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十大奇案是哪些

中國十大奇案是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3 16:04:31

Ⅰ 中國十大懸案都有什麼呢

1南京學生碎屍案 2北京天上人間花魁案 3清華「鉈」中毒案 4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 5湖北黃岡8人遇害案 6重慶紅衣男孩案 7新疆子山二人車失蹤案

Ⅱ 中國十大恐怖案件

十宗罪是作家蜘蛛寫的一部恐怖小說,本書根據真實案例改編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為化名。每本介紹十個恐怖兇殺案,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都是曾被媒體嚴密封鎖,當局諱莫如深的奇案大案。例如,肢體雪人、雨夜幽靈、地窖囚奴、人皮草人、變態色魔……以及轟動網路駭人聽聞的刁愛青碎屍案。四個超級警察,各懷絕技,從全國警察隊伍中挑選而出,組成中國特案組,負責對全國各地發生的特大兇殺案進行偵破,案情恐怖離奇,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內幕。
《十宗罪:中國十大恐怖兇殺案》內容簡介:絕對震撼的角色安排:四個超級警察,各懷絕技,從全國警察隊伍中挑選而出,對各地發生的特大罪案進行偵破。極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強奸殺人犯、戀物癖者、異裝癖、非主流少年、碎屍兇手、賣腎的人、變態殺手、色狼、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頭的人……
第一卷 肢體雪人
第一章 特案小組
第一章 特案小組
第一章 特案小組
第一章 特案小組
第二章 九號鬼舍
第三章 兇殺模擬
第四章 雪人活了
第五章 冰雪玫瑰
第二卷 雨夜幽靈
第六章 鬼臉照片
第七章 兇殺現場
第八章 鬼影再現
第九章 埋屍之處
第十章 梔子花開
第三卷 地窖囚奴
第十一章 地下歌聲
第十二章 地鐵色狼
第十三章 巨人之觀
第十四章 惡魔巢穴
第十五章 地獄深處
第四卷 人皮草人
第十六章 桃花源記
第十七章 世外桃源
第十八章 樹上之屍
第十九章 桃之天天
第二十章 死生契闊
第五卷 變態色魔
第二十一章 女強奸犯
第二十二章 喝尿的人
第二十三章 絲襪戀足
第二十四章 囚禁調教
第二十五章 淫態百出
第六卷 精神病院
第二十六章 雙重人格
第二十七章 醫院密室
第二十八章 地下屍池
第二十九章 賣腎的人
第三十章 地獄之光
第七卷 骷髏之花
第三十一章 穿屍之竹
第三十二章 狗叼人頭
第三十三章 食人狗圈
第三十四章 暗室逃生
第三十五章 回憶之母
第八卷 屍骨奇談
第三十六章 紅裙女孩
第三十七章 人骨壇子
第三十八章 異裝癖者
第三十九章 鐵皮櫃子
第四十章 深淵之戀
第九卷 食人慘案
第四十一章 千刀碎屍
第四十二章 十年恐怖
第四十三章 幽暗小巷
第四十四章 食人惡魔
第四十五章 懸賞尋屍
第十卷 碎屍真相
第四十六章 人肉盛宴
第四十七章 情人之心
第四十八章 塵埃落定
第四十九章 拋屍路線
第五十章 兇殺筆記

Ⅲ 中國古代十大奇冤都是什麼

九死未悔者的悲歌——伍子胥案兔死狗烹 鳥盡弓藏——韓信案權力場下的浩劫——巫蠱案千古冤獄「莫須有」——岳飛案皇權爭斗的犧牲品——於謙案閹豎宵小手下的血腥——東林黨案功到雄奇即罪名——袁崇煥案小人物釀就的血光之災——庄廷鑨明史案該殺不殺 無罪獲罪——曾靜呂留良案撲朔迷離 亘古未有——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或者 這里有好多個版本,正史中有:
NO10 范雎進讒殺白起
NO9 伍子胥被殺
NO8 呂後誘殺韓信
NO7 漢景帝殺晁錯
NO6 司馬昭殺鄧艾
NO5 宋文帝殺檀道濟
NO4 楊廣殺高穎
NO3 唐庄宗之死
NO2 宋高宗殺岳飛
NO1 崇禎殺袁崇煥
版本二:
1、「浮屍案」中伍子胥之死;
2、「兔死狗烹案」中范蠡流亡;
3、「車裂案」中商鞅之死;
4、「聰明案」中韓非子被李斯所害;
5、「無兵造反案」中韓信之死;
6、「憂憤悲歌案」中李綱之死;
7、「莫須有案」中嶽飛之死;
8、「謀逆案」中於謙之死;
9、「反間計」中袁崇煥之死;
10、「百日維新案」中「戊戌六君子」之死

