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卓越企業如何出現

中國卓越企業如何出現

發布時間:2022-05-09 12:23:52

Ⅰ 如何成為一名卓越的企業管理者

如何成為一名卓越的企業管理者

想要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必須和部屬及相關人員共同凝集總體力量,將人,物,錢,時間,信息,技術,系統,市場,顧客,組織間關系,企業信用,業績,文化,工作場所之風氣等,企業內外所有「經營資源」‧作經濟﹐有效率,有效果的運用‧以達成組織的目的,目標才能夠完成組織職場的工作,達成組織職場的目的目標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

管理者為達成目標,需經常考慮許多不相同的工作,並採取行動。對生產性、安全性,職場的士氣等等及人員配置,新進人員迎接,和上司或其他部門的協調等。

因此,做為一個管理者,需將管理者的工作,從某些觀點加以分類,做有系統的研究。同時要徹底領悟,管理者推展工作時所必須的共通的基本的觀念。

亦即,身為管理者,縱然工作或職場改變,應以「經常不變」的心態,即「管理者應有的基本態度」從事管理。

再者,要執行管理者的工作,免不了和許多人產生關連。然而,一個人,有時會干勁十足,有時卻意氣消沈,這種現象若從管理者的立場而言,為達成目標,發揮無限力量的是人,讓組織步上崩潰之路的亦是人。「組織」(職場)選擇哪一條路,端看管理者的作為。

Ⅱ 中國企業五百強榜單發布,上了榜單的企業有何共同特徵

成功有成功的因素,強大有強大的基因。

中國企業五百強發布,這些上榜的企業,自然有它們各自上榜的因素,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縱觀這五百強企業,共同的因素有:

1、以全國人民為服務對象,甚至是全球的。

卓越的企業文化具有凝聚力,推動企業發展,表現為價值觀、行為准則、道德規范、使命願景等,優秀企業文化如開放與互動文化,融合文化、信任文化、柔性文化等。說到卓越的企業文化,華為是一個不可繞開的企業。短短20多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如果華為沒有卓越的企業文化,是發展不到今天這個規模的。可以說榜單上的企業,都有卓越的企業文化。

Ⅲ 在推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競爭時代企業家如何成功贏得競爭地位

不管我們如何評判全球化,也不管我們對全球化持歡迎還是拒絕的態度,全球化力量已經滲透到我們所處環境的每一個角落。在過去,對於跨國企業而言,比較適合執行「全球化運作,本土化思考」的策略,而對於本土企業而言,比較適合「全球化思考,本土化運作」的策略。時至今日,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在運營實踐上的策略方針越來越接近,更加貼合中國國情。但是,對於中國本土企業而言,進軍海外市場未能立穩足,一直只能賺取價值低端的利潤,而國內市場的絕對領導地位已經明顯松動,像家電業、汽車製造業、建築重工製造業、日化製造業等諸多行業的國內市場領軍企業相繼淪陷,或者被收購,或者被控股,或者被逼引入外部資本,或者被逼入破產邊緣,或者被清洗出局。

由此可見,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獲得了很多機會的同時,也失去了許多。正是在這樣一種日益殘酷的市場環境之下,一批未來的卓越中國企業才可能真正在烈火中實現鳳凰涅磐。如果沒有這樣一種逆境,中國本土企業的內動能未必能發揮到極致,甚至是國有企業更加依賴政府壟斷資源生存、而大型民營企業的運作更加老式國有化,企業運營日益沒有作為的動能。如果我們的企業和企業家,沒有了這樣的動能,一直處於順風順水的環境,將會導致它們競爭力更加脆弱,更加依賴政府的力量,才能獲得生存,小富即安和求穩平庸的經營思路,如何能夠開出燦爛的嬌艷鮮花?所以,我比任何人更加歡迎冬天的到來,以激發更多有自我反思意識的中國企業家勵精圖治。

筆者認為,如何融入全球化競爭時代,已經是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以此為出發點,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和培養以下幾種力量:

一、必須相信和構建戰略的力量

在國內企業界,往往流行類似「計劃不如變化快,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這樣的觀點。筆者認為,在賣方時代和機會主義流行的時代,這類觀點有極大的存在空間,很多人就是依靠敏捷的商業洞察力捕捉到了機會,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據地。

