中間近處過渡就顯得虛空而沒有層次。如果在中間、近處植以喬木、花卉作過渡景,這些喬木和花卉便叫做添景。

3、夾景

風景在遠方,視線兩側空盪無物,顯得單調乏味。如果兩側用建築物或樹木花卉屏蔽起來,使遠處風景顯得更有詩情畫意,這種構景手法即為夾景。

4、對景

造成在甲點觀賞乙點,從乙點觀賞甲點的構景方法叫對景。

5、框景

園林中建築的門窗或喬木樹枝合抱成的景框,往往把遠處的美景包框其中,似一幅圖畫,便是框景。

6、漏景

園林中常設露窗為裝飾,透過漏窗的窗隙,可見園外或院外的美景,這種叫漏景。

7、借景

借遠方的山林亭台叫遠借;借臨近的大樹建築叫鄰借;借空中的飛鳥浮雲叫仰借;借池塘中的游魚浮萍叫俯借;借四季之花或春夏秋冬自然之景叫應時而借。

㈤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徵,表現在什麼方面

中國古典園林以「藏不盡,春不盡」為特點,清幽幽深,博大精深。它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吸引了眾多學者進行分析研究和探討。「中國古典園林」是集建築、園林、花卉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作品。它蘊涵著道家玄學的誕生思想,表達了傳統詩畫觀念,寄託了對自然的懷舊。它給人一種寧靜、清新、意味深長的美感。它既有一般藝術美的規律,又有其獨特的風格。

三.自然美「有真有假,有真有假」受到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

老莊儒家的「物以類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善如水」、「德如谷」、「智如水,仁如山」等思想,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法貴真」思想。從秦漢的「一池三山」,魏晉南北朝私家園林的「如果自然」,隋唐的「城市山林」,到宋明的「巧借」,再到滿清的「密山林」對自然美的追求,逐漸在園林中顯露出來,形成了崇尚自然、熱愛自然、把握自然、開發自然美的園林美學觀。

當然,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美的主要特徵之一,它不是對自然的機械復制,而是對藝術高度集中的再加工。」「取自然,超越自然」注重表現其內在氣質和魅力,真正體現自然。如春、夏、秋、冬的岩石。過去,人們常說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妝,冬山如睡。石筍直立,意為春山;湖石細膩,意為夏山;黃石垂直堅硬;秋山:玄石潔白,輕如冬山。堆山調石的方法寓意著真山。它遵循四季制,別出心裁。它有向大自然學習的深刻品味。

㈥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意境
杜道明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在審美上的最大特點,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內涵、傳統風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
意境的基本特徵是,以有形表現無形,以物質表現精神,以有限表現無限,以實境表現虛境,使有限的具體形象和想像中的無限豐富形象相統一,使真實景象與它所暗示、象徵的虛境融為一體。中國古典園林在處理時空的問題上,與詩畫有相通之處。由於園景和詩境、畫境一樣,在美學上共同追求「境生於象外」的藝術境界,因此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間描寫無限空間的藝術創作原理。
園林的意境和風貌主要取決於造園家的文化素養,這也是許多名園出自文人畫家之手的原因。而著名的造園家幾乎都工於繪事,擅長詩賦。在造園過程中,詩賦、繪畫藝術的合理運用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這就使園林藝術和山水畫、田園文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園林的山水布局、建築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往往借用山水畫論,而風景主題的意境構思、匾額、楹聯等,又常常受到山水田園詩的啟發。這種特殊的關系使中國古典園林每每散發出濃濃的詩情畫意。因此,中國古典園林被譽為「凝固的詩,立體的畫」。但園林的意境與詩、畫又有不同,詩畫的意境是藉助於語言或線條、色彩構成的;而園林的意境是藉助於實際景物與空間構成的。不過在美學上三者又有共同之處,即都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國歷代園林的設計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別出心裁地營造了許多園林,雖然各不相同,卻有一個共同點:游覽者無論站在園林中的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面。中國古典園林十分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亭台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也正是為了營造詩情畫意的意境。要充分領略園林「入詩」「入畫」的意味,不僅要熟悉中國古典園林的常見手法和布局,還要用心體會風景背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園林意境的產生,離不開具體而真實的景物。這些景物由建築、山石、水體、花木構成,是有形、有限、有比例的,是給人直接感知的空間;而由景所產生的人的想像空間,卻是無形、無限,無比例的。園林意境的產生,同樣離不開人的思想感情的參與。無論造園家如何精心設計、布局,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特定的時空里最大限度地刺激遊客的「心」,促使其生情、生意。唯有心物契合,情景合一,園林的意境方能醞釀生成。而園林景物對遊人情感的激發,主要是通過人的眼、耳、鼻三個感官。作用於眼睛的主要是園林的景點,這些景點的構成要素是建築、山石、水體、花木等。作用於耳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園林以聲音為特點的景點上。如秋雨梧桐是人間說不完道不盡的悲歡離合的典型;殘荷雨聲代表著一種憶舊懷親的傷感愁緒;雨打芭蕉則表達一種輕愁、一種無奈的思念之情。作用於鼻的信息,則主要體現在園林內植物的芳香。如春天有撲鼻的桃李芬芳,夏日有襲人的荷花清香,秋季有濃郁的丹桂飄香,冬天有浮動的臘梅暗香。
中國古典園林重視「寫意」手法的運用,一山一石都耐人尋味,給人留下充分的聯想和回味的餘地。一塊小石,便有山壑氣象;一勺清水,便有江海氣象;一草一木,便有森林氣象。而園林的布局設景,又盡量避免形成一覽無余的視覺效果,使人在有限的園林空間內,彷彿置身於變幻的仙境中,從而形成一種含蓄幽深、形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美。中國古典園林之美多多,最本質者在於意境之美。(摘自《中國文化研究》2011,有刪改)

