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互聯網金融P2P最應該克服的弊端是什麼
第一,准備金問題。
第二,虛假信息。一些平台給投資者提供著虛假或者不實信息。
第三,非法行為。這里說的非法行為不是納儲、吸儲等央行明確表示反對的行為。
第四,自律問題。
第五,風控問題。風險控制是任何涉及金融業務公司的核心。
第六,徵信問題。貸款者信用調查對P2P平台是個難題,因為目前的央行徵信信息並不對P2P平台開放。
Ⅱ 目前我國的P2P網貸都存在著哪些問題
一、無明確的市場准入門檻
目前,我國p2p網貸平台是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注冊,在通信管理部門進行備案,其設立條件與一般的公司並無不同。這意味著其市場准入門檻並沒有因其「民間借貸中介」的特殊性質而有獨特的要求,從而造成行業內企業良莠不齊的局面。
二、無明確的監管機構
p2p網貸平台自誕生以來就沒有明確的管理部門,以致出現監管真空。在某些地區,該平台由地方金融辦進行監管,但金融辦監管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有效性值得商榷。
三、無統一的行業規范
由於目前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內也並未形成統一、細致的操作規范,這就給予各個p2p網貸平台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很容易出現「踩紅線」的業務活動。日前,中國小額信貸聯盟在京正式發布《個人對個人(p2p)小額信貸信息咨詢服務機構行業自律公約》,但其實際效用還有待觀察。
四、無健全的徵信體系
多數p2p網貸平台只是憑借借款人自行提供的信息判斷其信用程度,並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徵信制度,這對貸款人的資金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進而影響到該行業的良好秩序發展。
五、無合理的市場退出機制
在p2p網貸平台關停越發頻繁的當下,對於p2p網貸平台如何平穩順利地退出市場、在其退出市場時如何保障借貸雙方的合法權益等問題,都沒有具體的可依據的法律法規。
Ⅲ 中國P2P平台都怎麼做風控
很多朋友觀望p2p平台,遲遲不敢下手投資的原因就是,風險。其實只要是投資,無論是什麼投資都會有風險,但是近年來,p2p行業頻頻被爆出跑路、倒閉的新聞,導致很多朋友對p2p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任,那麼,p2p平台為什麼會頻頻爆雷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逾期率和高壞賬率,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投資人一提現,平台擠兌不出,「哐」玩砸了。為什麼會出現高逾期率和高壞賬率呢?講到底就是風控措施沒做好,風險管理不嚴格,導致資金回收不回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p2p平台都是怎麼做風控的。
1、貸前:指信貸審批結束之前。風險控制手段主要是:
1)核查央行徵信(因我司資產端是接入了央行系統的,查證比較方便),出具數據風險報告,並確認是否拒絕;(比如一年之內有3次以上逾期記錄、逾期時間最長超過2個月之類的,就直接在這一關就被拒絕了。徵信白戶,也就是說一張信用卡的消費記錄都沒有的,也會被拒絕,因為能用上信用卡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具備一定資質。)
2)人工核查身份信息、社保記錄、法院執行記錄、資產證明、銀行流水;(收入記錄)
3)人工緻電其親戚朋友或者公司同事,核對信息;
4)一般現金貸公司會接入很多家第三方徵信數據(非央行,目前現金貸公司還不像持牌小貸那樣能直接查詢央行系統),然後比對是不是多頭申請、有沒有違約記錄,人工在業內搜索是否還有其他公司的借款記錄;(一般一個城市的審批人員的很多信息可以互通,代替了缺失的徵信環節)
5)有的公司會偷偷讀取用戶通訊錄,通訊錄聯系人數量是不是合理、有沒有通話記錄、通話記錄的頻率是否合理;
6)如果是額度較高的小企業客戶,還需要人工到企業現場勘查,一般流程是這樣的:先是在反欺詐的系統中進行一次過濾,對客戶信息進行核查,並進行預篩選,然後審批人員再次對客戶的身份信息、收入及工作信息進行核查。在多地進行實地考察,對借貸人的財務狀況、經營規模,還款能力等個方面嚴格把關。
