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是怎麼在奧運會崛起的

中國是怎麼在奧運會崛起的

發布時間:2022-05-19 18:50:02

『壹』 08年奧運會中國金牌總數第一,這是歷史性突破,是什麼原因呢

樓主你好~我們中國已經獲得45枚金牌!!!預測48~50吧```應該會排第一!!!
傳統優勢項目 牌預測:25至26枚

中國的傳統優勢項目包括射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舉重、體操、柔道和女排,此8項在雅典奧運會上收獲了24枚金牌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依然主要靠這幾項打天下,如果發揮理想,有望達到26枚金牌。

射擊:4到5金

雅典射擊場上,中國搶下4枚金牌,創下中國射擊奧運歷史上最輝煌的戰績。十運會作為北京奧運會的檢驗場,射擊場上演了「大腕的葬禮」。除奧運冠軍張山外,李對紅、楊凌、杜麗、朱啟南、賈占波等紛紛「脫靶」,但張添、林忠仔、王彪、費逢吉等一批新人則表現出色。在男子25米手槍速射、男子50米步槍卧射等弱勢項目上先後超過世界紀錄和打破全國紀錄。已握有13張北京奧運會入場券的中國射擊隊增添了11名新人,旨在以群體優勢四面出擊。雅典奧運會中國射擊曾出現強項失手、弱項超群的現象。在北京奧運會上,依然可能出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局面。

結論:中國射擊具有保4爭5的機會。

乒羽:6到7金

雅典賽場上,中國選手在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中贏得的金牌為3+3。乒乓球基本飽和,羽毛球潛力未十足挖掘。在十運會的乒、羽賽場,新生力量的崛起令人欣喜。馬琳、陳?"、孔令輝、張寧、龔智超、楊維/張潔雯等奧運冠軍受到了馬龍、蔣燕皎、盧蘭等新生代的挑戰。中國乒乓球和羽毛球隊教練組承諾,在今後3年的各類大賽中,給予這些新人更多機會。2008年,隨著這批新人的成長,張怡寧、王勵勤、林丹等實力派日趨成熟,目標是力爭贏得更多金牌。

結論:此兩大項應力爭沖擊6到7枚金牌。

跳水:6金

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丟掉一枚幾乎到手的金牌,但最終依然以6金的壓倒優勢捍衛了跳水「夢之隊」的稱號。目前,老將「亮晶晶」的鋒芒無人能及,雖然奧運冠軍彭勃、胡佳、勞麗詩和李婷等人在十運賽場上紛紛落馬,但令人欣慰的是,14歲小將袁培琳成了又一個延續中國女子跳水低齡奪冠傳統的人物。這位酷似高敏的女孩,和賈童、賈東瑾等一起,為中國跳水隊延續「夢之隊」輝煌奠定了基礎。在競爭激烈的男板賽場,雖然20歲的加拿大神童德斯帕蒂有獨步江湖的趨勢,但小將何沖那個難度系數高達3·8的動作,是向奧運冠軍沖刺的有力武器。

結論:在8個奧運項目中,以老帶新的中國跳水隊,守住6金依然有望。

體操:2金

中國體操夢碎雅典,僅到手一金,未能完成任務。十運會上,李小鵬、楊威、黃旭、邢傲偉、董震等老將依然在拼,但到2008年,代表中國出征的將是以滕海濱、肖欽、范曄、程菲為首的一批新人。在男子吊環、女子高低杠、自由操等劣勢項目上,中國力量也在恢復或崛起中。

結論:奪下兩金應是體操的目標。 舉重柔道:6到7金

中國選手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5枚舉重金牌。在北京奧運會上,他們期望再度瓜分舉重金牌的「三分之一天下」。除了歐陽曉芳(58公斤級)、楊煉(48公斤級)等新生代外,男舉56公斤級的李爭、62公斤級的丘樂、85公斤級的陸永也有望在2008年成為「奧星」。

在十運會女柔賽場上,老將孫福明倒下了,但年輕的佟文和劉歡緣均蓄勢待發;52公斤級雅典奧運會冠軍冼東妹惜敗決賽場,48公斤級奧運銅牌得主高峰卻問鼎成功。從勢頭上看,女柔在北京奧運會上贏下1到2金存在可能。

結論:舉重和柔道有�?到7枚金牌。

女排:1金

中國女排在奪得雅典奧運會金牌後進行了隊伍調整。目前,中國隊依然是支世界勁旅。如果新女排能發揚老女排的優秀傳統,北京奧運會衛冕冠軍可以期待。

潛優勢項目金牌預測:6金

我國的潛優勢項目包括田徑、游泳、水上項目,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4金。

田徑是奧運會上最大的「金牌庫」,包括46枚金牌,加上游泳和水上項目的金牌總和,構成了「119工程」(總計119枚金牌)。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軍團在田徑、游泳及水上項目中分別得到了2-1-1枚金牌,但在今年進行的田徑和游泳世界錦標賽上,中國軍團遭遇了「零金牌」的尷尬。

十運賽場,除了男子110米欄的奧運冠軍劉翔狀態良好,其他項目均不樂觀。競走項目上,大多數知名選手在世錦賽上毫無作為,在十運會上同樣與金牌無緣,更年輕的選手冒出來,翻開一頁不知是喜是憂的中國競走畫卷。

女子萬米奧運冠軍邢慧娜今年已經無法和衣索比亞迪巴巴姐妹爭鋒,銅牌都無法染指,而有望在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上爭金的孫英傑則掉進了「尿瓶子」。據悉,田管中心把一金的希望寄託在劉翔身上,對三個競走項目的態度則是:確保一金。

奧運冠軍羅雪娟100米蛙泳的成績依然可以問鼎奧運會金牌,浙江選手楊雨及上海的龐佳穎(200米自由泳)的成績均超過雅典奧運會冠軍的成績,而女子200米自由泳前四名選手的成績相加,也超過了美國隊在雅典創下的4X200米自由泳接力世界紀錄。可以說,十運會游泳賽場誕生了4個超「奧運金牌」的成績。北京奧運會上,羅雪娟、楊雨、高暢、齊暉等女將正當年,具備沖金可能,游泳可能會收獲2金。

