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看待流行音樂寫一篇議論文
中國流行音樂之我見
流行音樂即通俗音樂,比起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它更加融入大眾生活中。可以說它是像我們這樣的學生生活中的主流音樂。流行音樂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視歌曲、通俗器樂曲、爵士音樂和布魯斯音樂等。通俗音樂的內容貼近生活實際,歌詞簡單,語言生動形象,直白表達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例如Westlife的《you raise me up》,首先從歌詞入手,簡單的語句,通俗易懂,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可以看懂。它所抒發的感情也是很真摯很動人的,這種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從來都是在我們思想中最主流的。盡管中西方文化差異很大,但是看待「孝」都是一樣的。我想這應該也是這首歌在全世界頗受歡迎的原因吧。Westlife其他的專輯《coast to coast》、《back to home》等,這些思想和感情都是教人正確對待love、home、life 等等。然後歌曲的節奏輕快自然、旋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傳唱。在流行音樂市場上,這些都是上佳之作,可是也有不少低劣的作品。在課上老師舉過一些例子,這些低劣性主要表現:曲調過於簡單,甚至是長時間不斷地重復,不僅枯燥無味而且毫無意義;歌詞大意曲解正確的社會觀、道德觀,或者違背常理等。不過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可以分辨這些作品,吸收流行音樂中的菁華。
我們欣賞流行音樂,除了它朗朗上口、節奏輕快、親切自然以外,還有它的表現形式。那些製作精良的MV,讓你隨著音樂融入它的風格之中,有時它強烈的節奏讓我們身體跟著起舞,有時它的輕柔讓我們感覺有人在耳邊輕輕細語。在緊張繁忙的學習工作之餘,這是最好不過的放鬆方式了。因為應試教育帶來的壓力,我們這些學生們總是試圖尋找心靈上的解脫。特別在中學時的我們,總是在排名和分數中掙扎,我們幼小的心靈被烙下無數個痛苦創傷,幸好那時開始接觸流行音樂的我們都在音樂找到了宣洩。流行音樂伴隨著我們長大,特別是在那時出道的歌手們,他們的音樂和我們的想法真正的無代溝。真該好好感謝流行音樂,陪我走過了這么多個困難。或許是寂靜的夜裡,或許是無人的教室,在音樂中聆聽我們自己的內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們就像老朋友一樣,總能抓住你的心。等我們都長大了,我們也不會忘記老朋友的。就像父輩們一直喜歡如李宗盛、羅大佑、鄧麗君等歌星,卻總也無法理解周傑倫的歌曲好在哪裡。不同年代的音樂應該也有代溝。
這就是音樂,抓住了感情,音樂就有了靈魂。我們熟知美國流行音樂中的布魯斯、爵士樂,布魯斯俗稱藍調,藍色在美國文化代表著憂郁、憂傷。早年大部分移民從世界各地來到美國,一般地說是出自於自願,他們基本上是願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國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們是作為奴隸被迫來到這個國家的。他們身上「除了鎖鏈以外,一無所有,但他們的頭腦中卻牢記著非洲舞蹈和音樂的豐富傳統。」黑人奴隸們在農場勞動時,不允許說話,但可以唱歌。他們依靠自人聽不懂的勞動號子和歌曲相互傳遞信息,交流感情,通過這種表達方式,把他們郁積在心裡的痛苦與不平宣洩出來,從而逐漸形成了具有黑人特點的黑人音樂。黑人音樂在形成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包括汲取白人音樂成分,產生了布魯斯、爵士樂等形式。而最初的搖滾樂就是黑人音樂「節奏布魯斯」,西方也有人把搖滾樂稱作為「下層階級反抗當局的一種形式」。關於節奏布魯斯,在網上搜到得答案:這是一種由布魯斯演變而來的音樂風格。在上個世紀初,隨意走進美國的一家小酒館,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個拿著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彈著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沒調的嗓子和聽起來十分膚淺的歌詞訴說著黑人在美國的遭遇。這就是布魯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音樂也變得更具有音樂性了。曾經沒調的音樂變得富有節奏,進而也更加旋律化。於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這樣形成了。
真正將R&B引入中國的是陶喆,也有人稱他「中國的R&B之父」。雖然說不清他的歌曲里的R&B風格,但是我們去KTV唱他的歌總是找不對感覺,而且也很難唱,對歌手要求很高,據我所知R&B是目前最難唱的音樂,歌手必須很有技巧地運用喉嚨與聲帶來推、擠,要能夠既曖昧又准確。盡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歡迎,可傳唱他的歌人確實不多。因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異,美國的R&B並不是很容易被中國人接受。直到周傑倫出了第一張專輯,開始我們一下子不明白這是什麼音樂,但是唱起來很順。這是周傑倫的帶有本土特色的節奏布魯斯,他摒棄R&B中一些美國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輕松的詮釋了布魯斯。所以也有人說,不管陶喆先前的個人專輯有多麼的出色,周傑倫的出現絕對給他很大的壓力。
