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蜘蛛

中國有哪些蜘蛛

發布時間:2022-05-01 08:24:47

Ⅰ 北方的常見蜘蛛種類有那些

蜘蛛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豐富的捕食性天敵,在維持農林生態系統穩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據文獻記載,全世界的蜘蛛已知有3821屬42055種(2010年),中國記載約3800種,分屬於67個科。蜘蛛綱共有14個目,已有5個目絕滅了種群,我國已發現7個目。蜘蛛是許多農、林業害蟲的天敵,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護和利用蜘蛛已成為生物防治的一項重要內容。蜘蛛可以入葯,主治脫肛、瘡腫、腋臭等症。
北方常見的蜘蛛如下:
1、捕鳥蛛:白天潛伏於洞中、夜間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強,產毒量也多,每隻雌蛛年產卵300~500個,每200隻捕鳥蛛一次可提毒1克,產於我國廣西、雲南及越南、緬甸等國。
2、中華狼蛛: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區的棉花、小麥、大豆等作物田間挖穴築巢。產於陝西、山東、河南等省。
3、白額巨蟹蛛:該蛛身體寬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橫行,體型較大,為室內常見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產卵,每隻雌蛛可繁殖500~600隻幼蛛。
4、溝紋硬皮地蛛:該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狀,在洞口周圍有放射狀蛛絲。每隻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隻,每800~1000隻蜘蛛可產1克毒。該蜘蛛主要分布在陝西、山東、四川、江西、貴州、雲南等省區。
萬一被蜘蛛咬傷,最方便和有效的辦法是用火柴或煙頭燒灼傷口,以高溫破壞其毒素。但這個辦法必須搶在毒素未擴散之前,在被咬傷後1~2分鍾內進行。

Ⅱ 「蜘蛛」的種類有哪些

蜘蛛,在動物分類學中,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蜘蛛目,屬蛛形綱的是中小型或極小的節肢動物,共有14個目,已有5個目絕滅了種群。我國已發現7個目,屬蜘蛛目的有66個科。 世界上大約有4萬種蜘蛛 :

  1. 捕鳥蛛:全身棕色、個體特大,一般長7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0厘米長,產於我國廣西、雲南及越南、緬甸等國。

  2. 中華狼蛛:全身密生黑色、白色及黃色細毛,頭胸部、背面棕褐色,中央有一黃棕色縱斑。產於陝西、山東、河南等省。

  3. 棒絡新婦蛛:該蜘蛛體長3~5厘米,頭胸部背面黑褐色,螯肢黑色,觸肢黃色,每隻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隻。

  4. 白額巨蟹蛛:該蛛身體寬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橫行,體型較大,為室內常見的蜘蛛之一,每800~1000隻蜘蛛可產1克毒。該蜘蛛主要分布在陝西、山東、四川、江西、貴州、雲南等省區。

Ⅲ 中國南方家中常見的大蜘蛛

白額高腳蛛,吃蟑螂。

白額高腳蛛頭胸部前後緣各有一條黃白色橫帶,一般體型約10厘米左右,白天藏匿於櫥櫃縫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覓食,捕捉蟑螂或飛行的昆蟲。在台灣通常俗稱旯犽。在大陸潮汕地區稱為馬龍騎。在廣東省廣府地區一般稱為「禽羅」。夜行性動物,喜出沒於稍微陰暗的地方。

民間傳說

台灣民間傳說白額高腳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膚(尤其是嘴角)潰爛,多視為害蟲而人人唯恐不及。

現今研究發現,嘴角的潰爛是由隱翅蟲引起的,與白額高腳蛛無關。

事實上白額高腳蛛並不具備對人有影響的毒性,而且習性膽小,被人類追打時會迅速逃離(但用手直接抓的話,可能會被白額高腳蛛基於防衛而咬傷,結果傷口有可能感染細菌而發炎、化膿)。

Ⅳ 黑寡婦蜘蛛 在中國有沒有分布謝謝

在中國,已知有 2 種本地分布的寇蛛屬蜘蛛:華美寇蛛 L. elegans Thorell, 1898 和間斑寇蛛 L.tredecimguttatus (Rossi, 1790) 。