在雅典,帶領孟關良、楊文軍實現了奧運會皮劃艇金牌「零」的突破的金牌教練馬克歸來,並帶回一個心願:將中國皮劃艇隊打造成像中國跳水和乒乓球那樣的「夢之隊」。奧運會功勛教練、中國皮劃艇隊總教練約瑟夫則放出豪言:「男子劃艇已經拿到一枚金牌,我希望男子皮艇也能也能達到世界水平。在2008年,我希望爭取更多的金牌。」昔日相對落後的水上項目有望為中國帶來2枚金牌。

「黑馬」項目金牌預測:5到6金

「黑馬」項目:擊劍、女子跆拳道、女網、女曲、女壘、蹦床、摔跤、自行車、拳擊、現代五項以及射箭等,跆拳道、女網、摔跤在雅典奧運會上贏得4金,到2008年,中國選手如果訓練有方並發揮出色,有可能會在以上提及的項目上沖擊金牌。

雅典奧運會的3塊擊劍銀牌,讓人們對2008年充滿期待。當男花三劍客封劍江湖後,以張亮亮為首的新一代劍客在世界錦標賽上展示出風采,北京奧運會上,中國擊劍一定要見金,不能再延續一段時間以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歷史。女子跆拳道,羅微和陳中向人們展示了高超技術。十運會,羅微因傷中途棄權,陳中寶刀不老奪冠,新科世界冠軍王瑩則展示出了很強的實力。

雅典奧運會女子網球雙打金牌的取得,表明了中國人在這項歐美人壟斷的項目上有了突破,北京奧運會依然值得期待。女曲在雅典奧運會時就具備了奪金實力,但由於其他原因,未能奪冠。女曲的韓國籍主教練金昶伯發誓:「我們的目標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在拳擊男子48公斤級、現代五項、女壘、蹦床、摔跤、自行車、射箭、女足等項目上,目前中國選手也具備一定實力和潛力。鄒市明和錢震華近期贏得了拳擊和現代五項的世界冠軍;摔跤和射箭也具備奧運冠、亞軍水平;摔跤、蹦床和自行車都不甘落後,訂下沖金的內部指標;女壘和女足的目標是進入奧運決賽,沖擊金牌。

綜上所述,在北京奧運會上給國人帶來驚喜的,很可能是昔日落後項目群中奔騰出的「黑馬」,如果這個板塊明顯崛起,本文提出的40枚金牌的「高指標」甚至會有所突破。

在近六屆奧運會上,東道主獲得的金牌數無一例外都超過上屆,其中韓國從1984年的6枚金牌翻番到1988年的12枚;西班牙則是從1金躥升到1992年的13金;美國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金牌總數創下空前紀錄;澳大利亞在悉尼奧運會上金牌數從上屆的9枚增加到16枚;只有希臘人在主場僅增加了2金,但也創下歷史紀錄。中國以東道主身份作戰,將會與哪個國家相像?這個問號只有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才能變為句號。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預測只是粗線條的,兩三年時間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奧運競技場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冠軍。所以,預測的目的主要是梳理一下中國競技體育的實力和潛力,激發中國選手的鬥志。雖然國家體育總局歷來是賽前低調,從未 提要奪2008年奧運金牌總數第一,但這個目標已經藏在所有中國人的心底。相信中國選手也一定會朝著這個目 標穩步前行。

以下 兩點 !!!第一,美國隊將是中國代表團爭奪金牌霸主地位的唯一對手;第二,誰贏得40枚金牌,誰就鐵定登上奧運 金 牌榜榜 首寶座

『貳』 從一人到777人,中國近90年的奧運之旅,見證了中國強大的全過程嗎

東京奧運會已經順利開幕,中國代表團穿著帥氣的服裝進入賽場,這一次中國代表團的參賽人數達到了777人,是歷史上代表團人數最多的一次。回顧中國的奧運之旅,從1932年一人參賽到2021年777人,中國90年的奧運之旅,見證了中國強大全過程。

從一人到777人,參賽人數的增加,包含的是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1932年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而是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東方大國。自2008年奧運會以來,世界各地的觀眾都見識到了中國的強大,通過奧運會,中國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奧運第一人劉長春於1983年去世,沒能看到如今國家的強大。當年孤獨參賽,沒有後援、沒有團隊的劉長春,如果能夠看到今天中國代表團的規模,看到強大的運動員隊伍和安全有保障的後勤團隊,甚至有實力在自己的城市舉辦奧運會,必然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

