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歷史上納粹德國要幫助中國
希特勒對中國有好感
由於希特勒在少年時生計潦倒,一個旅居奧地利的「張」姓中國家庭搶救了他,一次性給了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計費,還常常請他到家裡吃飯做客,以是希特勒對於中國人有著稀奇的好感,以為這些來自「迢遙東方的巨大文明古國」的人都是善良無私的。這也使得希特勒後來對於中國也情有獨鍾。在第二次天下大戰尚未完全爆發時,希特勒曾幻想和中國共同統治歐亞大陸,此中整個東亞、東南亞和器材伯利亞區域由中國控制。後來隨著戰役的連續,日本作為德國的盟友,對德國幾次不顧自己的要求而想國民黨軍隊提供武器設備而提出抗議,並派使者想希特勒重申了兩國確立同盟伊始時所許下的「共同的目的」,希特勒才斷絕了與中國的來往。
中國和德國的合作由來已久,這此中牽連到希特勒的一個性格和兩個妄想。
希特勒在年少時曾經生計困苦而收到過中國人的幫助,這是毋庸置疑的,然則在他自己的自傳性作品《我的奮斗》中曾披露過自己異常怨恨日本人,緣故起因竟是由於兩個日本少年弄壞了他的車(我個人以為是小孩子騎的三輪車之類,畢竟有些讓人感覺難以想像),這讓他從小以為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天性是天使和妖怪的差別。這也是希特勒歧視日本人的緣故起因,他曾沖著自己的黨衛軍司令大喊著「真不該信託這些該死的日本人」。後來為了不影響和盟國的關系,特意將日譯本和中譯本中這一段刪去了。而兩個妄想,則指的是歐亞妄想和日耳曼民族復興妄想。
『貳』 問一個菜鳥問題,二戰開打前德國為什麼要援助中國
與其說當時的納粹德國是援助中國,不如說是合作,跟二戰也沒關系。當時中德兩國,是互相需要,中國需要德國的先進武器設備和軍事顧問,德國需要中國市場和礦產。根據顧惟均日記,當時德國人,包括希特勒,普遍都是很種族主義,很蔑視黃種人。後來同樣給美英法等國排斥,政治孤立,德日建交,成為軸心國集團。對德國來說,日本比中國重要。後來日本侵華,為了避免破壞德日關系,希特勒下令,撤走所有軍事顧問和使館人員,僅有某些德國人因同情中國,以個人身份留下來,堅持幫助中國抗戰。不需要對納粹德國感恩,更不要崇拜希特勒,值得感恩的是那些留下來幫助中國的德國人。
『叄』 二戰之前的德國,面對破敗不堪的中國,德國為何要伸出援手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受到一戰戰敗的影響,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在歐洲的地位非常低,歐洲國家普遍都用敵視的眼光來看德國。當時的德國為了緩解經濟危機,獲得足夠的經濟訂單,將目光放到了亞洲的中國。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中國一直都處於軍閥割據的局勢下,由於歐洲列強通過一系列的條約禁止向中國出售武器,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一直都比較落後。
德國在二戰前幫助我國發展軍事實力,其本質目的是為了從我國賺錢,當然德國對我國提供的軍事援助,也在我國抗戰前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淞滬會戰時期,我國憑借著精銳的德械師抵抗日軍三個多月,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只能說二戰前德國對我國的軍事援助是各取所需,我國依靠著的德國的援助得到了發展軍事實力的機會,德國得到了足夠的金錢,雙方都在援助中得到了好處。
『肆』 二戰前中國被欺辱,歐美國家都想撈好處,為何德國卻幫中國強軍呢
有人說,這是德國人對咱中國有好感!哎!你快拉倒吧!好感?國家和國家之間,用好感來說事,這是嫌命長啊,往死了作呢?
您要知道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這里邊就有德軍,而且領頭的就是德國人,更加要命的是,當時的德皇威廉二世曾經給他的部隊下過命令,不要同情中國人,不接受戰俘,他們要幹嘛?要讓一千年之後,中國人都不敢窺視他們。
所以德國幫助咱強軍,那也是有利益在里邊的。
當時國民政府和蘇聯決裂,還是需要軍事援助的,畢竟那會大華夏底子薄,什麼軍工不軍工的,連個好好的工廠都少。
而這個時間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德國輸了個稀里嘩啦,那個發動一戰的威廉二世,也被指認為戰犯,這要不是荷蘭女王死保,早被投入到監獄里吃起了牢飯。
而整個德國也沒啥好果子吃,一個《凡爾賽條約》,德國人只能擁有十萬軍隊,其他的這都的解甲歸田,修理地球去。
這么一規定,德國這幫子軍人可就慘了,畢竟他們除了打戰啥也不會,要技術沒技術,要知識沒知識的,咋整?