Ⅳ 中國古代民間十大奇案

奇案,奇在哪裡?奇就奇在他們難於一下被看到真相,難於一下被認識其本質。這些奇案往往勾連纏繞,撲朔迷離,然而這些奇案的背後也往往大有文章,隱藏著天大的秘密,如果細心剝繭抽絲,找到源頭,又往往會使人大驚乃至大悟。
奇案一洪武丁丑科場冤案

奇案二永樂帝錯斬周新案

奇案三錦衣衛烈女奇案

奇案四東廠亂斷女屍案

奇案五皇宮謀殺太子秘案

奇案六千古迷離紅丸案

奇案七康熙江南科場案

奇案八雍正麻城殺妻案

奇案九咸豐七澗橋兇殺案

奇案十嘉慶山陽兇殺案

Ⅳ 中國十大奇案

我只知道中國未破的七大人命懸案:1、刁愛青碎屍案;2、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3、高校女生「鉈」中毒案;4、白銀連環殺人案;5、紅安「12·26」八人遇害案;6、山城紅衣男孩事件;7、獨山子二人車失蹤案。其中我最關注的是刁愛青碎屍案

Ⅵ 中國十大懸案

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後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有人說出散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並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台「飛升」。而又有人胡亂猜測,說那時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導之意外身亡。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後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老子的故鄉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後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2.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墨子·親士》篇就說:「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隨鴟夷以終。」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鴟夷」,就是皮袋。在後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雲:「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這與上述記載相同。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卻如此記載:「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3.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並吞六國,統一全國後,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後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裡有服後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後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裡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後人以為是台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並詩文題記。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並認為他是顓頊之後徐駒王29世孫。台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跡,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七人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並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里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跡、遺跡、墓地,均屬後人虛設。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於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後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或許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以「後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後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於佛室」。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這可從一些唐詩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詩句,都認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於馬嵬驛,而不是被強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稱,楊貴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只出現在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還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沒有死在馬嵬驛,只是被貶為庶人,並被下放於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本人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蘊含著另一種意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最後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海上漂泊,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況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難解。

5.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後,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於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沿襲了上述說法,並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

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後,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後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人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使者催促,才於雪下步行進宮。據此,太祖死時,太宗並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畢沅《續資治通鑒》即力主這一說法。還有一種意見,雖沒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弒兄的兇手,但認為他無法開脫搶先奪位的嫌疑。在趙光義即位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現象,即據《涑水紀聞》所載,宋後召的是秦王趙德芳,而趙光義卻搶先進宮,造成既成事實。宋後女流,見無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後,為什麼不照嗣統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然杜太後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鬱郁而死?太宗即位後,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後為「開寶皇後」,但她死後,為什麼不按皇後的禮儀治喪?

上述跡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繼統,後人怎麼會不提出疑義呢?近世學術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確實死於非命,但有關具體的死因,則又有一些新的說法。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於家族遺傳的燥狂憂鬱症。一說承認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後,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征戰,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正史記載建文帝死於宮中的大火中。《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仁宗朱高熾御制長陵後碑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成祖後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在火後余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後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麼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發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後,他又回到京城,死後葬於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後,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處訪問。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士,這顯然就是用於暗中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頒布《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後共20餘年。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於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至於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7.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李自成,陝西米脂人。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後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陝西、湖北等地,最後不知所終。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明史》的結論是,自成已死,屍朽莫辨。

它的根據是,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報告說,李自成兵盡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屍,而屍體已經腐爛,無法辨認了。還有一個根據是,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稱,他的部眾已將李自成斬於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但是,這個「遇難」說卻難以令人相信。因為李自成雄才大略,驍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敵。

無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統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絕對是當時的重大事件。而阿濟格報告中說是「屍朽莫辨」,純屬浮誇不實,清王朝怎能相信?何騰蛟的報告簡直就是馬後一炮,謊報戰功,南明王朝也不會相信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時,他的手下還有40餘萬兵馬,駐九宮山一帶至少也有數萬人,說他僅帶20名親信與事實明顯不符。況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平靜嗎?

