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誰把西方人的聖誕節寫入我們中國人的年月日里的
由於中國與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們的節日與她們的聖誕節相互融合,他們的節日也流傳到我們這里來
❷ 中國人發明了月歷而西方發明了日歷
中國歷法:
我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但真正的日歷產生,大約在1100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那時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歷了。最初一天一頁,記載國家、宮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歷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註明了天數和日期。發展到後來,就把月日、干支、節令等內容事先寫在上面,下部空白處留待記事,和現在的「台歷」相似。那時,服侍皇帝的太監在日歷空白處記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終,皇帝審查證明無誤後,送交史官存檔,這在當時叫日歷,這些日歷以後就作為史官編寫《國史》的依據。
後來,朝廷大臣們紛紛仿效,編制自家使用的日歷。
至於月歷以後又發展成掛歷、台歷等各種形式,只是近一個世紀的事。
隨著時代的發展,盡管日歷的品種增多、花樣也不斷翻新,但仍舊保持著古老日歷的格局。
西歷:
Julian 記日法是由法國學者 Joseph Justus Scaliger (1540-1609)發明的, 名稱可能是取自 Scaliger 的父親, 義大利學者Julius Caesar Scaliger (1484-1558)。 天文學家已經用 Julian 周期為自 4713 BC 一月一日以來的每一天賦予了一個唯一的數位。 這就是所謂的 Julian 記日法(JD)。 JD 0 指定為 4713 BC 一月一日正午 UTC 到 4713 BC 一月二日正午 UTC 的 24 小時。
「Julian 日歷(julian Day)」 與「Julian 記日(Julian Date)」不同。 Julian 日歷是 Julius Caesar 在 45 BC 發明的。一直用到大約 1582 年, 這時各國開始使用羅馬歷法。在 Julian 日歷裡面, 一年是近似 365 1/4 天 = 365.25 天。 這樣大約每 128 年就有一天的誤差。 不斷積累的歷法錯誤促使教皇 Gregory XIII 按照與彌撒議會 ( Council of Trent)一致的精神改革了歷法。
在羅馬歷法裏,一年是近似 365 + 97 / 400 天 = 365.2425 天。 因此對應於羅馬歷法,大約要 3300 年,才會積累一天的誤差。
近似的 365+97/400 是通過利用下面的規則, 規定每 400 年有 97 個閏年實現的:
每個可被 4 整除的年是一個閏年。
不過,可被 100 整除的年不是閏年。
但是,可以被 400 整除的年還是閏年。
因此,1700,1800,1900,2100 和 2200 年都不是閏年。而1600,2000,和 2400年是閏年。 相比而言,舊式的 Julian 歷法裡面只有能被 4 整除的年是閏年。
1582 二月,羅馬教廷要求從 1582 年十月減去十天, 因此1852 年十月四日後面緊跟著就是十五日。 在義大利,波蘭,葡萄牙 和西班牙都這樣處理了。 其他天主教國家也很快跟著這麽做了,但是新教國家不願意修改, 而且希臘等東正教國家直到本世紀初才修改。 這個改革在英國及其殖民地(包括現在的 USA)在 1752年執行了。 這樣 1752 年九月二日後面跟著 1752 年九月十四日。
❸ 日歷起源於那個國家
真正的日歷產生,大約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歷。
記載國家、宮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歷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註明了天數和日期。如今通行的日歷,不管是紙質出版物還是手機應用、電子台歷,通常都會載有公歷、農歷和干支歷這三種歷法。
日歷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於記載日期等相關信息。每頁顯示一日信息的叫日歷,每頁顯示一個月信息的叫月歷,每頁顯示全年信息的叫年歷。有多種形式,如掛歷、座台歷、年歷卡等,如今又有電子日歷。
中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❹ 中國的日歷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歷法: 我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日歷是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發明的。
❺ 西方的日歷是什麼時候傳到我們中國
1912年中華民國決定採用「公歷」,公元即公歷紀元。中國的古歷法是「陰陽合歷」,天乾地支紀年法則是陽歷的部分,24節氣是中國農歷的核心,它分為12節氣和12中氣,12節氣是每個月的第一天,而12中氣則與陰歷閏月有關,稱為「無中氣置閏」。
現在的公元是使用國家最多的歷法,該歷法稱為「格里高利歷」,簡稱「格里歷」,1582年10月,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為不足歷法上的誤差,直接砍掉了10天,10月4日之後是10月15日。
我們現在的農歷,是1645年開始使用,改歷原則是借鑒了西歷的新歷。歷法制定者之一的徐光啟是一位天主教徒,該歷法明末開始修訂,但未來得及實行,明朝就結束了。到清代順治二年,即1645年才開始實行,重新確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然後重新確立24節氣在黃道中的位置與日期。這次改歷也是中國歷法上對歷法結構的最後一次改歷。
❻ 中國的日歷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誰發明的
中國始有歷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
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歷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歷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歷。
日歷從古到今,有三種說法:
1、歷書之類。
2、今指記有年﹑月﹑日﹑星期﹑節氣﹑紀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頁﹐逐日揭去。有掛在牆上的﹐也有擺在桌上的。