但是,花無百日紅。賣方時代早已經成為過去,機會主義的成功機率又是那麼微渺,以經營為導向的企業和企業家,必然要與這種思路保持足夠的距離。通常情況來講,我們在某個行業,或者是某行業的某品類里經營多年,必然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和能力,機器、設備、人才、客戶等資源都是圍繞它而形成,這也是企業逐步形成的核心競爭能力。相當一部分企業和企業家,卻往往對眼前的微利保持無奈,甚至經常是一山還比那山高,總想尋找更好的產業。殊不知,在你不熟悉的領域,有更多的對手在等著你,他們或者擁有獨特的技術或網路,或者是完全輕裝上陣,你並不比別人更有優勢,過去的成功經驗,並不代表會適合全新的領域。

可惜,太多的中國企業家,太迷信自己的能力,太迷信過去的經驗,甚至太迷信現有團隊的力量。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經驗來看,盲目多元化的企業,往往都以失敗告終。戰線拉得太長或戰線拉得過寬,都會導致企業資源吃緊。

「不熟不做」仍然是企業經營和戰略思考的金科玉律。當然,戰略所指,不僅僅指產業選擇,而且也指公司運營的大政方針。至今,許多年銷售達到幾十億元的企業,甚至沒有真正的戰略體系,只有戰略口號,且沒有考核機制來監督戰略的實施。

按照上兵伐謀的思路,國際企業很快就可以兵臨城下,甚至不戰而屈人之兵。因為中國企業雖然大,但大部分是無頭的蒼蠅,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機會和增長點在哪裡?更不知道誰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以此等水平抗衡,或許可以逞匹夫一時之勇,卻終難逃脫失敗的命運。

因此,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都必須把戰略擺到案頭上,天天去思考一下,與公司的高層管理團隊和外部智囊多多探討什麼是戰略,企業的戰略是什麼,企業的未來在哪裡?這是決定生死存亡的問題,我們能夠不重視嗎?

二、必須真正發揮管理的力量

關於管理,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在企業的運營實踐中,是否每個人都尊重並服從管理,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就中國企業家的特性而言,大部分都是率性而為的。他們甚至認為,企業里有這么多框框條條,如何會有效率?如何可以創造利潤?譬如,明明已經明文規定並頒布生效了的,卻由於個別人的求情或申訴,而且不與有司部門進行溝通討論,往往讓公司規章制度形同虛設。

沒有管理的後果是什麼?企業的運營是依靠人治的思路,而不是依靠法治的思路。所以,作為企業里的管理者,在工作上,並不一定擁有職位賦予的領導權。尤其是有些資歷較長的員工,眼裡沒有直接上司的概念,只有老闆,而老闆往往又不通曉實際情況。如此,這些老員工就總是以前怎麼操作,現在也必須操作。如果改變了操作思路,馬上就進行抵觸。很多部門的管理,基本是有業務的時候,就有事;沒有業務來的時候,大家就各行其是。沒有一點主動的意識,只有被動地完成業務。長此以往,部門績效如何能夠提高?企業整體的績效又如何提高?

很多企業的內部管理,甚至沒有年度計劃和月度計劃,即使有這些計劃,也只是給上級看看的,沒有部門來進行審核和考量的。這樣,一年到頭,哪有什麼績效可以總結?

真正的管理力量,來自於制度、流程、機制、職位、職責、職權,而不是資歷和經驗。所以,作為企業管理者,我們都應該思考什麼是真正的管理?我們的管理是有效的嗎?我們的管理者是稱職的嗎?我們尊重的管理規律嗎?

不依賴法治的管理,其內部運營必然會亂成一鍋粥。大家好象都做了事,好象又都沒做事,誰是誰非說不清,干多干少誰也道不明?真是一本糊塗案,如何能基業長青?放眼歷史,哪一個成功的組織,是靠讓自己非常而從亂中取勝的?

