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在知名的經濟學家有哪些
1、焦瑾璞: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正廳局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負責人、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2、隆國強:博士,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對外經濟政策(外貿、外資、外匯)、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合作、中國宏觀經濟、中國產業政策、中國汽車工業、中國糧食經濟等。
3、王一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和區域經濟。
② 中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有幾位
1、馬秋富
2021年10月13日,一篇有關「針灸」的研究論文登上了Nature雜志,引發廣泛關注,被稱為針灸研究領域的重大歷史性突破。
論文的通訊作者、研究團隊領銜人馬秋富教授,是一位從馬澗大山裡走出去的蘭溪人,現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他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一系列新的基因家族,分別以他個人名字命名為Pin1至Pin3以及PinX1至PinX4,這一系列基因家族的結構和功能得到國際公認。
以上內容參考蘇州大學-蘇大校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盧坤平: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謝曉亮
以上內容參考蘭溪市人民政府-這位從馬澗大山走出去的哈佛終身教授,回家探親還會去田裡扛鋤頭
③ 中國目前著名的歷史教授
中國目前著名的歷史教授:
中國史:朱紹侯、張豈之、茅海建、楊天石、鄧小南、楊奎松、葛劍雄、葛兆光、張政烺、李學勤、王子今、包偉民、姚大力、朱維錚、常建華、謝貴安、王記錄、孫衛國、王衛平、曹家齊、閻步克、程民生、王學典、馮天瑜、趙世瑜、蘇全有、汪朝光、楊軍、李治安、步平
世界史:齊世榮、吳於廑、吳恩遠、鄭異凡、朱寰、林志純、錢乘旦、侯建新、劉景華、劉家和、沈志華、劉祖熙、劉德斌、劉新成、徐藍、李劍鳴、韓東育、資中筠、李工真、晏紹祥、楊伯江、金重遠、王曉德、張廣翔、張建華、梁茂信、徐浩、馮昭奎、姚海、楊棟梁、任東波、趙學功、宋成有
其實你翻一下最新的高中歷史教材,那些編寫者都是很有名的當代史學家。
④ 中國著名的刑法學教授有哪些
摘要 張明楷,男,1959年7月生,湖北仙桃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原湖北財經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同年攻讀本校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9年到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研修,1995年任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員,1996年任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法學部客座研究教授,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1998年2月調入清華大學。張明楷教授多次獲得各種社會獎勵,多次被評為司法部優秀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2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其科研成果也曾獲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等。
⑤ 國家一級教授有哪些
國家一級教授不計其數,以下只列出了幾個名校的一級教授:
北京大學一級教授:翦伯贊、馮友蘭、唐鉞、熊十力、江澤涵、許寶祿、段學復、周培源、黃昆、葉企蓀、王竹溪、饒毓泰、胡寧、傅鷹、黃子卿、張景鉞、李汝祺、陳禎、樂森潯、王力、游國恩、曹聯亞(後更名曹靖華)、季羨林、魏建功、馮至、朱光潛、向達、陳岱孫
清華大學一級教授:章名濤、孟昭英、梁思成、張光斗、施嘉煬、錢偉長、張維、張子高、馬約翰
北京師范大學一級教授:陳垣、黎錦熙、傅種孫、鍾敬文、黃葯眠、武兆發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何干之、何思敬、王利明
設立國家一級教授的意義:
200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大學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率先開展一級教授試點工作,14名人文社會科學學者被聘為一級教授,打破了一級教授崗位只能由兩院院士獲得的歷史,意義非同尋常。
這一舉措的意義在於提高了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地位,體現對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視,鼓勵人文社會科學出大師級學者。以發表論文的數量多寡論高低、只講數量不講質量的學術評價體系,制約了學術研究的深度和質量。消除「數字化教授」,是高校評價機制的一個導向。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設立一級教授崗位,有助於建立和完善優秀人才的評價標准,對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意義深遠,也將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注入新的血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級教授
⑥ 國內有哪些比較著名的幼教的專家,教授領軍人物
1、李躍兒,原名李躍春,1958年4月1日生,來自寧夏銀川,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美術教育家、油畫家,曾入圍「中國油畫三百家」;後由美術教育轉入幼兒教育,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特聘教授;曾為《父母》雜志教育答疑專家、央視少兒頻道簽約專家。創辦「李躍兒芭學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李躍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孫瑞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張雅蓮
⑦ 中國目前7位頂級科學家
1、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1946年應聘到美國講學,很受學術界器重。當時,美國的伊利諾大學以一萬美元的年薪,與他訂立了終身教授的聘約。華羅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適起來了,不僅有了小洋樓,大學方面還特地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新中國成立後,一些人總以為華羅庚在美國已功成名就,生活優裕,是不會回來的了。然而,物質、金錢、地位並沒有能羈絆住他的愛國之心。1950年2月,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闊教授」的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告留美同學的公開信》,抒發了他獻身祖國的熱情。他滿腔熱忱地呼籲:「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