3、史官按日記載朝政事務的冊子,是史官纂修國史的依據。
(6)西方日歷什麼時候進入中國擴展閱讀:
公歷的由來:
我們今天用的日歷一年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這種歷法是一種太陽歷,可追溯到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大帝的歷法改革。
凱撒採納古羅馬天文學家Sosigenes of Alexandria的建議,將一年定為365天,閏年366天,一年分為12個月,每四年加一天為閏日,這樣算起來平均一年是365.25日。凱撒的名字叫儒略·凱撒,所以由凱撒確立的這種歷法叫儒略歷。
在凱撒建立新的歷法時,還沒有耶穌基督,所以那時候的年號與現如今是不同的,採用羅馬建城紀年。現如今日歷上公元元年的確立是在公元525年由東羅馬皇帝迪奧開始,迪奧為了能夠方便計算耶穌的復活日,於是將耶穌誕生那一年定為公元元年。
在英文中用A.D.表示,A.D.來源於中世紀的拉丁文Anno Domini,其意義是「主的生年」。公元元年之前,用B.C.表示,意為「耶穌之前」(Before Christ)。
❼ 西方列強從什麼時候開始入侵中國
1840 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開始的節點。
最初,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主要手段是發動戰爭,主要方式是商品輸出。1840 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閉關鎖國讓清朝落後於世界大潮。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獲取暴利。林則徐虎門銷煙這段婦孺皆知的歷史,正是出自於此。
之後英國發動侵略戰爭,戰勝後於 1942 年 8 月與中國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第一次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法等國為掠奪原料、開拓市場,俄國繼續執行侵華政策,他們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強迫中國簽訂《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奪取更多利益。舉步維艱的中國成為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的寶地。
隨後,列強侵華方式有所轉換。政治上,列強內部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之後實行「以華治華」政策;經濟上,由商品輸出為主過渡到資本輸出為主。列強相互勾結,又彼此競爭。
他們通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謀取更多在華特權與利益。他們以控制鐵路、礦產、建設工廠等多種方式,控制中國經濟命脈。
自 1842 年《南京條約》簽訂,到 1912 年清帝退位前夕,七十年間清政府與各國列強先後簽訂超過一百個不平等條約,在「門戶開放」前先後開通 108 個通商口岸,設置 44 個租界,戰爭賠款連本帶利超過 13 億兩白銀。西方列強的侵略,不僅僅加速中國主權的喪失,同時也極大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使中國人民陷入沉重的災難之中。這段歷史中,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渾身布滿鞭打的血痕
❽ 世界各國的日歷什麼時候統一的
清朝滅亡之後,才使用陽歷,但是取代先前「年號紀年」的是「民國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才徹底廢除民國紀年,單獨使用公元紀年。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歷,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歷為准。
公元,即公歷紀元,原稱基督紀年,又稱西歷或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
❾ 為什麼要分兩個日歷難道是西方文化發達地區的影響,引進了中國,其實中國人日歷與天文氣候更准備確,
因為當時古代中國人只看到月亮的盈虧園缺,是用月亮的運行規律來推算四季變化,所以就有了陰歷,中國古代還不知道太陽的運行規律,所以哪時還不知道陽歷這個推演算法,到了近代,外國掌握了太陽運行規律,推算出了以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計年方法,所以有了中國人稱之為陽律,我們中國人所稱的公元紀年就是陽歷,不過中國人也很聰明,陰歷也很正確,所以我們陽歷陰歷兩種歷法同時在用。
❿ 美國日歷和中國的一樣嗎
美國日歷和中國的一樣,但是具體時間有時差。
美國比中國慢16個小時,比如現在我們是下午18點,則同一時間美國是這一天的凌晨兩點。
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此地的地方時為中午12點,所有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刻,導致了時差的產生。
1949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和公元作為歷法與紀年。
(10)西方日歷什麼時候進入中國擴展閱讀:
世界各地時間不一樣的原因:
1、隨地球自轉,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太陽經過某地天空的最高點時為此地的地方時12點,因此不同經線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時。
2、同一時區內所用的同一時間是區時(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時間是世界時(0度經線的地方時),區時經度每隔 15 度差一小時,地方時經度每隔1 度差 4 分鍾。
3、各地的標准時間為格林威治時間(G.M.T)加上 (+) 或減去 (-) 時區中所標的小時和分鍾數時差。許多國家還採用夏令時(DST),比如美國每年4月到9月實行夏令時,時間提前一個小時。
4、時差的計算方法:兩個時區標准時間(即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東部是西五區(-5),兩地的時差是13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3個小時,如果是美國實行夏令時的時期,相差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