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星照耀中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2. 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這個兵革指歷史上什麼事件
這個兵變自然是指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西安事變了。當時他們兩個為了促蔣抗日,在西安對蔣先生發動了兵諫。後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也最終促成了全民抗戰。
3. 《紅星照耀中國》主要內容(兩百字以內)
《紅星照耀中國》主要內容: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全書共12篇,主要內容包括:
1、關於紅軍長征的介紹;
2、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主要領導人的采訪;
3、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政策,紅軍的軍事策略;
4、作者的整個采訪經歷和感受等。
以下目錄來自本書1979年北京三聯書店版:
中文重譯本序(胡愈之)
一九三八年中譯本作者序(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1979年三聯書店版
《紅星照耀中國》1979年三聯書店版
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
一.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
二.去西安的慢車
三.漢代青銅
四.通過紅色大門
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二.造反者
三.賀龍二三事
四.紅軍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一.蘇維埃掌權人物
二.共產黨的基本政策
三.論抗日戰爭
四.懸賞二百萬元的首級
五.紅軍劇社
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一.童年
二.在長沙的日子
三.革命的前奏
四.國民革命時期
五.蘇維埃運動
六.紅軍的成長
第五篇長征
一.第五次圍剿
二.舉國大遷移
三.大渡河英雄
四.過大草地
第六篇紅星在西北
一.陝西蘇區:開創時期
二.死亡和捐稅
三.蘇維埃社會
四.貨幣解剖
五.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去前線的路上
一.同紅色農民談話
二.蘇區工業
三.「他們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
一.「真正的」紅軍
二.彭德懷印象
三.為什麼當紅軍
四.游擊戰術
五.紅軍戰士的生活
六.政治課
第九篇同紅軍在一起(續)
一.紅色窯工徐海東
二.中國的階級戰爭
三.四大馬
四.穆斯林和馬克思主義者
第十篇戰爭與和平
一.再談馬
二.「紅小鬼」
三.實踐中的統一戰線
四.關於朱德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一.路上的邂逅
二.保安的生活
三.俄國的影響
四.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國際
五.那個外國智囊
六.別了,紅色中國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一.兵變前奏
二.總司令被逮
三.蔣、張和共產黨
四.「針鋒相對」
五.《友誼地久天長》?
六.紅色的天際
附一:《西行漫記》新譯本譯後綴語
附二:斯諾在西北蘇區的攝影采訪活動
附三:斯諾的客廳和一二·九學生運動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從位於中國版圖中南部的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一項現代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壯舉——長征。這一歷時長達兩年多的征途接近尾聲時,迎來了一名外國記者。
這名當時30歲出頭的記者,後來回到北平,寫下了游歷「紅色中國」的所見所聞所訪,轟動西方,也轟動了全民族抗戰一觸即發的中國。這名傳奇的旅行者名叫埃德加·斯諾,美國堪薩斯城人,他用英文寫下的新聞報道匯集成《紅星照耀中國》。
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文字,70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暢銷不衰。
2014年是長征80周年,在中國各地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之際,人們只需打開電子書,用手指輕點,花不多的錢就可以下載《紅星照耀中國》或者是它的中譯本《西行漫記》。
中國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孫華說,其實已經無法統計「紅星」在全球的出版發行總數了,僅中譯本就有10多個版本。
但即使如此,在世界各地出版的「紅星」都很難與在中國上海淮海中路1843號內珍藏的那一本媲美。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
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3)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志著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進入一個新時代。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參考資料:
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創作紀實作品)_網路
4. 《紅星照耀中國》革命的前奏主要內容是什麼
回答:
紅星照耀中國
經過雨打風吹
才換來彩虹的光輝
流過辛酸的淚
才懂得笑容的珍貴
從江南到塞北
看不盡山河的嫵媚
從遠古到未來
傳承著華夏的血脈
手相連 心依偎
知己在天涯與海內
少年強 夢壯美
駐守著和諧的社會
日月點燃燭火 紅星照耀中國
山川鑄成豐碑 銘刻英雄傳說
歌聲化成雲朵 紅星照耀中國
祥和普照你我 愛永遠在心窩
延伸:
《紅星照耀中國》是劉媛媛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崔恕作詞作曲。
5. 紅星照耀中國,人生五十始,主要內容概括
徐特立原來是一個極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歲那一年,他投身到共產黨中來。毛澤東是他在長沙的學生。他的學生中還有許多青年後來成了共產黨。
徐特立本人在毛澤東能分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前很早就參與了政治。他身上仍留著帝制時代與封建政治作斗爭的標志。他到一九二七年才成了共產黨員,資產階級社會的判逆。
在國民革命期間,徐特立在國民黨省黨部很活躍,但是他同情共產黨。他向學生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清洗」期間,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銷聲匿跡。
後來黨把他派去俄國,他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回國後,他闖破封鎖,到了江西,不久就在翟秋白下面但任副教育人民委員,翟秋白遭難後,執行委員會任命徐特立繼任。從此以後,他就以教書先生老徐著稱。
一天,我們正在談話的時候,他開始幽默地一一列舉他的一些困難。「同我們所估計的幾乎一樣,」他說,「在西北,在我們到達以前,除了少數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幾乎沒有人識字。文盲幾乎達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
