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最近的中美貿易戰中,駱家輝身為華裔,為何要為難中國
他就是個美國人 平常心對待吧 不用過分憤恨 也不用感覺親切
當今美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國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民族大熔爐」。隨著少數民族人口90年代以來暴膨,以及70年代起美國人所受的教育,只有白人才是美國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美國人以世界各民族形式存在 有華人也沒什麼奇怪的,既然華人也是美利堅民族之一,那麼客觀理性一點說,站在美國利益考慮才是美國華人理所應當的事情。
LS說的並不準確,什麼叫「他現在是美國人」?他作為華裔第三代 其父就已經是純粹的美國人了 更何況駱家輝本人呢?
歸根結底,追究海外華人的政治傾向問題,這個沒有意義。許多的美國總統都是英國後裔,比如小布希也是具有英國血統的美國總統之一,英王不會因布希當上總統而感到驕傲;艾森豪威爾作為二戰盟軍歐洲戰區總司令,以其100%德國血統進攻自己的「祖國」,這在中國人看來也天理不容了吧?但希特勒也沒宣布他是什麼「民族罪人」,一個民族的自信力在此體現多多少少也出來了,只有肯亞這樣的窮國才會因為出了奧巴馬而歡騰,因為他是窮國,其民族出不來奧巴馬這樣可以影響世界的人。而當今中國走在強國之路,我們本國就可以有我們自己「世界級」的驕傲,不必對海外華人的建樹多加評論。有這種疑惑很正常,但有這種心態並不好。什麼時候,我們中國人能夠平和對待海外華人,不親之,又不恨之,習以為常,那才是本民族真正自信,走向世界之巔的那一刻!
歸根結底,中華民族人口眾多,是一個大家庭,人口基數大的民族走向世界雖然對國家是否有利有待商榷,但是作為一個在東亞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在海外移民國家擁有旁支,根本無可厚非。白人為什麼可以在上兩個世紀占據主導地位?國家硬實力是一部分,但除此之外,還不是因為歐洲白人移民在已經佔有歐洲的基礎上還占據了北美洲,大洋洲,部分南美洲,甚至非洲上都有南非這樣的白人佔一定數量的國家。
最重要一點,中國不是北朝鮮,政府無權封殺移民之路,LZ那種有點封建時代固有的把子民圈起來不許走的思想恐怕需要轉變一下了。華人是指一切擁有中國血統的人(當然包括中國人在內),本身這個人群就很廣泛。當然,作為華人人群中的主體,中國人不可以為別國效力,那樣就成了漢奸。不過,當遇見美國華人高官在為美國利益辦事的時候,淡定,他只是在為自己的國家說話而已。無需驚訝,更無需指責,讓美國人按照中國的意念辦事本身也沒什麼道理可言。
『貳』 美國各州華人
美國的華人華僑
梅顯仁
摘要:
除東南亞外,美國是海外華人華僑移居最早與聚居人數最多的國家。第一個移居美國的中國人是在1820年。如今,美國華人人口估計已突破200萬人。美國華人受教育程度較高,經濟收入也相應較多,參政意識比較強。他們為美國的繁榮與強盛作出了開拓性和歷史性的巨大貢獻,也為自己贏得了全美公認的民族的尊嚴與榮譽,被美國歷屆政府贊揚為「模範少數民族」。
除東南亞外,美國是海外華人華僑移居最早與聚居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美國移民委員會記錄,第一個移居美國的中國人是在1820年。1950年,美國華人華僑人數達到117,629人。隨著移民配額的增加和中美建交以及印支難民的湧入,美國華人華僑人數急劇上升,1980年達806,027人,1990年達1,645,472人,如今,美國華人人口估計已突破200萬人。據美國普查局調查,移居美國的華人97%以上生活在美國的城市裡,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約佔全美華人總數的40%;其次是東部的紐約,約佔18.4%;再次便是中部的伊利諾斯、南部的德克薩斯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等各州。
