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中國擁有多少資產,才屬於中產階級
按照定義,他們是一個群體,大多數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
乍一看,城市裡白領似乎都可以自稱中產階級。當然,我們不能只看「模糊概念」,得畫一條線,一條中產階級的線。
當然,其實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對於中產的評判標准。你至少應該有套稍微像樣的房子,就是那種在中外環、帶電梯的次新板樓,目前差不多得600-800萬。這里所提到的房產,必須是沒有貸款的,或者貸款未還部分佔到總房價的不到3成(意味著每月還款額差不多是在1萬左右,不至於影響家庭日常生活)。同時再加一輛B級車,差不多30-50萬。
❷ 中國2020中產階級標準是什麼
家庭年收入8萬到30萬元人民幣之間的群體。
《經濟學人》雜志指出:中國的中產階層有2.25億人,他們是目前全球最焦慮的人。該文對中國中產階層的定義是:「家庭年收入在1.15萬到4.3萬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萬到30萬元人民幣之間的群體。」國際上通行的對「中產階層」的定義,指其收入和財產處於社會平均水平及其附近區間或收入、財產中位數及其附近區間的人員的集合。
我國中產階層比例僅占總人口的18%,當下首要問題,是要擴大中產階層的比例。而擴大中產階層比例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建設的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取得好的效果,確立目標至關重要。
到2020年使中等收入勞動者總數增加到2.7億,佔比提高到30%以上;加上其贍養人口,中等收入群體增加到近4億,占屆時全國人口總數的28%以上。到本世紀中葉,可設定目標為: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發展成為中產階層,其總數提高到9.6億人以上,占屆時全國人口總數的70%左右。
社會學家C.賴特·米爾斯於1951年出版了《美國中產階級》一書詳細地闡述了何為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人士通常擁有舒適的生活水準,重要的經濟安全感,相當的工作自主權,能夠依靠自己的專長,來維持高質量的生活水平,中產階級的成員屬於彼此重疊的不同群體。
日本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曾對中產階級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房貸是否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二,你是否不敢結婚,或不打算生兒育女?
第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是否讓你憂心忡忡?
大前研一認為,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有任何一個為「是」,你就不算中產階級。
依據我國國情,中產階級不僅具備豐富穩定的收入,且應當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家庭資產,以及優良的教育背景、生活品質等,對比一下看看,你是否步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中等以上年收入
福布斯認為中國中產家庭年收入應該在1萬至6萬美元之間,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制定的標准稱中產階級是指那些年收入在1.35萬~5.39萬美元之間的人。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份調查結論顯示,6萬元-50萬元是界定我國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計算)的標准。
根據國民GDP人均5萬元的年收入,綜合國情看來,年收入在10萬到50萬之間的群體基本屬於我國中產階級。
之所以區間范圍這么大,是因為各地區生活成本不同,比如你在北京,10萬顯然夠不上中產,根據城市的極差有5-10萬的遞減空間。
當然,這份收入還應當保證穩定可控可預期,且未來增長能跑贏通脹。
擁有流動資產和不動產
即使收入高一點,沒房沒車也依然無法躋身中產。
根據自認是中產階級的被調查者問卷顯示: 流動資產達到人民幣150萬元、在一線或省會城市至少擁有一套住宅及一輛一線品牌的汽車,且無貸款負擔,或貸款無壓力。
這套「標配」顯示,中產階級應當已經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即一旦發生失業、疾病等意外,貸款的壓力不會輕易使其跌落階層。
不僅如此,這些資產還應在財富總額中保持適當的比例,房產上的財富不能超過整個家庭財富的30%,畢竟,暴發戶和拆遷戶並不屬於這一階層。
良好的教育、較高的地位
界定中產階級,除了擁有穩定的收入和一定的財富外,還應當受過良好的教育,並具備較高的社會地位。 比如,網紅不會是中產,暴發戶和拆遷戶也不會是中產。
