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男籃歷屆奧運會的最好成績是第幾名
中國男籃在奧運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是進入八強,共有三次:
1、 1996年的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這是「96黃金一代」的完美表演;
2、在2004年奧運會上。由姚明領銜,巴特爾、李楠、杜鋒、朱芳雨以及易建聯等人均在陣中,中國隊最後時刻以一分的優勢險勝前世界冠軍塞黑,昂首挺進八強。
3、2008年北京奧運會,家門口作戰,姚明、易建聯、王治郅、李楠、朱芳雨等主將帶領中國男籃重溫八強夢。
到目前為止,談起08屆中國男籃很多人都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有幾個槽點:
1、後衛張慶鵬、陳江華當時還尤顯稚嫩。尤其是陳江華,雖然他的控球很華麗,在對陣美國的比賽中晃過科比,突入內線一挑三上籃成功,但面對韋德、保羅等當時世界一線的後場,失誤還是過多;
2、尤納斯小組賽對陣希臘的換人。在小組賽的最後一場比賽,姚明被提前換下,當時,姚明和尤納斯就曾產生分歧!尤納斯的想法是,已經鎖定了一個晉級名額,他需要姚明休息好,備戰1/4決賽(中國當時1/4決賽的對手是立陶宛,尤納斯覺得對立陶宛十分了解,於是選擇了戰略性放棄和希臘的對決。);
但姚明仍想上場,盡可能擊敗希臘,因為擊敗希臘的話,接下來1/4決賽的對手就會有很大改變。而最終,1/4決賽中國68:94大比分不敵立陶宛,排名繼續擱置。當然,目前看來,姚明是站在一名運動員的角度去看的,而尤納斯則是顧全大局,從整個賽事去考慮,雙方誰都沒有錯。
如今想起當年的中國男籃的輝煌,我們不免要為當下的中國男籃提出期望和擔憂!當下國家隊正在經歷一個新老換代的交替期,目前,他們和世界強隊的差距正在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被從大洋洲區劃分到亞洲區,亞洲球隊菲律賓、韓國等因為規劃政策也在日益崛起。
㈡ 94年的中國男籃為何被稱為黃金一代那一屆男籃到底有多強
中國男子三大球一直是中國體育的軟肋,這其中足球最為人詬病,而男籃則是三大球裡面最大的驕傲。1994年男籃被稱為“黃金一代”,中國隊第一次打進世界前八。比起2008年以東道主的身份進入前八,那次在加拿大顯得更加難得。當然,除了自身實力之外,或許還有一些“客觀”因素。
除了默契之外,他們的基本功確實也比現在的隊員好太多了。說實話,職業體育肯定比專業體育要好,這個無需爭論。但是,在眼下中國社會,職業體育的兩面性還是很大的。因為一個有天賦的年輕球員,很快就可以變得很富有,而我們的球員素質也無法與歐洲那些球員相比,因此很多年輕球員很容易迷失自我,不再願意專心練基礎。
現在的球員,你還能找出像是當年劉玉棟那樣的“投籃機器”嗎?而且不只是劉玉棟,論投籃,估計那個時代的球員都可以碾壓現在的球員,所以,基礎也很重要。那個時候男籃的內線真不厲害,三大中鋒還沒有打出來,單濤已經是國內最好的中鋒了,但是,中國隊愣是憑著一群投手,生生打到了前八的成績。
隊員打硬戰的能力更強,各個都是地方隊的核心
翻看當時的陣容名單,鞏曉彬山東一哥,孫軍吉林一哥,胡衛東江蘇一哥,鄭武浙江一哥,單濤北京一哥,加上王者八一隊的阿的江,劉玉棟,各個在隊內都是核心,那個時候,外援在各隊裡面基本都是“綠葉”,上面這幾位“大佬”才是隊內核心。
可是再看看咱們現在的男籃,除了易建聯,還有人是隊內的核心嗎?都是給外援打下手的,隊內的得分王,籃板王,助攻王,搶斷王,蓋帽王都是外援,戰術也是外援拿球單干,實在不行給咱們國內球員,要麼三分扔一個,要麼一個內線扣籃,這樣能練出什麼來?心理素質肯定上不去,一到了國際賽場,遇到硬茬就慫了,可是94年那會兒,他們各個都是隊里的老大,怕過誰?
