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柴油品質真的不行么
剛在上海完成了一項汽車環保挑戰賽,標致雪鐵龍集團負責媒體交流工作的主任等,在北京約了幾位媒體的朋友,再次討談這家法國公司在汽車環境保護方面的成就。的確,法國標致雪鐵龍在清潔汽車技術方面,有多項專利技術,都是很先進的。但是,我聽完之後,直接的感覺是,先進的法國清潔汽車技術都很成熟,都很先進,就是在中國用不上。此話一說,招致主人一陣緊張,他們再三表示,這些先進的清潔汽車技術,都是要向中國市場推廣的,只是目前中國的汽車使用環境,尚不具備這些技術的實用條件。 最典型的是先進的清潔柴油發動機,採用高壓共軌直噴技術,並配備由法國標致雪鐵龍公司開發的柴油顆粒濾清器系統,可以達到高效環保的效果。標致雪鐵龍中國區技術部主任安捷很得意地說:這款柴油發動機的排放氣體,用目前現有的檢測技術是檢查不出來有什麼污染物質的。有人在這款車和另一輛車的尾氣噴口上各綳一塊白手絹,當另一輛車的手絹全變黑的時候,這款車的手絹還是白的。這么好的技術,為何不用到標致雪鐵龍在中國生產的車上來呢?安捷很無奈地說:中國的柴油不行。也不是說中國就不能生產供法國清潔汽車使用的柴油,安捷很明確地說,他可以在中國找到這樣的柴油,但是一般的消費者就不見得能找到這樣的柴油了。主要是國內生產的柴油標號太低,含硫高、雜質多。再就是油品供應鏈太不完善了,質量不可靠。在這樣的油品環境下,還不能使用法國先進的柴油技術。也就是說,目前中國柴油生產的落後狀況,直接影響了環保型汽車的使用和推廣。如何提高石油生產水平,是另一領域的大問題,影響面廣,耗資也大。但是,標致雪鐵龍中國區新聞媒體交流部主任布瓦洛的幾句話,讓人大開思路。他說:不用中國自己去投資搞這么大的柴油生產規模,中國的石油市場正在逐步放開,只要對那些進入中國的大石油公司明確提出柴油標准來就行,讓他們去增加設備投資,生產合格的柴油。國外汽車文化確實比我們發達,應對的辦法也比我們多。按這個思路,改革一下我們現在還大一統的石油行業就成了。我估計下一步推廣使用柴油車可能是節能環保的一個方向,一是柴油能充分燃燒,再加上先進的環保技術,可以確保排污減少;同時柴油車動力大,獲得同等動力時,可以縮小發動機的汽缸,從根兒上減少排污。但是在目前,我們的石油行業,的確成了限制先進環保汽車技術應用的瓶頸,雖然石油是我國最大的贏利行業,但它獲得的多數是壟斷利潤,並不能掩蓋這個行業本身的落後,改革是必然的。(張大為)
Ⅱ 一噸原油大概能提煉出多少汽柴油
我們僅以目前國內的提煉水平,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提煉原油出產產品的平均水平.必須先明確一點,國內出產的原油以高硫高酸的重質原油為主,而中石化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根據2004年數據: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萬噸,其中汽油2358萬噸,柴油5089萬噸,煤油636萬噸;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萬噸,其中汽油2386.6萬噸,柴油4363.4萬噸,煤油306.1萬噸;中石化:1噸原油提煉汽油0.177噸、柴油0.383噸.成品油率60.8%.中石油:1噸原油提煉汽油0.215噸、柴油0.394噸.成品油率63.7%.國際水平:1噸原油提煉汽油0.29噸、柴油0.49噸.成品油率80%以上.另外,也看到一個數據:100萬噸原油加工可產出:乙烯15萬噸,丙烯9萬噸,丁二烯2.5萬噸,芳烴8萬噸,汽油9萬噸,\x0d燃料油47.5萬噸.我認為這個數據應該是提煉技術不發達,也就是還沒有大規模的使用催化裂化技術時的數據.
Ⅲ 為什麼都說我國柴油不好是沒能力生產好柴油的國家!