㈦ 為了達到「詩情畫意」的審美境界,中國園林藝術採用了哪些藝術表現手法和造園技巧

為了達到這種具有「詩情畫意」的審美境界,中國園林藝術創造了許多藝術表現手法和造園技巧。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然美,幾乎所有園中都有水池、假山、花草、樹木等,創造一種小橋流水、荷花飄香的自然風光。如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的拙政園,全園佔地面積約60畝,其中水面約佔五分之三,池水以土山分隔,形似兩座小島,山上林木蔥翠,沿池垂柳依依,山徑水廊起伏曲折,古木蔽日,波光倒影,使這些人工造就的自然美,達到「雖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國古典園林又非常講究亭、台、樓、閣、廊、樹等建築形式的美感,並且十分注意使這些建築物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例如揚州的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園分東西兩部分,有游廊相連接。東部有八角園門、榆木船廳、六柱亭、半月台等建築物;西部有七間樓廳組成的一組建築,像蝴蝶形態,通稱蝴蝶廳。此外,在水池周圍還有一組樓廳和復廊組成的建築群,供遊人登臨鳥瞰。這些建築物往往成為園林中的主要觀賞點,人們在游覽時,時而穿過長廊,時而跨過小橋,時而進入花廳,時而登樓遠眺,多方面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要。

㈧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徵表現哪些方面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徵主要是能動模仿自然、符合形式美規律的結構。

1、能動模仿自然

能動模仿自然,是中國古代園林屹立於世界園林之林的最顯著審美特徵,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觀賞中國古代園林,首先應該把握此一特徵。

2、符合形式美規律的結構

形式美規律,是使一個事物的諸多內容要素組成為一個美的形式的規律。對園林來說,形式美規律就是把山、水、花木、建築等要素組成為一座美的園林的規律。

形式美規律是一個規律群,它主要包括整齊與節奏規律、對稱與均衡規律、比例與和諧規律、分層與有序規律、完整與生動規律、多樣的統一規律。中國古代園林,都是符合形式美規律的結構。它們在形式美規律的作用下,主要形成了層次豐富、主體突出、組合和諧、變化統一等審美特徵。

(8)中國古典園林如何表達詩情畫意擴展閱讀

能動模仿自然的要求:

1、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就是源於自然,反映自然,向自然學習。「天人合一」審美觀認為,師法自然就是要講求真(「法天貴真」),要有天然野趣(「天趣自然」)。

2、融於自然

融於自然,是把園與周圍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融於自然的目的,是從視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使人們獲得豐富的審美對象,尤其是自然美。

3、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指園林的建造,包括築山、理池、設置花木、建築房屋等等,都服從於自然美的需要,而不能破壞自然美。

4、表現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對樹木花草的設置與處理,很講求表現自然。就是要求樹木花草具有自然本色,無人工良跡。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古園林審美特徵



㈨ 中國古典園林史 如何與詩詞相結合的

中國園林,名之為「文人園」。它是饒有書卷氣的園林藝術。北京香山飯店,是貝聿銘先生的匠心。因為建築與園林結合得好,人們稱之為有「書卷氣的高雅建築」,我則首先譽之為「雅潔明凈,得清新之致」,兩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證歷代談中國園林總離不了中國詩文。而畫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畫為藍本。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歸根到底脫不開詩文一事。這就是中國造園的主導思想。
南北朝以後,士大夫寄情山水,嘯傲煙霞,避囂煩,寄情賞,既見之於行動,又出之以詩文。園林之築,應時而生。續以隋唐、兩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脈相承。白居易之築堂廬山,名文傳誦。李格非之記洛陽名園,華藻吐納。故園之築出於文思。園之存,賴文以傳。相輔相成,互為促進,園實文,文實園,兩者無二致也。
造園看主人。即園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園主之文化水平。自來文人畫家頗多名園,因立意構思出於詩文。除了園主本身之外,造園必有清客。所謂清客,其類不一,有文人、畫家、笛師、曲師、山師等等。他們相互討論,相機獻謀,為主人共商造園。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後,文酒之會,暢聚名流,賦詩品園,還有所拆改。明末張南垣,為王時敏造「樂郊園」,改作者再四。於此可得名園之成,非成於一次也。尤其在晚明更為突出。我曾經說過那時的詩文、書畫、戲曲,同是一種思想感情,用不同形式表現而已。思想感情指的主導是什麼?一般是指士大夫思想,而士大夫可說皆為文人,敏詩善文,擅畫能歌,其所造園無不出之同一意識,以雅為其主要表現手法了。園寓詩文,復再藻飾,有額有聯,配以園記題詠,園與詩文合二為一。所以每當人進入中國園林,便有詩情畫意之感。如果游者文化修養高,必然能吟出幾句好詩來,畫家也能畫上幾筆明清逸之筆的園景來。這些我想是每一個游者所必然產生的情景,而其產生之由就是這個道理。
湯顯祖所為《牡丹亭》而