最為明顯的就是胡衛東,在美國人頭上扣籃。加時賽面對南美冠軍巴西一個人拿到十分,幾乎以一己之力扛著男籃進了8強,現在的男籃那還有這么硬的球員,也就是易建聯還行,但是,那個時候,男籃名單里得有7到8個易建聯式的人物。
也不是說咱們現在的男籃不拼了,但是,確實沒有那股子的霸氣。咱們好像覺得碰美國,西班牙這些隊輸了很正常。但是,那個時候,男籃打美國也是輸,但是,我輸也得把你扒層皮下來,你是老大,我在我們那也是老大,咋了,誰怕誰啊!
客觀條件對於男籃也有利
當然,這個客觀條件並不是指當時的分組有多好。當時與美國,巴西以及西班牙一組,也是死亡之組。當時巴西是南美冠軍,西班牙打美國,“只”輸了15分,可別小看這個分差,當時美國第一次以NBA球員參加奧運會的時候,從沒試過贏小於20分的比賽,場均凈勝對手32分,可見西班牙有多強。
但是,客觀上說,那個時候的中國男籃與歐洲的差距沒有現在這么大。那個時候歐洲輸美國多少,咱們也差不多,什麼希臘,西班牙之類的球隊,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對中國隊呈現碾壓的態勢。
而且,但是美國最大的兩個對手蘇聯與南斯拉夫,一個解體了,一個被制裁沒有參賽,客觀上也幫了中國隊。那會兒,也就是這三個隊在國際上有著絕對的實力,其餘的球隊實力沒有像現在這樣那麼大。
其中男籃可以在90年代出現輝煌期與女足90年代一個道理,因為那會兒歐洲人不重視籃球。後來看到看球真能帶動市場,所以他們開始大力發展,就像是現在的女足一樣。一個女足世界盃要不是美國奪冠,差點變成歐洲杯,什麼中國,朝鮮之類的昔日強國,在歐洲人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只要是歐洲人用心思搞體育,他們可以分分鍾“秒殺”亞洲。玩的不好只是人家不願意玩而已。
最簡單的道理,1992年美國的NBA球員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中國隊與歐洲球隊一樣輸美國30-40分,但是10年之後,南斯拉夫在美國本土,從NBA球員那裡拿到了世界冠軍,我們還是輸美國40多分,這就是差距。
所以,咱們的乒乓球希望用“養狼計劃”找對手,其實沒用,因為歐洲人根本不喜歡看乒乓球,沒市場,只要是歐洲人不熱衷,這項運動的競爭性就永遠提不上來,所以乒乓球中國可以獨霸世界,因為歐洲人不怎麼玩,有朝一日乒乓球可以有網球的影響力之後,或許我們就不用再養狼了。
㈢ 中國男籃圓夢奧運會連傳3大喜訊,落選賽怎麼樣呢
各支球隊都在積極備戰陸續亮相比賽,能夠通過表現看出,其實在過去的這個休賽期,有些球隊准備的比較充分因為第一階段比賽成績不佳,第二階段所以打的比較頑強,進入狀態比較快,相比較一些第一階段成績比較好的球隊或許間歇期有些鬆懈,在第一個比賽日中也都有一些陰溝里翻船的畫面出現,所以第二階段的比賽將會成為整個聯賽的分水嶺。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月的時間開戰,但是從季後賽的時間上來看,有不少球隊的球員仍然將會無法參加男籃落選賽,而中國男籃遭遇的幾個對手加拿大、土耳其、希臘、捷克等球隊有大量的NBA球員,如果這些球員的球隊打進季後賽第二輪,那麼再加上隔離時間,整體計算下來,也會有不少球員會缺席男籃落選賽,這對於中國男籃創造奇跡帶來了新的轉機,所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期待著杜鋒的帶領下,中國男籃真的可以創造一次偉大的奇跡,我們也拭目以待。