中國的油品確實是最垃圾的。
因為國資委惹不起中石油和中石化,因為要靠他倆吃飯。但是惹得起汽車製造企業,所以排放標准卡的很死,現在是國四階段。
其實事實上什麼排放標準的車應該使用同等級的油。在中國除北京香港澳門外,沒有國四油。
原因很簡單,硫含量是影響油品的重要因素,脫硫技術不難,但是如果要使國內的油品提高到國四水平,那全中國的煉油廠都得拆了重建,這是一筆無法想像的巨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當然不願意花這個錢,所以除了上述三個特別地方外,國內其他地方加油站的油品沒有任何保證。
不僅僅是柴油,還有汽油,油品差到沒法想像。
有一個現象你就明白,一般汽車要求加97#的會在後邊備注在北京使用93#。明白了吧。
在中國國四的機子喝的是比他落後幾十年的油品,真是委屈了這些發動機。這也是為什麼純進口的高檔車在國內容易出故障的原因,油品太差。
我們P民只能逆來順受有油燒就知足吧,不過建議加油盡量去大的正規的加油站加油,盡量不要去偏遠小加油站加,它會毒死你的。
Ⅳ 中國煉油企業是用輕質原油提煉汽柴油嗎若是,為什麼質量低劣難道煉油技術低下
中國的煉油技術應該是很成熟的技術。
提煉汽柴油不一定要用輕質原油。
質量的好壞要看跟誰比,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品質量不會有問題,他們管理很嚴格的。
Ⅳ 中國煉油能力差,那些沒練出來的油到哪裡去了以下是國內煉油水平和國際對比。
我不知道這個對比的標準是基於什麼,但如果看總量不夠客觀
盡管煉油技術上我國落後於發達國家,但這個比較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不至於用差來形容
成品油率跟原油組分有很大關系,中石油中石化要煉國產油,大多國產油是重油,輕組分較少
這就好比甲乙有兩塊鹽場鹵水,甲的含鹽量低,最後得到的粗鹽乙多甲少,我不分青紅皂白的說甲自己有問題你覺得客觀嗎?
另外就是「沒煉出的油到哪去」這個問題說明你對石化工藝不了解,最後剩下的蠟油、減渣等等自有用途,不做成品油而已,潤滑油、瀝青、石油焦……
不是沒煉出來的成分,而是提煉後的重組分,稱呼有問題
對石化行業也缺乏了解,國內的煉廠基本都是用的成熟的工藝包,基本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只不過很多催化劑、工藝、設備等等沒有實現國產化而已
所以說,這個問題,沒什麼好回答的
Ⅵ 廢機油提煉柴油 能否達到國標
不是什麼新技術,是上世紀80年代國外的老技術,我們拿來抄用的,由於大多數國家對廢機油的回收處理不是很重視,並且沒有過關的技術去處理,回收率都在15%~30%的低水平上,我國的回收率也只有20%左右。但中環油卻能使廢機油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加工成品率達80%左右,剩下約20%的廢渣作為煉油燃料。但是再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毒氣,提純是可以達到高標準的,單成本略高。現在有許多「土作坊」在進行這類生產,經常發生事故,提煉過程排放廢水、廢渣和超標廢氣
Ⅶ 中國柴油品質比汽油差很多嗎為什麼 如果要提高燃油品質或者是減少雜質,柴油比汽油更難嗎
汽油和柴油差別都很大。你可以發現,很多豪華柴油轎車在國內並未上市,這就是因為國內的柴油品質比較低,不少精密的發動機水土不服。
主要原因是原油的質量。你可以發現,在中國大慶和勝利油田開發出來的原油質量是不一樣的,煉出來的油肯定不一樣。其次就是技術方面和設備方面的問題。最後就是人為的,為了利潤最大化,很多商人往往會參加,勾兌甚至化工合成,致使油品提升不上來。
Ⅷ 生物柴油市場容量與趨勢 專業的!!哪位大神解一下
生物柴油
中文名稱:
生物柴油
英文名稱:
biodiesel fuel
定義:
以動植物油脂為原料,用甲醇或乙醇在催化劑作用下經脂交換製成的柴油。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Biodiesel)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動物油脂、餐飲垃圾油等為原料油通過酯交換工藝製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生物柴油是生物質能的一種,它是生物質利用熱裂解等技術得到的一種長鏈脂肪酸的單烷基酯。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極高的復雜有機成分的混合物,這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機物,幾乎包括所有種類的含氧有機物,如:醚、酯、醛、酮、酚、有機酸、醇等。
特點
1)能達到國家0號柴油(GB252-2000)標准;
2)密度比水小,相對密度在0.7424~0.8886之間;
3)穩定性好,長期保存不會變質;
4)優良的環保特性:硫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達98%,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可大大減輕意外泄漏時對環境的污染;
5)生物柴油中不含對環境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烴,因而廢氣對人體損害低於柴油;
6)較好的低溫發動機啟動性能,無需添加劑冷濾點媃中達到-13℃;
7) 十六烷值高,燃燒性能好於柴油,燃燒殘留物呈中性使發動機機油的使用壽命加長;
8) 無須改動柴油機,可直接添加使用,同時無需另添設加油設備、儲存設備及人員的特殊技術訓練。
優點
(1)具有優良的環保特性: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相比含硫量低,使用後可使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大大減少。權威數據顯示,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量可降低約30%。生物柴油不含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化合物,燃燒尾氣對人體的損害低於化石柴油,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和化石柴油相比,柴油車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1 /1 0,顆粒物為2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僅為10%,排放尾氣指標可達到歐洲Ⅱ號和Ⅲ號排放標准。
