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鍾南山回憶「乘餐車去武漢」,這背後有什麼故事
今年年初發生了疫情,讓大家歷歷在目,因為真的是太可怕了。本來非常美好的一年,都因為這一場疫情打破了人們所有的計劃,學校停課。企業停工,本來非常熱鬧的集市上變得空盪盪的。出去外邊兒你幾乎是看不到一個人,因為大家都在家裡邊兒隔離著。與此同時,一張照片兒在網路上瘋傳,那就是鍾南山院士在高鐵餐車上的一張照片,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子背後的故事。
一:國家的信任。在大家剛開始都對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很了解的時候,事情發展已經非常嚴重了,而且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都逆行無憾,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而鍾南山院士也是臨危受命,在80多歲的高齡依舊奔赴武漢救治病人。這是國家對於鍾南山院士的信任。也給人民吃了一個定心丸。
2020年這一場來勢洶洶的病情,我們國家僅僅用了幾個月就控制住了,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其中離不開鍾南山院士的付出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的努力。
⑵ 如何看待鍾南山當初乘餐車去武漢這件事
疫情初期,鍾南山院士“乘餐車去武漢”的照片曾經在網路上引起了一片熱議。照片中,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為趕赴當時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不惜在高鐵的餐車上休息,讓人不禁欽佩鍾南山院士的毅力和堅毅。在後來,鍾院士回憶起來說的“讓我去,是國家對我的信任!”更體現了他的家國情懷,大義當先。
當我們知道了照片背後的真相,不少網友都紛紛淚落。大家不禁再一次地向鍾南山院士致敬,疫情已經快結束了,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是他們用自己堅強的身軀承擔了背後的無數默默付出與辛苦,是他們的汗水和淚水才讓我們活的如此輕鬆快樂。鍾南山院士只是那些不斷付出的人們之中的一個代表,他們所有人的所有付出,我們都終會銘記於心,不會忘記。
⑶ 鍾南山主要事跡有哪些
鍾南山主要事跡有:
一、鍾南山為抗疫情,不辭辛苦,不顧危險坐火車進武漢
作為一個老年人,正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容易感染的人群之一。而有一個老人卻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決然的去往了抗疫的最前線,武漢市。這種精神讓人敬佩,是我們全國人民的英雄。也正是鍾南山院士這樣的精神感染我們戰勝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二、鍾南山日夜兼程,不曾停息的工作
鍾南山院士作為一個老年人,精力是有限的。但是鍾南山院士在來武漢的火車上依然保持極高的工作效率,累了就靠在火車的座椅上閉目養神。一般人都不能堅持,這么強的工作強度也只有人民英雄鍾南山院士能堅持下來,著足夠感動世人了。
三、鍾南山為顯年輕,快步領獎
在疫情結束之後,頒獎典禮上鍾南山院士快步走上講台領獎。有些人說這有什麼可以感動的,但是鍾南山院士說了這么一段話,「我快步走上講台,是想告訴大家,我的身體還很好,我還能為國家繼續做貢獻。
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
他投身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進中國呼吸病學發展邁向國際前沿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在非典疫情中,率先帶領團隊投入救治行動,確立廣東病原學,組織廣東非典防治研究,獲國際上最高存活率。在甲流防治中,成功搶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參與制定衛生部治療方案。
鍾南山是一個真實、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國醫生。他跟所有有責任感的醫生一樣,幾十年如一日,每周堅持出門診看病人,每周堅持查房,一直到現在76歲了,還是如此。他說,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
鍾南山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敢醫敢言的道德風骨和學術勇氣更令人景仰。他勇敢地否定了衛生部所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使廣東成為全球非典病人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准》。
他帶領課題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這套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型肺炎有指導意義。
⑷ 鍾南山院士在這場新冠肺炎中的貢獻有多大
在武漢新冠病毒爆發以後,鍾南山院士前往武漢進行支援,為疫區的人們提供幫助。鍾南山院士在這場新冠肺炎中的貢獻有多大?
鍾南山院士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建議授予共和國勛章。這些對於鍾南山院士而言,就是身外之物,他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希望國家安定,百姓富強。大家對鍾南山院士有什麼看法?