㈣ 杜鋒是現役中國男籃主教練,他曾創造過那些記錄
CBA聯賽的主體永遠是活躍在賽場上的球員和教練。CBA常規賽結束後,新一輪MVP和各單項最佳獎項開始評選,在網友心中,有兩個獎項可能不會懸念:最好的教練是杜峰,他金句頻出;而最好的球員,就是給全聯盟班在國內的好評。看CBA| |常規賽MVP,屬於杜峰教練和年輕的全華級球員杜峰頻頻出現在場外。記錄:29連勝和杜峰的「冠軍哲學」在賽制的特殊背景下,廣東男籃譜寫了特別閃亮的篇章。在以101-82擊敗北京首鋼,贏得「京粵大戰」後,廣東男籃將常規賽連勝紀錄定為29場。
其實另一位著名教練郭士強在此之前就已經出手了。他在選秀中獲得了祝銘震第二名,這充分顯示了祝銘震有多優秀。不然怎麼會被郭士強這樣的著名教練青睞和認可呢?目前,祝銘震已經長到1.97米高,210磅重。他是選秀中最大的外線球員,一直在CBA聯賽打得不錯,前途無量。很多中國球迷也視他為中國自己的未來杜蘭特。祝銘震和杜蘭特一樣有影響力,他的投射相當不錯。如果得到郭士強、杜峰等著名教練的指導,他很可能會一飛沖天,真正成長為中國隊3號位的核心。
㈤ 為什麼1994年的中國男籃,能夠打進世錦賽八強
說起中國男籃的輝煌,那就不得不提94年的黃金一代,在哪一年,中國男籃闖進了世界的八強,而這個記錄一直保持了很長時間,在哪一年,我們戰勝了強勁的巴西和西班牙這樣的勁旅,之後我們的男籃就很難再闖進世界的八強,在那時候,小組賽中,只要中國隊贏下其中的兩場,就能夠闖進八強,有人覺得,這也很容易啊,因為當時有12個隊,只要贏兩場就可以了,但是那時候的男籃球隊中,有很多都是世界的強隊,美國隊,西班牙隊,以及巴西隊,每一支球隊都堪稱為世界級的強隊。
在遇到當時的巴西隊的時候,兩隊之間相差也還好是很大的,當時的巴西隊是南美的冠軍球隊,曾今在熱身賽中,贏了中國隊很打分數,所以被人們也認為,在正式的比賽中,中國隊是不會戰勝巴西隊的,但是奇跡還是發生了,最終中國隊還是戰勝了巴西隊,之後又戰勝了歐洲的勁旅西班牙隊,這樣的成績也讓很多人不理解,可能是因為中國球員們的心態放下了,他們知道自己的對手很強大,但是自己也不願意放棄,所以每個球員也都十分努力。
㈥ 94年沒有姚明這樣的超級中鋒為何男籃還能打進世界8強
但在出線之後,各隊對於中國男籃都非常重視了,此後中國男籃基本上都是大比分輸給對手,比如73-105負克羅埃西亞,58-90負加拿大,57-95負澳大利亞,76-104再負加拿大。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男籃同樣使用迷惑戰術,再加上阿根廷前一場才與美國夢三隊血拚一場,體能下降,中國男籃擊敗對手歷史性地從奧運會上出線。直到姚明成長起來,中國男籃才再也不用所謂的戰略性放棄,每一場比賽都與歐美強隊血戰到底,2008年險些擊敗前世界冠軍西班牙,然而,現在我們即便有易建聯這樣的優秀內線,鋒線上的巨大退化,也讓中國男籃無緣從2019年世界盃上出線,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㈦ 中國男籃的歷史戰績!全部比賽!!!