Ⅱ 談談"流行音樂"看法的作文,350字
對流行音樂的看法 初次接觸所謂流行音樂,是一次偶然在廣播上聽到周傑倫的一首七里香,這么多年似乎還 記得一些。 不是追求所謂的品位, 因為古典音樂我也不是可以完全接受和理解。 只是當前的流行樂 里充斥了太多媚俗的叫喊和空洞的張揚, 如那種因為缺乏必要的修養和氣質而只能靠濃妝艷 抹搔首弄姿來吸引別人目光的女人一樣, 難以讓人找到深愛的理由。 泛濫的商業炒作和市場 包裝讓許多歌手紅極一時, 他們也許有著漂亮的臉蛋或者八面玲瓏的表演手腕, 但卻很少能 有自己獨立的風格和自我感受, 對於音樂本身往往顯得麻木不仁。 芭芘娃娃某種程度上可以 看作是他們的象徵,華麗而沒有生命感的存在。 什麼是才華?方文山說,他在遇到了周傑倫後才明白這兩個字的含義。我想那應當是一 種主體性、原創性的東西,正如方文山的歌詞和周傑倫的作曲, 中國樂壇新人已很少有能讓我們有震撼之感的了, 使我們的悲哀。 只是我仍願意聆聽, 畢竟每首歌的背後都有歌者的故事,我一直相信。 現在還有眾多的人熱愛著列儂和他的甲殼蟲夥伴, 盡管他們的輝煌已經走過了四十年。 流 行不一定就意味著轉瞬即逝, 一些有力的東西是可以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 如果五十年後還 有人聽一個流行歌手的聲音,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人有他的才華。也許我們現在缺乏 的只是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還有就是天才們出頭的機遇。 身邊有太多的人在喜愛著流行音樂, 欣賞或厭棄著某些歌手。 而我也在不時的用耳朵過 濾著它們,捕捉著那些可能的快樂,並且期望著那些在夜空中一閃即逝的流星,能夠擁有恆 星的光芒。 身邊有朋友很愛古典音樂,所以我很敬佩她,想來音樂帶給每個人的都不一樣,坦然接 受別人的異議,愛自己所愛的那種音樂,就好。
Ⅲ 談談你對「現在流行音樂的極端媚俗性」的看法。
之前沒感覺港台流行音樂怎麼樣
但迷上老牌的AC/DC,滾石,包括英倫的山羊皮,酷玩後
發現其實流行音樂真的很垃圾
無特點,無主題,無思想,無意義
說道主題,都逃不出男歡女愛,感情糾葛於困擾
而搖滾則不同,他是一種宣洩,是一種積極的東西,真正的好的搖滾音
樂能令人清醒,令人對世界進行思考,令人自省
所以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稱流行音樂為糜爛的音調,其實不無道理,聽了
它們,你除了暗自哀傷,沒事發發春,還會做什麼?
沒有一點積極的給人以啟迪的東西在裡面
所以建議LZ,聽音樂,就聽搖滾黃金年代的那些音樂,或是一些純音樂
抑或古典音樂都行,反正我覺得流行音樂是害人的東西
流行音樂就好比儒學的某些思想,教人安逸,不思進取,滿足現狀,在
滿足現狀的條件下樂於生活在周圍的環境,而不去思考,不去思考一些
人文的東西,一些生命改有的意義
Ⅳ 中國現在的流行音樂大多都是充滿濫情俗調!為什麼就沒有對一些現象批判還有嚮往夢想與自由的歌曲!
有啊,只是很少吧。流行歌曲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吧。你看看當今社會就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流行樂都如此爛俗了
Ⅳ 求一篇關於流行歌曲的雅與俗的文章
中國的流行歌曲,已經走過了大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中國流行歌曲產生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新中國成立後「遷移」港台,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又逐漸北上,回歸到大陸,並從當初的「猶抱琵琶半遮面」發展到如今的「風風火火闖九州」。可以這樣說,作為一種詞曲交輝、詩樂合壁的音樂體裁和大眾文化的主要形式,流行歌曲已經不僅僅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重要的精神食糧,而且成為現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先進的文化手段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它為商品交換原則在文化領域的無限擴張創造了條件。文化藝術不再是獨立的藝術創造,它不得不受市場供求的制約。」[1]流行歌曲得以流行就是市場的產物。可是,「老百姓並不是把流行歌曲作為一門什麼藝術來接受的,而是作為生活來接受的,把它看作屬於自己的一種文化。舉止行停,起居之中,有形無形俱在。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取決於他們內心的自然,人為制選的引導或有強烈的終止都不易改變他們的選擇。於是,不甚承認權威,也沒有考慮那麼多,直截了當的承認自己的感受。」[2]因此,這種大眾化市場化的精神快餐,也許不會有太多的人主動地將它和古典詩詞聯系在一起,會覺得那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個好比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一個是高峰上的千年積雪,相距太遙遠。但是正如滔滔江水實則來源於千年積雪的消融,古典詩詞與現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詞創作,其實也有著一個根源與發展的不可磨滅的關系。本文擬探討當下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的關系。