在文化上,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個角落。你知道嗎,陝北和甘肅的人竟相信水對他們是有害的!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兩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時候,一次在結婚的時候。他們不願洗腳,洗手,洗臉,不願剪指甲,剃頭發。這里留辮子的人比中國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在學校教育方面,共產黨自稱已經辦了約二百所小學,為小學教師辦了一所師范,還辦了一所農業學校、一所紡織學校、一所五個年級的工會學校、一所有四百學員的黨校。所有技術學校的課程為期都只有六個月。
重點當然放在軍事教育上面,兩年來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盡管這個遭到四麵包圍的小國有種種困難。有紅軍大學、騎兵學校、步兵學校,上文已提到。還有一所無線電學校、一所醫科學校,後者實際上只訓練護士。有一所工程學校,學員所受的實際上是當學徒工的基本訓練。
象整個蘇維埃組織一樣,一切都是十分臨時性的,主要是當作一種加強紅軍後方的活動,為紅軍供應幹部。許多教員連中學畢業生都不是,令人感到有趣的是,他們把什麼知識都共同分享。這些學校是地地道道共產主義的,不僅在意識形態方面是如此,而且在利用他們所能搜刮的技術知識,「提高文化水平」方面也是如此。
(5)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
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6. 《紅星照耀中國》每一章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節主要內容:
第一章 探尋紅色中國 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 去紅都的道路 講述在進入紅區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經歷,並講述了國民黨通過「民團」這一組織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介紹了許多年輕的紅軍戰士們因為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而參加紅軍、熱愛紅軍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給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質朴純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過人,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談到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紅軍大學開展的各項課程以及紅軍劇社開展的宣傳工作。
第四章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本章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思想變改以及成長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
第五章 長征 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跡。
第六章 紅星在西北 講述了劉志丹開創西北蘇區的歷程,西北大災荒和苛捐雜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蘇維埃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貨幣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線的路上 講述了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對蘇區工業的繁榮以及蘇區工人身上具有的樂觀活潑的社會主義工業精神
第八章 同紅軍在一起 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了解他們年輕、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促使司令員彭德懷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慘童年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健康豐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紅軍在一起(續) 共產黨軍事領導人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中國殘酷的階級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殺戮和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戰爭與和平 講述紅色中國的少年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代表著中國的希望,講述共產黨為建立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領導人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了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詳細記述了「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結果,以及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影響。並分析了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復雜社會背景、面臨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6)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影響
1、《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志著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進入一個新時代。
2、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3、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
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4、《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5、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7. 紅星照耀中國一共十二章,把每章的主要內容幫忙寫一下,謝謝
1、探尋紅色中國:斯諾登上了去西安的火車。 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西安府, 並在那拜訪了楊虎城將軍和省主席邵力子。因為情況有變,最後斯諾只能乘坐東北軍到前線的卡車前往紅區。
2、去紅都的道路:周恩來歡迎斯諾的到來,給予了斯諾自由活動的誠意,並且親自替他起草了一個旅程, 其中開列著為時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個項目。在路上,斯諾了解到與他同行的一批年輕紅軍投身革命的經歷和緣由。
3、在保安:斯諾終於見到了毛澤東, 介紹了很多他了解到的毛澤東的事跡, 包括他的傳奇、 他的妻子、他的影響力、平時的生活包括日常的伙食等等。
4、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斯諾主要記述了他采訪毛澤東的情況。 通過與毛澤東的幾個晚上的談話,他了解到 了毛澤東的生平,先是他的早年經歷:如何出生、童年時的生活、他父母親對他的教育。
5、長征第五次圍剿:斯諾通過一組統計數字(18條山脈、24條河流、12個省份、62座城市、10個地方軍閥包圍)證明了長征的偉大以及長征所取得的成績。