1975年中國男籃才獲得了亞籃聯的合法席位,此後他們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冠軍,如今易建聯、王治郅們能不能延續亞運籃球的光榮史,讓我們拭目以待 1974年第7屆亞運會開始,中國籃球真正的走上了亞運舞台,在1974-2002的28年中間,一共經歷了8屆亞運會,中國男籃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綜合實力,幾乎將冠軍壟斷,獲得了5次冠軍、2次亞軍和1次第三名,從沒有與獎牌無緣過。這是一段輝煌的歷史,06年尤納斯領軍的中國男籃再次走上亞運之路,距離第6個亞運冠軍還遠嗎? 1951年,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男子籃球比賽是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此後,每四年一屆的亞運會上,男子籃球的比賽從來都是重頭戲;1969年,第一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從此,每兩年一屆的男籃亞錦賽成為亞洲籃壇的盛事。但直到19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恢復了在亞籃聯的合法席位。從此,中國男子籃球隊開始全面地參加亞洲男子籃球比賽,他們最初的目標是挑戰傳統的亞洲強隊 —菲律賓、韓國(原南朝鮮)和日本。 回首28年的光輝歲月,一代新人換舊人,中國人才輩出,從張衛平、匡魯彬到孫鳳武、李亞光、李秋平、王立彬的老一輩球員,從宋濤、孫鳳武、王非、宮魯鳴再到劉玉棟、胡衛東、鞏曉斌、鄭武等黃金一代,多少前輩為中國籃球作出了貢獻,今天以易建聯、唐正東、朱芳雨為首的年輕一代將接過前輩的槍,繼續延續中國籃球光榮的亞運史。 下面就簡單回憶一下中國亞運籃球的歷史。 1974 第7屆德黑蘭亞運會 第三名 主帥:錢澄海 1974年9月1日至16日,中國男籃參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第七屆亞運會。參加球隊分別有朝鮮、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巴林、日本、科威特、菲律賓、中國、南朝鮮、以色列。為了備戰這次大賽,中國隊提前兩年就開始了針對性的訓練。結果,半決賽中,中國隊遺憾的以114比119負於韓國隊,最終以色列獲得第一名,南朝鮮第二,中國名列第三。 在這屆亞運會上,中國隊在5場與強隊的比賽中(南朝鮮、菲律賓各兩場、朝鮮1場),平均每場得97.1分,投78次,中40次,命中率達51%。中距離投籃平均每場得30分,命中率達40%。罰球命中率僅達到60%。快攻略占優勢,平均每場得16分。另外,中國隊平均每場失誤17次,犯規29次。 1978 第8屆曼谷亞運會 冠軍 主帥:錢澄海 參加第8屆亞運會的中國男籃中有張衛平、黃頻捷、王德禮、柳繼增、匡魯彬、穆鐵柱等隊員。中國男籃幾乎已經坐穩了在亞洲籃壇的霸主位置。決賽中,中國隊戰勝了老對手韓國,捧起冠軍獎杯。而從這一年的亞運會開始算起,中國男籃連續在七屆亞運會中7進入決賽,並5次奪冠。 1982 第9屆新德里亞運會 亞軍 主帥:劉貴乙 隊員:韓朋山、孫鳳武、嵇照光、馮維、李亞光、李秋平、黃雲龍、匡魯彬、呂錦清、徐元生、劉建立、王立彬 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9屆亞運會籃球決賽中,中國隊輸給南朝鮮隊(韓國)1分,屈居亞軍。這屆亞運會男籃比賽共有來自13個國家的隊伍參加。中國隊、南朝鮮隊(韓國)、日本隊、菲律賓隊作為4個小組的種子隊,實力明顯高出其他隊伍。 經過小組賽出現的8支隊伍,再經過單循環賽決出最終的名次,南朝鮮隊(韓國)以7戰全勝的成績獲得冠軍。中國隊、日本隊和菲律賓隊依次排在2至4名。在這屆亞運會籃球比賽中,還曾出現了251分的高分,在葉門隊與伊拉克隊的比賽中,上半場,伊拉克隊就以131比16分大比分領先,全場結束,雙方打出了251比33的懸殊比分,這也創造了歷屆亞運會籃球比賽得分最高紀錄。 