中產階級應當具備一流高校學歷,或有海外留學、EMBA(高級經理工商管理碩士)等經歷。
中產階級一般從事行業: 處長以上公務員、大學教授、高級白領、知名律師、高級工程師、國企高管等。
優良的生活品質
中產階級遠不止於物質財富,還要有不失格調生活品質。中產階級有道德、有禮儀、有素養,住處不奢華但選址選材用心考究,吃食不講排場但注重食品安全與養生,穿衣不考慮大牌但注重得體舒適。除了對物質的追求,中產階級將富足的精神生活視為靈魂必須品,業餘生活中,歌舞話劇、音樂會是不可或缺的內容,真正熱愛閱讀而非附庸風雅。
中產階級雖不屬於絕對的高收入,但基本能夠實現財務自由,這是多數人追求但遠遠達不到的目標。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提高個人修養、增強業務技能和理財能力,時刻保持謙卑和學習的心態,即便未能躋身中產階層,也一樣擁有無憾的人生。
❸ 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標準是多少
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
中國中產劃分:
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中國中產階層的財富在房產上的配置比例過重,高達79.5%,而金融資產佔比過低,僅有10.8%。
海瑟表示:「現在亞洲(日本除外)有大約2.2億人口屬於富裕中產,其中超過一半住在中國。這意味著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產說中文。這是中國迅速崛起的見證,並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深遠影響。
各個國際中產階級現狀:
一、英國
1、世家中產,財富僅次於精英階層,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本均相當雄厚。
2、新型富有工作者,多白手起家,社會、文化上活躍的新階層,擁有中等收入和經濟資本水平。
3、技術型中產,這一階層社交層面有限,對文化生活追求也有限,最典型的英國的中產,擁有一套價值近28萬英鎊,有三個卧室的獨棟房子,有一到兩輛汽車——通常是日產或者英國本土品牌,家裡有約26000英鎊的存款或投資品。
二、日本
1、日本中產階層的年收入,在300萬—600萬日元之間(約合19萬—38萬人民幣)。根據這個數據:中產階層占總人口的48.1%,但依舊有80%的日本人認定自己是中產。
2、大多數日本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感到「底氣十足」,只是他們的花錢方式都發生了變化,更多節省了「娛樂費」和「吃喝穿戴費」。日本社會原本更像一個蘋果,基本上大家都是中產階層,沒有太大的區別。
❹ 在現在的中國,有存款多少錢才算是中產階層
關於中產階層的定義,沒有一個確定性的標准,按照國家統計局在2019年的表述,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達到10~50萬,有車有房,除基本生活外,具有旅遊等非必要消費能力,就可以認定為中產階層。和家庭存款沒有必然聯系,有穩定收入,能夠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外,還有可選消費能力。
無論是國家統計局的標准還是胡潤研究院的標准,關注的角度基本一致,都包含家庭年收入,滿足基本生活開支之後,還有更高的消費能力與投資能力。簡單地說,家庭可支配收入,在滿足基本生活消費需求之外,還有剩餘的錢去更高消費、投資。有無存款並不涉及到中產階層的劃分,有的中產家庭沒有多少存款很正常,但有別的投資資產,有消費能力。對於有1000萬存款,但沒有其它收入來源的家庭,在四五線城市可以達到中產標准,但在一二線城市,可能就達不到,很快坐吃山空。
❺ 在現在的我國,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
如果是按照世界銀行和胡潤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年收入12萬至50萬元(月薪1萬至4.1萬)以內都算是中產階層,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算是高收入階層,而年收入達到600萬至一個億以上則屬於是富人或者富豪。顯然如果是按照胡潤的這個標准,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可以說相當稀少,也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綜上所述,很多人對於中產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我認為只要能做到衣食無憂、有房有車、養老不愁這三點就能算是一個標準的中產階層,而要做到這三點我感覺月薪至少要1萬起。
❻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
中產階級這個概念最近幾年非常火,從各種渠道來看,很多人都說目前我國中產階級的人口數量都達到好幾個億,而且未來的增速非常快。