早期移居美國的華人大多是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各省的契約華工,文化程度並不高。由於華僑華人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和具有高學歷的新移民的到來,今日美國華人社會中,華裔受教育平均年限已達13.4年,高於全美的平均年限;高中文化程度者占華人總人口的71.3%,36.6%的美國華人持有大學以上的畢業文憑,華裔博士佔全美博士的7%,華人受教育程度高居美國各民族之前列。這還不包括來自中國大陸和台港澳地區數以萬計持F-1簽證的留學生。美國華人素質的提高使其就業領域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和擴大。許多華人進入科技、工程、商貿、法律、文化、教育、醫學、金融、經濟、政治、軍事等行業,從事技術性或管理性的工作,取得諸如教師、律師、工程師、會計師、醫師、建築師、議員、法官、行政官員、軍隊將領等令人羨慕的社會職位。據美國普查局統計,美國華人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約占其人口的26.5%。全美約12萬第一流的科學家中,華裔佔了四分之一。在美國高科技中心--矽谷,平均每兩個工程師中就有一位是華人。美國華人中出現了如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吳健雄、陳省身、田長霖、貝聿銘、朱經武等許多蜚聲世界的第一流的科學家。在步入主流社會的同時,美國華人的經濟收入也相應提高,1982年美國華人家庭平均年收入達22,259美元,高於全美平均數19,917美元。1992年美國華人企業已超過16萬多家,其中不乏營業額達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之巨的金融企業與高科技企業,全美華人資產遠遠超過1,000億美元,表明美國華人社會中已涌現出一個人數不菲的有相當經濟實力的中產階級。
與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相比,美國華僑華人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參政意識比較強。美國華人華僑積極參與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權利的民權運動並取得了勝利。在當今的美國政治舞台上,活躍著許多以凝聚旅美華僑華人力量,支持華人參與美國政治,維護族群合法權益,幫助新老移民融入主流社會,促進美中人民友誼為宗旨的華人團體,如美華協會、舊金山華人進步會、華人權益促進會、紐約亞洲人平等會、美國華裔政治委員會等,以及一大批代表美國華人利益的著名的政治明星,如吳仙標、陳香梅、吳家瑋、鄺友良、余江月桂等。
移居美國的華人憑著中華民族特有的聰明才智與堅韌不拔的精神,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戰勝了異國他鄉的種族歧視與排斥,為美國的繁榮與強盛作出了開拓性和歷史性的巨大貢獻,也為自己贏得了全美公認的民族的尊嚴與榮譽,被美國歷屆政府贊揚為「模範少數民族」。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說道:「他們克服了無數艱難困苦,實現了美國之夢。他們的成功,不僅為美國同胞,也為至今仍在不斷加入美國民族大家庭的亞太裔諸民族帶來了希望和鼓舞,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然而美國畢竟不是人間天堂,美國華人社會也存在不容忽略的陰暗面,如黨派、幫會紛爭,住房擁擠,以及語言、文化、就業、健康、養老等諸多問題。美國華人中,仍有相當數量的人在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新移居美國的華人,即便是學有專長,卻因其專業知識不符合美國社會需要而找不到滿意工作者在美國也比比皆是。
『叄』 在美國任職的華人有哪些
商務部長提名人:駱家輝 現年59歲的駱家輝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父母來自廣東台山,獲耶魯大學政治學學士和波士頓大學法學學位。駱家輝是民主黨人,曾是第一位擔任美國州長的華裔。在1997到2005年,他連續兩次當選華盛頓州州長。使華盛頓州在經濟、交通、醫療保健和教育方面都得到了改善。現年59歲的駱家輝在卸去州長職務後,長期在西雅圖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從事有關中國、能源與政府關系的業務。駱家輝是奧巴馬在商務部長職位上的第三位人選。此前,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6�1理查森(Bill Richardson)及新罕布希爾州共和黨參議員賈德�6�1格雷格(Judd Gregg)曾先後被奧巴馬提名為商務部長人選,但都由於各自原因放棄了提名。