1986 第10屆漢城亞運會 冠軍 主帥:錢澄海 隊員:王立彬、黃雲龍、李亞光、宋濤、孫鳳武、張勇軍、王非、徐曉良、沙國利、張斌、宮魯鳴、李鋒 這屆亞運會上,造就出中國男籃的一位三分王——張勇軍。 1986年10月3日下午,中國隊在亞運會的決賽中和東道主韓國隊相遇。以宮魯鳴、張勇軍、孫鳳武、王非、黃雲龍、張斌、李亞光等新老球員為主的中國男籃立志重新奪回亞洲冠軍。韓國隊一直壓著中國隊打,臨近比賽結束時,裁判多次判罰中國隊隊員帶球撞人、阻擋犯規,全場比賽還剩下4分鍾時,場上比分為58比69,中國隊落後對手11分。這時,主教練錢澄海叫了暫停,並把張勇軍換上場。上場後,他利用穿插跑動晃過防守隊員,連續命中4個三分球,最後,中國隊以77比74贏得了這屆亞運會冠軍,在對方的家門口奪回了亞洲冠軍。 1990 第11屆北京亞運會 冠軍 主帥:孫邦 中國男籃作為東道主派出了最強陣容參加本屆亞運會,和韓國隊在半決賽中相遇,中國隊以92:88力克韓國隊,並最終獲得冠軍,韓國隊只名列第三名。這屆國家隊的主教練是孫邦,隊員有孫鳳武、王非、馬健、張勇軍、鞏曉彬、宋立剛、宮魯鳴、單濤、白江、王治單、孫軍、張斌、張德貴和李春江。 1994 第12屆廣島亞運會 冠軍 主帥:蔣興權 決賽中,中國隊戰勝韓國隊,獲得冠軍。本屆國家隊的主要隊員有吳慶龍、阿的江、單濤、孫軍、劉玉棟等。 三大中鋒的逐漸加入,使得中國男籃的實力達到頂峰,徹底超過了以韓國男籃為首的亞洲諸強。雖然偶爾中國隊也會有閃失,但那隻是意外。擁有三大中鋒的中國男籃,在亞洲已無對手,雖然還要在亞洲的比賽中碰到韓國隊,但他們的目光已經不會停留在亞洲球隊的身上了。本屆亞運會中國男籃又是輕松奪冠。 1998年,第13屆曼谷亞運會 冠軍 主帥:蔣興權 兵敗利雅得之後,蔣興權重掌中國男籃的教鞭。決賽中,中國男籃和韓國男籃「如約」相遇,中國男籃沒有給韓國隊任何機會成功復仇,在兩分球、三分球、快攻、籃板球、搶斷、罰球等各項技術指標上都超過了對手,以112:92取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王治郅和巴特爾聯袂上陣,韓國男籃和中國男籃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2002 第14屆釜山亞運會 亞軍 主帥:王非 冠軍:韓國 這屆比賽的中韓決賽,恐怕很多人都會永遠的記住。第四節還有近30秒時,中國隊還以90:83領先,但劉玉棟一次漫不經心的帶球被韓國隊搶斷得分;緊接著中國隊在發球時被對方搶斷,再次投中三分,將比分追成88:90;胡衛東在第四節快結束時,又兩罰全失,給了韓國隊最後一次機會,韓國後衛在籃下上籃得手,將比分追成90平。加時賽中國隊完全慌了陣腳,以100:102吞下失敗的苦果。此時王治郅已經被國家隊開除。 附錄:中國男籃歷屆亞運會成績及主教練 年度 賽事 戰績 主教練 備注 1974 第7屆德黑蘭亞運會 第三名 錢澄海 以色列獲得第一名,南朝鮮第二 1978 第8屆曼谷亞運會 冠軍 錢澄海 1982 第9屆新德里亞運會 亞軍 劉貴乙 1分惜敗韓國 1986 第10屆漢城亞運會 冠軍 錢澄海 1990 第11屆北京亞運會 冠軍 孫邦 1994 第12屆廣島亞運會 冠軍 蔣興權 1998 第13屆曼谷亞運會 冠軍 王非 2002 第14屆釜山亞運會 亞軍 王非 王治郅拒賽風波 2006 第15屆多哈亞運會 ? 尤納斯參考資料: http://www.smzge.com/v.asp?aid=4724
㈧ 對中國籃球發展,影響最大的十位球員都有哪些
籃球從1896年進入中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喜愛的運動之一。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籃球產業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優秀運動員,為中國贏得了無數榮譽,在亞洲乃至世界籃球運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即使退役,他們仍然在盡最大努力為中國籃球事業做出貢獻。以下是我心目中的十個代表人物。你心目中有哪些代表性人物?歡迎粉絲分享。