然而,事實上,當時九宮山很平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平靜。那麼,為什麼有「遇難」說,而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據推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可能聯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鬆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也有人說李自成在夾山寺隱居。據說,清朝初年,即將上任的雲南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游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頗為投緣,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後,他又重訪夾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親赴夾山寺調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據稱,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考查,在一個瓷壇中盛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鄉陝西米脂縣的習俗相同。但這一說法仍有不同意見。

有人說,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發現,只能說明石門夾山寺確實有奉天玉大和尚這個人,並不能證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於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

Ⅶ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是什麼

明末後宮三大疑案
明朝到萬曆皇帝的時候,已經十分衰敗。朝廷後宮內卻圍繞著皇帝寶座的爭奪發生了三樁疑案。這三個案子分別發生在三個皇帝在位期間,即神宗朱翊鈞朝的「梃擊案」和光宗朱常洛朝的「紅丸案」和熹宗朱由校朝的「移宮案」。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端午節前夜,一個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棗木棒闖入大內東華門,一直來到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門前,到第一道宮門,見只有兩名老宦官守門,舉棒打傷其中一人後直闖入宮,又闖過第二道宮門,直到殿檐下,拾級而上,試圖加害太子。這時,太監韓本用發現有異常動靜,便大聲呼喊,七八名宦官蜂擁而上,將張差捉住,當即便將該犯交東華門守衛監收。

慈慶宮正門萬曆皇帝得知,下詣將張差送交皇城保衛部門審問。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審問後向萬曆皇帝報告道:張差家住薊州井兒峪,舉止行為看起來像個瘋子,但又頗為狡猾,還得嚴加訊問。萬曆皇帝下詔將張差送交刑部復審。刑部郎中胡士相再次提審後,認為張差確實是個瘋子,並判了他一個斬刑。提牢主事王之寀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便私下裡審問張差,張差說出是宮里的太監龐保、劉成將他引到慈慶宮門前的,這兩人對他說:「打死小爺(指朱常洛),有吃有穿。」龐保、劉成都是鄭貴妃手下的太監,再往下查,勢必牽連到鄭貴妃。王之寀便將張差這個口供匯報給了刑部侍郎張問達。

此案的發生,震驚了宮內和朝野,輿論嘩然。支持鄭貴妃、傾向福王為太子的臣僚認為是張差瘋癲所為,屬個人行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認為是陷害太子的陰謀。後來,經刑部十三司會審,查明張差是白蓮教的一支紅封教的成員,其首領為馬三道、李守才,他們與鄭貴妃宮內的太監龐保、劉成勾結,派張差打入宮內,梃擊太子。

看起來,此案與鄭貴妃有牽涉是肯定的了。很多朝臣都懷疑是鄭貴妃和他的哥哥鄭國泰陰謀策劃借張差之手傷害太子。萬曆皇帝極力調解皇太子與鄭貴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責鄭貴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變態度。後來,萬曆皇帝只得親自出面來平息此事,他召見大學士方從哲、吳道南及文武諸臣,拉著朱常洛的手對他們說道:「常洛很孝順,我非常喜歡他。你們這些臣子,不要動不動就散布流言,離間我們父子!」他又對朱常洛說:「把你心裡的話,都告訴他們吧。」朱常洛只得說:「張差是個瘋子,趕快把他處決吧!外面的議論都是不應該的!」事已至此,群臣自然無話可說,「梃擊」一案也就不了了之。萬曆皇帝明令除懲治張差等人外,「不許波及無辜人」,鄭貴妃也就從此案中解脫出來。

隨即,張差被凌遲處死。司禮監會同九卿、三法司審問龐保、劉成。由於張差已被處死,死無對證,龐保、劉成對張差所供各項俱不承認。正要詳加盤問,太子下諭:龐保、劉成二人也許曾虐待過張差,張差為了報復,故意說龐保、劉成主使,不可輕信。會審只得停止。萬曆下令將龐保、劉成二人於宮內處死,以免節外生枝,涉及此案的李守才、馬三道等亦發遠方戍守。梃擊案掀起的軒然大波暫時平息。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為審明案情立過大功的王之宷,案子一了結,立刻被找個借口罷官為民。後來又隨著在這個案子幾起幾落,天啟五年(1625年),竟被囚死於獄中。梃擊案與宮內權力之爭究竟有多大牽連,成為明宮疑案之一。