2、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早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苦讀六年,取得了地質學碩士學位。他的老師鮑爾敦教授勸他留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後再回國。李四光謝絕了老師的好意,他回答說:「不,我想把我學到的知識,盡快貢獻給我的祖國。」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後來,一度出國,在國外仍堅持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毅然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卓越功勛。
3、我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美國要給他很好的條件和優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長期在美國工作。但是,鄧稼先並未因高官厚祿而動搖他回祖國工作的決心。1950年,他胸懷報國之志,回到了祖國,為「兩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4、中國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在1945年受邀參加美國戰時科學研究與發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海軍部成立了海軍軍工試驗站,並希望周培源到該站工作,待遇甚優。但海軍部是美國的政府部門,在海軍部所屬單位任職便成為美國政府的公務員,外籍人員須加入美國籍才能參加。周培源當即向美方提出三條件:第一,不加入美國籍;第二,只承擔臨時性的研究任務;第三,可以隨時離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帶著妻兒離開美國回到了自己祖國的懷抱。
5、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1937年赴法國留學研究原子理論,被小居里夫婦認為他是最優秀的科研人員。1948年,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們都再三勸說、挽留。國民黨政府駐法大使惡狠狠地威脅說:「看他能上得了大陸的岸,那才怪呢!」這意思很明白。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下毒手。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不顧,與夫人抱著剛剛半歲的女兒,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懷抱,為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彈之父」。
6、被譽為「中國現代火箭之父」的錢學森,是著名的航天工程和空氣動力專家。他早年留學美國,在馮•卡門教授的指導下,在火箭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反法西斯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剛剛36歲的錢學森被聘請為美國麻省工學院的終身教授。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傳到錢學森那裡,他想:「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早日回到祖國去,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了報效新生而落後的祖國,錢學森從1950年起在美國向其當局正式提出回國申請。但是,美國當局卻百般阻撓並加以迫害,沒收了錢學森的各種資料和書籍,並誣蔑陷害他為「間諜」,對他進行審訊和監禁,將他關押在一個孤島上,僅半個月,就使他的體重減輕了14公斤。當時美國當局聲稱,只要錢學森放棄了回國念頭,就照常給他提供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可是,錢學森寧死也要回國,始終沒有屈服。通過五年的艱苦鬥爭,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錢學森於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歸國的路程。回國後,錢學森為新中國的航天事業躍入世界前列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7、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獲得博士學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薪聘請他,但他想到出國留學是為了掌握科學、報效祖國,就一一辭謝,毅然回國。回國後,他在浙江大學執教,竟一連四個月領不到工資,窮得連飯都難以吃飽,而當時日本帝國大學還答應保留他半年的工資。貧賤難移愛國心,蘇步青毫無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帝國大學又發來電報,請他前往任教。出於民族大義,他一口回絕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
⑧ 在中國文學界有哪些國寶級的教授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⑨ 中國最頂級位教授
最強的三個:
第一:張明楷(清華);
第二:陳興良(北大);
第三:周光權(清華);
其他的,還有:
黎宏,勞東燕(清華)
馮軍,劉明祥(人大)
曲新久(政法大)
梁根林(北大)
劉艷紅(東南大學)
至於老一派(蘇聯理論)的,高銘暄、王作富、趙秉志等人,因為理論邏輯上不能自圓其說,這派基本慢慢沉淪了。
⑩ 漢語言文學的國內高校的知名教授有哪些
漢語言文學學科下還有很多分類,具體的學科種類很多,難以列舉。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具有較強的文學感悟能力、文獻典籍閱讀能力、審美鑒評能力和運用母語進行書面、口語表達的能力;掌握1門以上外語,有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能力和人際溝通、交往能力。
學生畢業後能夠以專業優勢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所長;可繼續攻讀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機關以及文化教育、傳媒機構、對外交流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
在制定、修訂具體培養目標及培養方案時,應處理好守正與創新之間的關系,既考慮到基礎學科的特點,又關注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注意創業就業的導向,建立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