比如2002年,有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當年的中產階層人口數量達到了8000萬,但是截止目前中國中產階級人口的數量已經達到數億人。比如美國《聖荷塞信使新聞》網站就曾經發表文章稱,目前中國的中產階級已經超過4億人。而市場信息公司歐瑞信息咨詢更大膽預測,到了2020年中國的中產階級人口數量將達到7億人。
因此按照中產階級的定義,我認為一個人真正的要達到中產階級的標准相對來說門檻還是比較高的,對於中國居民來說,我認為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才符合增長階級的標准。
第一、主要通過工資以及薪金獲取收入來源,一線城市月薪至少達到1萬以上,二線城市至少達到8000以上,三線城市至少達到6000以上,四線及以下城市至少達到5000以上。
第二、名下有80平米以上的房產,可以有房貸。
第三、名下有15萬以上的車,可以有貸款。
第四、除了日常的生活必需品消費之外,還有一些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比如文化,娛樂,旅遊等等。
參考以上4點標准,我認為目前我國真正的中產階級最多有3億左右,當然未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提升,我國的中產階級規模會不斷擴大,未來5~10年,我國中產階級有可能會達到5-8億人。
❼ 什麼樣的標准才能被列入中國的中產階級
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中國的中產階級到底是什麼標准?目前的自己是否已經達到了?今天微評君就帶來了一組調查數據,讓大家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
CHFS調查數據測算(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國中產階級數量已經達2.04億人,中國中產階級掌握的財富總量為28.3萬億,超過美日,躍居世界首位。那麼目前中國的中產階級標準是什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或家庭才算中產?就請大家看一看,下面的這組標准吧。
1.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較高的社會地位
有一流高校畢業、海外留學、EMBA等教育背景,或者成為某上市公司的高管、中小型公司的老闆、某領域的權威專業人士等金光閃閃的經歷。
2.月收入4.5萬,年收入在50萬以上
個人收入的多少,是定義你是否是中產階級的最重要標准。據調查數據顯示,月收入超過4.5萬的人才會自稱為中產階級。
3.除了穩定的收入,還要有百萬級的資產
調查顯示,自認是成功的中產階級的人除了每月的固定收入外,還應該有百萬級的流動資產。如果你目前還不具備,那就只是一個偽中產階級。
4.除了票子,還要有房子和車子
有了穩定且足夠的收入來源外,還應該有全款購置的別墅、名牌轎車。
5.每年定期出鏡旅遊
定期去歐美等發達國家旅遊,也是中產階級們所特有的生活規律。
6.追求健康,注重運動
越有錢的人也就越注重自己的健康,每人一張VIP健身卡自然是不能少的。當然還要會幾種高逼格的運動項目,例如:騎馬、潛水、登山、滑雪等。
7.擁有良好的穿衣品味
穿的衣服不一定就是動輒好幾萬的名牌套裝。但是一定要體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格來,讓人覺得你是一個有品位的人。
8.不失格調的生活品質
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前面幾點說的是衣、住、行,中產階級在吃上,自然也是另有講究。只是簡單的口福之感已經無法滿足,平常還要品嘗一下昂貴的紅酒和咖啡等。
9.重視精神上的追求
只是物質上的享用,並不是中產階級們所追求的,還要有更高標的准精神上的享受。收藏幾幅名畫、欣賞一下音樂會等。
目前的你要是以上九點全都符合,恭喜你!你已經成功進入了中產階級。此時的微評君只想說一句:我們能否做個朋友?
❽ 2021中國中產家庭標準是什麼
2021中產階級標准一千萬。
中產家庭,或中等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家庭,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
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家庭;中產家庭也稱中產、中產階級或中產階層。
社會地位
中產成員,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
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中產階層(或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的前提條件。
中二代,是世界各發達國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中一代,大多為自身的發展而錯過了創新年齡;富二代,大多隻圖享受而缺乏進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