『叄』 中國奧運會為什麼那麼強呢

樓主你好,目前中國已經獲得第四十三枚金牌,中國代表團,暫居金牌榜第一位。 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中國:32枚金牌,17枚銀牌,14枚銅牌,獎牌總數為63枚 第29屆雅典奧運會:中國:不斷刷新,永不止步。 李寧:一切皆有可能。 預測:突破50枚金牌,目前獲得四十三枚金牌。中國將繼續譜寫輝煌,用勝利征服全世界的觀眾。只有努力,才有希望,13億中國球迷點亮一個希望,中國會取得成功的。中國的傳統優勢項目包括射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舉重、體操、柔道和女排,此8項在雅典奧運會上收獲了24枚金牌。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依然主要靠這幾項打天下,如果發揮理想,有望達到26枚金牌。秉承奧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奧運精神的境界升華。奧運會不僅是世界性的體育競技比賽,而且象徵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這就是奧運精神。奧運是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方,並且是讓隊友們更加團結努力取得勝利的精神。 射擊:4到5金 雅典射擊場上,中國搶下4枚金牌,創下中國射擊奧運歷史上最輝煌的戰績。十運會作為北京奧運會的檢驗場,射擊場上演了「大腕的葬禮」。除奧運冠軍張山外,李對紅、楊凌、杜麗、朱啟南、賈占波等紛紛「脫靶」,但張添、林忠仔、王彪、費逢吉等一批新人則表現出色。在男子25米手槍速射、男子50米步槍卧射等弱勢項目上先後超過世界紀錄和打破全國紀錄。已握有13張北京奧運會入場券的中國射擊隊增添了11名新人,旨在以群體優勢四面出擊。雅典奧運會中國射擊曾出現強項失手、弱項超群的現象。在北京奧運會上,依然可能出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局面。 結論:中國射擊具有保4爭5的機會。 乒羽:6到7金 雅典賽場上,中國選手在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中贏得的金牌為3+3。乒乓球基本飽和,羽毛球潛力未十足挖掘。在十運會的乒、羽賽場,新生力量的崛起令人欣喜。馬琳、陳?"、孔令輝、張寧、龔智超、楊維/張潔雯等奧運冠軍受到了馬龍、蔣燕皎、盧蘭等新生代的挑戰。中國乒乓球和羽毛球隊教練組承諾,在今後3年的各類大賽中,給予這些新人更多機會。2008年,隨著這批新人的成長,張怡寧、王勵勤、林丹等實力派日趨成熟,目標是力爭贏得更多金牌。 結論:此兩大項應力爭沖擊6到7枚金牌。 跳水:6金 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丟掉一枚幾乎到手的金牌,但最終依然以6金的壓倒優勢捍衛了跳水「夢之隊」的稱號。目前,老將「亮晶晶」的鋒芒無人能及,雖然奧運冠軍彭勃、胡佳、勞麗詩和李婷等人在十運賽場上紛紛落馬,但令人欣慰的是,14歲小將袁培琳成了又一個延續中國女子跳水低齡奪冠傳統的人物。這位酷似高敏的女孩,和賈童、賈東瑾等一起,為中國跳水隊延續「夢之隊」輝煌奠定了基礎。在競爭激烈的男板賽場,雖然20歲的加拿大神童德斯帕蒂有獨步江湖的趨勢,但小將何沖那個難度系數高達3·8的動作,是向奧運冠軍沖刺的有力武器。 結論:在8個奧運項目中,以老帶新的中國跳水隊,守住6金依然有望。 體操:2金 中國體操夢碎雅典,僅到手一金,未能完成任務。十運會上,李小鵬、楊威、黃旭、邢傲偉、董震等老將依然在拼,但到2008年,代表中國出征的將是以滕海濱、肖欽、范曄、程菲為首的一批新人。在男子吊環、女子高低杠、自由操等劣勢項目上,中國力量也在恢復或崛起中。 結論:奪下兩金應是體操的目標。 舉重柔道:6到7金 中國選手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5枚舉重金牌。在北京奧運會上,他們期望再度瓜分舉重金牌的「三分之一天下」。除了歐陽曉芳(58公斤級)、楊煉(48公斤級)等新生代外,男舉56公斤級的李爭、62公斤級的丘樂、85公斤級的陸永也有望在2008年成為「奧星」。 在十運會女柔賽場上,老將孫福明倒下了,但年輕的佟文和劉歡緣均蓄勢待發;52公斤級雅典奧運會冠軍冼東妹惜敗決賽場,48公斤級奧運銅牌得主高峰卻問鼎成功。從勢頭上看,女柔在北京奧運會上贏下1到2金存在可能。 結論:舉重和柔道有 ?到7枚金牌。 女排:1金 中國女排在奪得雅典奧運會金牌後進行了隊伍調整。目前,中國隊依然是支世界勁旅。如果新女排能發揚老女排的優秀傳統,北京奧運會衛冕冠軍可以期待。 潛優勢項目金牌預測:6金 我國的潛優勢項目包括田徑、游泳、水上項目,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4金。 田徑是奧運會上最大的「金牌庫」,包括46枚金牌,加上游泳和水上項目的金牌總和,構成了「119工程」(總計119枚金牌)。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軍團在田徑、游泳及水上項目中分別得到了2-1-1枚金牌,但在今年進行的田徑和游泳世界錦標賽上,中國軍團遭遇了「零金牌」的尷尬。 十運賽場,除了男子110米欄的奧運冠軍劉翔狀態良好,其他項目均不樂觀。競走項目上,大多數知名選手在世錦賽上毫無作為,在十運會上同樣與金牌無緣,更年輕的選手冒出來,翻開一頁不知是喜是憂的中國競走畫卷。 女子萬米奧運冠軍邢慧娜今年已經無法和衣索比亞迪巴巴姐妹爭鋒,銅牌都無法染指,而有望在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上爭金的孫英傑則掉進了「尿瓶子」。據悉,田管中心把一金的希望寄託在劉翔身上,對三個競走項目的態度則是:確保一金。 奧運冠軍羅雪娟100米蛙泳的成績依然可以問鼎奧運會金牌,浙江選手楊雨及上海的龐佳穎(200米自由泳)的成績均超過雅典奧運會冠軍的成績,而女子200米自由泳前四名選手的成績相加,也超過了美國隊在雅典創下的4X200米自由泳接力世界紀錄。可以說,十運會游泳賽場誕生了4個超「奧運金牌」的成績。北京奧運會上,羅雪娟、楊雨、高暢、齊暉等女將正當年,具備沖金可能,游泳可能會收獲2金。 在雅典,帶領孟關良、楊文軍實現了奧運會皮劃艇金牌「零」的突破的金牌教練馬克歸來,並帶回一個心願:將中國皮劃艇隊打造成像中國跳水和乒乓球那樣的「夢之隊」。奧運會功勛教練、中國皮劃艇隊總教練約瑟夫則放出豪言:「男子劃艇已經拿到一枚金牌,我希望男子皮艇也能也能達到世界水平。在2008年,我希望爭取更多的金牌。」昔日相對落後的水上項目有望為中國帶來2枚金牌。 「黑馬」項目金牌預測:5到6金 「黑馬」項目:擊劍、女子跆拳道、女網、女曲、女壘、蹦床、摔跤、自行車、拳擊、現代五項以及射箭等,跆拳道、女網、摔跤在雅典奧運會上贏得4金,到2008年,中國選手如果訓練有方並發揮出色,有可能會在以上提及的項目上沖擊金牌。 雅典奧運會的3塊擊劍銀牌,讓人們對2008年充滿期待。當男花三劍客封劍江湖後,以張亮亮為首的新一代劍客在世界錦標賽上展示出風采,北京奧運會上,中國擊劍一定要見金,不能再延續一段時間以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歷史。女子跆拳道,羅微和陳中向人們展示了高超技術。十運會,羅微因傷中途棄權,陳中寶刀不老奪冠,新科世界冠軍王瑩則展示出了很強的實力。 雅典奧運會女子網球雙打金牌的取得,表明了中國人在這項歐美人壟斷的項目上有了突破,北京奧運會依然值得期待。女曲在雅典奧運會時就具備了奪金實力,但由於其他原因,未能奪冠。女曲的韓國籍主教練金昶伯發誓:「我們的目標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在拳擊男子48公斤級、現代五項、女壘、蹦床、摔跤、自行車、射箭、女足等項目上,目前中國選手也具備一定實力和潛力。鄒市明和錢震華近期贏得了拳擊和現代五項的世界冠軍;摔跤和射箭也具備奧運冠、亞軍水平;摔跤、蹦床和自行車都不甘落後,訂下沖金的內部指標;女壘和女足的目標是進入奧運決賽,沖擊金牌。 綜上所述,在北京奧運會上給國人帶來驚喜的,很可能是昔日落後項目群中奔騰出的「黑馬」,如果這個板塊明顯崛起,本文提出的40枚金牌的「高指標」甚至會有所突破。 在近六屆奧運會上,東道主獲得的金牌數無一例外都超過上屆,其中韓國從1984年的6枚金牌翻番到1988年的12枚;西班牙則是從1金躥升到1992年的13金;美國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金牌總數創下空前紀錄;澳大利亞在悉尼奧運會上金牌數從上屆的9枚增加到16枚;只有希臘人在主場僅增加了2金,但也創下歷史紀錄。中國以東道主身份作戰,將會與哪個國家相像?這個問號只有在北京奧運會結束後才能變為句號。 客觀分析,目前預測只是粗線條,發揚奧林匹克的精神,奧運競技場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冠軍。所以,預測的目的主要是梳理一下中國競技體育的實力和潛力,激發中國選手的鬥志。雖然國家體育總局歷來是賽前低調處理,從未提要奪2008年奧運金牌總數第一,但這個目標已經藏在所有中國人的心底,相信中國選手也一定會朝著這個目標穩步前行。

