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國人可以在中國坐牢嗎
法律分析:可以。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十一條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⑵ 我國刑事訴訟法如何規定關於外國人犯罪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於外國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七條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八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2)中國人大外國人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一條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三十五條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⑶ 美國人在中國犯法 通常是怎麼處理
美國人在中國犯法,也會按照相應的法律規定來處理,但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十一條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3)中國人大外國人怎麼處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
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⑷ 中國刑法國外人犯法怎麼定罪
刑法第八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規定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對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觸犯我國刑法的行為,規定適用我國刑法,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和我國公民的合法利益。雖然這種行為發生在國外,且由外國人所為,但其犯罪目的或犯罪對象直接針對我們國家及我國公民,直接對國家利益造成了損害,有必要運用刑法對這種行為予以懲戒。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外國人在境外的犯罪,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應當適用我國刑法:
一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如犯罪的對象直接危害了我國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或者直接侵犯了我國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如果外國人犯罪沒有侵犯到我國及其公民利益,則不能適用我國刑法。
二是按照刑法規定的最低法定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刑法規定對一種犯罪最低法定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都是較嚴重的犯罪,如果最低法定刑不到3年有期徒刑,由於情節較輕,即使是針對我國國家和公民犯罪,也不適用我國刑法。
三是根據犯罪地的法律,也必須是構成犯罪,並且應當給予刑事處罰的。各國的社會制度、法律制度不同,對於外國人來說,首先是受其本國法律約束,遵守其本國法律,如果一種行為根據其本國法律不構成犯罪,不應受到刑事處罰,雖然符合前兩個條件,也不能適用我國刑法。
⑸ 中國能判刑外國人嗎
法律分析:中國能判刑外國人。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凡是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犯罪人是我國公民還是外國人,也不論被侵害的是我國公民的利益還是外國人的利益,都應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是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所謂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是指使、領館及外交人員在履行職務期間享有的不受駐在國法律管轄和其他待遇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⑹ 外國人受中國法律的約束嗎
法律分析:外國人到我國境內的,需要受到我國法律的約束。如果違反我國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適用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也需要被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八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⑺ 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原則是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處理,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 ,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第九條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一條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⑻ 對外國人和人大代表如何適用強制措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外國人和人大代表在特定條件下有些特殊:
關於外國人犯法中國能否採取強制措施,要看具體情況。
首先看該外國人犯罪地點在哪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其次要看這個外國人犯罪侵犯的客體是什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如果涉及國際犯罪,如:毒品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恐怖主義犯罪等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條規定: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其三,能否對此外國人進行刑事處罰還要看這個外國人是否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如果這個外國人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一條規定,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其四,能否判無期或死刑要看具體犯罪情節而定。
關於人大代表,代表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非經本級人大主席團許可,在人大會議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大常委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大主席團或者人大常委會報告。對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如果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應當經該級人大主席團或者人大常委會許可。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審判、或者被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立即報告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代表人身特別保護權的主要含義包括:(1)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別保護權只限於刑事案件,不包括民事案件的傳訊和審判。(2)如果人大代表確屬犯罪,必須在得到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的許可後才能實施逮捕。(3)未經人大主席團或者常委會許可,不得對人大代表採取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勞動教養、監視居住等強制性措施。(4)人大代表如果因為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機關必須立即向該級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報告。對人大代表實施逮捕或拘留,必須履行嚴格的法律程序,否則,執行逮捕或者拘留的機關就是違法,應當受到法律追究。
⑼ 外國人在中國犯罪該怎麼處理
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按照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定罪處罰,限購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凡在我國領域內犯罪的,不論犯罪人是我國公民還是外國人,也不論被侵害的是我國公民的利益還是外國人的利益,都應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有另外,就是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所謂外交特權和豁免權,是指使,領館及外交人員在履行職務期間享有的不受駐在國法律管轄和其他待遇的權利。
危害國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領土完整與安全,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危害國家安全罪的保護法益使國家安全,即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事實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行為。對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可以從處罰根據上分為四類,第一類是結果加重犯,第二類是普通的實害犯,失火罪,交通肇事罪等,第三類是具體的危險犯,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等,第四類是抽象的危險犯,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葯,爆炸物罪,搶劫槍支,彈葯,爆炸物罪等,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條款規定的一個罪名,同時包括具體危險犯與抽象危險犯。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⑽ 外國人在中國判刑怎麼執行
法律分析:外國人在中國犯罪後,是要在中國執行的,執行後再被驅逐出境,這就是我國法律對外國人在中國犯罪的處罰規定,所以判處有期徒刑並驅逐出境的,是等他坐完牢後再把他趕走,在中國犯的罪,就得在中國接受處罰,這也符合常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