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葯科大學葯事管理學
葯學是連接健康科學和化學科學的醫療保健行業,它承擔著確保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職責。葯學主要研究葯物的來源、炮製、性狀、作用、分析、鑒定、調配、生產、保管和尋找(包括合成)新葯等。主要任務是不斷提供更有效的葯物和提高葯物質量,保證用葯安全,使人類能更好地同病害作斗爭。
B. 中國葯科大學請介紹本專科專業設置情況
中國葯科大學本科招生實行「大類+專業」的招生模式,按照專業類錄取的學生進校後按大類教學,一年級結束前分流,二年級進入專業學習。本科招生專業(類)涉及化學葯物、中葯、生物葯物等領域,涵蓋葯物的研發、生產、監管、流通、服務等醫葯領域各個環節,省級以上重點專業覆蓋率為76%,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覆蓋率達60%。建立了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2000以來,四次獲得我國教育領域政府類最高獎勵——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四年一屆)一等獎,引領著我國葯學教育的發展。
葯學、中葯學、生物制葯、制葯工程、臨床葯學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葯物制劑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葯學、葯物制劑、葯物化學、中葯學和生物制葯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葯學、中葯學、生物制葯、葯物制劑和葯事管理專業被評為「十三五」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項目;葯學類、中葯學類、生物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專業和制葯工程專業被評為「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專業;葯學、葯物制劑、中葯學、中葯資源與開發、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和制葯工程專業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臨床葯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葯事管理和英語專業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
C. 中國葯科大學專業排名
1、中國葯科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葯學、中葯學、生物制葯、制葯工程、臨床葯學
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葯物制劑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葯學、葯物制劑、葯物化學、中葯學、生物制葯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制葯工程、生物制葯、葯物制劑
「十三五」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項目:葯學、中葯學、生物制葯、葯物制劑、葯事管理
「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專業:葯學類、中葯學類、生物工程類、工商管理類專業、制葯工程
江蘇省品牌專業:葯學、葯物制劑、中葯學、中葯資源與開發、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制葯工程
江蘇省特色專業:臨床葯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葯事管理、英語
2、中國葯科大學專業排名
以下是中國葯科大學學長學姐實名推薦的比較好的專業:
專業推薦人數Top10
1 葯學 4.8 (403人)
2 葯物制劑 4.8 (282人)
3 中葯學 4.3 (208人)
4 臨床葯學 4.5 (185人)
5 葯物分析 4.9 (140人)
6 葯物化學 4.8 (125人)
3、中國葯科大學簡介
中國葯科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在葯學界享有盛譽的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學校前身為始建於1936年的國立葯學專科學校(四年制),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葯學高等學府。80餘年來,學校秉承「精業濟群」的校訓精神,為推動國家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不斷提升新葯研發自主創新能力。建有「天然葯物活性組分與葯效」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以及創新平台31個。與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實質性學術合作關系。「十三五」以來,獲國家「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數居全國高校之首。連續五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科技進步獎4項、技術發明獎1項。
D. 葯事管理專業好嗎
葯事管理專業畢業後可在葯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管理、葯品價格管理、醫療保險、醫葯衛生監察、醫葯經濟調控等部門和葯品生產經營企業、醫葯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單位從事 衛生和葯政活動的監督管理、醫葯資源調查研究、醫葯市場行為和特徵分析、策劃及經營的高級葯事管理工作。
葯事管理專業就業崗位最多的地區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區是銀川。
就業崗位比較多的城市有:北京[85個]、上海[25個]、廣州[12個]、深圳[9個]、南京[8個]、朝陽[8個]、青島[8個]、成都[6個]、長春[6個]、天津[5個]等。
就業薪酬比較高的城市有:銀川[12499元]、北京[4823元]、廈門[4017元]、成都[3797元]、紹興[3734元]、深圳[3603元]、煙台[3595元]、無錫[3488元]、南京[3477元]、泉州[3475元]、大連[3422元]等。
同類專業排名
葯事管理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於醫學類中的葯學類,其中葯學類共10個專業,葯事管理專業在葯學類專業中排名第5,在整個醫學大類中排名第22位。
在葯學類專業中,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專業有:葯學,中葯學,應用葯學,葯物制劑,葯事管理,中葯資源與開發,藏葯學,海洋葯學,蒙葯學等。
E. 中國葯科大學,中葯學怎麼樣,將來就業方向
1、中葯學專業簡介
中葯學本專業培養具備中葯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在中葯科研、生產、檢驗、流通、應用和經營領域從事中葯鑒定、炮製、葯劑及臨床、合理用葯等方面工作的中葯人才;要求掌握中醫葯基本理論和臨床用葯基本知識;熟練運用現代中葯化學與中葯葯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中葯化學成分以及中葯與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掌握中葯鑒定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中葯炮製加工和制劑制備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了解中葯從開發、生產到臨床應用的流程;熟悉營銷理論與葯事管理法規、政策;了解中葯學科的學術發展動態,具備在中葯臨床、科研及相關領域獨立工作以及獲取新知識和創新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具備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2、中葯學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從業領域為:中葯檢驗、中葯研究、中葯新葯開發、醫葯院校、葯廠、醫院、醫葯公司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制葯、醫療、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葯/生物工程
2 醫療/護理/衛生
3 新能源
4 其他行業
5 批發/零售
從事崗位:
畢業後主要從事中葯師、葯劑師、驗收員等工作,大致如下:
1 中葯師
2 葯劑師
3 驗收員
4 質量管理員
5 執業葯師
工作城市:
