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園林有哪些種類典型代表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分類法。
(一)按佔有者身份分
1,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建築體型高大。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2,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賈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國、滄浪亭、網獅園,上海的豫園等。
(二)按園林所處地理位置分
1,北方類型
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所以范圍較大;又因大多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象條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由於風格粗擴,所以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北京為代表。
2,江南類型
南方人口較密集,所以園林地域范圍小;又因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所以園林景緻較細膩精美。因上述條件,其特點為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積小,略感局促。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3,嶺南類型
因為其地處亞熱帶,終年常綠,又多河川,所以造園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物都較高而寬敞。現存嶺南類型園林,有著名的廣東順德的清暉園、東榮的可園、番禹的余前山房等。
⑵ 中國古代的十大園林是哪些
第一名頤和園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境內,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屬於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今名。
第二名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的一座,也是最著名的。佔地5公頃,內有遠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州六鴛鴦館 、留聽閣 。 拙政園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拙政園造景山水並重,水面佔全園的五分之三,總體布局也以水池為中心,各類建築皆臨水而立,亭樹樓閣倒映水中,相互映襯。 拙政園分東、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
第三名網師園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南十全街,佔地僅0.54公頃,始建於南宋,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至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造園,因面臨王四巷(即今闊街頭巷),便取諧音而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
第四名寄暢園
寄暢園位於惠山橫街,毗鄰錫山和惠山寺,面積15畝。明正德中1506—1520年,秦*以惠山寺僧舍改作別業,萬曆時,園再傳至秦耀,理荒雜草,變造陵谷,列十二景,借王羲之詩意,改名寄暢園。明末清初,園曾分割。清順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孫將其合並,並加改築,延請造園名家張欽掇山理水,疏泉立石,園景益勝。
第五名個園
個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嘉慶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於明代壽芝園舊址重建。園主「性愛竹」,清袁枚有「月映竹成千個字」之句,故名。個園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其最負盛名者乃四季假山:春山筍石參差,修篁弄影;夏山中空外奇,濘潭清冽;秋山黃石丹楓,峻峭依雲;冬山宣石似積雪未消。
第六名豫園
豫園位於上海市南市區,佔地2萬多平方米,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從1559年至1577年建造完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因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為孝敬父母而造,取意於「愉悅雙親,頤養天年」,故起名為「豫園」。1
第七名綺園
綺園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武原鎮花園弄。綺園原為「馮氏花園」,為江南典型私家園林風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園主馮纘齋於此建宅三進,次年馮纘齋綜合其岳父黃燮清經營的明代故園拙宜園、硯園兩廢園之精華,在自己住宅「馮三樂堂」後闢地修建園林,建成了現在的綺園。成為浙江園林中的一顆名珠。
第八名清暉園
清暉園,位於順德市大良鎮清暉路,與佛山樑園、番禺余蔭山房、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園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清乾隆年間,為進士龍應時購得。其後,經龍氏數代精心營建,至民國初年,格局始臻定型。
第九名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位於保定市中心,是一座以環水築榭為顯著特點,兼有中國南北園林之美的古典園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水面積7900多平方米,盛夏時節荷花滿塘,故名蓮花池。 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園林內主要有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和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亭、觀瀾亭等建築。
第十名圓明園
歷史上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5200餘畝(350公頃),有著名景群上百處。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雍正)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後,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規模建設。到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鼎盛,是圓明園建設的高潮,以傾國之力,空前的規模擴建圓明園。
⑶ 中國古代四大名園是哪些
中國的四大名園指的是江蘇省蘇州市的拙政園,北京市海淀區的頤和園,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莊,江蘇省蘇州市的留園,這些中國古典園林被公認為是中國最優秀的園林建築。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作品,始建於明正德四年,是蘇州現存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面積約為5.2公頃。拙政園有很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而中花園是全部園林的精華所在,西花園的建築風格最為精美,在1961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對於前幾個園林不同的是,留園是私家的園林,佔地面積有20000萬平方米,建築風格是清代的風格。全園大致分為中、東、西、北四部分,中部為原留園所在。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
這四座園林在上世紀90年代就一定陸續的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四座園林也都被當地政府開發為了著名的旅遊項目,發展旅遊資源的同時當然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園林。
⑷ 中國古典園林有哪些
一、拙政園
⑸ 盤點:不算四大古典園林,中國都有哪些名氣大的園林
1.古蓮花池位於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區中心,始建於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園,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原為金末元初著名軍事將領張柔的居所。