三、必須堅信核心價值觀的力量

決定企業和企業家的存在以及長期的存在,絕對不是商業手腕有多麼高明,而是因為核心價值觀的力量。放眼國內企業,大部分都在做企業文化,但大部分都是在做一廂情願的官方文化裝飾,都是虛偽的文化。價值觀的力量,在於滲透中每一個組織成員中,並且成為他們思考和行動的指南。如果只是把一些有價值的觀點貼在牆上,甚至像和尚天天念經一樣念,也並不能對運營起什麼促進作用。

沒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是可怕的,有核心價值觀卻不能堅持的企業是可悲的,一直不相信價值觀的企業則會很容易破產的。真正的商業文明,並不是建立在對財富和金錢的崇拜上,而是建立在核心價值觀的尊重和遵循上。

大家可以看看不遵守核心價值觀的後果什麼?某些企業為賺錢常常短斤缺兩,某些企業為賺錢以假充好以次充好,某些企業為賺錢甚至不顧客戶生命安危,某些企業為賺錢官商勾結,某些企業為賺錢重利不重義,某些企業為賺錢不擇手段,某些企業為賺錢一直欺騙公眾。談到這些行為,很多人有很多理由,譬如,如果不這樣干,企業就會垮,或者是員工發不了工資,或者是什麼什麼,等等。為什麼跨國企業到國內市場,不適應這環境?就是因為很多企業不遵守市場規則,不懂得敬畏什麼?一切以利我為中心,從不考慮公平、公正和道義等問題。

筆者認為,沒有堅守社會認可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品牌聲譽;沒有堅守社會認可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顧客服務意識;沒有堅守社會認可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就不可能長久生存下去。

四、必須時刻做好革新的准備

治企之道,猶如治軍治國之道。沒有一勞永逸的管理體系,也沒有永遠不過時的管理觀點,更沒有永遠不過時的管理工具和管理者。所以,我們必須抓住經營企業的核心命脈所在。

作為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掌握點現代財務知識。重點是讀懂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這三個表反映了企業的真實狀態。當然,前提是,必須要用真實的財務報表來分析。如果可能,最好還能出一份有價值的人力資源財務報表。

企業經營的根本,就在於資源的有效運用和價值最大化。以此為前提,時刻審視企業內部資源的變化,並及時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此,筆者也希望中國企業家們不要滿足於日常的那些迎來送往之中,更不要被那些奉承所麻醉,一定要成為企業里最清醒的人,因為企業是你在經營,所有的責任都將由你來承擔。如果你經營的企業,不能正當合法地賺取利潤,肯定會被所有人拋棄,而你是最大的責任者和受害者!為了保證企業的健康運營,你有必須在遵守規則和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之下,時刻進行經營革新!

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融入全球化競爭的時代,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課題,本文結合四個方面來談了筆者的觀點。確實,從近年來所發生的黑煤窯、問題奶粉等諸多典型商業失敗案例來看,尤其是諸多由商業丑聞引發巨大社會問題的案例來看,甚至從中國企業舉步維艱的事實來看,我們的企業和企業家們是應該深深思考了。

如果我們還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還認為自己是最靈活而不需要遵守規則和核心價值觀的話,那麼,我們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在不遠的將來,市場還會給我們多少可以生存的席位?

最後,筆者依然相信,企業的失敗,不是外因引起的,而是內因引起的。在此,筆者也希望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多思長效治企之策,用心卻鑄就卓越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吧!