7.宮魯鳴
無論是作為球員還是教練,都是中國籃球真正的冠軍球員和教練。他是一個身高1米72的籃球「巨人」,是80年代國家隊的絕對核心後衛。作為一名球員,他兩次贏得亞洲錦標賽,並在1986年世界錦標賽上在錢澄海教練的帶領下獲得中國男籃第九名。當教練後,他幫助蔣興泉指導他在1991-1995年亞錦賽中連續獲得三次冠軍。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作為中國隊主教練,他帶領球隊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績,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2015年,他帶領中國青年男籃再次奪得亞錦賽冠軍。
6.王治郅
王是中國籃球職業化以來的第一位球星。從六屆A聯賽冠軍,到亞洲第一個和NBA簽約的人,再到回頭又為國效力的浪子,直到他做到了最好。王的籃球生涯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三屆奧運會,兩屆世錦賽,無數的榮譽和稱號。也許,從2010年廣州亞運會最高領獎台上對男籃運動員的集體崇拜中,我們可以看到王是籃球場上的明星之一。
5.劉玉棟
在中國男籃進入「中鋒時代」之前,劉宇東是男籃「黃金一代」的傑出前鋒。他代表中國隊參加了1994年世界錦標賽的前8名,創造了歷史。劉玉東代表中國男籃參加了兩屆奧運會(1996年、2000年)、兩屆世錦賽(1994年、2002年)和四屆亞錦賽。在國內賽場,他是CBA10最好的球員,是戰績無數的「戰神」,兩個MVP組合,單賽季拿冠軍。CBA職業化的前10年,劉宇東作為一個靈魂人物,帶領八一隊創造了中國職業聯賽最偉大的王朝。
4.鄭海霞
身高2.06米的鄭是中國籃球界最著名的「女巨人」。1983年,他入選國家隊,代表中國參加了四屆奧運會、四屆世界錦標賽和八屆亞洲錦標賽。在奧運會上獲得一枚銀牌和一枚銅牌,並一次獲得世界錦標賽第三名。1997年,她加入了洛杉磯火花隊,成為亞洲第一位進入美國WNBA的女性。直到現在,仍然是中國女籃的代名詞。
3.穆鐵柱
身高2米28的穆鐵柱是中國男籃的第一內線巨人,也是亞洲第一中鋒。在1977年亞洲錦標賽上,他和中國隊一起獲得冠軍。1979年,作為男籃的一員,他對陣來訪的NBA華盛頓子彈隊,與NBA 50強球星之一安塞爾(Ansel)一戰,在內線防守男籃。1999年,穆入選「新中國籃球50強」。他因心臟病治療無效,於2008年9月在北京去世,享年59歲。
2.錢澄海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作為中國男籃的隊長和核心後衛,錢澄海對籃球運動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創造了「轉身跳投」技術,並與楊伯鏞等隊友一起,將中國籃球的小、快、神打法在世界范圍內發揚光大。作為教練,他執教中國男籃16年,創造了亞錦賽五連冠的輝煌和1986年世錦賽第九名的奇跡。因此,錢澄海先生被親切地稱為「中國籃球教父」。如果說姚明把中國籃球帶到了榮耀的最高點,那麼中國籃球輝煌的開端就是從錢老開始的。
1.姚明
作為NBA歷史上第一位外籍冠軍,中國籃球歷史十大球星之首,姚明當之無愧。他以高超的運動技術,以強手在一項全國性體育賽事中占據一席之地,成就了許多人的夢想,成為中國人的驕傲。他的出色表現和隨時傾聽祖國召喚的愛國精神,讓人思考的遠不止體育本身。他對祖國的感情,對現在的把握,對未來的期待,將使他成為中國體育界和NBA的歷史人物。他帶領中國隊兩次進入奧運會前8名,一次進入世錦賽前16名,三次獲得亞錦賽冠軍。2016年美國籃球名人堂,2017年當選中國籃協主席、CBA公司董事長。
㈨ 中國男籃歷史輝煌時刻有哪些