『肆』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一共有哪些歷史性突破

在本屆奧運會上中國軍團的一大關鍵詞就是突破,在很多項目中,中國隊都是首次拿到金牌,還有一些項目雖然和金牌失之交臂,但是中國選手卻也真正詮釋了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真諦,令人歡欣鼓舞。

賽艇女子四人雙槳奪金

在人們都以為又要為中國賽艇的第一枚奧運金牌等待四年的時候,唐賓/金紫薇/奚愛華/張楊楊卻在最後500米的沖刺爆發出了巨大沖擊力,逆轉強大的英國隊,為中國賽艇奪得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24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終於在此刻夢想成真,而這枚金牌背後凝結的是無數中國賽艇人的汗水和淚水,是他們多年的堅持和執著。

張娟娟女子射箭個人賽奪冠

射箭項目,特別是女子射箭,一直是韓國人的天下,自從該項目進入奧運會以來,女子個人和團體這兩枚金牌就從未旁落他國選手。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隊曾經無限接近過團體金牌,卻在最後時刻被朴成賢以一箭絕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本屆奧運會中韓的女團對決仍以中國隊的失利告終。然而在個人賽中張娟娟殺出重圍,1/4決賽擊敗韓國選手朱賢貞,半決賽戰勝另一名韓國選手尹玉姬,決賽面對老冤家朴成賢,張娟娟一箭絕殺對手,神奇般地連勝三名韓國射手,歷史性地摘得一金。經歷過四年前被絕殺的痛苦,張娟娟的這枚金牌更讓人感到酣暢淋漓,成色十足。

殷劍獲得帆板尼爾級金牌

這枚金牌是中國在帆船帆板項目上的第一枚金牌,繼1992年和2004年兩次獲得銀牌後,中國軍團終於等來了殷劍這枚成色十足的金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莉佳在激光雷迪爾級中獲得的銅牌是中國隊在帆船項目上奪取的第一枚獎牌。

鄒市明奪得拳擊男子48公斤級冠軍

正如人們賽前預料的那樣,鄒市明不負眾望,拿到了中國拳擊項目上在奧運會中的首枚金牌。而鄒市明本人也實現了幾個大賽的滿貫。而隨後張小平又為中國拳擊添上一金。人們在這屆奧運會上看到的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勝利,而是中國拳擊整體實力的崛起,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有三人殺入了決賽。

陸春龍何雯娜男女蹦床奪冠

蹦床也是中國代表團從未染指過金牌的項目,2004年雅典奧運會黃珊汕在女子項目上獲得了一枚銅牌。蹦床項目在中國起步雖晚但進步神速,在最近的一次世錦賽中,中國男女蹦床隊成績斐然,在兩個奧運項目中獲得了一金一銀。而本次奧運會陸春龍和何雯娜為中國首次摘得金牌,歷史性地實現了包攬,振奮人心。

仲滿摘得男子佩劍金牌

中國擊劍隊上一次摘得奧運金牌要追溯到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時隔24年,這一次為中國隊拿到金牌的是男子佩劍選手仲滿。雖然名氣和大賽成績都不及歐洲對手但是仲滿卻敢打敢拼一路過關斬將奪得金牌實屬不易。此外女佩團體銀牌和男重團體第四名同樣是中國擊劍隊歷屆奧運會中的最好成績。

劉子歌張琳挺起中國游泳脊樑

水立方也許是本屆奧運會最神奇的地方,而讓中國人驕傲的是這些神奇不光屬於歐美泳將,在那些奇跡當中還有中國人的身影。在女子200米蝶泳的賽場,有一個中國女孩也像菲爾普斯一樣把代表世界紀錄的那根標志線壓在身後,第一個觸壁贏得金牌,她就是劉子歌。而張琳也為中國男子游泳拿到了奧運會上的第一枚獎牌。

花樣游泳個人和集體項目突破

在井村雅代的調教下,中國花樣游泳隊接連在世錦賽和奧運會獲得了歷史最好成績。中國的雙胞姐妹蔣文文/蔣婷婷先是在雙人項目上獲得了第四名,隨後中國又在集體項目中歷史性地拿到了銅牌。雖然和俄羅斯、西班牙等花游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花游的未來一片光明。

中國女子曲棍球隊摘銀

中國女曲在本屆奧運會的七場比賽中一場比一場打得好,小組賽身處公認的死亡之組,中國隊頑強地以3比2擊敗勁旅德國隊,和荷蘭一役,應該看到女曲和世界第一的差距,不過她們頂住了上半場,能夠站在亞軍的領獎台上已經是巨大的勝利。相比女曲,中國男曲的首次奧運之旅也值得表揚,對於水平較低的男曲一勝一平四負的成績足以令他們高昂著頭離開。