2.清暉園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古代園林建築。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清暉路,地處市中心,故址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現存建築主要建於清嘉慶年間。園內處處體現主人移山水之中,盡賞曲徑荷風之構想,得靈感於南朝名詩人謝靈運的名句:「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因而取名「清暉」。園林經龍氏數代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景燦、龍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清暉園與佛山樑園、番禺余蔭山房(或稱余蔭園)、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也是嶺南庭園的代表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1月,鄧小平同志到清暉園參觀。
3.何園,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面積1.4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
4.靜思園位於江蘇蘇州吳江區近郊,是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江南地區古典園林風格建築。始建於1993年,佔地一百多畝。園中建築小巧別致,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景點。靜思園中最不可錯過的便是石頭,園中匯集各種精品名石。
⑹ 中國古代園林有哪幾種類型
寺廟園林
皇家園林
私家園林
陵寢園林
按地域分:北方園林
江南園林
嶺南園林
⑺ 中國古代著名的園林有哪些
1、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 古人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統治階級看來,國家的山河都是屬於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 建築體型高大。 現存為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北京的北海公園,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
屬於皇帝個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稱為苑、苑囿、宮苑、御苑、御園等。
2、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王公官吏、富商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表現其淡雅素凈的色彩。現存的私家園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蘇州的拙政園、留園,揚州的小盤谷,個園、何園,上海的豫園等。
⑻ 中國古代四大園林
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留園。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古代園林,包括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
避暑山莊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園林,佔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宮牆周長約20華里,比北京頤和園大了近一倍。
拙政園名冠江南,勝甲東吳,是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蘇州園林中的經典作品。
留園的建築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間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莫及。留園內的冠雲峰乃太湖石中絕品,其集太湖石」瘦、皺、漏、透、丑」五大特點於一身,也是園林中四大奇石之一
⑼ 中國古代園林的特色有哪些
中國古代園林的特色
(一)造園藝術,「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在造園藝術上包含兩層內容。一是總體布局、組合要合乎自 然。山與水的關系以及假山中峰、澗、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組合,要符合自然界 山水生成的客觀規律。二是每個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組合要合乎自然規律。如假 山峰巒是由許多小的石料拼疊合成,疊砌時要仿天然岩石的紋脈,盡量減少人工 拼疊的痕跡。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狀。花木布置應是疏密相間,形態天 然。喬灌木也錯雜相間,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間,融於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其中主要是用建築來圍蔽和分隔空間。 分隔空間力求從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的局限性,使之融於自然,表現自然。 為此,必須處理好形與神、景與情、意與境、虛與實、動靜、因與借、真與假、有 限與無限、有法與無法等種種關系。如此,則把園內空間與自然空間融合和擴展開來。比如漏窗的運用,使空間流通、視覺流暢,因而隔而不絕,在空間上起互相滲 透的作用。在漏窗內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 美學價值;透過漏窗,竹樹迷離搖曳,亭台樓時隱時現,遠空藍天白雲飛游,造成 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三)園林建築,順應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樓、台、閣、館、齋、舫、 牆等建築。人工的山,石紋、石洞、石階、石峰等都顯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 岸邊曲折自如,水中波紋層層遞進,也都顯示自然的風光。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 與天空、地下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 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四)樹木花卉,表現自然
與西方系統園林不同,中國古代園林對樹木花卉的處理與安設,講究表現自 然。松柏高聳入雲,柳枝啊娜垂岸,桃花數彈-28212里盛開 乃至於樹枝彎曲自如, 花朵迎面撲香其形與神,其意與境都十分重在表現自然 師法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 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獨立於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生命力的 根本原因。
⑽ 中國古代園林主要有哪三大類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從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分類。
(一)、按佔有者身份分類
1、皇家園林 是專供帝王休息享樂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宏大,真山真水較多,園中建築色彩富麗堂皇、體型高大。現存的著名皇家園林有:北京頤和園、北京北海公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2、私家園林 是供皇家的宗師外戚、王公官僚、富商等休閑的園林。其特點是規模相對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築小巧玲瓏。現存著名的有北京恭王府,蘇州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網師園,上海豫園等。
(二)、按所在地域分
1、北方園林 因地域寬廣,所以佔地范圍較大;又因大多為古都所在,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候條件所局限,河川湖邊、原石和常綠樹木較少。由於風格粗獷,所以秀美顯得不足。北方園林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古代洛陽為代表,也應了古詩'天下名園重洛陽'。
2、江南園林 其特點為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但因面積小,故略感局促。南方園林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
3、嶺南園林 其明顯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較高而寬敞。再則由於處於南方海濱,近代以來建築受西方影響。現存嶺南園林著名的有廣東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的余蔭山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