姚明是中國男籃的領軍人物,2002年以狀元身份登陸大洋彼岸的NBA聯賽,並且在NBA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在退役之後更是被入選NBA名人堂,這樣的成就目前在亞洲只有姚明一人做到。姚明內線技術扎實並且得到奧拉朱旺親自指導,中距離投籃非常穩定還伴有一手柔和的罰球手感。NBA對他的評價是: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外界對黃皮膚球員的看法,更是推動了NBA在中國的發展。
陳江華似乎很久沒有再被人提起,2008年陳江華橫空出世,他的速度被認為是中國閃電,他也是頂著給姚明傳球的稱號被大家認識。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陳江華的首秀即面對美國男籃,但他無畏的突破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後陳江華選擇加盟廣東男籃,因為身體過於脆弱導致容易受傷,這些年都沒有上佳表現,現在陳江華已經退役,不得不感嘆當年的閃電也有老的一天。
㈩ 求08年奧運會中國男籃的戰績以及8強排名。
中國男籃最終排名第八位,中國68:94立陶宛,最終輸給立陶宛,止步8強。
8強排名為:第一名:美國隊 第二名:西班牙隊 第三名:阿根廷隊 第四名:立陶宛隊
第五名:希臘隊第六名:克羅埃西亞隊第七名:澳大利亞隊第八名:中國隊
這是中國隊小組賽的戰績:
8月10日 22:15 中國70:101美國
8月12日 16:45 中國75:85西班牙
8月14日 14:30 安哥拉68:85中國
8月16日 20:00 中國59:55德國
8月18日 14:30 中國77:91希臘
男籃的奧運12人名單為: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王仕鵬、朱芳雨、陳江華、李楠、劉煒、
孫悅、杜鋒、王磊、張慶鵬。
(10)中國男籃曾經創造了哪些奇跡擴展閱讀: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中,以67-66險勝世錦賽衛冕冠軍賽黑男子籃球隊,姚明砍下27分13籃板,李楠貢獻14分,杜鋒最後時刻的罰球確保了這場奇跡般的勝利,中國男籃歷史上第二次殺進奧運八強。
08年8月16日,中國男籃在奧運男籃第四場小組勝賽中以59-55戰勝德國隊,成功殺出死亡小組晉級八強,這也是中國繼1996年和2004年兩屆奧運會之後歷史上第三次殺進八強。
1996年奧運會,94黃金一代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在首場比賽戰勝安哥拉隊之後,第三場比賽面對強大的阿根廷隊。李曉勇砍下17分8籃板5助攻成為本場比賽中國男籃獲勝的最大奇兵,此外,胡衛東和鄭武都拿到了22分。這場勝利之後,中國男籃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殺進八強。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籃小組賽,中國男籃的對手分別是西班牙、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和英國。輸給西班牙也就算了,在面對巴西和英國時,中國男籃征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12人比90負於對手,小組賽五戰皆敗。中國男籃最終位列第十二位,創中國男籃奧運史上最低排名。
2016年8月15日,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男籃小組賽最後一戰,中國男籃以60-94不敵塞爾維亞男籃,小組賽五連敗,一場不勝出局。這是中國男籃奧運會吃到的12連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