紅丸案

萬曆末年,陰險毒辣的鄭貴妃看到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不可動搖,便百般討好太子,鄭貴妃乾清宮明代葯櫃御葯房金罐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二人謀合,欲以美人計為己請封皇太後和皇後之號。這個朱常洛,也是好色之徒,鄭貴妃便投其所好,送了八個美女供他享用。朱常洛身體本來就不強,再加上與這些女人淫樂無度,體力透支厲害。登基僅十多天,就卧床不起了。可他照樣與這些人鬼混。一天晚上,朱常洛服了一粒「紅丸」,結果,精神極度亢奮,竟一連「御幸」數名宮女。

「紅丸」到底是什麼東西?「紅丸」又稱紅鉛丸,是宮廷中特製的一種春葯。「紅丸」製法很特別:取童女首次月經盛在金銀的容器中,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烏梅等,連煮七次,濃縮為漿。再加上乳香、沒葯、辰砂、松脂、尿粉等拌勻,以火提煉,最後煉蜜成丸,因其色紅,故稱「紅丸」。嘉靖皇帝為了配製「紅丸」,前後共選少女1080人,這些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後來都成了嘉靖皇帝制葯用後的「葯渣」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兩粒「紅丸」竟要了皇帝朱常洛的命,釀成「紅丸案」。

Ⅷ 中國十大未破案件是哪些

中國十大未破案件分別是刁愛青碎屍案、紅衣男孩案、朱令鉈中毒案、紅安八人遇害案、白銀連環殺人案、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獨山子二人車失蹤案、柏雪撲朔迷離的失蹤案、呼蘭大俠案和廣西警察槍殺孕婦案,具體的內容如下:

1、刁愛青碎屍案

也稱為南大碎屍案,死者是一名南大大一的新生刁愛青,因為被校方訓誡心情不好出去溜圈,刁愛青就再也沒有回來,她的屍體曾經被熱水煮過,總供被分成了2000多塊,死狀相當的慘烈。

刁愛青死前還為警方留下了開、五、是、表、人、和、吊的七字線索,只不過警方一直沒有破解這件案子,這件案子在當時的影響極其的惡劣,兇手手段相當的殘忍,也成為了警方最想破解的案子。

2、紅衣男孩案

2009年11月5日,一名叫做童匡志的9歲男童在家中離奇死亡,他離奇在他的死相,他身穿紅色花裙子,雙手雙腳被繩子結結實實的捆綁,腳上吊著一個大秤砣,雙手被掛在懸梁之上。

這件案件被爆出之後,網友紛紛覺得是靈異事件是茅山法術所為,後來警方斷定這件案件是自殺,不過大家也對孩子如何自己捆綁後上吊等一系列疑點產生了懷疑,而警方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因此,此案也成為了懸案。

3、朱令鉈中毒案

朱令是一位清華大學大學生,在校期間出現離奇的症狀,後來經過互聯網求救才被發現是鉈中毒,對她身體造成了極大地損壞。朱令感覺身體不適之後曾經送往北京協和醫院就診,醫生由於沒有檢驗設備,只對朱令說了她的症狀類似於60年代的一例鉈中毒案件。

後來,在同學的幫助下,朱令的病情的得以在互聯網上確認,父母在報案後,警方卻一直不作為,這讓當時的人們對於警方知道兇手卻害怕其家庭背景的說法廣為流傳。

後來,警方只答應了朱令父母會好好偵破,然後就沒有了下文,這也使得這件案子成為了懸案,雖然,這件案件中沒有人傷亡。

7、獨山子二人車失蹤案

1996年10月20日,獨山子煉油廠職工郭農耕和奎屯市人王昌瑞二人駕駛一輛桑塔納轎車,到烏魯木齊市賽馬場二手車交易市場售車,當日人車失蹤,至今無下落。

2008年再次調查。烏魯木齊警方重金懸賞十二年前失蹤者線索!

