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在中國如何促進經濟發展

在中國如何促進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2-05-20 13:58:38

1. 當今中國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制

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

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

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

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

控制力、

影響力。

毫不動搖鼓勵、

支持、

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

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加快改革財稅體制,

深化金融

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2

)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

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

3

)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考慮世界科學技術加快

發展和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的趨勢。

以市場為導向,

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

產業,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

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

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優先發展信息產業,

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

的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和扶持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調整和優化結構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選擇。

4

)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

展一體化是解決

三農

問題的根本途徑。

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

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

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

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加快發

展現代農業,

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深入推進

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

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著力促進農民增收,

保持農民收入持

續較快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

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改革征地制度,

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加快完善城

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

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農、

以城

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5

)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

開放戰略,

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

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創新開放模式,堅持出口

和進口並重,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統籌雙邊、多邊、區域

次區域開放合作,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6

)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要趕上發達國家,就要保持必要的發展

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走既有較高速度

又有較好效益的經濟發展路子。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7

)積極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以國內需求為主促進經

濟發展,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在加快經濟建設,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中,

各方面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

面對國際市場

日趨激烈的競爭和世界經濟的復雜變化,

立足國內需求,

可以使我國經濟發展有較大的迴旋

餘地,

增強抵禦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

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

根據形勢需要實施相應

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逐步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8

)我國正在實現工業化,又面臨信息化的浪潮,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

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走新型工業化道

路,

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

經濟效益好、

資源消耗低、

環境污染少、

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路子。

要正確處理高新技術產業和

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9

)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結合,推動綠色發

展,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10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要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增

加城鄉居民收入,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

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把人民

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建立健全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體系、

醫療保

健體系和防疫體系,

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

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

提高城鄉

社會事業的發展水平。

繼續大力推進扶貧開發,

鞏固扶貧成果,

盡快使尚未脫貧的農村人口

解決溫飽問題,並逐步過上小康生活。

11

)就業是民生之本。積極擴大就業,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當前和今

後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

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

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

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

拓展就業渠道,

開就業門路。

加快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

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建立以勞動者自主就業為主

導、以市場調節就業為基礎、以政府促進就業為動力的就業機制。依法加強勞動用工管理,

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要關心和解決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生活和再就業問題。國有企業要積極挖掘內部潛

力,多渠道分流富餘人員。國家要在財政、稅收、金融、工商管理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支

持下崗職工積極創業。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

提高下崗職工的素質和技能。

引導下

崗職工轉變觀念,

努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

要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離

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費和基本養老金。

12

)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3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14

)堅持搞好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2. 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0年10月召開的第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以國內需求為主促進經濟發展,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加快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面對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和世界經濟的復雜變化,立足國內需求,可以使我國經濟發展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增強抵禦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根據形勢需要實施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逐步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是投資、出口和消費。長期以來我國這三駕馬車不是齊頭並進,而是二馬賓士當先,一馬拖腿墊後,貿易順差和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消費增長相對滯後,而且消費率還有下降的趨勢。近5年裡,我國居民最終消費率分別為61.1%、59.8%、58.2%、55.5%、53.9%,持續下降。而近10年來,我國最終消費率平均只有59.5%,這比世界平均消費率低了近20個百分點。一般的發達國家的消費率在80%左右,積累率在20%左右。投資每增長2個百分點左右,就能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因此,在單純追求GDP增長的年代,投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刺激手段。從1978年到2004年間,中國經濟保持著9.4%的平均增長速度,與之文庫+相應,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長速度也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今年的統計顯示,目前全社會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持續增長到歷史最高水平,直逼55%,而消費所佔的比重卻達到今年新低,兩者反差甚大。中國社會科學院張卓元研究員分析,現在外需過旺,內需不足,投資強勁,而消費又不足的問題已成為中國經濟一個重要的結構矛盾。消費傾向偏低,不僅影響當前的消費,不能拉動消費品生產,而且還會影響投資效果,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投資與消費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是此消彼長的,長時期的高積累,高投資必然抑制消費,造成消費需求不足,如果惡性循環,必將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繼續提高。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才能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從出口方面看,擴大內需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也是很必要的,因為過分依賴國際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風險較大。國際市場發生波動時直接會波及國內市場,要緩解國際市場波動對我們的影響,就必須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而且擴大內需還不是暫時的緩兵之計,而應成為中國改革開放長期堅持的原則。

