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十大文化遺產
1、萬里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0、重慶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鼎足而立,齊名敦煌莫高窟,是巴蜀地區石刻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
它集中國石窟藝術之大成,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發展有重要貢獻,是晚期石窟藝術世俗化、生活化的典範。
『貳』 中國十大國寶都有哪幾個
中國十大國寶:
10、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高18.5厘米,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鏈連結著壺蓋與提梁。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
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壺腹兩側用模具沖壓舞馬圖,馬肥臀體健,長鬃披垂,頸系花結,綬帶飄逸。只見它口銜酒杯,前腿斜撐,後腿蹲曲,馬尾上擺,好像正合著音樂節拍,以優美的舞蹈為飲酒者伴飲助興。
9、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藏於河北省博物館,是漢代規格最高喪葬殮服。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絲重1100克。其妻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驚人,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是曠世難得的藝術魁寶。
8、鑲金獸首瑪瑙杯
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
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
7、馬踏飛燕
藏於甘肅博物館,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墓。
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6、曾侯乙編鍾
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出土後的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稀世珍寶」。編鍾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5、越王勾踐劍
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寬格上鑄陽文鳥篆書「越王鳩踐,自作用劍」。
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鑄工精湛,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玉山置於嵌金絲褐色銅鑄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為名貴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國之瑰寶。
3、清明上河圖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原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及優美的自然風光。
《清明上河圖》不僅僅是一件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業、手工業、民俗、建築、交通工具等詳實形象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典之作。
2、司母戊大方鼎
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全稱為司母戊大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
1、四羊方尊後母戊鼎
藏於國家博物館,商代晚期的青銅禮器,主要以祭祀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為58.3厘米,重達34.5公斤,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尊工藝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氣勢之磅礴,堪稱「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是名符其實的國寶級文物,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叄』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最珍貴的國寶級文物!你知道是那些嗎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
青銅第一寶:毛公鼎
瓷器第一寶: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
書法第一寶:(西晉)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唐)懷素自敘帖
善本書第一寶:文淵閣四庫全書
出土文物第一寶:秦皇銅車馬
玉器第一寶:大禹治水
玉山繪畫第一寶:(宋) 張哲端 清明上河圖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雕刻第一寶:大理石梟形立雕
篆刻第一寶:二十五寶璽 收藏於北京故宮 金薤留珍
佛教第一寶:龍藏經
【國寶】
即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肆』 中國十大國寶文物排名
10、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屬炭河裡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它是中國仍存的的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9.瀆山大玉海 古人雲:黃金有價玉無價,如今呈現在你面前的,是迄今我國發現最大的玉瓮——瀆山大玉海。 據聞在元朝建立後,在蜀地的瀆山開采了一塊碩大的青玉,並請玉工精心雕琢成器,稱為「瀆山大玉海」。如今,它成為中國玉器中的「巨無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大型玉器。
8.定窯孩兒枕 瓷枕的燒制最早出現於隋代,作為古人的夏令枕具,古書曾記載: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同時,這件孩兒枕可說是難得一見的器形。作為陶瓷史上的經典之作,這件珍貴器物被譽為「白瓷之王」。
7.宋真珠舍利寶幢 宋真珠舍利寶幢真珠舍利寶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製作的一件珍貴的佛教藝術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真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都是舉世罕見的,從真珠舍利寶幢身上,人們可見五代、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同時也可見五代、北宋時期吳人高度的審美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6.平復帖 《平復帖》是晉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距今已有1700餘年,此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陸機寫給一個身體多病、難以痊癒的友人的一個信札,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名家法帖,平復帖被尊為「墨皇」或「祖帖」,
5.石鼓文 石鼓,又稱陳倉石鼓,是戰國時期秦國的遺物,為10塊質地為花崗岩的石頭,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約95厘米,最低者約為60厘米。因石形似鼓,後人稱為石鼓。每個石鼓重約一噸,每個石鼓上面都鐫刻有「石鼓文」,因其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為《獵碣》。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不為後人所知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詩文,其書法被認為是篆書之祖。
4.五牛圖 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也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它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實際上,此幅神妙絕品折射出對中華數千年農耕人民的濃厚情感。
3.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商周時期文物,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太陽神鳥金飾,外徑12.5 內徑5.29 厚0.02(厘米)重20克,金箔的含金量高達94.2%,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太陽神鳥金飾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
2.西周利簋 作為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它成為商周兩代劃分的重要依據。這就要說到該器腹內底部所鑄的4行33字銘文:此器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利簋的發現,使人們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實物證據。被譽為中國文物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寶。
1.商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伍』 中國文物排名
要說文物中國5000年歷史不是浪得虛名,首先第一1.青銅:司母戊鼎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2.玉器: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3.劍:軒轅劍
軒轅劍,傳說中的神兵,又名軒轅夏禹劍,是一把聖道之劍。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此劍後為商湯所得。其內蘊藏無窮之力,為斬妖除魔的神劍。
4.金銀:太陽神鳥金飾: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呈圓形,器身極薄。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
5.書法: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序》又名《臨河序》《蘭亭集序》《禊帖》等,28行,324字。東晉永和九年(353)王羲之書,米芾譽之為"天下行書第一"。真跡殉葬昭陵,有摹本、臨本傳世,以"神龍本"最佳。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間有側鋒,筆畫之間的縈帶,纖細輕盈,或筆斷而意連,提按頓挫一任自然,整體布局天機錯落,具有瀟灑流麗、優美動人的無窮魅力"此帖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6.繪畫: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7.佛教:真珠舍利寶幢
此展品為宋代的文物,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現收藏於蘇州博物館。
8.瓷器:元青花鬼穀子下山罐
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元代青花瓷器,主體紋飾為「鬼穀子下山圖」,描述了孫臏的師傅鬼穀子在齊國使節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
9.工藝品:唐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工藝精美
『陸』 中國十大文物
一、大禹治水圖玉山
大禹治水圖玉山是中國最值錢的十大文物 之一,這件文物是乾隆皇帝親自籌劃雕琢而成的,總共用了10年的時間目前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面,這個文物採用比較珍貴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琢而成。
二、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編鍾是戰國時期的文物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這件龐大的樂器是青銅鑄成,大大小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的高低排序起來懸掛在大型的鍾架上面。
三、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是唐朝的文物,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這件文物的壺腹兩側用模具沖壓舞馬圖,特別的精美。這件文物是在1970年的時候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
四、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1995年出土於徐州獅子山楚王陵,這件文物目前被收藏在徐州博物館。是一件非常值錢的文物,是用1576克金絲連綴起,另外還有4248塊大小不一的和田白玉和青玉組成的非常的名貴,這種玉的質量很好而且玉也多。
五、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這件文物十分珍貴目前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是春秋時期越國的青銅器。這把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所以至今都是完好的千年不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