⑸ 鍾南山在我國疫情爆發階段都做了些什麼
首先,鍾南山院士在1月18日,情況緊急的時候到達武漢,並且當時是春運期間,往武漢方向的火車票早已銷售空了,好在在鐵路部門的大力幫助下,鍾南山院士終於在餐車車廂找到一個位置坐了下來,他這樣看資料,看到晚上九點多,疲憊地躺在椅背上睡著了,在晚上十點多,鍾南山院士終於到達了武漢,並且是直奔會議中心的,鍾南山院士真的有讓人安心的力量,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是一位奔赴前線的,不顧危險的逆行者。
⑹ 鍾南山南抗擊疫情的故事簡介
1月18日,星期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到趕往武漢的緊急通知。時值春節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陸續踏上回家的路。當天去武漢的航班已無機票,火車票也非常緊張。頗費周折,鍾南山才擠上了傍晚5點多從廣州南開往武漢的高鐵。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沒有準備羽絨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裝。
上車無座,他被安排在餐車一角。當天,鍾南山在餐車小憩的照片刷屏微信朋友圈:滿臉倦容,眉頭緊鎖,閉目養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
這一天,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新增59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鍾南山提醒公眾的同時,卻選擇了逆行。
「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20日,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在關鍵時刻發出的「預警」,為控制疫情在全國范圍內的蔓延贏得先機。
自掛帥出征以來,鍾南山始終沖在前線,始終如鐵人般拚命:4天內奔走武漢、北京、廣州三地,長時間科研、開會、遠程會診、接受媒體采訪,甚至在飛機上研究治療方案……
夫人既生氣又心疼:「能不能讓他多睡一會兒?」但她非常了解丈夫,知道勸也勸不住,因為丈夫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有人曾這樣評價鍾南山:既有國士的擔當,又有戰士的勇猛。他回應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6)中國鍾南山院士是什麼時候去的武漢擴展閱讀:
2003年抗擊「非典」中,鍾南山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鍾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線,成為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推動者,促成了國家多項政策法規的制定,更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代言人,成為穩定民心的科學家代表。
⑺ 鍾南山「坐餐車去武漢」照片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關於今年爆發了一個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始料未及的情況,就是關於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發,關於這場疫情爆發的一個情況,我們都是沒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面對的這場艱難險阻的困難。國家調動很多的力量來阻擊這場疫情攻堅戰,其中醫院,各方政府,還有全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關注都高度集中。那麼其中關於鍾南山院士坐餐車去武漢的照片背後的故事是什麼?這其中的答案有以下幾點。
最後一點就是我鍾南山院士有著屬於他自己的責任,武漢需要他,國家需要他,因為沒有人會比他更加了解的這種傳染病的危害。畢竟作為整個國家的傳染病的研究先驅,那麼作為醫者,前往其中救治傷病是他的責任。
⑻ 中國鍾南山事跡80字
摘要 1、幫助武漢抗擊疫情。
⑼ 鍾南山主要事跡是什麼
鍾南山的主要事跡有很多,第一個主要的事跡就是他到國外去進修學習之後,然後國外的教授有邀請他留下來為那個國家去工作的時候,他毅然地拒絕了,就是說想回到自己的國家,也就是回到我們的國家去進行相關的一些醫學工作的。
然後第二個主要事跡就是在十幾年前抗擊非典的時候,鍾南山是到了第一線去進行這樣子的一個醫療過程的,就是奮不顧身的跟同事們一起沖在救治非典肺炎病人的最前線的,他當時的年齡也是比較大了,但是沒有畏懼任何的困難,這也是它的一個主要事跡。
然後第三個主要事跡的話,就是我們比較熟知的在2020年新冠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鍾南山是一個逆行的英雄。他可以說是在武漢疫情剛開始不明朗而且慢慢變得嚴重的時候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去那裡的高鐵,所以鍾南山的主要事跡就是有這三個。
⑽ 鍾南山回母校變追星現場,大家為何如此敬仰鍾南山
在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32周年紀念日之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學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人物。鍾南山院士來了,並為自己的塑像揭幕,引來了全校師生的一陣歡呼。
一:“鍾南山”醫學成就
鍾南山,1936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福建廈門人,出生於醫學世家,畢業於北京醫學院。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共和國勛章”的獲得者。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他為國家的醫學研究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2003年抗非典型肺炎和2020年抗新冠病毒肺炎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一位可親可敬的國家英雄。2020年11月3日,鍾南山院士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鍾南山回母校變追星現場這種現象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他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人。“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的學生們,相信也都會為自己有這么一位優秀的“大師兄”而感到驕傲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