6、紅星在西北:斯諾記述了西北蘇維埃運動的若干舉措,這包括取消租稅、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窮人、給窮人提供貸款、合作化運動、婦女婚姻自主權、普及教育。
7、去前線的路上:斯諾記述了很多關於蘇區工業的內容,包括蘇區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如何發展工業,包括手工業、油井等等。
8、同紅軍在一起:斯諾記述了他對彭德懷將軍的印象,包括他的生平,他直截了當的作風,還有他遲睡早起、喜歡孩子、關心同志、如何閱讀共產主義的讀物。
9、同紅軍在一起(續):斯諾記述了西北馬家 (馬鴻逵、馬鴻賓、馬步芳、馬步青) 對西北政治的影響, 包括各種苛捐雜稅、徵兵政策等等。
10、戰爭與和平:敘述了朱德同志的事跡, 包括他對紅軍的傑出領導、他夫人的情況、他對部下的愛護、 天性極端溫和又十分負責任。
11、回到保安:斯諾寫了他回到保安的一些生活趣事,包括打牌、飲食等等。然後,斯諾開始記述俄羅斯(蘇聯)對紅軍的影響,共產國際對紅軍的影響。
12、又是白色世界:斯諾在本書的最後對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進行了評析,最後斯諾認為盡管中國社會革命運動可能會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終會獲得勝利,原因在於產生於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基本條件本身包含著這個運動必勝的有利因素。
(7)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1、《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2、《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3、《紅星照耀中國》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這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8. 紅星照耀中國故事情節概括
《紅星照耀中國》劇情講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青年記者斯諾通過在中國十三年間的工作、采訪及親身經歷,以獨特的視角審視1928~1941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變革、機遇和巧合的故事,而宋慶齡同志則多次幫助斯諾深入到革命的前線,了解中國共產黨長征和抗戰的真實信息。
1928年的中國,數十萬人因「共黨」、「通共」的罪名被屠殺。美國青年埃德加.斯諾旅行來到中國。為了生活,斯諾當了一名記者,被授意為當權者撰寫歌功頌德的文章。但斯諾不肯違背良知,他對中國現實的如實報道為他贏得了一些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友誼,也使他成為當權者的眼中釘,並因此歷盡磨難。
在和革命者的接觸中,斯諾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產生了采訪紅軍的念頭。終於在宋慶齡等人的幫助下,斯諾成為第一位到達蘇區、采訪革命領袖毛澤東的西方記者,並撰寫了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
1941年,由於揭露蔣介石在皖南事變中的倒行逆施,斯諾被驅逐返回美國。60年代,斯諾因麥卡錫主義被迫移居瑞士。1971年,斯諾作為中美兩國之間的信使再次來到中國,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中美建交前夕,斯諾去世。
(8)紅星照耀中國兵變前奏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埃德加·斯諾創作紀實作品)又稱《西行漫記》,全書共12篇。
章節目錄:
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
1.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
2.去西安的慢車
3.漢代青銅
4.通過紅色大門
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
1.遭白匪追逐
2.造反者
3.賀龍二三事
4.紅軍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1.蘇維埃掌權人物
2.共產黨的基本政策
3.論抗日戰爭
4.懸賞二百萬元的首級
5.紅軍劇社
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1.童年
2.在長沙的日子
3.革命的前奏
4.國民革命時期
5.蘇維埃運動
6.紅軍的成長
第五篇長征
1.第五次圍剿
2.舉國大遷移
3.大渡河英雄
4.過大草地
第六篇紅星在西北
1.陝西蘇區:開創時期
2.死亡和捐稅
3.蘇維埃社會
4.貨幣解剖
5.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去前線的路上
1.同紅色農民談話
2.蘇區工業
3.「他們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
1.「真正的」紅軍
2.彭德懷印象
3.為什麼當紅軍
4.游擊戰術
5.紅軍戰士的生活
6.政治課
第九篇同紅軍在一起(續)
1.紅色窯工徐海東
2.中國的階級戰爭
3.四大馬
4.穆斯林和馬克思主義者
第十篇戰爭與和平
1.再談馬
2.「紅小鬼」
3.實踐中的統一戰線
4.關於朱德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1.路上的邂逅
2.保安的生活
3.俄國的影響
4.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國際
5.那個外國智囊
6.別了,紅色中國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1.兵變前奏
2.總司令被逮
3.蔣、張和共產黨
4.「針鋒相對」
5.《友誼地久天長》?
6.紅色的天際
附一:《西行漫記》新譯本譯後綴語
附二:斯諾在西北蘇區的攝影采訪活動
附三:斯諾的客廳和一二·九學生運動
參考資料: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9. 紅星照耀中國每一章主要內容
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
一.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二.去西安的慢車三.漢代青銅四.通過紅色大門
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二.造反者三.賀龍二三事四.紅軍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一.蘇維埃掌權人物二.共產黨的基本政策三.論抗日戰爭四.懸賞二百萬元的首級五.紅軍劇社
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一.童年二.在長沙的日子三.革命的前奏四.國民革命時期五.蘇維埃運動六.紅軍的成長
第五篇長征
一.第五次圍剿二.舉國大遷移三.大渡河英雄四.過大草地
第六篇紅星在西北
一.陝西蘇區:開創時期二.死亡和捐稅三.蘇維埃社會四.貨幣解剖五.人生五十始!
第七篇去前線的路上
一.同紅色農民談話二.蘇區工業三.「他們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
一.「真正的」紅軍二.彭德懷印象三.為什麼當紅軍四.游擊戰術五.紅軍戰士的生活六.政治課
第九篇同紅軍在一起(續)
一.紅色窯工徐海東二.中國的階級戰爭三.四大馬四.穆斯林和馬克思主義者
第十篇戰爭與和平
一.再談馬二.「紅小鬼」三.實踐中的統一戰線四.關於朱德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一.路上的邂逅二.保安的生活三.俄國的影響四.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共產國際五.那個外國智囊六.別了,紅色中國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一.兵變前奏二.總司令被逮三.蔣、張和共產黨四.「針鋒相對」五.《友誼地久天長》?六.紅色的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