奧巴馬對駱家輝寄予厚望:駱家輝將是我內閣中值得信賴的聲音,「商業,而不是政府,才是這個國家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他強調,駱家輝是實現「美國夢」的傑出代表。在目前這個經濟不景氣時期,白宮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們的「美國夢」能得以實現。駱家輝回應說,非常「榮幸及謙卑」能獲提名商務部長,他相信奧巴馬能帶領美國經濟走出低谷。除了掌管貿易,駱家輝亦會處理人口普查,對美國制定未來發展藍圖有重大影響。能源部長:朱棣文當地時間2008年12月15日,奧巴馬宣布新政府能源環境團隊名單,正式提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朱棣文(Steven Chu)為能源部長。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的密蘇里州聖劉易斯,祖籍中國江蘇太倉(現在太倉創建了朱棣文小學),其父母朱汝瑾、李靜貞均為早期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畢業生,1940年代相繼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新大陸共結連理。他們育有三子,都學有所成,朱棣文排行老二。1997年10月15日,時為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主任的朱棣文,由於發明「激光冷卻與限制原子的方法」,與另外兩位美、法科學家一起分享當年諾貝爾物理獎榮譽。朱棣文自2004年起擔任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隸屬美國能源部,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級研究室。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宣誓就職美國總統一小時後,簽署內閣成員提名文件。兩個多小時後,參議院以口頭表決方式,一致通過包括能源部長朱棣文在內的首批提名。朱棣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曾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內閣成員,他的當選也顯示出奧巴馬致力於發展科技的信念和決心。白宮內閣秘書:盧沛寧奧巴馬與盧沛寧是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同窗好友,也是盧沛寧妻子在律師事務所的前同事。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的第一筆政治捐款中部分款項就是盧沛寧妻子募集的。當地時間2008年11月19日,奧巴馬任命數名白宮和政府系統的高級官員,盧沛寧出任內閣秘書。現年42歲的盧沛寧祖籍河南,出身於法學世家,父母均來自台灣,其外祖父王任遠是上世紀60年代台灣的「司法行政部長」,曾經留學日本明治大學。上世紀60年代,盧沛寧父親盧正陽與母親王大成從中國台灣到美國留學並戀愛結婚。1966年,盧沛寧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在馬里蘭州長大。盧沛寧是鐵桿民主黨人,2004年總統大選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克里與時任總統布希對陣,盧沛寧就擔任克里的高級顧問,積累了許多助選經驗。2005年,奧巴馬首次當選聯邦參議員之後,便看中了盧沛寧的才能,立即邀請盧沛寧前往國會山擔任他的顧問。從此,盧沛寧放棄了身為律師的高薪職務,轉而投身政界。2008年總統競選活動開始後,奧巴馬力邀盧沛寧加入他的競選班子,為他出謀劃策。盧沛寧是第一位擔任白宮內閣秘書職務的華裔,美國華盛頓著名刊物《華盛頓人》把他列選為奧巴馬新政府中最有影響力的人士之一。白宮公共聯絡主任:陳遠美奧巴馬團隊於當地時間2008年12月5日宣布,芝加哥華裔律師陳遠美(Christina Tchen)出任白宮公共聯絡室主任,專司白宮內部的「公關」。陳遠美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郊區長大,父母是中國台灣留學生。