㈩ 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格和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依山旁水,貴樹名花,綜合藝術
中國古典園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築等組成的綜合藝術品。常用觀賞花木有松、竹、梅、樟、蘭、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其選栽一般與園林的地理環境和園主所寄託的性情有關。園中理水也通過類型和形式的選擇來體現文人的意趣。園水有各種形式:湖、池、河、溪、澗、泉、瀑。在園中根據水源和園內地勢的具體情況,加以自然疏導,在大小、動靜、曲折的對比和聯系中實現目的。其造型就落實在對岸曲水徊,似分還連的追求上。文震亨在《長物志》對理水論述甚詳,尤其是論廣池、論小池、論瀑布非常精闢。的確山水的造型是提領園林的主要構架。所以有人這樣認為園林之有山,如人之有骨骼;園林之有水,如人之有血脈。
在園林藝術中,純粹的人為景觀亭台樓閣,雖然對追求「人化自然」的園林來說不是主要要素,但是某些具體景區中還是可以成為主景的。園林中有各種各樣的建築,如榭、樓、齋、亭、舫、閣、館、廊、廳、堂、殿和軒等。無論哪種類型的建築物,其形狀、大小、比例、位置、疏密、高下,都隨園景主題需要而隨機應變。這就要求:造型輕巧淡推不求瑰瑋庄嚴,裝修精緻靈動不求富麗華瞻,空間開敞流通不求封閉森嚴。另外色彩和質感對於園林來說也是重要的。紅色熱烈,藍色沉靜,金色華貴,白色潔凈,不同的色彩有著不同的情調。造園者為了模仿自然,體現文人的志趣,基本採取了自然色態。質感有兩種:一種是材料本身的,比如木材溫馨,玻璃通透,石材古樸;另有一種則來自對材料的處理,比如石材打磨得粗糙就厚重粗獷,打磨得光潔就文雅華貴。不同的質感也有著不同的美感。這些不同的美感在園之山、水、建築物、花草樹木中均有所表現。可見,質感和色彩,再加上體量和線條,和輪廓、比例、尺度一起,構成了園林造型的藝術要素。
2.追求立意,概括提煉,力求神似
中國園林集天下名山勝境,經過取捨並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煉,雖取材於自然又非純天然模仿,立意新穎,展示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神似境界,這種歷經藝術加工而得到的藝術美,富有身臨其境,似曾相識,又不知其所的玄妙之感,給人以詩情畫意或觸景生情的美好靈感。
3.造景含蓄,耐人尋味,一點方悟
中國古典園林的絕妙之處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美人峰越細看才像;鴛鴦廳一點方悟;亭榭匾額成了賞景說明書。又如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身臨其境,雖無荷風,但亦覺風在其中,發人遐思。再如拙政園西部的扇面亭,僅一幾兩椅,卻憑借宋代大詩人蘇軾「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的佳句,在感受詩人孤獨心境的同時,會萌生一種高雅的情操與意趣。
4.動態布局,猶如畫卷,百看不厭
動態序列布局,使園林空間成為連續序列的寫景,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藝術效果。以蘇州留園為例,其空間處理之妙當列它園林之首,無論從鶴所進園,經五峰仙館區,至清風館,曲樓到中部山池;或從園門曲折而入,過曲樓經五峰仙館而進東園,其空間大小、明暗、開合和高低參差對比,皆形成有節奏的空間聯系,有起有落,猶如一幅高雅的畫卷,百看不厭。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典園林如何表達詩情畫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8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1
怎麼寄東西到印尼 瀏覽:973
義大利熊油治什麼病 瀏覽:459
義大利黑手黨的基地在哪裡 瀏覽:609
印度捷豹路虎多少錢 瀏覽:924
義大利虐狗怎麼判 瀏覽:447
印度面條多少錢一碗 瀏覽:282
亞投行為什麼幫印度 瀏覽:166
中國的睡衣出口怎麼樣 瀏覽:442
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 瀏覽:192
中國五千年有多少次被滅族 瀏覽:940
朝鮮什麼時候屬於中國 瀏覽:575
伊朗美金和歐元怎麼貿易 瀏覽:480
50元印尼盾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667
義大利女褲44對應國內什麼尺碼 瀏覽:418
義大利餐館怎麼走的 瀏覽:706
什麼號碼列印尼手機劃算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