8、柏雪撲朔迷離的失蹤案

柏雪,中國內地女演員。出演《小魚兒與花無缺》中小仙女一角,得到大家的喜愛。 在某網站關於「《小魚兒與花無缺》中你最喜歡的演員是誰?」的調查中,「小仙女」柏雪在網上的支持人數超過了謝霆鋒。可以說當時的柏雪,事業達到了巔峰。

然後 2006年,柏雪在拍完電視劇《武十郎》後便消失在眾多影迷的視線外,她的博客的最後更新也止步於2006-07-28 12:53,而柏雪也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失去了消息,演藝圈也沒有了她的音訊,關於柏雪的離奇「失蹤」也成為了娛樂圈的一大謎團!

9、呼蘭大俠案

1986年3月28日夜,黑龍江省呼蘭縣公檢法家屬樓。當晚,有52人慘死家中,均一刀致命。其中,27人為公檢法的工作人員,其餘25人是其家屬。

兇手,用匕首,在死者家的牆上,留下名號——「呼蘭大俠」。一個平靜的小縣城,這起案件的概念和效果,可想而知。縣公安局,迅速勘察、封鎖現場,並立即向上級通報。

同年,4月2日,328專案組正式成立,共計672人經過兩年多的調查、取證、研究、分析、排查、走訪,專案組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案情毫無進展。此後,該案永久封存,停止一切調查。

10、廣西警察槍殺孕婦案

2014年7月22日,原廣西平南縣刑偵大隊警察犯故意殺人罪,被執行死刑。廣西高級法院查明:2013年10月28日晚,該犯人攜帶配槍違規飲酒。酒後返回平南縣城途中,下車在街道吵鬧滋事,開了一槍。

隨後,進入被害人蔡世勇、吳英(孕婦)夫婦經營的「老牌螺螄粉店」內,聽說沒有奶茶賣,用槍拍打餐桌,朝店內天花板開一槍,還持槍指客人頭。當吳英再次說沒奶茶時,犯人開槍擊中蔡世勇右肩,致輕傷。又連開兩槍擊中吳英,死亡。

Ⅸ 中國十大未破殺人慘案,中國十大未破殺人案是哪些

中國雖然是一個法治社會,但依然存在著很多罔顧法律的人,因此在我國有著很多難以偵破的殺人案件,為此小編整理出中國十大未破殺人慘案的資料,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白銀連環殺人案。

第二、刁愛青碎屍案。

第三、高校女生「鉈」中毒案。

第四、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

第五、未能舉辦的生日宴。

第六、山城紅衣男孩事件。

第七、獨山子二人車失蹤案。

第八、杭州女屍案,死後留下撲克牌成謎。

第九、龔琪被殺案件。

第十、兩千多名中國軍人失蹤案

Ⅹ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疑案

答:1.老子的出關之謎 2.西施的生死之謎 3.徐福的東渡之謎 4.楊貴妃生死之謎 5.宋太祖暴死之謎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7.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8.雍正帝之死案9.乾隆帝與海寧陳氏關系之謎10.孝庄太後下嫁案

1.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後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後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 2.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墨子親士》篇就說:「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隨鴟夷以終。」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鴟夷」,就是皮袋。在後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雲:「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這與上述記載相同。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卻如此記載:「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3.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並吞六國,統一全國後,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後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裡有服後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後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裡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並認為他是顓頊之後徐駒王29世孫。台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於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後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5.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後,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後,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閱讀全文

與中國十大奇案是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食物是怎麼過冬的 瀏覽:983
伊朗的貨物有些什麼 瀏覽:140
印尼用什麼餌料 瀏覽:174
中興為什麼要賣晶元給伊朗 瀏覽:450
印度一九年gdp是多少 瀏覽:338
也想你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74
內閣制為什麼是英國的 瀏覽:336
越南什麼時候審批中國人過關 瀏覽:309
中國垃圾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瀏覽:358
越南軍警工資如何 瀏覽:423
愛人錯過中國版怎麼唱 瀏覽:722
英國直飛有什麼航班 瀏覽:277
印尼巴士怎麼加寶馬 瀏覽:781
一個伊朗白色的硬幣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366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4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8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4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2
越南芒果有哪些產品 瀏覽:360
中國部隊房產最長可以租多少年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