她於197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84年獲西北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陳遠美精通的領域極其廣泛,包括憲法、並購、會計、保險、房地產以及與次貸相關議題等。因此,法庭上的她是「常勝將軍」。除了在專業領域表現傑出,陳遠美也是有高度理想主義色彩的律師,她對於維護少數族裔律師的權益不遺餘力。從奧巴馬競選國會參議員開始,陳遠美即成為奧巴馬的支持者。陳遠美表示,她力挺奧巴馬的主因,是她從奧巴馬身上看到了未來以及民眾需要的改變。陳遠美是奧巴馬最得力的募款人之一,曾獨力為奧巴馬籌得數十萬美元的競選經費。國安部法律總顧問提名人:方富宇奧巴馬於當地時間2009年1月29日宣布,提名華裔律師方富宇(Ivan K. Fong)出任國土安全部法律總顧問。國安部長納波利塔諾當天說:「方富宇豐富的私營領域和政府高官的經歷將提供非常寶貴的法律建議,處理國安部每天面臨的復雜問題和重要任務。」現年48歲的方富宇在美國法律界享有盛名,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曾在牛津大學任富爾布賴特學者。此後,方富宇還擔任過美國史上首位聯邦最高法院女大法官桑德拉·奧康納的書記官。之後,方富宇加入華盛頓著名的律師事務所Covington&Burling,並擔任合夥人。1997年,方富宇出任柯林頓政府司法部副次長,制定當時的網路商業、網路犯罪及隱私權、環境、反托拉斯等政策,並被國安部稱為打擊網路犯罪的先鋒。目前,方富宇是擁有750億元資產的美國知名醫葯健康企業Cardinal Health的執行副總裁。作為華裔精英組織「百人會」的成員,方富宇曾多次獲亞裔團體頒發的獎狀,表彰他為社會正義和多元化做出的貢獻,他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亞裔律師之一。
『肆』 在美國比較有名的華人有哪些
政治界:趙小蘭、駱家輝、朱棣文、盧沛寧、傅履仁、陳李琬若、江俊輝、吳仙標
警 界:李昌鈺
科學界:李文和、李政道、丁肇中、葉乃裳、金芳蓉、丘成桐、崔琦、朱經武、錢永健、陳省身、何大一、高錕(英美雙國籍)
商業界:楊致遠、陳士駿、薛蠻子、陳啟宗、陳耀昌、程守宗、徐旭東、張亞勤、謝青、陳丕宏、黃仁勛、高民環、徐大麟
體育界:關穎珊、張德培、金久慈、高軍、林書豪、馮一君
演藝界:李小龍、吳彥祖、安志傑、何潤東、胡宇崴、陳宇風、劉亦菲、劉玉玲、陳沖、應采兒、鄔君梅、吳建豪、楊雅慧、陳紅、陳慧珊、鄭嘉穎、陳法拉、吳大維、黃柏鈞、許紹洋
文化界:劉墉、劉軒、劉宜良(江南)、譚恩美、聶華苓、張純如
歌唱界:范瑋琪、王力宏、潘瑋柏、李玟、曹錚、羅百吉、陶喆、王大文、黃立行、黃立成、劉逸雲、許慧欣、歐陽靖、段宜恩
美籍華人即華裔美國人。美籍華人是指原來具有中國國籍的由於歷史、生活等原因而加入美國國籍(放棄中國國籍)的人或指具有華人血統的美國公民。美籍華人是全球華人群體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美國籍中國台灣人、美國籍華裔新加坡人以及從世界上其他國家移民到美國並加入美國國籍的華裔。
『伍』 中國人或華僑對美國做了哪些有貢獻的事
美國人穿的衣服不是中國人製造的嗎
『陸』 在美國有哪些華人洲長
1996年11月5日 駱家輝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人州長
唯一的一個華人州長
1996年11月5日,華人駱家輝在華盛頓州州長選舉中擊敗共和黨競爭對手克拉斯威爾,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人州長。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駱家輝終於圓了他的州長夢。
駱家輝1950年1月21日出生在西雅圖。5歲時,他還不會講英語,在家裡只講中國話。直到上學後,駱家輝才開始學英語。他畢業於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主修政治學,還在波士頓大學獲得法學學位。他曾在金縣擔任副檢察官,後當選為華盛頓州眾議員達12年之久。1993年駱家輝競選成功,當上金縣縣長至今。金縣人口160萬人,是美國第13大縣。駱家輝是個「工作迷」,但也有自己的業余愛好,最喜歡園藝,裝修房屋,修理汽車和照相。