(2)低溫啟動性能:和化石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發動機低溫啟動性能,冷濾點達到-20℃。
(3)生物柴油的潤滑性能比柴油好:可以降低發動機供油系統和缸套的摩擦損失,增加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從而間接降低發動機的成本。
(4)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生物柴油的閃點高於化石柴油,它不屬於危險燃料,在運輸、儲存、使用等方面的優點明顯。
(5)具有優良的燃燒性能: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比柴油高,因此燃料在使用時具有更好的燃燒抗暴性能,因此可以採用更高壓縮比的發動機以提高其熱效率。雖然生物柴油的熱值比柴油低,但由於生物柴油中所含的氧元素能促進燃料的燃燒,可以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這對功率的損失會有一定的彌補作用。
(6)具有可再生性:生物柴油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其資源不會像石油、煤炭那樣會枯竭。
(7)具有經濟性:使用生物柴油的系統投資少,原用柴油的引擎、加油設備、儲存設備和保養設備無需改動。
(8)可調和性:生物柴油可按一定的比例與化石柴油配合使用,可降低油耗,提高動力,降低尾氣污染。
(9)可降解性: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在環境中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生物柴油的優良性能使得採用生物柴油的發動機廢氣排放指標不僅滿足目前的歐洲II號標准,甚至滿足隨後即將在歐洲頒布實施的更加嚴格的歐洲Ⅲ號排放標准。而且由於生物柴油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遠低於該植物生長過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從而改善由於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導致的全球變暖這一有害於人類的重大環境問題。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種真正的綠色柴油。
缺點
生物柴油做為石化柴油的替代品,本身沒有什麼缺點,只是在生產過程中有一些缺點:
一、在國家「不能與糧爭地」、「不能與人爭糧」、「不能與人爭油」、「不能污染環境」的「四不」政策下,提煉生物柴油的原料只能用油料作物或者地溝油,而地溝油的收集是一個難題。據統計,生物柴油制備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因此採用廉價原料及提高轉化從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實用化的關鍵。
二、用酯交換方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點:
(1)工藝復雜、醇必須過量,後續工藝必須有相應的醇回收裝置,能耗高,設備投入大;
(2)色澤深,由於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變質;
(3)酯化產物難於回收,回收成本高;生產過程有廢鹼液排放。
在這個問題上,直接裂解法不存在上述問題,可參考「動植物油料生產生物柴油的催化裂化方法」(專利號:CN2006 1 0054327.2)。
驗證方法
由於全球多國均制定有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的鼓勵政策。如稅收減免政策等。如美國的各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制定了許多關於使用生物燃料的鼓勵措施和法律。僅華盛頓州就有4個激勵方案和13個法律。根據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B100以及B20或B10、B5等生物混合柴油是合格的可替代燃料。大多數州都為生物燃料的使用提供免稅和扣稅政策。其他國家,特別是歐洲,也提供類似的獎勵措施,以鼓勵生物燃料等生物基產品的使用。
ASTM D6866採用放射性碳測年技術。生物質含有碳14,而化石材料不再留有這種弱放射性碳同位素。測量柴油樣品中的碳14的濃度會顯示該樣品是否產自可再生材料或化石材料。並通過碳14的濃度,可精確的驗證該柴油樣品具體添加的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的百份比例。
生物柴油行業現狀
生物柴油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黃連木等油料林木果實、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動物油脂、廢餐飲油等為原料製成的液體燃料,是優質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生物柴油是典型「綠色能源」,大力發展生物柴油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能源替代,減輕環境壓力,控制城市大氣污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綜觀國際上的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到次發達的南非、巴西、韓國;再到發展中的印度、泰國等,均在發展石油替代產業的國際政策制度、技術完善、裝置建設和車輛製造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借鑒,為我國走中國特色石油替代之路鋪平了道路。特別是巴西經驗更具實際意義。