前者在國內已知分布於四川 ( 朱明生 1998) 、海南、台灣 (Ono 2002)和雲南 ( 楊自忠採集 ) ,發現於石下和縫隙中,朱明生 (1998) 曾把它鑒定為紅斑寇蛛 L. mactans,但Ono (2002) 認為是錯誤鑒定;在國外也記錄於印度、緬甸和日本。

後者在國內僅發現於新疆 ( 朱明生 1998) ,發現於牛羊圈舍附近,或自然環境的石下、縫隙中;國外記錄分布於歐洲 ( 也被稱為「地中海黑寡婦」 ) 、西亞和中亞等區域。

黑寡婦蜘蛛的形態特徵:

黑寡婦蜘蛛身體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紅色斑點,身長在2~8厘米之間。由於這種蜘蛛的雌性在交配後立即咬死雄性配偶,因此民間為之取名為「黑寡婦」。

成年雌性黑寡婦蜘蛛腹部呈亮黑色,並有一個紅色的沙漏狀斑記,這個斑記通常是紅色的,有些可能介於白色和黃色間或是某種紅色到橘黃色間的顏色,對某些物種,斑記可能是分開的兩個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黑寡婦

Ⅳ 國家保護蜘蛛有哪些

中國虎紋捕鳥、草地逍遙蛛、赤背寡婦蛛、中華七紡蛛。

中華七紡蛛是蜘蛛的一種,雌蛛:體長27-27.5毫米。體黃褐色,背甲盾形,前端略呈弧形,後端平直。中華七紡蛛多穴居於棉田或其他早田周圍的堤坡,地勢高燥、雜草叢生之處,白天多潛伏於洞中,夜間外出掠食甲蟲及其他害蟲。