駱家輝祖籍廣東省台山水村。他祖父早年從香港移居美國。在二戰中,他父親隨美軍赴歐洲參戰,抗擊法西斯。父母靠經營一家小雜貨店謀生,住的是由政府資助的公寓。由於家境貧寒,駱家輝上學時是靠政府資助和獎學金。也許正是這種個人背景,駱家輝在競選中尤其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教育是使不同背景的人取得平等機會的條件。他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也頗得人心。
駱家輝的夫人李蒙曾在當地一家電視台當記者。雖然她有孕在身,但一直都在陪伴丈夫競選。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在1997年降生,對駱家輝夫婦來說,這真是「雙喜臨門」。李蒙風姿秀逸,頗具東方女性的魅力。
華盛頓州是波音公司和微軟公司總部的所在地。駱家輝說,華盛頓州是美國對外經貿依賴度最大的一個州,他要利用華盛頓州處於環太平洋地區的這一特殊地位來影響美國的對外經貿政策,推動美國同亞洲國家做生意。多年前,華盛頓州就與四川省結為友好州省。駱家輝支持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希望海峽兩岸實現和平統一。
駱家輝說:「我們華人從修鐵路、打魚、開店到參加保衛美國的兩次大戰,華人移民為美國所作的貢獻值得所有美國國民感念,現在我們華人要在政治上有更多的參與。」「我競選州長,就是要使我們華裔能在21世紀發揮比20世紀更廣泛的影響。」駱家輝於1997年1月15日正式宣誓就任華盛頓州州長。(
『柒』 中國近代史有哪些華人在外國被外國人侮辱後維護了中國的尊嚴
愛國將領吉鴻昌之
「我是中國人!」
1931年秋,吉鴻昌擔任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的時候,曾被迫出國作了一次考察。出國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我國的東北三省。蔣介石為了阻撓父親的抗日活動,立逼他「攜眷出國」,作「軍事考察」,而實際上是奪去了父親的軍權,將他流放國外。
到了美國紐約,一次,他穿著整齊的軍裝,率領一行從屬人員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攔住他故意問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鴻昌叫翻譯回答說:「不,我是中國人!」對方聽了搖搖頭表示不相信地說:「中國人?東亞病夫,不可能有這樣魁梧、高大的軍人……」又一次,他到紐約的一家郵局寄送東西,那裡的工作人員又明知故問地說:「你是哪國人?」我父親大聲說道:「我是中國人!」對方奚落地說:「地圖上已經找不到中國了。」
接連受到這樣的嘲笑和侮辱,使他異常氣憤,甚至連飯也吃不下去了。他嚴肅地說:「侮辱我吉鴻昌本人,我並不在乎,但是我們是代表中國到美國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們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啊!」堅決地表示:「下次外出時,就帶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讓外國的朋友們都知道中國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一定會重新振興起來了!」
果然,他用草板紙自製了一個約半尺長的長方形牌子,用毛筆寫著「我是中國人」幾個大字,並在下邊註上英文。他挺著胸膛,昂首闊步地穿過圍觀的人群,顯示出中華民族的驕傲。
『捌』 中國人談論最多的國家也許非美國莫屬了,誰是對美國作出貢獻最大的人
我覺得林肯實對國作出貢獻最大的人。林肯是第十六任的美國總統,他曾經領導了美國的人民進行一場反對奴隸制的戰爭,他的名字和美國黑奴制以及廢除和國家的統一是關聯在一起的。即使已經過了一百多年了,這位著名的美國歷史人物一直被美國的人民尊重以及懷念。
林肯的一生都在為美國做貢獻,解決了不少美國當時的實質性問題。
『玖』 損款給美國的中國人有那幾個
給美國捐款的人多了太多了,為了成為美國人,為了他們的子女去美國上學,這叫做投資移民。美國這個國家太現實了。他只需要那些有能力的有錢的人,當然也沒有能力,沒有錢的人拒絕入內。
『拾』 在美國政壇的華人有哪些
很多很多,洛杉磯縣很多市長是華人,但做官最大的,只有駱家輝,朱棣文,趙小蘭,趙美心---現任加州稅務委員會主席,加州聯邦女眾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