中國女子沙灘排球

盡管田佳/王潔沒能阻擋美國組合沃爾什/梅衛冕的腳步,但是她們和薛晨/張希同時躋身四強,就已經完成了賽前的目標。她們帶領著中國女沙成為了能夠和美國、巴西等強國抗衡的世界勁旅。特別是小將薛晨/張希不畏強敵、敢打敢拼的表現更讓人們看到了倫敦奧運的希望。

中國藝術體操隊

中國藝術體操隊在本屆奧運會上也刷新了歷史最佳,她們在集體全能比賽中首次斬獲了銀牌,憑借次輪3圈+2棒的比賽,姑娘們超越了勁旅白俄羅斯,一舉拿到了銀牌,這也是中國藝體迄今為止最輝煌的時刻。

中國男排歷史性闖進前八

賽前不被人看好的中國男排在本屆奧運會中讓人眼前一亮,小組賽接連擊敗委內瑞拉和日本,闖進八強最終獲得並列第五名創下了征戰奧運歷史上的最佳戰績。而和勁旅義大利苦戰五局一役更讓人們看到了男排的亮劍精神。

當然還有中國田徑,男子接力隊首次入圍4x100米接力的決賽,周春秀獲得了女子馬拉松的銅牌,其實所謂突破並不僅僅體現在成績和名次上,還有很多很多無名的英雄,他們在賽場上灑下了汗水,奮勇拼搏,也許他們沒能站上領獎台,但是戰勝了自我的他們仍值得人們尊敬。

『伍』 中國在奧運上的歷史

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歷史
自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之日起,中國就與它結下了難以割捨的不解之緣。1894年國際奧委會在籌備第一屆奧運會之際,就曾向當時的清王朝政府發出了邀請,後因慈禧太後及其幕僚不懂得「田徑」一詞的含義而未能派隊參加。1904年以後,奧林匹克運動逐漸為一些中國的有識之士所關注,國內的一些報刊雜志也開始對其進行了報道,奧運精神得以在華夏大地上傳播。1913年中國政府參與發起了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遠東運動會 (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15年國際奧委會承認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

1922年,中國人王正延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八屆奧運會上,中國首次派出3名運動員參加了表演賽。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上,中國派觀察員宋如海對其進行了考察工作。1931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歷史自此開始。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派出由劉長春等6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劉長春在100米、200米預賽中位居小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但劉長春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派出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七個項目的比賽。

[attach]27514[/attach]

1948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派出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仍舊無一人進入決賽。在1952年第15屆奧運會上,由於中國正式接受邀請比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舉辦地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1952年到1979年間,由於政治上原因,中國沒有參加期間的幾屆奧運會,而中國台北則派隊參加。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得十項全能比賽銀牌,這是中國人獲得的首枚奧運會獎牌。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設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奧委會的名稱為「中國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自此,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attach]27515[/attach]

1980年和1984年中國代表團曾兩度參加了冬季奧運會。在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派出353人組成的大型代表團,伴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旋律整齊入場。其中225名運動員參加了除足球、拳擊、馬術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共奪得15枚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名列本屆奧運金牌榜第四位。其中,射擊運動員許海峰以566環的成績獲得男子自選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那屆奧運會首枚金牌得主,同時也是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歷史上首位冠軍得主,實現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此後的幾屆奧運會,中國均派出大型代表團參賽,並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更是取得了32枚金牌,17枚銀牌,14枚銅牌的成績,位列本屆奧運會金牌榜第二位。

[attach]27516[/attach]

[attach]27517[/attach]

1991年,中國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提出舉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最後以二票之差惜敗悉尼,未獲成功。1999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提出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經中國奧委會同意後,由北京市長親自前往國際奧委會總部遞交了申請書。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22:10,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北京獲得了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
中國奧運輝煌四部曲:從零的突破到躋身世界前列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16:35 [url=http://www.morning.sc.cn/][color=#a20010]天府早報[/color][/url]
從許海峰石破天驚的一槍到劉翔「飛」上領獎台的自信。過去20多年,中國運動健兒共奪取了112枚金牌。回顧這20多年的奧運會之路,中國軍團的輝煌歷史可以分為4部曲。
第一樂章零的突破
1984年新中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7月29日,中國射手許海峰奪得了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他是中國第一個奧運會金牌得主。值得一提的是,在集體項目女排項目上,由張蓉芳、郎平、朱玲等隊員組成的中國隊,敢打敢拼,勇奪金牌。女排也成為我國三大球在奧運會
上惟一染指過金牌的項目。最終中國隊以15枚金牌的成績位列第4。
第二樂章激流勇進
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中國隊遭遇滑鐵盧,只收獲了5金。但在4年後的巴塞羅那,中國奧運健兒重新崛起,共奪得16枚金牌,再次位列第四。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仍然保持了穩定的發揮,同樣以16枚金牌位居第4。而且在一些集體項目上,中國隊取得突破,[url=http://sports.sina.com.cn/chinaw/][color=#000099]女足[/color][/url]、女壘都歷史性地獲得亞軍。總的來說,通過這兩屆奧運會,中國軍團已經在奧運賽場站穩腳跟。
第三樂章首進三甲
中國軍團在2000年的奧運會上一舉摘得28枚金牌、16枚銀牌和15枚銅牌,首次進入奧運會金牌榜前三名,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本屆奧運會,中國軍團的優勢項目得到充分發揮,跳水、射擊、[url=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pingpang.shtml][color=#000099]乒乓球[/color][/url]、羽毛球等項目收獲頗豐。但同時我們在田徑、游泳等比較弱的項目上,只收獲一枚金牌。可以看出,在當時中國奧運軍團的奪金面還是比較狹窄。
第四樂章勇攀高峰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軍團以32枚金牌歷史性地名列金牌榜第二位,比美國少3金,比俄羅斯多5金,成功殺進了第一集團。打破了世界體壇「美俄爭霸」的原有格局,開創了由「美、中、俄三足鼎立」的奧運新局面。這32枚金牌分別來自14個項目,讓中國軍團走出了以往奧運會奪金項目不超過9個的「怪圈」。其中,劉翔在110米欄奪冠意義非凡,這不
僅是中國田徑男選手的第一金、中國短跑的第一金,也是亞洲乃至黃種人在直道田徑賽中的首金。
中國奧運NO.1
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人:1932年奧運會,短跑選手劉長春成為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出現中國裁判:1936年奧運會,中國籃球隊助理教練舒鴻執法奧運會史上第一次籃球決賽。
新中國第一次派運動員參賽:1952年7月29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升起在奧運賽場上。
第一個獲奧運獎牌的運動員:1960年奧運會,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得男子10項全能銅牌。
第一個獲得獎牌女選手:1966年奧運會,中國台北選手紀政獲女子80米欄銅牌。
第一個女子奧運冠軍:1984年奧運會,吳小旋獲女子步槍三種姿勢項目的冠軍。
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1992年奧運會,林莉奪得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
中國金牌TOP10
集體金牌之最:跳水隊(20金)過去6屆奧運會,跳水隊是僅有的兩支每屆都奪金的隊伍
個人金牌之最:伏明霞、鄧亞萍(4枚)伏明霞3屆奧運奪金,鄧亞萍兩屆奧運奪金單屆金牌之最:李寧(3金)1984年他奪得吊環、鞍馬和自由[url=http://2008.sina.com.cn/sports/gym/][color=#000099]體操[/color][/url]金牌最「快」的金牌:劉翔(12秒91)2004年,他奪金的時間只用了平世界紀錄的12秒91難度最大的金牌:張山1992年,她與男選手競爭,打出200發200中的奇跡
最幸運的金牌:賈占波最後一槍,美國選手把金牌「送」給他最「小」的金牌:伏明霞(14歲)1992年她奪得女子10米台金牌
最「老」的金牌:王義夫(44歲)2004年他奪得男子10米氣手槍金牌
最鼓舞人心的金牌:[url=http://sports.sina.com.cn/team/chnwvol/][color=#000099]中國女排[/color][/url]女排成為三大球惟一奪得奧運金牌項目
最具意義的金牌:中國第100金2004年張怡寧為中國取得奧運會第100枚金牌。
中國歷屆奧運會獎牌榜
金牌 銀牌 銅牌 排名
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 15 8 9 4
第24屆漢城奧運會 5 11 12 11
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 16 22 16 4
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16 22 12 4
第27屆悉尼奧運會 28 16 15 3
第28屆雅典奧運會 32 17 14 2