Ⅳ 【領導力】中國為何30年出不了世界級企業家

之所以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還未有登頂者,之所以我們距離頂峰存在著現有的差距,最根本的問題來自於中國社會發展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商業文化根基。盡管30年來,中國企業厲兵秣馬、開疆闢土、高歌猛進,然而,放眼全球商業舞台,我們不得不遺憾地承認,還沒有哪一家中國企業真正邁進世界卓越企業的殿堂,成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沒有哪一位中國企業家登上商業領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頂峰,引領全球財富走向。對比世界級企業與企業家,依舊有一條不小的溝壑橫亘在我們眼前,為什麼我們未能渡越到彼岸?五大差距:中國企業未臻卓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企業真正的挑戰在於「國際化規則與世界級水平的運營」。中國企業即便是優秀如海爾、聯想、華為等,與世界卓越企業存在的差距也是整體性的、全方位的。●戰略差距:權謀Vs制度中國企業多以「權威謀略」為戰略出發點,而世界級公司則以制度和文化為戰略出發點。到目前為止,中國絕大多數優秀企業家都是在計劃與市場「雙軌制」下產生的。在「市場」環境中,他們懂得了「國營廠長」不懂的競爭謀略;但「計劃」餘味下,卻需要他們懂「政治」,甚至成為以「權威謀略」為中心的市場政治家。●文化差距:工具Vs信仰中國企業用業績凝聚員工,世界級公司用文化凝聚員工。不少中國企業的願景往往成為企業家個人的鴻圖偉業,是實現企業家個人野心的工具和附屬品,而不是全體員工的共同追求。在相當一些中國企業中,核心價值觀只是手段而已。●管控差距:能人Vs流程中國企業用能人管理控制公司,世界級公司用流程管理控制公司。中國企業對公司的控制大多是由人來完成,而不是通過制度與流程系統完成的。這樣必然產生諸侯經濟。這種管控方式在短期內可以在量上獲得擴張,但不能獲得質的提升。當年三株的失敗,諸侯經濟就是很大一個原因。●營銷差距:利用Vs敬畏中國企業利用消費者的幼稚,世界級公司促進消費者的成熟。要想真正把握消費者,就得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像追求真理一樣,不斷地了解他們,琢磨他們。但中國眾多企業在骨子裡對消費者是沒有敬畏的,認為可以用計謀搞定消費者,所以用誇大其辭的廣告,用費盡心機的「承諾」去討好消費者,以獲得增長。●領導力差距:聰明人Vs認真事中國企業強調做聰明人,世界級公司強調做認真事。不少中國企業家的骨子裡有很深的帝王情結,喜歡研究「御人之術」,喜歡「好為人師」,「領導」在他們心中就是「駕馭」的意思,結果企業就演化成了權謀組織;世界級公司強調的是以原則為中心的領導,強調的是權利和義務對等之上的合作。三大原因:中國企業家尚未登頂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在得益於一批具有創富精神和理想的企業家共同努力的同時,也將柳傳志、張瑞敏、王石、任正非、馬雲等企業家推上了個人價值成就的高峰。可是,仰看傑克·韋爾奇、比爾·蓋茨、松下幸之助等商業領袖,我們就能知曉,中國企業家的修煉與攀登之路還遠未到盡頭,距離頂峰還有很長一段路途。●差距一:抵制誘惑的能力世界級商業領袖往往誕生於嚴格的市場競爭環境。而目前中國的發展階段與商業環境,還無法說是完全的市場經濟,這給企業家提供了太多的創富機會,同樣也形成了太多的誘惑,以致中國企業家不容易堅守自己的商業底線。中國企業家有了錢就抑制不住要進軍房地產,涉足證券投資,因為賺錢來得快。中國服裝業龍頭企業雅戈爾2007年主業銷售收入不足20億元,但其持有的中國人壽、寧波銀行等近10家公司的股票市值高達240億元,企業利潤的絕大部分竟然來自於非主業的股權投資和房地產。這樣機會投資產生的利潤是可以持續的利潤嗎?真正致力於登上頂峰的中國企業家,不能把眼光放到對暴利與機會的貪婪上。●差距二:重硬體輕軟體世界級商業領袖有個共同特點,把人力資源放在首位,以人為本來實現企業的跨越。而很多中國企業家認為企業的發展動力是硬體推動型,他們願意花幾個億去買設備,但絕不願意花百萬千萬請人才,也不會花幾千萬來設計一個流程。殊不知,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經營管理,最終來源於人的智慧,離開這一點,企業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差距三:缺少企業幸福感許多中國企業家的幸福感更多是建立在社會名利和行政地位上,或者是建立在下屬對他的崇拜感上的。而世界級商業領袖更多的幸福感來源於企業經營成就,所以類似於洛克菲勒等家族企業往往壽命很長,傳承數代而長盛不衰。差距源於商業文化根基之所以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還未有登頂者,之所以我們距離頂峰存在著現有的差距,最根本的問題來自於中國社會發展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商業文化根基。公司健康發展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和平的社會,一個是良好的法制環境。盡管中國歷史上有過商業的繁榮,但嚴格來講,中國企業僅僅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才真正發展壯大起來的,因此,與國外優秀企業相比存在差距也很正常。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家都有可繼承商業形態的主流文化遺產,而中國企業家先天就缺乏這份遺產。中國企業向世界靠攏的過程,是一個還歷史賬的過程,是補課和追趕的過程。表面上看,我們與世界卓越企業和企業家的差距是經營管理水平上的差異,是戰略規劃、組織形態、市場營銷、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其實本質上的差距是商業文化的相對落後,是人的思維意識還未能擺脫長久以來的小農經濟形態的影響。這種商業文化的先天不足,表現在戰略思想上,就是中國企業喜歡做大,喜歡做外在的擴張,喜歡追逐機會。中國的企業家有兩極:一極是全力把企業做大,通過外在規模來獲得個人的安全感;另一極是到達一定層面後進行自我修煉,修習佛法、國學等等,本質上還是緩解不安全的內心狀態。商業文化不足表現在企業治理結構上,就是中國企業大都是「人治」型家長制的組織形態。這是因為歷史上中國的商業組織都是家長制結構模式,不僅企業家容易偏好當家長,員工在內心深處也難於擺脫對一個大家長的渴望與敬仰。回歸商業本源是追趕途徑以中國的經濟形勢與發展速度,誕生世界級企業與企業家是必然的,關鍵在於盡快彌補商業文化的深層次差距,擁抱世界先進的商業文化,擺脫小農經濟形態的束縛,回歸商業社會的本源。企業與企業家首先要明確什麼叫公司。公司實質上是一個法人組織,是有獨立生命意志的。中國公司的成長過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進入市場經濟規律的過程。那麼,公司如何才能做大做強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客戶價值,公司的戰略思想就是如何為客戶提供最好的價值,如何以此為基點來設計公司的組織結構、營銷系統、人力資源體系。以消費者的利益為第一位,公司就是為客戶提供價值的經濟組織,這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做大做強是結果,以客戶為中心是路徑。明確了這一點,公司也就完成了戰略的調整。接著就是公司治理結構回歸本源。法人意味著公司的老闆實際上就是公司的代理人、所有者或者監督者。公司有自己的獨立意志,所有者並不可以隨便處置它。按照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來設計並嚴格遵循,這本身是對公司生命的一種尊重。營銷系統回歸本源,企業就應當投資消費者的未來,幫助他們成熟。人力資源系統回歸本源,企業應做「法治」上的流程系統,強調權利和義務對等之上的團隊合作。回歸商業社會的本源,加之中國經濟環境的醞釀,中國企業不僅能像日韓一些企業那樣迅速國際化,更會成為國際管理的領導者。