3. 當前形勢下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發展

當前經濟形勢下比較嚴峻,世界范圍內都不景氣,只有中國一枝獨秀,那麼就要促進內循環和外循環兩手抓,積極鼓勵人們拓展自救。

4. 如何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

加強對市場的監控。

5. 如何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
1.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2.創新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創新能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能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創新是對真理的發展,創新是對實踐的推進;
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國家永葆生機的源泉;
4.只有弘揚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才能給我國的各項事業充滿活力的源泉,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屹立於先進民族之林。
拓展資料
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
1.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我國的第一要義。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2.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現代化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4.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現代化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

6. 我國當前實施的促進經濟發展措施有那些

中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空前挑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開了新一輪宏觀調控。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傳遞了清晰的信號:直接有力、擴大內需的調控措施將推動中國經濟走出困境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11月份以來,從擴大內需的十大措施出台,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保增長的調控目標,再到目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出台,越來越細化的調控舉措逐步勾勒出新一輪宏觀調控的路徑——既要保當前經濟增長,又要抓住難得契機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保增長、促消費、調結構:積極財政政策釋放能量

進入四季度以來,工業生產、出口、財政收入、CPI和PPI等經濟指標的顯著下滑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顯現。但不少專家表示,隨著一系列擴張性調控政策逐步實施,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觸底後逐步回升。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王慶說,16日公布的今年1至11月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8%,這一增速雖然比前十個月增速略有回落,但仍處高位,表明積極財政政策下不斷擴大的投資規模將逐漸顯效,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面對國內外挑戰,中國重啟積極財政政策成為新一輪宏觀調控的最大亮點,意味著具有「立竿見影」效果的財政政策將在宏觀調控中釋放越來越多的能量。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明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除了擴大投資規模以外,將實行結構性減稅,用減稅、退稅或抵免的方式減輕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並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先進裝備製造業、服務業、中小企業、重大改革等,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表示,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具體則根據我國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相應調整稅收政策,在優化稅制結構的同時,可以開征一部分新稅種,降低一部分稅種的稅負,以達到刺激經濟、擴大投資和內需的目的。

國家近期宣布將在全國推廣「家電下鄉」和「農機下鄉」,發出了擴大農村消費的積極信號。財政部表示,積極財政政策一方面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促進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通過稅收優惠等手段促進農村、住房、汽車、服務業和旅遊業等重點領域的消費。

明年1月,增值稅轉型和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的適時出台,表明了當前正是中國經濟調整結構的重大契機。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立足當前的拉動投資,促進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從而保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說,擴大內需既是中國經濟面對危機的應急之策,更是未來發展的長遠戰略。其背後是經濟發展方式從投資和出口拉動型向內需拉動型的重大轉向。他預計,到2010年,隨著政府拉動內需政策效應的充分釋放,主要靠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將初步形成,中國經濟將開始新一輪發展。

釋放流動性、增信貸:適度寬松貨幣政策拉動經濟增長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如果將中國經濟比做一條大船,貨幣就是「載舟之水」,金融的作用則在於促使「資金之水」流動起來。中央當前採取的一系列金融措施,正是要將這「水」從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堤壩」中釋放出來。

從國家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到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經濟發展的九項金融措施,再到進一步細化的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中國正在出台一系列保增長的金融政策,通過促進貨幣信貸總量的合理穩定增長,為經濟航船提供廣闊水域。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正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全球陷入衰退邊緣,企業融資難成為全球問題。為解決流動性問題,國家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促進貨幣信貸的穩定增長,央行更是在3個月時間內四次下調利率,三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同時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總量的控制。

王慶認為,當前中國釋放流動性的效果正在顯現。根據央行11月份金融數據,11月份貸款出現同比大幅上漲。但同時,貨幣供應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未能有效緩解,而銀行惜貸現象仍然嚴重。相關跡象表明,資金之水雖然流進了商業銀行,但仍未能很好地進入到企業生產中去。