雄蛛:體長15毫米左右。形態構造與雌體同,螯肢後齒堤有10齒,以第1-3和7齒較大,其中第三齒最大,第八、九齒最小。觸肢器的跗舟圓球形,周緣密被短刺。

卵袋:圓球形,狀如乒乓球,直徑30-40毫米。卵袋外是以蛛絲和細土混結而成,因此為土黃色。每個卵袋含卵數百粒。

Ⅵ 中國蜘蛛的種類

中文名:蜘蛛
zhu
中文別名:網蟲、扁珠、園珠
拉丁文學名:Araneida;Araneae
英文名:spider
分 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蛛形綱 Arachnida
目: 蜘蛛目 Araneae ,Clerck, 1757
亞目:
中突蛛亞目 Mesothelae
原蛛亞目 Mygalomorphae
新蛛亞目 Araneomorphae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蛛形綱(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種的通稱。除南極洲以外,全世界分布。從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公尺(16,000呎)處。均陸生。體長1�6�590公釐(0.04�6�53.5吋)。身體分頭胸部(前體)和腹部(後體)兩部分。頭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頭胸部有附肢6對,第一對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開口;直齶亞目的螯肢前後活動,鉗齶亞目者側向運動及相向運動;第二對為須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狀,用以夾持食物及作感覺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須肢末節膨大,變為傳送精子的交接器。步足4對,分基節、轉節、腿節、膝節、脛節、後跗節、跗節和跗端節(上具爪)。步足上覆剛毛,並具數種感覺器官,如細長的盅毛(感受氣流和振動)。步足自割後,下次蛻皮時可再生。單眼8個或8個以下。某些足肌及齶肌附著於頭胸部的胸內骨上。頭胸部與腹部之間有纖細的腹柄相連。因腹柄的存在,紡器紡絲時腹部可自由擺動。神經系統完全集中於頭胸部,咽上有腦(咽上神經節),尚有食管下神經節。裂縫感覺器官散布於身體或位於足關節附近,用以司振動覺或聽覺等。
腹部不分節,有消化系統、心臟、生殖器官和絲腺。進食時先吐出消化液,進行體外消化,再吸入液化的食物。兼具書肺及氣管,但直齶亞目只有書肺,合齶類僅具氣管。除蟱蛛科外都有毒腺,位於螯肢內或背甲下方,毒腺管經過螯肢開口於螯牙末端附近,毒腺可能起源於一種輔助消化腺。許多種蜘蛛的毒腺分泌物全是消化酶,有的種分泌物能制服捕獲物,甚至對抗掠食動物(包括脊椎動物)。寇蛛屬(Latrodectus)的寡婦蛛,尤其是黑寡婦(L. mactans)的毒液含神經毒,且叮咬甚痛。黑寡婦常倒懸於網上,體色黑,腹部有紅色沙漏形紋,並常有一紅色條紋。棕隱士蛛(Loxosceles reclusa)叮咬後引起局部壞死。蛛絲的化學成分與昆蟲的絲相似,均為絲心蛋白。絲腺可能來自排泄器官,共有6類。各類絲腺產生不同類型的絲,泡狀腺產生的絲用來束縛獵物,壺腹狀腺產生蛛網螺旋的黏性小球,圓粒形腺的絲構成卵囊,雄蛛胃上絲腺的絲從腹部書肺間的吐絲管排出,覆於精滴表面。原始的Mesothelae科僅有2種絲腺,但圓蛛有6種。紡績突系變態的附肢,1�6�54對(第10及11腹節各兩對),多數有3對,而前排中間一對消失,或退化為無功能的舌狀體或平板狀的篩器,上有數千個吐絲管開口。
據文獻記載,全世界的蜘蛛已知約有4萬種,中國記載約3000種(截至2007年11月)。分屬於66個科,在我國生存的有39科。
最大的蜘蛛是南美洲的潮濕森林中的格萊斯捕鳥蛛。它在樹林中織網,以網來捕捉自投羅網的鳥類為食。雄性蜘蛛張開爪子時有38厘米寬。施展蜘蛛,曾在西薩摩爾群島採到一隻成年雄性展蜘蛛,體長只有0.043厘米,還沒有印刷體文字中的句號那麼大。我處飼養的捕鳥蛛,最大體長近10厘米,堪稱「世界毒蜘蛛之王」。
在我國古籍中,記載蜘蛛的異名甚多。如網蟲、扁珠、園珠等,在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蜘蛛即爾雅土蜘蛛也,土中有網」。