Ⅳ 淺談企業怎樣有效實施卓越績效模式

、「一把手」的支持是成功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先決條件

企業自發、政府號召、競爭壓力都是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動力,企業家內心追求卓越、成就卓越企業才是根本,是源動力。卓越績效模式核心價值觀第一條是「遠見卓識的領導」,說明「遠見卓識的領導」是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關鍵和根本。「一把手」強有力的支持和持久的推動,是成功導入和實施卓越績效模式的先決條件,卓越績效模式是自上而下推動實施的。現任董事長兼CEO楊思明親自倡導的績效系統工程,已經成為公司的工作指南,是南鋼綜合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帶領下,南鋼領導團隊善於學習、勇於創新,緊貼時代發展脈搏、緊跟世界管理學科前緣,始終傳承著「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創全國質量獎是南鋼企業家追求卓越的選擇,也是南鋼企業發展的選擇。

企業管理的現代化首先是思想觀念的現代化,重大的管理活動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並且常常是思想有多遠,成功就有多遠。企業要導入卓越績效模式,首先要解決的是為什麼要導入的思想問題,否則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尤其是來自文化的阻力。為什麼要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卓越績效模式先進在什麼地方?南鋼確立了實施卓越績效模式指導思想,是持續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打造和諧、高效、卓越的百年新南鋼;以爭創全國質量獎為階段性目標。當一個變革可能威脅到人們的既得利益時,他們就會抵制,造成執行力和實施效果的低下,更可能招致失敗,出現說歸說、做歸做的「兩張皮」現象,卓越績效模式與企業現有管理體系的有機整合和落地生根,「一把手」的態度和決心非常重要,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一把手」工程。