生物柴油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表現出新興行業在產業化初期所共有的許多市場特徵。許多企業被綠色能源和支農產業雙重「概念」凸現的商機所吸引,紛紛進入該行業,有人以「雨後春筍」形容生物柴油目前的狀態。截止2007年,中國有大小生物柴油生產廠2000多家,而且,各地相同項目的立項、審批還在繼續。還有更大的威脅來自於國外。一些外國公司資金實力雄厚,生產技術成熟,產業化程度高,可以借規模經濟效應獲取成本優勢,搶占原料基地和市場份額的綜合能力更強
從未來的發展看,生物柴油的購買商主要有石油的煉油廠、發電廠、輪船航運公司以及流通領域的中間商。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預計到2010年,中國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將達到2000萬噸/年,按國家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那時的產能是20萬噸/年。需求與產量的反差,將會是形成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當人們更多地了解生物柴油優良的性能,接受的程度會更大,市場需求也會不斷提高。強大的市場需求與有限的生產能力,使購買者的議價能力降低。同時,也對生物柴油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不斷提高油品的質量,以保持生物柴油良好的品質形象。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中國的經濟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對能源的需求會有增無減,只要把關於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形成產業化,則其在柴油引擎、柴油發電廠、空調設備和農村燃料等方面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生產方法
利用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用動物油製取的生物柴油及製取方法;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料油的添加劑;廢動植物油脂生產的輕柴油乳化劑及其應用;低成本無污染的生物質液化工藝及裝置;低能耗生物質熱裂解的工藝及裝置;利用微藻快速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用廢塑料、廢油、廢植物油腳提取汽、柴油用的解聚釜,生物質氣化制備燃料氣的方法及氣化反應裝置;以植物油腳中提取石油製品的工藝方法;用等離子體熱解氣化生物質製取合成氣的方法,用澱粉酶解培養異養藻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用生物質生產液體燃料的方法;用植物油下腳料生產燃油的工藝方法,由生物質水解殘渣制備生物油的方法,植物油腳提取汽油柴油的生產方法;廢油再生燃料油的裝置和方法;脫除催化裂化柴油中膠質的方法;廢橡膠(廢塑料、廢機油)提煉燃料油的環保型新工藝,脫除柴油中氧化總不溶物及膠質的化學精製方法;阻止柴油、汽油變色和膠凝的助劑;廢潤滑油的絮凝分離處理方法。
簡單工藝流程
生物柴油是由從植物油或動物脂的脂肪酸烷基單酯組成的一種可替代柴油燃料。目前,大多數生物柴油是由大豆油、甲醇和一種鹼性催化劑生產而成的。然而還有大多數的不易被人體消化的廉價油脂能夠轉化為生物柴油。
工藝流程簡介
(1)物理精煉:首先將油脂水化或磷酸處理,除去其中的磷脂,膠質等物質)。再將油脂預熱、脫水、脫氣進入脫酸塔,維持殘壓,通入過量蒸汽,在蒸汽溫度下,游離酸與蒸汽共同蒸出,經冷凝析出,除去游離脂肪酸以外的凈損失,油脂中的游離酸可降到極低量,色素也能被分解,使顏色變淺。各種廢動植物油在自主研發的DYD催化劑作用下,採用酯化、醇解同時反應工藝生成粗脂肪酸甲酯。
(2)甲醇預酯化:首先將油脂水化脫膠,用離心機除去磷脂和膠等水化時形成的絮狀物,然後將油脂脫水。原料油脂加入過量甲醇,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預酯化,使游離酸轉變成甲酯。蒸出甲醇水,經分餾後,無游離酸的分出C12-16棕櫚酸甲酯和C18油酸甲酯。
(3)酯交換反應:經預處理的油脂與甲醇一起,加入少量NaOH做催化劑,在一定溫度與常壓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即能生成甲酯,採用二步反應,通過一個特殊設計的分離器連續地除去初反應中生成的甘油,使酯交換反應繼續進行。
(4)重力沉澱、水洗與分層。
(5)甘油的分離與粗製甲酯的獲得。
(6)水份的脫出、甲醇的釋出、催化劑的脫出與精製生物柴油的獲得。
整個工藝流程實現閉路循環,原料全部綜合利用,實現清潔生產。大致描述如下:原料預處理(脫水、脫臭、凈化)------反應釜(加醇+催化劑+70℃)------攪拌反應1小時-------沉澱分離排雜-------回收醇------過濾--------成品
化學法生產
生物柴油的化學法生產是採用生物油脂與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並使用氫氧化鈉(占油脂重量的1%) 或醇甲鈉 (Sodium methoxide) 做為觸媒,在酸性或者鹼性催化劑和高溫(230~250℃)下發生酯交換反應(transesterification),生成相應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經洗滌乾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產過程中可循環使用,生產設備與一般制油設備相同,生產過程中產生10%左右的副產品甘油。
但化學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點:反應溫度較高、工藝復雜;反應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甲醇,後續工藝必須有相應的醇回收裝置,處理過程繁復、能耗高;油脂原料中的水和游離脂肪酸會嚴重影響生物柴油得率及質量;產品純化復雜,酯化產物難於回收;反應生成的副產物難於去除,而且使用酸鹼催化劑產生大量的廢水,廢鹼(酸)液排放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等。
