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怎樣的戰績
所謂兵者詭道也,存亡之道,生死之地,縱觀歷史長河,經典戰例數不勝數,但是當戰爭進入到了熱兵器時代之後,唯武器至上論便甚囂塵上,中國參加的現代戰爭僅僅只有兩次,其中一場便是以弱勝強的抗美援朝戰爭,在這場與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對抗中,志願軍將士以上兵伐謀之精神打出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戰績。
志願軍充分發揮兵無常勢的特點,對西方的作戰規則進行逆反作戰,志願軍經常夜攻晝防,抓住有利時機,打擊美軍的薄弱環節。在陣地戰中,美軍採用范弗利特彈葯量,對我軍進行狂轟亂炸,而我軍則採用零敲牛皮糖的戰術,減輕自身傷亡的同時,也消耗了敵軍的火力。在火器時代,抗美援朝是一次經典的以弱勝強的東方式戰爭。
B. 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時候,是怎麼跨過鴨綠江的
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時候從安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
在抗美援朝中,有張著名的抗美援朝軍隊跨過鴨綠江的照片,該照片的拍攝者是政治部攝影組組長黎民,黎民受上級命令帶領電影隊、文工團在鴨綠江岸邊渡口處,為過江部隊做鼓動宣傳工作。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黎民拍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照片的遠處是朝鮮新義州深灰色天空下連綿起伏的山巒和岸邊的鄉村田野,近處則是新中國安東(今丹東)城市散亂的鄉土氣息,而聯系圖片遠景和近景的則是一長串一長串全副武裝的志願軍戰士,他們肩負著中朝人民的希望,勇往直前,昂首挺胸,跨入白雪覆蓋的鴨綠江。
整幅畫氣勢恢宏,氣勢恢宏,意境深遠。黎民讓中國人民志願軍跨越鴨綠江的歷史成為了一個永恆的歷史。
C. 越南戰爭中,中國如何支援,比如有沒有軍隊支援,數量又是多少(言簡意賅點)
抗美援越
1965年春,越 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秘密到達長沙。他到這里會見正在視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毛澤東會見胡志明時開口便說: 「胡主席,你來自越南,我來自湖南,咱們一家子嘛!有什麼困難?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說。」這時,胡志明從口袋裡掏 出一張繪制著越南河內以北要搶修、搶建的十二條公路的示意圖,正是這張示意圖,使中國調動了8萬大軍赴越南。中國派出 8萬優秀兒女赴越南,為越南修築工程、公路、鐵路。他們冒著敵機的轟炸和酷暑的煎熬,千辛萬苦,奮戰不已,援越二支隊 僅一次就被炸死27人。他們掩埋好同志的屍體又繼續戰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越南方面對中國援軍的工程表示非常滿意。
自1965年8月1日至1968年3月,前後分5批入越輪戰的中國高炮部隊,連同配屬援建工程的高炮部隊總計15萬余 人,3年中,共對敵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俘虜美軍飛行員42名,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 民的抗美救國斗爭。20多年間,中國向越南提供的軍事、經濟和自由外匯的援助總值超過200億美元,其中包括足夠裝備 陸海空軍200多萬人的輕重武器、彈葯和其他軍用品,成百個生產企業和修配廠,2億多米布匹,3萬多輛汽車幾百公里鐵 路以及全部鐵軌、機車和車廂;50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3千公里以上的油管以及幾億美元的現匯等。中國對 越南的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絕大部分是無償,一小部分是無息貸款。
D. 中國抗美援越的具體時間是
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口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軍攻擊,即所謂的「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1965年4月,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澤東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1973年1月27日,越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國、南越阮文紹政權四方在巴黎簽署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3月,侵越美軍部隊開始撤出越南南方。1973年8月,在越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中國支援部隊全部撤回國內
E. 中國抗美援越是哪一年哪抗美援朝呢
中國抗美援越是1964年8月5日,美國借口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遭到北越海軍攻擊,即所謂的「北部灣事件」,發動侵略戰爭,軍用飛機侵入中國海南島地區和雲南、廣西上空,投擲炸彈和發射導彈,打死打傷中國船員和解放軍戰士,威脅中國安全。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以大量金錢武器物資與人力支持印度支那半島左派武裝奪權,越戰實為美與中蘇之戰,越柬變成殺戮戰場,生靈塗炭。 據官方公開的資料,自五十年代開始到一九七八年,中國對越南的全部軍事和經濟援助費用,按當時的幣值達兩百多億美元,相當於八、九十年代中國軍隊四年的軍費總開支或中國十餘年的教育經費。而這兩百多億美元百分之九十八是無償援助。當時毛澤東的指示是:「無條件地滿足越方的要求」。
F.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和目的
1、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原因
首先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並向朝中邊境推進、轟炸中國丹東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唇亡則齒寒」、「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是中國出兵朝鮮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對中國的國內統一戰爭進行武力美國一意孤行,不僅「侵朝犯台」,觸及到了中國領導人的參戰底線。干涉。
此外,中國政府應朝鮮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派兵參戰。
2、目的
一、為了穩定軍心,團結內部,透過朝鮮戰爭鏟斷舊中國與美國的根。
二、戰爭是人類的災難,但是戰爭是國家樹立榜樣的機會;戰爭有是非之分,但是戰爭可以強國強民;戰爭給人類帶來了無盡的傷痛,戰爭也是樹立權威的工具。因此國家領導人希望利用介入朝鮮戰爭來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也取得國際外交上的主動權與蘇聯的信任。
三、中國決定出兵朝鮮夾雜著借朝鮮戰爭來提高中國的大國地位,希望美國在台灣獨立問題上有所讓步,放棄支持「台獨」的政策。
G. 中國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麼
中國抗美援朝的目的:
首先,是為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其次,是保衛祖國安全的需要。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政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7)中國如何抗美援越擴展閱讀: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27日,美軍武裝干涉朝鮮內政,擴大朝鮮戰爭,同時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向台灣海峽出動,侵犯中國主權。中國人民堅決支持朝鮮人民抗美救國的正義斗爭,並警告美帝國主義不得侵犯中國主權。
但是,美帝國主義置若罔聞,瘋狂地進攻朝鮮北部,並把戰火燒到我國東北邊境,嚴重地威脅中國安全。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
H. 抗美援越哪一年開始呢
抗美援越1965年4月開始,1973年8月結束。1965年4月至1973年8月,中國先後派出了高炮、工程、鐵道、掃雷、後勤等部隊,總計32萬餘人,最高年份達17萬餘人,在越南北方執行防空、作戰、築路、構築國防工程、掃雷及後勤保障等任務。
抗美援越戰爭:
1954年法國退出越南,美國開始介入越南戰爭。1955年1月以後,美國向南越派遣大量軍事人員,逐步取代了法國在南越的地位,並竭力扶植西貢傀儡政權。
1959年南越頒布法令,對持不同政見者和起來反抗吳庭艷的人民格殺勿論。北越根據形勢提出了在南方進行武裝自衛斗爭的主張。
1963年8月28日,胡志明發表關於越南形勢的聲明,要求美帝國主義者撤出越南南方,南越的問題必須由越南南方人民自己解決。
8月29日,中國政府發表了《反對美國—吳庭艷集團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殺越南南方人民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