Ⅵ 卓越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卓越集團是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跨行業、跨區域的外商投資集團公司,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城市更新、物業管理、房地產擔保等。
卓越集團是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跨行業、跨區域的外商投資集團公司,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城市更新、物業管理、房地產擔保等諸多領域。卓越集團自1996年成立以來,經過18年的快速發展,已成長為總部位於深圳、位於中國的領先大型商住綜合房地產開發運營商。2013年,卓越集團以153.1億元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TOP50榜單第46位。其業務覆蓋中國14個主要城市,總資產超過600億元,開發房地產面積11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面積3000萬平方米。
拓展資料
2014年,卓越集團布局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中西部四大核心經濟圈,覆蓋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長沙、青島、杭州、東莞、惠州、連雲港等14個主要城市。卓越集團商業管理始終與國內外一流品牌商家攜手並進,基於集商業規劃、設計、招商、運營管理於一體的核心業務能力,旨在重新發現和發掘商圈價值。2013年7月,123.7億「前海第一拍」,卓越集團的商業運營率先進入未來世界級金融CBD的核心。未來五年,卓越商業將管理10個商業項目,總規模超過100萬平方米。深圳一大道、深圳卓越城、青島世紀中心、上海世紀中心等商業項目將陸續進入全國市場[5]深圳卓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卓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自成立以來,以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服務標准和運營平台,復制到全國14個主要城市,將優質的服務理念和運營模式推廣到全國。