化學法生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成本問題:生產過程中使用鹼性催化劑要求原料必須是毛油,比如未經提煉的菜籽油和豆油,原料成本就占總成本的75%。因此採用廉價原料及提高轉化從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實用化的關鍵,因此美國己開始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研究高油含量的植物(見下文「工程微藻」法),日本採用工業廢油和廢煎炸油,歐洲是在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上種植富油脂的農作物。
生物酶合成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人們開始研究用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即用動物油脂和低碳醇通過脂肪酶進行轉酯化反應,制備相應的脂肪酸甲酯及乙酯。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條件溫和、醇用量小、無污染排放的優點。2001年日本採用固定化Rhizopus oryzae細胞生產生物柴油,轉化率在80%左右,微生物細胞可連續使用430小時。
2005年6月4日,《中國環境報》報道:清華大學生物酶法制生物柴油中試成功,採用新工藝在中試裝置上生物柴油產率達90%以上。中試產品技術指標符合美國及德國的生物柴油標准,並滿足中國0號優等柴油標准。中試產品經發動機台架對比試驗表明,與市售石化柴油相比,採用含20%生物柴油的混配柴油作燃料,發動機排放尾氣中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煙度等主要有毒成分的濃度顯著下降,發動機動力特性等基本不變。
由於利用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反應條件溫和、醇用量小、無污染物排放等優點,具有環境友好性,因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利用生物酶法制備生物柴油目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脂肪酶對長鏈脂肪醇的酯化或轉酯化有效,而對短鏈脂肪醇(如甲醇或乙醇等)轉化率低,一般僅為40%-60%;甲醇和乙醇對酶有一定的毒性,容易使酶失活;副產物甘油和水難以回收,不但對產物形成一致,而且甘油也對酶有毒性;短鏈脂肪醇和甘油的存在都影響酶的反應活性及穩定性,使固化酶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這些問題是生物酶法工業化生產生物柴油的主要瓶頸。
酶法生產生物柴油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有
1.採用固定床式酶反應器,以植物油及廢油等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轉化率均可達到95%以上,最高轉化率可以達到96%。
2.建立了生物柴油精餾裝置,分離精製收率高於86%,分離後產品中甲酯含量大於97%,分離後產品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德國生物柴油生產標准(DIN5160697)。
3.建立了年產500t的生物柴油中試生產裝置。反應器內固定化酶使用壽命超過20天。
4.以地溝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成本約為3058元/t,以普通菜籽油為原料生產生物燒油,成本約為4300元/t。
5.燃燒性能明顯優於0號柴油。在0號柴油中添加20%生物柴油的燃燒試驗表明,燃燒尾氣中有毒物質的排放降低35%以上。
「工程微藻」法
「工程微藻」生產柴油,為柴油生產開辟了一條新的技術途徑。美國國家可更新實驗室(NREL)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類的一種「工程小環藻」。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使「工程微藻」中脂質含量增加到60%以上,戶外生產也可增加到40%以上,而一般自然狀態下微藻的脂質含量為5%-20%。「工程微藻」中脂質含量的提高主要由於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細胞中的高效表達,在控制脂質積累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研究選擇合適的分子載體,使ACC基因在細菌、酵母和植物中充分表達,還進一步將修飾的ACC基因引入微藻中以獲得更高效表達。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生態意義,其優越性在於:微藻生產能力高、用海水作為天然培養基可節約農業資源;比陸生植物單產油脂高出幾十倍;生產的生物柴油不含硫,燃燒時不排放有毒害氣體,排入環境中也可被微生物降解,不污染環境,發展富含油質的微藻或者「工程微藻」是生產生物柴油的一大趨勢。
中國生物柴油發展狀況及產業化前景分析
中國生物柴油的發展狀況:
中國政府為解決能源節約、替代和綠色環保問題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學者和專家己致力於生物柴油的研究、倡導工作。中國生物柴油的研究與開發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究內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選擇、培育、遺傳改良及其加工工藝和設備。目前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無疑將有助於中國生物柴油的進一步研究與開發。可以預計,在2-3年內,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將會有突破性進展並達到實用水平。