『陸』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崛起的標志事件是什麼崛起的原因是

中國崛起並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事件或者說時間點。
中國崛起是一個過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持續了三十年的快速的經濟增長就是中國崛起的過程,也算是中國崛起的原因。
至於標志性的事件也並沒有什麼事件能代表這三十多年中國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比較多的說法是從2008年奧運會開始中國的崛起算是比較明顯的呈現在了世界人的眼前,之前中國一向是韜光養晦,而隨著2008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開始出現而中國成了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世界才突然發現,中國已經這么強大了。
崛起的原因也很多,並沒有哪一樣是決定性的因素,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制定了長遠的政策,堅持了獨立自主,專心發展經濟,建立工業,穩定的國內環境都是中國崛起的原因。真要深究的話,連五十年代我們打贏了抗美援朝也是崛起的原因,因為這一仗讓美國不再敢貿然干涉中國內政,也讓蘇聯給了我們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一個國家的崛起是復雜的,長期的,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的過程。沒有什麼標志性的時間,原因也是很多的。具體要深入的去了解中國的方方面面,文化,歷史,軍事,政治,經濟等等等等。

『柒』 中國舉辦的奧運會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嗎為什麼

中國舉辦的奧運會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
「中國舉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羅格先生在閉幕式上對北京奧運會的贊揚,標志著本屆奧運會的圓滿結束和中國人百年奧運夢想的完美實現。從超一流體育場館到白雲藍天,從文明排隊到擁抱世界,本屆奧運會給中國社會留下了諸多寶貴遺產。這些珍貴的遺產,值得後奧運時代的中國認真梳理、盤點和傳承。

體育遺產——多項突破改寫奧運歷史
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余名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共打破38項世界紀錄、85項奧運會紀錄。體育健兒們在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同時,也在人類體育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美聯社的報道說,北京奧運會上有87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獎牌,比悉尼奧運會多7個國家,創下了奧運會的新紀錄。其中,多哥、塔吉克、蒙古國、阿富汗等12個國家首次贏得奧運會金牌或獎牌。非洲國家總共獲得了40枚獎牌,是有史以來最多的。
報道說,中國在這屆奧運會上共獲得51枚金牌,這是自原蘇聯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獲得55枚金牌之後的最好成績。2012年奧運會東道主:英國,贏得了19枚金牌,也創造了英國100年來的奧運會最佳成績。
法新社在盤點本屆奧運會時說,「博爾特猶如一道黃色閃電,連續打破世界紀錄」;美國人菲爾普斯收獲了8枚金牌使「這屆奧運會永志難忘」;俄羅斯女子撐桿跳高運動員伊辛巴耶娃「配得上『女王』的稱號」;而中國則在「自家門口完成了通往世界體育強國的長征」。
美國游泳隊教練埃迪·里斯說:「這次奧運會是有史以來最快、最強、最難以置信的一屆。」他認為,北京奧運會「是一次不可思議的經歷」。
俄羅斯作家斯韋特蘭娜·謝利瓦諾娃注意到,北京奧運會不僅見證了世界體育的進步,而且推動了中國「全民體育」的熱潮。她說,近年來,幾乎所有城市的小區和公園都安裝了運動設施。地方政府在各處設置了可以免費使用的籃球架、排球網、足球門和乒乓球桌。許多奧運場館建造在大學校園內,奧運會結束後就能為大學生們所享用。