Ⅶ 企業如何走向卓越

大多數企業不能長壽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企業的體系和功能存在著缺陷。
這主要表現為:企業成立的先天不足、產業和產品的制約、地域的制約、融資渠道的制約、管理滯後的制約、銷售和營銷體系的制約、組織功能缺陷的制約、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缺陷的制約、企業缺乏長遠連續規劃的制約、創業者陷阱和家族陷阱的制約等。
其次是企業的人文和素質產生的制約。
這主要表現為文化因素的制約:企業領導者素質的制約、企業觀念和能力的制約、追求目標的制約等,這些制約又產生 了「老臣」與「新人」、老闆與職業經理人、創業者與企業、集體目標與個人目標等各種內部沖突。
用形象的說法就是由於企業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不夠高,從而導致大多數企業在青春期就走向了滅亡的邊沿。
卓越公司持續成長的道與術縱觀古今中外,卓越公司持續成長總是在道與術的平衡之中發展的。
相應,道與術的循環又影響著卓越的企業 。
在企業里,道是指企業的基本思想和核心價值觀,如企業的社會使命,經營理念、管理理念等。
它構成了廣義戰略規劃的上層部分,它們是企業高層制定經營戰略、業務策略以及各項管理制度體系的指導思想;它構成了企業的核心能力,如果缺失或軟弱,在市場競爭變得日益激烈的條件下,企業容易變得無所適從,有可能被經濟浪潮無情地淘汰。
美國蘭德公司曾花費20年的時間,跟蹤了500家世界大公司,發現其中百年不衰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始終堅持四種價值觀:1.人的價值高於物的價值 2.共同價值高於個人價值 3.社會價值高於利潤價值 4.用戶價值高於生產價值在企業里,術是指企業為了達到或履行在道里提出的願景和使命而採取的行動,其表現為企業的經營策略、業務策略、產品策略和研發策略等。
企業通過制訂這些策略為員工提供明確的行動綱領和方法,為社會提供商品和服務。
如果企業不根據市場發展趨勢去制訂,或者是沒有能力制定本企業的各項經營策略,企業就難以提供讓消費者滿意的商品或服務,最終致使企業在市場上難以立足。
優秀的企業往往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前提下追求企業利益,從而促進了社會的良性競爭。
義聚+利聚立體激勵機制是中國企業走向卓越的核心動力 「義利觀」是儒家思想最為精髓的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其最根本的主張是「以義統利」。
孔子說「見利思義」,孟子說「先義後利」,均把義作為重要的價值取向。
在這種義利之辨的文化思想影響下,到宋明以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貿易不欺三尺子,公平義取四方財」的商業道德。
而在中國歷史上最為人所稱道的晉商更是提出了「利以義修,名以清修」的誠信觀。
儒家所謂的義是指整體的利益、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對於企業來講強調生財有大道、利己不損人。
而儒家所謂的利,既不是狹義的金錢財富的利,也不是權利的利,而是廣義的利、長遠的利。
而儒家思想在義利關繫上認為「倉廩實然後知榮辱,衣食足然後禮義興」。
以這種觀點看待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每個企業追求利潤,從而形成一種促進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現象。
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很多經營管理的實踐告訴我們,強調儒家的「義」,強調把追求利潤與服務社會結合起來,以達到「以義統利」,「義利統一」,對於經濟發展和企業壯大也是必需的。
這也充分說明了卓越的企業都是不以利潤為唯一目標的,但最終的結果是遠高於一般企業利潤的道理。
再從文化管理的角度來說,一般認為是最講剛性制度化管理的西方企業恰恰在人本化管理、利用精神理念激勵做得很好,說明企業文化的激勵是物質激勵的強有力補充,將大大提高物質激勵的效果。
為此,企業要建立有效的、強有力的「義聚+利聚」的立體激勵機制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義聚」即利用企業文化精神理念體系凝聚和激勵員工,「利聚」即利用利益分配機制來凝聚和激勵員工,二者緊密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功效。
現階段的中國企業做好「老臣」和「新人」的融合機制至關重要就目前來看,中國許多企業所處的是企業文化的成型階段,也是各種內部沖突集中表現出來的階段,包括「老臣」與「新人」的沖突、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委託代理問題、集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沖突等,這都急需用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和共同目標體系來統領整個公司的思想和觀念來解決這些沖突。
因為企業像人一樣,它需要不斷地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它需要更多社會精英的加盟。
相應,企業原有的員工和加盟人員也要追求自我實現。
這就需要在企業里要盡快地形成這樣的觀念:對於認知企業文化的老員工來說,更要以企業整體利益的大局為重,以良好的心態接納新員工、幫助新人成長,在個人的地位和利益受到極大挑戰時,也能主動發現、培養、扶持和舉薦素質高、能力強的人。
新引進的高素質人才也要發揚團隊合作精神,主動融入企業文化,主動與老員工磨合,虛心向老員工學習他們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工作經驗。
為此,做好以下工作對於企業尤其顯得重要:首先,企業要形成成熟的、具有個性的文化體系,通過文化落地和深植形成文化共鳴,使員工思想境界提高、自覺規范行為,能夠以企業的整體利益為重,意識到沒有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總體利益就沒有個人的發展和個人的利益。
其次,企業也要形成如下的觀念:只有具有團隊精神、自覺融入企業文化、並能與老員工磨合好的人,才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
當然啦,這也要從規章制度方面形成一種保障機制,並作為考核評價因素之一,與員工的升遷掛鉤。
再次,企業進行招聘時要有意識地考察被招聘人是否符合企業用人的理念標准,在新員工培訓時要反復強調企業的理念和行為規范、個人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團隊合作和新老員工的有益磨合。
總之,企業要想在強盛期避免進入衰弱期,走向另一個強盛期,打造新的核心能力,形成一浪推一浪的成長態勢,需要高度重視企業文化這個基本動力。

Ⅷ 卓越集團真正老闆是哪裡人

卓越集團董事長兼主席李華。廣東人。

卓越集團是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准成立的跨行業、跨地區的外商投資集團公司,業務涉及房地產開發、商業經營、酒店管理、城市更新、物業管理、不動產擔保等諸多領域。

自1996年成立以來,歷經23年長足發展,卓越集團已成長為立足深圳、布局中國,在行業內具有領先地位的大型商業及住宅綜合性地產開發運營商。

2013年,卓越集團以153.1億元位列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50榜第46位,業務遍布全國14大城市,總資產超過600億元,已開發房地產面積11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面積3000萬平方米。

卓越業務:

地產開發

卓越集團擁有眾多成功的寫字樓開發經驗,被稱為「深圳CBD寫字樓之王」。在中國房地產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國房地產500強測評發布會」中,獲得「商業地產TOP10」中排名三甲的榮譽。在2013年7月26日,又以123.7億成功拍得深圳前海兩幅商業地塊,引起全國矚目。