『伍』 二戰德國為什麼幫中國
德國在二戰中幫助中國的原因:
中國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人口數量眾多。也就是說如果當時的中國有足夠先進的武器裝備,那絕對有潛力成為一個超級大國,而德國也恰恰是看中了這一點。如果一旦德國成功的將我們給拉攏過去,那麼他們就可以提供一些強大的武器。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表面上淺層次的原因,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
當時中國的地理位置,北面挨著蘇聯,拿下還有英國殖民地,如果能將這個地方給拿下的話,那麼在作戰上就會有了更大的優勢,可以對他的死對頭蘇聯進行兩面夾擊的攻勢。
(5)德國為什麼對中國援助擴展閱讀:
二戰前的中德關系:
1911至1941年間,中華民國和德國之間的合作在20世紀中前期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中德合作使兩國結成聯盟,密切的合作關系使中國的工業建設和軍備迅速現代化,這在中國抗日戰爭之前尤甚。
此時期的中華民國一直在民國軍閥割據與列強環繞的環境下艱難地生存著。1928年,中國國民黨完成北伐,雖在名義上統一了軍閥動盪之中的中國,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對外擴張,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卻在該國政壇抬頭。
有鑒於此,中華民國迫切需要實現軍備和國防工業現代化以獲得自衛生存的能力,而德國方面則需要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這種關系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間,將中德兩國緊緊地維系在一起。
雖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納粹當政開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而結束,只持續了不到4年時間;而且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改革也到1936年才開始,但中德合作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同樣,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國抵禦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陸』 從晚清到二戰前夕,德國為何一直對華援助合作
題主為什麼會覺得德國一直對華援助合作?我覺得正常的貿易不能算援助,而且無論是晚清還是民國,都被德國坑過。早在晚清時代,晚清就從德國訂購軍艦、槍支、大炮等武器。不過這都是正常的軍火貿易而已,並非援助。當然,德國的軍艦報價比英國便宜些,不過這也主要是因為德國當時軍艦設計、建造都遠不如英國,急需打開市場,並非為了給清政府提供援助。
以德國提供的150毫米榴彈炮為例,34年中國購買的24門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德國報價154629.45元一門,摺合45461.05美元,是比德軍自己采購價格貴了3倍。還有從德國購買的軍車,給中國的報價直接翻倍。至於德國人把出口到中國的裝甲車上原配的MG34給拆了,換成MG13這種小花招就不要去說他了。所以德國和中國當時最多算軍火貿易,不能算援助。
『柒』 解密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要幫助中國
抗戰時期,德國是為了換取繼續的戰略資源所以賣給中國軍火、派出軍事顧問,這些所謂的「援助」中國可是一分錢沒少拿。後期德國考慮到發動戰爭,果斷和日本結盟。包括後期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中國也是一分錢也沒少處,後來蘇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也與日本果斷的簽署了和平條約。不同的是,中國從德國買來的裝備還算先進,從蘇聯買來的幾乎是一戰的剩餘物資。
不要把德國鬼子想的那麼高尚,本身就是國家之間的利益交換。
『捌』 從清末到民初為何德國一直援助中國
個“援助”應該打個引號。首先必須明確,咱們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沒占人家半毛錢的便宜。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什麼“歷史傳統友誼”、“兩國文化歷史的深厚感情”等等,幾乎都是裝樣子的說辭,可不能真信。相距甚遠的中德兩國,在20世紀初的密切往來與合作,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所謂的“感情因素”。
此外,由於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失去了在中國的租界和殖民地。這讓中德合作沒有歷史包袱,較為輕松。
還是如我文章開頭所說,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感情因素。
此時,德國有求於中國的是稀有戰略金屬——鎢礦砂,它們都是製造鎢合金鋼的關鍵材料,是生產槍炮的必需品。此外還有中國的豬鬃和桐油德國也有大量需求。
對,就是豬鬃,這個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大家想想,機械化戰爭時期的作戰平台和作戰武器,哪一個可以不上漆,直接就開出來用的;此外還有清理大口徑火炮炮管內的火葯殘渣的重要用途。通過合作,中國拿到了德國軍事、工業、科技的“援助”。
其實“援助”這個詞用的不妥,這些技術、軍火都是用高於國際市場價的價格,或者是以貨易貨方式購買的,軍事顧問也是八抬大轎高薪聘請的。咱們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怎麼就老被一廂情願的描述成“援助”?
而且,據當時史料記載,德國出口中國的工業品,尤其是軍工類,往往是二等品,甚至質檢淘汰掉的“殘次品”,為此,國民政府代表還多次跟德國有關部門進行了交涉。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德國與日本開始勾搭,為了表示對日本“大東亞共榮”計劃的支持,德國開始逐漸疏遠了中國,在日本的壓力下,一度在收到貨款後,拒絕交貨。到了1938年,德國顧問團就已經基本全部撤回德國。蔣介石的軍事顧問——法肯豪森回國後拒絕接受任何工作,在蓋世太保的監視威脅下,還堅持宣傳中國抗戰,直到德國下令預備役軍人全部恢復現役,才重加入了德軍。
法肯豪森才是咱們中國真正的朋友,可惜現在網有們總認為狂熱的種族主義者——希特勒是中國抗日的大恩人........
客觀地看,國軍的德械師規模很有限,而且主力基本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殆盡.....在漫長的抗戰中,發揮的作用不是特別大,遠不及美國的支援。
總的來講,二戰前後,德國的外交思想是非常務實的:和日本結盟是謀求牽制蘇聯;而援助中國就是為了換取戰爭資源....於是中德成了貿易兼軍事合作夥伴,其他的就別想太多了。
還是如文章開頭所言,國與國之間搞關系,就是利益的交換,國際社會上還真沒出現過,有哪個國家無目的去支援別國。
『玖』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要援助中國
二戰時,德國沒有援助過中國.
二戰爆發前,中德有過軍事互助協定,中國出錢購買過德國裝備,收入歸德國兵工廠.
中國還出錢,聘請過德國軍事專家,收入,歸德國國防部.
二戰爆發後,由於日本的數次抗議,中德合作終止,德國再沒有出售軍備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