精神遺產——國民心態漸顯大國氣度
從申奧成功到奧運會圓滿結束,中國在7年籌辦奧運的旅程中經歷了種種磨礪和考驗,中國的社會心理從躁動逐漸走向沉穩,從情緒化日益走向理性,從「金牌第一」到開始關注「人」本身,一個泱泱大國所應具備的自信與包容逐漸在中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
香港《南華早報》說,在北京奧運會之前,有人擔心中國觀眾的愛國主義可能變為可怕的民族主義,特別是在中國對美國或中國對日本等敏感比賽上。但事實是,大多數中國觀眾展示了良好的體育精神。雖然他們很愛國,把歡呼聲給了本國運動員,但他們在日本隊或美國隊得分時也同樣鼓掌加油,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狹隘心態。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說:北京奧運會象徵著一種視野的變化。中國現在強大起來了,並且開始重新爭取「應得的」地位。儒教傳統所強調的道德力量開始重新被提及,中國依靠道德榜樣、禮儀規范和以德服人來贏得人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奧運會是一次告別中國百年民族悲情的契機。這家報紙19日刊發的題為《奧運會當告別中國百年悲情》的文章說,從為外國隊的優秀表演喝彩和鼓掌,到以開放的態度對待曾經想借奧運會要挾中國政府、但最終來參與奧運的一些西方領導人,「表明中國人正在超越百年民族悲情,開始具備一個正常大國國民的心態。而這種心態對中國的真正崛起,在國際舞台上擔負大國責任具有深刻的意義」。
美國《洛杉磯時報》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後發表的題為《北京的奧運勝利》的文章說,本屆奧運會的組織工作無懈可擊,成為中國人民向世界證明其能力和自信的「一次勝利」。

『捌』 08年北京奧運會,為什麼中國體育代表團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

在08年的那屆北京奧運會,中國隊取得了可以說是相當不俗的成績,許許多多的金牌拿到手軟。這也讓我們空前意識到我們中國體育的強大,我們中國的崛起。相比於近些年的奧運會,08年中國已經算是輝煌了,而取得如此的成就,除了這是我們的主場外,還有就是我們中國人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結果

在開幕式的那一刻,幾乎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坐在屏幕前關注著北京的盛會。他們可能是還是奮發讀書的學生、辛勤勞作的農民、揮汗如雨的工人、忙碌職場的白領、拱衛邊疆的士兵,但是在此時,他是一個自豪的中國人。後來短短的一個月之內,中國人所展現出來的決心,讓世界上每一個關注奧運會的人所震撼,他們也見識到了中國人團結向上和奮發圖強的決心。

『玖』 北京奧運讓中國崛起,日本花3萬億血本無歸,奧運會為何無人申辦

奧運會可以說是國際上最大的一場體育盛會。每一屆奧運會都能夠吸引全球廣泛體育觀眾們的關注,奧運會也是能夠給人們帶來許多精彩的體育賽事。全世界的最優秀的一批運動員都能夠站在奧運賽場的舞台上一決高下,可見奧運會確實是非常的精彩,想必大家對於奧運會同樣也是非常的期待。

結語

希望奧委會官方能夠做出一定的改革,讓奧運會重新煥發出活力生機,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國家願意去主動地舉辦奧運會。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能夠看到更多精彩的體育比賽。

『拾』 在中國舉行奧運會反映了我國哪些方面的進步

從奧運會名次看國家軟實力
發布時間:2008-6-10 12:47:38 來源:閻學通博客 點擊: 4次

奧運獎牌總數名次是以綜合實力、而不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綜合國力是由軍事、經濟、政治三種實力結合而成。綜合國力不是三種實力相加,而是它們相乘,即當一項為零時,綜合國力為零。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不如日、德,軍事實力不如俄羅斯,但中國綜合實力卻大於這三國。這表明政治實力是我國綜合國力中的優勢成分。

2004年奧運會結束了,國際輿論的焦點是奧運獎牌的名次。人們為何如此看重奧運名次?奧運名次與國力有什麼關系?中國的奧運名次說明什麼?

奧運名次體現民族認同

奧運魅力以民族認同感為基礎。奧運有一個非政治化的願望,但卻難以實現。其根本原因在於,奧運的魅力基於頒獎時要升國旗,奏國歌。奧運受世人關注,是因為運動員不能以個人名義參賽,出場要打國旗。如果奧運採取諾貝爾獎的原則,運動員們不分國籍地自由組合,奧運就沒這種世界影響了。籠統說來,除體育專業人員外,政府和大眾並不格外關心哪個個人跑得快或慢。當運動員比賽不代表本民族時,該國民眾就不會為他得到冠軍而自豪。這如同沒有政府和國民會為「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上的某次抽煙最多者而自豪一樣。民族國家在百年之內消亡不了,民族認同仍是21世紀國際關系的最重要基礎。因此,奧運要保持其世界魅力,就得長期堅持依國籍組隊的原則,因此也難以做到非政治化。

奧運比賽體現了國際權力的零和關系。自1648年起,民族國家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最主要行為體,民族國家的關系也就成為國際政治中最核心的內容。國家關系的本質是利益關系。利益關系又可簡化為沖突的和合作的兩類。奧運比賽則主要表現了國家間的沖突關系。贏獎牌,升國旗,奏國歌是所有參賽國的第一位奧運利益。由於獎牌總數是既定的,因此參賽國的核心利益關系是沖突性的。任何國家獲得一枚獎牌,都意味著其他國家失去獲得這枚獎牌的可能。奧運比賽的這種零和關系反映的就是國際政治的權力關系。與奧運獎牌數量一樣,國際政治權力也是有限的,一國在某一國際事務上權力的擴大必然導致某些國家在此事務上權力的縮小。由於政治權力是零和性質,經濟利益是非零和性的,因此開展國際政治合作要比經濟合作困難。由於奧運比賽與國際政治關系相同,因此大眾觀看奧運比賽的心理與他們對國際政治關系的立場基本一致。觀眾最希望本國運動員贏得獎牌,其次是盟友,再次是非敵非友的國家,最不願見到的是敵國運動員贏得獎牌。

奧運名次體現了「發展」並不必然導致「崛起」的邏輯關系。奧運名次是由在既定時刻一國體育成績比別國好或差決定的,而不由其比以往成績好或差決定。美國1952年奧運獎牌總數76枚,名列第一,1964年獲獎牌90枚,卻名列第二。與此同理,「崛起」是看一國綜合實力是否與超級大國的實力差距縮小了,而非看其絕對實力是否增長了;「發展」才是指自我比較的實力提高。一國提高後的體育能力如果仍低於別國,該國奧運的名次也就低於他國。冷戰後一個例子是,普京使俄羅斯的經濟不斷發展,但卻未能扭轉俄羅斯綜合國力的下降趨勢。2004年俄雖保持了奧運獎牌總數第二,但金牌名次卻降至第三。