著名學者閔恩澤院士在《綠色化學與化工》一書中首先明確提出發展清潔燃料生物柴油的課題:原機械工業部和原中國石化總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就撥出專款立項,由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和貴外I山地農機所承擔課題,聯合研究長達10 年之久,並邀請中國石化科學院的專家詹永厚做了大量基礎試驗探索;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的施德路先生也曾於1985 年進行了生物柴油的試驗工作;遼寧省能源研究所承擔的中國——歐共體合作研究項目也涉及到生物柴油;中國科技大學、河南科學陸軍化學所等單位也都對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系統研究始於中國科學院的「八五」重點科研項目:「燃料油植物的研究與應用技術」,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資源的調查及栽培技術研究,建立了30公頃的小桐子栽培示範片。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長沙市新技術研究所與湖南省林業科學院對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進行了長達10年的合作研究,「八五」期間完成了光皮樹油製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藝及其燃燒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間完成了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植物油能源利用技術」。
1999-2002年,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承擔並主持了國家林業局引進國外先進林業技術(948項目)—— 《能源樹種綠王樹及其利用技術的引進》,從南非、美國和巴西引進了能源樹種綠玉樹(Euphorbiatim-cal li)優良無性系;研製完成了綠玉樹乳汁榨取設備;進行了綠玉樹乳汁成份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綠玉樹乳汁催化裂解研究有階段性成果。
但是與國外相比,中國在發展生物柴油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長期徘徊在初級研究階段,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的產業化:政府尚未針對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優惠和鼓勵的政策辦法,更沒有制定生物柴油統一的標准和實施產業化發展戰略。因此,中國進入了WTO之後,在如何面對經濟高速發展和環境保護和雙重壓力這種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潔的生物柴油產業化進程就顯得更為迫切了。
中國生物柴油的產業化前景:
2003年,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拉動,中國石油市場需求增勢強勁,石油產品需求總量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為11.4%,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這促進了石油進口量的大幅攀升,使中國成為石油消費和進口大國。石油市場資源供應出現緊缺,價格全面上漲。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2003年中國石油及製品累計平均價格比上年提高11.8%。初步分析2004年中國石油市場供需形勢與2003年情況基本相似,將繼續保持消費需求旺盛,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但不排除受季節、運輸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局部性和結構性的供應緊張。預計2004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為2.7 億噸,凈進口量有可能超過1億噸。
中國是一個石油凈進口國,石油儲量又很有限,大量進口石油對中國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提高油品質量對中國來說就更有現實意義。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潔和安全三大優勢。專家認為,生物柴油對中國農業結構調整、能源安全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目前,汽車柴油化已成為汽車工業的一個發展方向,據專家預測,到201 0年,世界柴油需求量將從38%增加到45%,而柴油的供應量嚴重不足,這都為油菜製造生物柴油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發展生物柴油產業還可促進中國農村和經濟社會發展。如發展油料植物生產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條農林產品向工業品轉化的富農強農之路,有利於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柴油的供需平衡問題也將是中國未來較長時間石油市場發展的焦點問題。業內人士指出,到2005年,隨著中國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擁有一定數量的出口餘地,而柴油的供應缺口仍然較大。預計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將突破1億噸,與2005年相比,將增長24%;至2015年市場需求量將會達到1.3億噸左右。近幾年來,盡管煉化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生產柴汽比不斷提高,但仍不能滿足消費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產柴汽比約為1.8,而市場的消費柴汽比均在2.0以上,雲南、廣西、貴州1等省區的消費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隨著西部開發進程的加快,隨著國民經濟重大基礎項目的相繼啟動,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為突出。因此,開發生物柴油不僅與目前石化行業調整油品結構、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義深遠。