一、當下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關系示例
流行歌曲作為現今社會的一套大眾快餐,已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喜好,所接受。捷克作家米蘭�6�1昆德拉曾剖析過:「大眾傳播媒介的美學意識到必須討人高興和贏得大多數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的變成媚俗的美學。隨著大眾傳播媒介對我們整個生活的包圍與滲入,媚俗成為我們日常的美學觀與道德。」[3]這大概是我們社會的主流。盡管如此,那些盛行的流行歌曲,卻有很大的一部分和我們傳統的古典詩詞緊密聯系,成為流行歌壇上的生力軍,這又似乎使它遠離了媚俗。我們知道古典詩詞意境很深,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細微處,而只有在生活化極度而開的時候,古典詩詞才稟為經典盛才。而唯一不同的是,越以前的文字越拘板、越咬口,而越以後的,文字形式越開放、越廣闊,這大概也就是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有著如此緊密聯系的原因。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的結合大致有如下幾種類型:
(一)直致所得的流行歌曲
「直致所得」一詞出自於司空圖的《與李生論詩書》。他強調詩歌創作要做到「直致所得,以格自奇」,也就是說詩歌意境的創造貴在自然真實,而無人工矯揉造作之弊,而詩境的獲得,完全是自然的。這里我們把它借鑒到對流行歌曲的研究中來,也就是直接從古典詩詞中引用其詩句或者標題的流行歌曲。古典詩詞本身對遣詞造句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有韻律,句尾壓韻,而且他們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音樂性,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吟唱,因此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流行歌曲突變的今天,都有部分的留心能夠歌曲直接取材於古典詩詞,吸收其精華。
Ⅵ 你怎樣看待中國流行音樂
質量參差不齊,有很多優秀的歌手和作品,但是也有很多低質量的東西。不管怎麼說,希望中國流行音樂能越來越好吧。
Ⅶ 說說對中國流行音樂的看法
現在中國的流行音樂,無論是詞還是曲,都可以說是在慢慢的退化和僵化,尤其是歌詞最為突出。現在的流行音樂,歌詞都是空洞無聊到了極點,加上又是譜得一手爛曲,簡直就是強奸人的耳朵嘛!跟以往的一些經典流行曲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差了無數個檔次。以前的比如《英雄淚》、《水中花》,《濤聲依舊》,《晚秋》,《上海灘》,《追夢人》,《一剪梅》,《你的樣子》,《童年》,《真心英雄》等等等等,現在看來都是一些古老的歌曲了,但在我看來,依舊是不朽的經典。現在的流行歌曲中,要想找出一首能稱為經典的,在我看來是沒有。
Ⅷ 怎樣看待當今音樂神曲的媚俗
現在最火的神曲是哪個???相信大家一定有一個共同的回答——《江南style》。《江南Style》自7月15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發布後,韓國鳥叔PSY的這首神曲在僅僅3個月的時間里,就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一舉以四百萬「Like」(喜歡)的好成績,成為了Youtube歷史上最受人「喜歡」的視頻,並在YouTube擁有近五億次的點擊率。然後《江南Style》也逐漸在中國火了,成功晉級成為又一神曲,大街小巷,學校商場,都能時不時地響起它的旋律,並且還會伴隨著人們扭動身軀,跳起誇張的騎馬舞步。
回憶在《江南Style》之前的種種神曲,有《最炫民族風》《忐忑》《愛情買賣》,每一曲都能深入人心,每一曲都能大紅大紫一段時間,一時風光無限。我認為《江南Style》這樣的神曲的成功,是平民文化通過互聯網病毒式營銷的又一次爆發。網路確實在神曲的推廣中起到了 及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加之當代公眾娛樂精神的大爆發,將神曲中的娛樂潛質充分發掘,使得神曲能夠廣為傳誦。
當代人的娛樂精神與娛樂態度是怎樣被影響的呢??是越來越空乏的精神世界去逼迫當代人去尋找娛樂的對象???是真的到了「真理已死,娛樂至上」的時代???
Ⅸ 中國流行樂壇上一些粗俗低劣的歌曲為何禁而不絕
現在的歌曲確實不如以前的好聽了,不是我們跟不上審美時代,而是現在的歌手沒有以前歌手的匠人精神了。以前聽歌聽的是旋律,而現在聽的是歌詞。以前聽的是勵志,是激情,而現在大多數變味的雞湯。10年前的歌曲要什麼有什麼,而如今除了歌詞剩下的一塌糊塗。
現在的歌曲,普遍缺少優美動聽的旋律,甚至有些歌曲的旋律還是從其他歌曲的旋律中摘抄過來的,連改變都少。現在的歌曲根本沒有遵守歌曲應該遵守的輕重音的朗讀規律。歌曲的輕重音,是在強拍重讀,弱拍輕讀。現在的歌曲,基本上都是強拍輕讀,弱拍重讀。
Ⅹ 為什麼中國的流行音樂這么俗
阻擋的潮流音樂,也被成為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