畢業後,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 北京
2 廣州
3 上海
4 杭州
5 深圳
6 成都
7 武漢
8 合肥
F. 去中國葯科大學學葯學怎麼樣就業方面都有什麼是不是很狹隘還有葯劑管理呢 快要報志願了,糾結呀··...
葯學,這是中國葯科大學最強的專業!咱不講分數最高的基地班。
就業絕對沒問題,100%不是傳說。就業很廣泛,只要是與葯有關的,全都有本校的人在做。
葯劑管理也就那樣。
如果你分數沒問題,就報葯學吧!
G. 哪些學校研究生有葯事管理專業
中國葯科大學、沈陽葯科大學、天津商業大學等。
以下是葯事管理的相關介紹:
葯事管理主要研究葯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葯事法規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葯事活動的基本規律、葯品管理的法律法規等,進行葯品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和監督。例如:葯品質量的監督管理,葯品價格的人為調控,醫葯市場行為和特徵的調查分析等。
政府、事業類單位:葯品監督管理、葯品價格管理、衛生行政管理、醫葯衛生監察、醫葯經濟調控; 醫葯類企業:醫葯資源調查、醫葯市場分析、監督管理。
《臨床醫學概論》、《葯事管理學經濟學》、《葯學概論》、《葯事企業管理》、《中醫方葯學》、《中葯商品學》、《中葯葯劑學》、《中葯炮製與加工》、《葯理學》、《中葯葯理學》。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葯事管理
H. 中國葯科大學有什麼好專業
中國葯科大學比較好的專業有:
葯學類、環境科學、醫學、生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醫學工程、工商管理、生物技術。
中國葯科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學風優良、在葯學界享有盛譽的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之一。中國葯科大學招生的專業有:
環境科學專業
醫學專業
生物工程專業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
生物技術專業
護理學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
醫學檢驗專業
經濟學專業
制葯工程專業
口腔醫學專業
海洋科學類專業
葯物制劑專業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專業
醫學影像學專業
臨床專業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專業
海洋葯學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
基礎葯學基地班專業
法醫學專業
中葯學專業
預防醫學專業
葯學專業
臨床葯學專業
英語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葯事管理專業
中葯資源與開發專業
預防專業
葯學類專業
I. 中國葯科大學葯事管理 中葯 生物技術 哪個專業最有前途!懂的哥哥麻煩說詳細點
本學校最好的院是 葯學院>商學院>中葯院>生科院
葯物制劑屬於葯學院
葯事管理屬於商學院
中葯當然屬於中葯院
生物技術屬於生科院
如果你想20年後有好發展,建議你考生物技術
如果你想10年後有好發展,建議你考葯學院
如果你有使命感,那麼就考中葯,拯救國寶
管理,現在不確人,是人都會管理。
J. 中國葯科大學葯品經營與管理
中國葯科大學葯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介紹:
1、培養要求和目標:本專業面向醫葯衛生行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扎實的葯學知識,從事葯品市場分析策劃、營銷推廣和經營管理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主要課程:葯學、經濟學、營銷學、管理學、生理葯理、醫葯企業管理、葯品營銷實訓、醫葯進出口貿易實訓、醫葯電子商務實訓、葯品經營與GSP實訓等。
葯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主要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備一定的管理協調能力;
3、具備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能力;
4、具備葯品購銷談判能力;
5、具備葯品葯理作用、劑型、規格、適應症、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應等的介紹能力;
6、具備葯品儲存養護、運輸配送、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7、具備醫葯電子商務運營能力;
8、具備一定的葯品營銷策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