目前中國生物柴油技術已取得重大成果: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發展公司都已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相繼建成了規模超過萬噸的生產廠,這標志著生物柴油這一高新技術產業已在中國大地上誕生。
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十五」計劃發展綱要提出發展各種石油替代品,將發展生物液體燃料確定為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生物柴油產業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門的支持,並已列入有關國家計劃。
發展前景
發展生物柴油,中國有十分豐富的原料資源。中國幅員遼闊,地域跨度大,水熱資源分布各異,能源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多樣,主要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夾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風子科和蘿摩科等。目前中國生物柴油的開發利用還處於發展初期,要從總體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中國能源結構轉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實行集約經營,形成產業化,才能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生物柴油發展之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在中國加入WTO的大好形勢下,中國的經濟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對能源的需求會有增無減,只要把關於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形成產業化,則其在柴油引擎、柴油發電廠、空調設備和農村燃料等方面的應用是非常廣闊的。
生物柴油檢測技術標准
生物柴油(BD100)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項目 質量指標 試驗方法 S500 S50
密度(20℃) /(kg/m ) 820~900 GB/T 2540
運動粘度(40℃)/(mm /s) 19~6.0 GB/T265
閃點(閉口)/ ℃ 不低於 130 GB/T 261
冷濾點 / ℃ 報告 SH/T 0248
硫含量(質量分數) / % 不大於 0.05 0.005 SH/T 0689
10%蒸余物殘炭(質量分數) / % 不大於 0.3 GB/T 17144
硫酸鹽灰分(質量分數) / % 不大於 0.020 GB/T 2433
水含量(質量分數)/ % 不大於 0.05 SH/T 0246
機械雜質 無 GB/T 511
銅片腐蝕(50℃,3h)/ 級 不大於 1 GB/T 5096
十六烷值 不小於 49 GB/T 386
氧化安定性(110℃)/小時 不小於 6.0 EN14112
酸值/(mgKOH/g) 不大於 0.80 GB/T 264 GB/T 5530
游離甘油含量(質量分數)/ % 不大於 0.020 ASTM D 6584
總甘油含量(質量分數) / % 不大於 0.240 ASTM D 6584
90%回收溫度/℃ 不高於 360 GB/T 6536
也可用GB/T 5526、GB/T1884、1885方法測定。
可用GB/T 380、GB/T 11131、GB/T 11140、GB/T 12700和GB/T 17040 方法測定,結果有爭議時,以SH/T
0689方法為准。
可用GB/T 268方法測定,結果有爭議時,以GB/T 17144仲裁。
可用目測法,即將試樣注入 100mL 玻璃量筒中,在室溫(20℃±5℃)下觀察,應當透明,沒有懸浮和沉
降的機械雜質。結果有爭議時,按GB/T 511測定。 可加抗氧劑。
Ⅸ 一噸原油可提煉各種汽油,柴油和其它油各多少公斤
我們僅以目前國內的提煉水平,看看中石油和中石化提煉原油出產產品的平均水平。必須先明確一點,國內出產的原油以高硫高酸的重質原油為主,而中石化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根據2004年數據: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萬噸,其中汽油2358萬噸,柴油5089萬噸,煤油636萬噸;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萬噸,其中汽油2386.6萬噸,柴油4363.4萬噸,煤油306.1萬噸;中石化:1噸原油提煉汽油0.177噸、柴油0.383噸。成品油率60.8%。中石油:1噸原油提煉汽油0.215噸、柴油0.394噸。成品油率63.7%。國際水平:1噸原油提煉汽油0.29噸、柴油0.49噸。成品油率80%以上。另外,也看到一個數據:100萬噸原油加工可產出:乙烯15萬噸,丙烯9萬噸,丁二烯2.5萬噸,芳烴8萬噸,汽油9萬噸, 燃料油47.5萬噸。我認為這個數據應該是提煉技術不發達,也就是還沒有大規模的使用催化裂化技術時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