1998年,深圳卓越蔚藍海岸面世,引發席捲全國的「藍色風暴」,開創了中國大社區住宅品牌的先河。

Ⅸ 經營模式的卓越經營模式

洪生:中國卓越經營模式第一人、上海邦聖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中山大學兼職教授。他曾任職於世界頂級咨詢機構,有15年咨詢顧問經驗。他是近100家中外企業的咨詢顧問,涉及電信、電力、機械、家私、電子、化工、房產、銀行、食品、航空、醫葯、IT、美容化妝品等20多個行業,高度的專業和專注創造了100%客戶滿意度的神話,使得咨詢客戶合同續簽率高達60%,他的部分咨詢客戶包括:曼秀雷敦、聯想電腦、富士康、日立、中國移動、盼盼食品等。他曾幫助全友家私、真功夫快餐連鎖、松川企業、金輪股份等多家企業,在5年內,資產增長數十倍,成為中國行業第一名。 他是中國最有成就的頂級咨詢顧問之一。 七大困惑:
1、老闆為何太累?
2、利潤為何太低?
3、公司為何太亂?
4、人才為何太少?
5、擴張為何太難?
6、復制為何太慢?
7、融資為何不易?
八大誤區:
1、戰略的誤區:企業沒有戰略規劃就是在規劃死亡!
2、目標的誤區:目標不是一個簡單的財務指標。
3、計劃的誤區:沒有計劃就是在計劃失敗!
4、執行力的誤區:執行力其實是個偽命題!
5、考核的誤區:考核真的一考就靈嗎?
6、激勵的誤區:激勵就是財散人聚嗎?
7、用人的誤區:企業治理靠能人?
8、成本的誤區:缺乏體系是最大的消耗!
七大困惑、八大誤區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缺乏一套科學有效的運營體系! 卓越經營模式五大模塊
核心:戰略目標系統
計劃:目標分解系統
執行:過程式控制制系統
動力:激勵系統
保障:支持系統 1、全友家私:從2003年到2011年,營業額從5000萬做到200個億,業績實現了400倍的增長!
2、極草:含著吃的冬蟲夏草,2011年3月份導入,一年時間營業額從8千萬增長到10億,實現了10倍跨越式的發展。
3、福建樹人活動房:2011年導入,一年內營業額從1.2億增長到6億,實現了5倍跨越式的發展。
4、真功夫快餐:06年導入卓越經營模式,三年內新開300家中式快餐連鎖店,奪取中式快餐第一名。
5、江蘇金輪: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於年底導入卓越經營模式,到2009年,在同行業績下滑25%的情況下,逆市銷售增長了36%,凈利潤增長了55%,並在紡織行業1萬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卓越績效先進企業。金輪運用卓越經營模式後,老闆從原來每天要工作10多小時,如今每月只需工作4天。

Ⅹ 卓越集團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呢

1996年,卓越集團成立於深圳,已晉升為中國優秀的城市綜合運營商之一,開創了「綜合開發+持有運營」的發展模式。1998年,卓越·蔚藍海岸作為卓越集團的首個住宅項目,為中國大社區開發模式注入了專業化的創新思路。2003年,投資建設並持有運營首個商辦項目深圳卓越大廈,開啟了集團「商住並舉」的開發模式。歷經23年的耕耘與發展,卓越集團形成了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同時致力於為城市創造可持續的發展價值,竭誠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城市共成長。

閱讀全文

與中國卓越企業如何出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玫瑰純露怎麼樣 瀏覽:208
中國還要嚴打掃黃多久 瀏覽:701
在中國多少人有政治背景 瀏覽:727
伊朗的石油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265
印度多地爆發沖突死亡多少人 瀏覽:963
英國六一兒童節在哪裡 瀏覽:178
英國泰薩斯河多少公里 瀏覽:386
義大利今天晚上穿什麼顏色 瀏覽:224
印度冬天溫度現在多少度 瀏覽:893
印度與中國現在什麼情況 瀏覽:244
美國為什麼窮追猛打伊朗 瀏覽:244
外國人如何買中國汽車票 瀏覽:398
越南騙婚報警怎麼處理 瀏覽:971
朝鮮越南人口多少 瀏覽:830
如果國民黨領導了中國會怎麼樣 瀏覽:763
義大利人為什麼這么愛喝咖啡 瀏覽:870
被罵的回國義大利女人叫什麼 瀏覽:725
緬甸與越南的民工工資哪個低 瀏覽:733
越南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637
為什麼要限制伊朗核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