蜘蛛對人類有益又有害,但就其貢獻而言,主要是益蟲。例如,在農田中蜘蛛捕食的,大多是農作物的害蟲。同時許多中醫葯中,都有用蜘蛛入葯的記載,因此,保護和利用蜘蛛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保護稻田蜘蛛有三大好處:一是有效地穩定了生物種群的平衡;二是減少了稻米化學農葯殘毒,保障人畜安全;三是降低了生產成本,可獲得增產增收。所以,在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毒農葯,開展生物防治,保護天敵,兩項並舉。
蜘蛛的種類繁多,分布較廣,適應性強,它能生活或結網在土表、土中、樹上、草間、石下、洞穴、水邊、低窪地、灌木叢、苔蘚中、房屋內外,或棲息在淡水中(如水蛛),海岸湖泊帶(如湖蛛)。總之,水、陸、空都有蜘蛛的蹤跡。
蜘蛛,在動物分類學中,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蜘蛛目,屬蛛形綱的是中小型或極小的節肢動物,共有14個目,已有5個目絕滅了種群。我國已發現7個目,屬蜘蛛目的有66個科。
[編輯本段]種類劃分
蜘蛛目分2個亞目:①中紡亞目有1科,共20餘種;②後紡亞目(約107科,近4萬種)。
其中,後紡亞目又分A:原蛛下目(約有14科1500餘種);B: 新蛛下目(約有93科38000餘種)。
蜘蛛是許多農、林業害蟲的天敵,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護和利用蜘蛛已成為生物防治的一項重要內容。蜘蛛可以入葯,主治脫肛、瘡腫、腋臭等症。少數蜘蛛如黑寡婦(間斑寇蛛和紅斑寇蛛)的毒液對人畜有害。狼蛛科的穴居狼蛛分布於歐、亞兩大洲,在中國新疆常見,其毒可致死人畜;有的蜘蛛毒素中有溶血酶,可使傷口組織局部壞死和潰爛,並向四周擴展。
蜘蛛的種類數目繁多,自然界中蜘蛛有近四萬種。這些蜘蛛大致可分為游獵蜘蛛、結網蜘蛛及洞穴蜘蛛三種。第一類會四處覓食,第二類則結網後守株待兔。而人們作為寵物飼養的大多是第三類:洞穴蜘蛛。它們喜歡躲在沙堆或洞里,在洞口結網,網本身沒有黏性,純粹用來感應獵物大小,並加以捕食。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蜘蛛體長從0.05毫米到60毫米不等。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部分種類頭胸部背面有胸甲(有的沒有),頭胸部前端通常有8個單眼(也有6個、4個、2個、0個的),排成2~4行。腹面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兩個額葉中間有下唇。腹部不分節,腹柄由第1腹節(第7體節)演變而來。腹部多為圓形或卵圓形,有的具各種突起,形狀奇特。腹部腹面紡器由附肢演變而來,少數原始的種類有8個,位置稍靠前;大多數種類6個紡器,位於體後端肛門的前方;還有部分種類具4個紡器,紡器上有許多紡管,內連各種絲腺,由紡管紡出絲。感覺器官有眼、各種感覺毛、聽毛、琴形器和跗節器。
蜘蛛體外被幾丁質外骨骼,身體明顯地分為頭胸部及腹部,二者之間往往有腹部第一腹節變成的細柄相連接,無尾節或尾鞭。蜘蛛無復眼,頭胸部有附肢6對,第一、二對屬頭部附肢,其中第一對為螯肢多為2節,基部膨大部分為螯節,端部尖細部分為螯牙,牙為管狀,螯節內或頭胸部內有毒腺,其分泌的毒液即由此導出。第二對附肢稱為腳須,形如步足,但只具6節,基節近口部形成顎狀突起,可助攝食,雌蛛末節無大變化,而雄蛛腳須末節則特化為生殖輔助器官,具有儲精、傳精結構,稱觸肢器。第三至六對附肢為步足,由7節組成,末端有爪,爪下還有硬毛一叢,故適於在光滑的物體上爬行。
蜘蛛大部分都有毒腺,螯肢和螯爪的活動方式有兩種類型,穴居蜘蛛大多都是上下活動,在地面游獵和空中結網的蜘蛛,則如鉗子一般的橫掃。
無觸角,無翅,無復眼,只有單眼,一般有8個眼,但亦有6、4、2眼者,個別屬甚至沒有眼,就眼的色澤和功能而言,又分夜和晝兩種。
蜘蛛的口器,由螯肢、觸肢莖節的顎葉,上唇、下唇所組成,具有毒殺、捕捉、壓碎食物,吮吸液汁的功能。
有些蜘蛛的跗節爪下,有由粘毛組成的毛簇,毛簇有使蜘蛛在垂直的光滑物體上爬行的能力。結網的蜘蛛,跗節近頂端有幾根爪狀的刺,稱為副爪。
大多數蜘蛛的腹部不分節。有無外雌器(稱生殖厴)是鑒定雌體種的重要特徵。在腹部腹面中間或腹面後端具有特殊的紡績器,三對紡績器按其著生位置,稱為前、中、後紡績器,紡績器的頂端有膜質的紡管,周圍被毛,不同蜘蛛的紡管數目不同,不同形狀的紡管,紡出不同的蛛絲,紡管的篩器,也是紡絲器官,像隆頭蛛科的線紋帽頭蛛的篩器上有9600個紡管,可見其紡出的絲是極其纖細的。經由紡管引出體外的絲腺有8種,絲腺的大小及數目隨蜘蛛的成長和逐次蛻皮而增加。蜘蛛絲是一種骨蛋白,十分粘細堅韌而具彈性,吐出後遇空氣而變硬。
雌雄異體,雄體小於雌體,雄體觸肢跗節發育成為觸肢器,雌體於最後一次蛻皮後具有外雌器。