奧運獎牌體現綜合國力

奧運獎牌總數的名次是以國力為基礎的。奧運會每次比賽項目的數量不等,每屆奧運獎牌絕對量和名次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一屆獎牌的數量和名次是無法作為綜合國力的判斷標準的,但如果觀察奧運獎牌總數名次的長期變化,我們則能看到其所反映的綜合國力。冷戰結束後,國際格局在1992年—1996年完成了從兩極向一超多強的過渡。1992年—2004年的4屆奧運會獎牌總數的分布與冷戰後的政治格局很有相似之處。4屆都進入前五名的國家是美、俄、中、德;獨聯體1992年借蘇聯綜合實力餘威獲第一名,其後三屆第一名都是美國。冷戰後日本只在2004年獲奧運獎牌總數第六,其它3屆都未能進入前十名,這雖與日本實際國際地位不完全一致,但也表明日本綜合國力與其經濟實力是不對稱的。

奧運獎牌總數第一名的基礎是世界一流國力。一戰和二戰間的5次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總數第一名的分別是美國4次,德國1次,而且德國是在1936年。二戰後,奧運從1948年—2004年共舉辦了15次,奧運獎牌總數第一名分別由美國和蘇聯兩家分享。美參加了14次,獲7次第一;蘇聯(獨聯體)參加了13次,獲8次第一。這意味著,奧運獎牌總數第一隻與世界一流強國有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1996年起單獨參賽,便再也無緣獎牌總數第一了。這從反面證明了這一點。

連續3屆奧運獎牌總數第二的國家必是地區大國,甚至可能是世界一流強國。自1896年現代奧運會創辦以來,獲獎牌總數第二的國家有美國、德國、瑞典、法國、義大利、蘇聯、東德、西德和俄羅斯。因各種原因,偶獲一次獎牌總數第二的國家並不一定是世界強國,但若連續三屆獲獎牌總數第二的國家則有可能是世界一流強國。現代奧運會創辦以來,連續3屆獎牌總數第二名的國家只有美國(1956年、1960年、1964年)。此外連續兩屆獎牌總數第二的國家則可以有3種,世界一流強國,走向一流的大國和從一流強國衰落下來的地區大國。到目前為止,有連續兩屆獎牌總數第二記錄的國家是美國(1908年和1912年;1972年和1976年)和俄羅斯(2000年和2004年)。

奧運獎牌總數名次是以綜合實力為基礎而不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綜合國力是由軍事、經濟、政治三種實力結合而成,軍事與經濟是硬實力,政治是軟實力。綜合國力不是軟硬實力相加而是它們相乘,即當一項為零時,綜合國力為零。蘇聯解體是個典型例證。當1991年蘇聯政府的政治決策力為零時,其超級大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都不能阻止國家解體。相反,冷戰時期蘇聯政府具有高度的政治決策能力,它可用遠小於美國的經濟實力與美國爭奪世界領導權。在冷戰時期美蘇都參加的8次奧運會中,蘇聯獎牌總數第一名6次,美國2次。冷戰時期,蘇聯的經濟規模最大也就是美國的50%,但成了超級大國;而20世紀80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日本,其經濟相當於美國的2/3,卻成不了超級大國。8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實力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但其綜合國力卻難以提升,奧運獎牌總數名次不高。自80年代以來,日本在參加的6次奧運會中,獎牌總數名次未進入前十名的有4次,獲得第6名的有兩次(1964和2004年),其中1984年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國未參加比賽。由此可見,經濟實力的提高並不必然提高軍事與政治實力。

中國獎牌與政治實力

中國奧運獎牌總數的名次也表明中國綜合實力中的優勢要素是政治實力。1984年中國恢復參加奧運會時,其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因「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非常落後,但卻獲得獎牌總數第六名,與日本相同。

從1992年起我國奧運獎牌總數一直保持在第三到四名的水平上,遠高於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世界排名,到2002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才晉升到世界第六。輿論通常將中國奧運獎牌成績歸於中國體育體制。這種體育體制不過是中國政治實力在體育實力中的表現。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不如日、德,軍事實力不如俄羅斯,但中國綜合實力卻大於這三國。這表明,政治實力是我國綜合國力中的優勢成分。

中國奧運獎牌總數名次的變化表明我國綜合國力的實力結構發展不平衡。中國奧運金牌名次在2004年上升至第二名,但獎牌總數從1992年以來一直在第三到四名。這表明中國綜合國力有了增長,但沒有發生質變。國際社會公認中國經濟實力在以往12年與世界強國的差距縮小了,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由世界第八升至第六(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世界第四)。然而為何奧運獎牌所反映的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不能與經濟實力增長保持同步呢?筆者認為,中國在縮小與世界強國經濟實力差距的同時,軍事實力差距沒變或是拉大了,原來在政治實力方面的優勢縮小了。中國不提高軍事和政治實力,就難以避免日本那種有強大經濟實力但綜合國力不高的現象;不提高政治實力,就難以防止蘇聯那種擁有世界一流硬實力而解體的危險。陳水扁的「台獨」當局已經明確,要利用2008年奧運會實現台灣「法理獨立」,因此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不僅關系中國獎牌總數的名次,還關繫到國家的統一。

體育能力雖不是國力的基礎,但奧運成績卻是一種國力的標志。因此,希望能早日看到我國奧運獎牌總數名列第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是怎麼在奧運會崛起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背中國地圖 瀏覽:445
義大利醬炒飯怎麼弄 瀏覽:583
越南一套房要多少錢 瀏覽:197
秦軍為什麼打越南 瀏覽:140
越南為什麼撤出鑽井平台 瀏覽:292
進入英國能帶多少硬幣 瀏覽:358
地圖怎麼走伊朗 瀏覽:148
印度的疫情七月六號怎麼樣 瀏覽:999
中國移動國際漫遊怎麼選天數 瀏覽:209
6萬印尼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50
三個月的印尼虎苗吃什麼 瀏覽:593
印度簽證問題如何聯系印度使館 瀏覽:244
中國結怎麼打好看教程 瀏覽:244
在英國做律師需要什麼 瀏覽:965
伊朗巴列維王朝為什麼失敗 瀏覽:576
印度欲購買什麼無人機 瀏覽:32
義大利政府怎麼看待 瀏覽:280
越南學區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175
中國多少人叫段梓豪 瀏覽:254
印尼什麼葯補維生素AD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