基於此種狀況,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對貨幣政策、信貸服務、資本市場、保險、融資渠道、外匯管理、金融服務、財稅支持、改革風險等九個方面內容進行了具體部署。其中,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滿足合理資金需求等兩項內容位列眾措施之首。

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認為,這三十條意見是落實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更具針對性的體現,其中提出的爭取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17%左右的目標,是亞洲金融危機以來M2最高增長目標,體現出當前宏觀調控反周期調節的特點。「如果這個目標能夠達到,能夠適時地擴大流動性、擴大基礎貨幣的發行,對工業的增長,就業的保障和經濟平穩發展,意義重大。」

此外,針對銀行惜貸現象,金融三十條意見明確提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基本面比較好、信用記錄較好、有競爭力、有市場、有訂單但暫時出現經營或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張其佐說,這三十條意見還體現了當前宏觀調控的另一特點,就是財政貨幣政策正在更好地與產業政策相配合協調。實現保增長的關鍵就是要保工業。中國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階段,工業的增長對於經濟增長、就業增加至關重要,目前向企業傾斜的政策,都是為了保證企業的發展。

「對銀行來講,保增長是一個大局,如果銀行純粹基於這種風險而畏縮不前的話,就會影響工業增長,從而使經濟下滑的問題變得更嚴重,銀行自身的存量貸款也會很受影響,最後受危害也自然包括銀行業。所以對銀行來講,也需要擴大信貸投放,在經濟保增長的同時,才能保住自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

股市、樓市、車市:擴張調控政策工具促市場穩定發展

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老百姓關心的股市、樓市、車市三大市場都受到了高度關注。如何提振市場信心、促進這三個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保持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治理水平,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增強投資者信心。會議強調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同時,將住房和汽車消費列為明年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

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三十條意見則進一步明確將出台信貸政策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並支持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發展,拓寬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渠道。

分析人士認為,這對三個市場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將有效增強人們對市場的信心,穩定預期。而積極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更是為市場回暖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偉慶預計,明年二季度,政策對實體經濟提振效果會逐漸露出端倪,基本面預期的企穩會逐步取代純粹的情緒刺激,成為股市新的且強有力的提振動力。

對於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業來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政策基調更是為其走出低迷狀態創造了有利條件。分析人士認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夠有效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輸血」,維持企業資金鏈不斷裂,防止房價「超調」,早日穩定購房人的預期。而除了信貸規模的擴張,未來可以預見的降息可能節約房地產企業資金成本,這將成為穩定房價及購房人預期的重要條件。

另外,降息將帶來購房成本下降,引發交易量持續回暖。數據顯示,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次日,上海的日均預售套數比11月上升了35%,比10月份則是上升了56%。北京雖然受季節因素影響冬季售房量會下降,但12月份日均銷售僅比11月份下降25%,比10月份仍然上漲20%。

已經構成居民一大消費點的汽車市場也有望在新一輪調控中受益。雖然受經濟增速下降影響,在居民資產價格縮水和收入增長放緩的壓力下,明年汽車業發展不容樂觀。但從長期來看,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以及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都是汽車業的利好因素。

答案補充
哪些貨幣政策?大幅度降息,住房首付減少,幫助受困企業融資,發放購物券……

閱讀全文

與在中國如何促進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疫情七月六號怎麼樣 瀏覽:999
中國移動國際漫遊怎麼選天數 瀏覽:209
6萬印尼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49
三個月的印尼虎苗吃什麼 瀏覽:593
印度簽證問題如何聯系印度使館 瀏覽:244
中國結怎麼打好看教程 瀏覽:244
在英國做律師需要什麼 瀏覽:965
伊朗巴列維王朝為什麼失敗 瀏覽:576
印度欲購買什麼無人機 瀏覽:32
義大利政府怎麼看待 瀏覽:280
越南學區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175
中國多少人叫段梓豪 瀏覽:254
印尼什麼葯補維生素AD 瀏覽:791
印度人怎麼喜歡吃調料 瀏覽:625
電信英國卡多少位 瀏覽:25
英國國旗多少公斤 瀏覽:860
伊朗沒有回程機票怎麼辦 瀏覽:290
印度貨幣atm是什麼 瀏覽:830
中國日本哪個寺院很多 瀏覽:998
英國什麼人可以坐馬車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