Ⅶ 北方的常見蜘蛛種類有那些

1、捕鳥蛛:白天潛伏於洞中、夜間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強,產毒量也多,每隻雌蛛年產卵300~500個,每200隻捕鳥蛛一次可提毒1克,產於我國廣西、雲南及越南、緬甸等國。

2、中華狼蛛: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區的棉花、小麥、大豆等作物田間挖穴築巢。產於陝西、山東、河南等省。

3、棒絡新婦蛛:尤其以林區分布最多,常在植株或樹技上結復雜的三重金色大網,系結網型蜘蛛,善捕食各種飛行的昆蟲。每隻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隻。每400~500隻蜘蛛可產1克毒。該蜘蛛產於我國南方各區。

4、白額巨蟹蛛:該蛛身體寬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橫行,體型較大,為室內常見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產卵,每隻雌蛛可繁殖500~600隻幼蛛。

5、溝紋硬皮地蛛:該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狀,在洞口周圍有放射狀蛛絲。每隻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隻,每800~1000隻蜘蛛可產1克毒。該蜘蛛主要分布在陝西、山東、四川、江西、貴州、雲南等省區。

Ⅷ 家裡常見的蜘蛛是什麼

導語:蜘蛛那麼多,而最常見的蜘蛛有哪些呢?以下是家裡最常見的蜘蛛種類 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名叫幽靈蛛,這類蜘蛛通常結網在家中的陰暗處,角落。網是不規則形狀的。當然還有一種短腿的幽靈蛛在家中也是相當常見的,如下圖。好了最後給大家講的是最後一種家中常見蜘蛛,叫跳蛛。相信所有人都對這名字不陌生。跳蛛分多類,一般長這樣。

家裡面常見的蜘蛛有不結網的蜘蛛和結網蜘蛛,白額高腳蛛、巨蟹蛛、幽靈蛛、跳蛛這幾種類型。

一種不結網的蜘蛛,家中很常見的常常爬在牆上,體形較大,常會噴射尿液,為白額高腳蛛。

1、白額高腳蛛

喜歡潛入人家、農舍,是室內最大型的蜘蛛,不結網,平常白天喜歡躲在屋頂、櫥櫃縫隙等處,夜間出來覓食,捕捉蟑螂或飛行的昆蟲。 體長約20mm~30mm,全長(包括腳)約100mm~130mm,張開腳時約有CD的大小。


4、跳蛛

蜘蛛目的1科,通稱跳蛛。體長多數不超過15毫米。體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強壯,善蹦跳,因而得名。

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約有3000種。分布於世界各地,在熱帶和亞熱帶種類較多。中國南方的種類和數量都勝過北方。跳蛛科8新種,提供了詳細的描述。模式標本現保存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5、園蛛

蜘蛛目園蛛科園蛛屬動物,種類繁多。其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頭胸部有復眼無單眼,有四對步足,附肢內有劇毒。體長2~60毫米。園蛛結圓網捕食昆蟲,視力弱,依靠網上絲的震動和張力確定食物在網上的位置。

Ⅸ 中國蜘蛛品種大全

中文名:蜘蛛
zhu
中文別名:網蟲、扁珠、園珠
拉丁文學名:Araneida;Araneae
英文名:spider
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綱:蛛形綱Arachnida
目:蜘蛛目Araneae,Clerck,1757
亞目:
中突蛛亞目Mesothelae
原蛛亞目Mygalomorphae
新蛛亞目Araneomorphae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蛛形綱(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種的通稱。除南極洲以外,全世界分布。從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公尺(16,000呎)處。均陸生。體長1。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蜘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1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
伊朗旅遊有什麼特產 瀏覽:84
越南的國籍怎麼填 瀏覽:778
印度邊境溫度是多少 瀏覽:123
印尼合資公司是什麼開頭 瀏覽:153
浙江仙居中國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瀏覽:930
荷蘭日本英國泰國都是什麼花 瀏覽:894
中國如何做印度電商 瀏覽:846
義大利和捷克哪個足球厲害 瀏覽:531
現在伊朗氣溫多少度 瀏覽:393
哪些單位有義大利語需求 瀏覽:487
印尼的貓為什麼沒尾巴 瀏覽:810
中國凶歷的多少 瀏覽:277
去義大利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69
娶個印度女人怎麼樣 瀏覽:18
中國著名戶外品牌有哪些 瀏覽:476
英國表演專業藝術留學需要多少錢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