風控這一塊,最重要的就是嚴格貸前審核,審核借款項目,審核借款人信用,審核借款人資產,審核借款人信用報告,審核借款人資產評估抵押報告。
對於借款人提交的銀行流水、徵信報告、還款來源證明等必需材料,實施實地調查,網路信息調查,電話核實,工作機構調查,通過所提交的材料分析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根據其判定借款額度。
2、貸中:即確認批款到真正放款之間
正統小額信貸公司一般是線下當面簽約,需要借款人攜帶身份證原件、資質證明原件到現場,回答一些現場審核的問題,另外在現場當面核對網上銀行流水或者電話銀行流水(現在流水造假也太厲害了,當面打開網頁或者用電話監聽錄音會比較好)。
如果客戶回答問題與上報材料不一致、特別是銀行流水不一致,會當場拒絕。
3、貸後:即真正放款之後
非逾期:還款前1-2日進行簡訊、電話提醒。
逾期:轉入到催收環節,一般3個月之內的逾期都自己催,3個月之後就外包給催收公司了。
催收有不同的策略,採取不同的催收策略,能保證總休的風控水平。每月追蹤,若有任何鳳險信號出現,立刻調整信貸政策。催收這塊行業內做得好的一般都有自己的催收團隊。車貸公司的話,一般會在客戶抵押或質押的車輛上安裝GPS追蹤抵押車輛。
還款保障措施
逾期後貸款公司將會啟動專業的法律團隊與催收團隊依法執行,通過抵押物的變現,固定資產的查封等法律途徑來提供還款保障。
這些都是一個正規經營的p2p平台應該要做到的,但是為什麼還是會出現那麼多的逾期和壞賬呢?因為很多p2p平台風控措施執行得不徹底,特別是小公司,小平台,沒有那麼多人力去對借款人進行嚴格的審核,很多東西都是流於表面,隨便應付一下,這就導致了最後的逾期,壞賬,資金無法回收,平台倒閉。
在這里,我們來說一說,車貸平台的風控優勢,掌中財富平台,主營車貸業務,和個人信用貸款相比,抵押類貸款不再單純依靠平台搭建的個人信用風控模型,而是更加倚重對抵押物的估值折價。真實的抵押物比數字化的評級來得更為踏實,而且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也在抵押物處得以確認。
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是房產抵押和車輛抵押。車輛抵押貸款的優勢是按照車價折算的借款金額小,容易進行風險分散,借款期限相對較短。
車輛質押的項目,代步工具的屬性決定車主會盡快贖回車子,違約成本高,違約率低。
車輛抵押貸款的額度一般控制在汽車估值的70%左右,二手車則在40%-50%之間,借款人主動違約得不償失。
掌中財富所有借款人的車輛在車管所都有備案和登記,而且抵押登記記錄可查,不能重復抵押,造假難度大。
如果發生違約,車輛變現相對於房產一般更快捷,車輛的短期保值性更強,不容易受到短期的政策或者國際局勢影響發生斷崖式下跌。
隨著技術進步,平台對抵押車輛的控制越來越好,除了質押車輛會保管在專門的停車場,抵押車輛會被安上GPS,有專人實時監控,確保抵押資產安全可控。
Ⅳ 國家如何解決p2p受害的人民
沒法解決。只能挑一些影響大的、受害人數多的、涉及金額最大的資金方追查,即便抓到人有沒有錢能還也未必呢。如果你是受害人,那對你深表同情;但你最好克制自己安份點,別走極端別鬧事,否則zf不會對你客氣。
Ⅳ P2P目前存在什麼問題
P2P理財作為舶來品已經登陸大陸快七個年頭,期間的高速發展也難掩背後的種種問題,這其中有內部因素問題,也有外部環境問題。下面,我就為大家說說p2p網貸行業存在的五大致命問題。
一、內部因素
(1)組織架構存在著天然的缺陷
風控部門是p2p平台的核心部門,不同的風險理念,會導致不同的風險意識。一些p2p平台只擅長營銷,不擅長風險管理,這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大的風險。其次,p2p理財平台的員工職業素養良莠不齊,也是目前p2p平台的普遍現象。
(2)風險管理經驗不足
中國的p2p理財平台的風控手段無非幾招,實地考察、要求借款人提交抵押物、引入擔保公司,繳納風險准備金這幾類。各家p2p理財平台都沒有風險動態評估系統和風險量化指標,這導致風險管理手段過於,零散化、簡單化、不系統。
(3)IT系統存在漏洞
從2013年以來,許多平台都受到了黑客的攻擊,其根本原因就是平台的技術不夠牢固。黑客的攻擊輕則導致網站癱瘓,平台的客戶資料被竊取,重則危及投資人的資金安全。遺憾的是,目前許多平台對於黑客的攻擊還缺乏合理的應對措施。
二、外部因素
(1)大陸徵信體系不全面
我國的個人徵信體系還處於初級階段,沒有一個統一的信息查詢和審核系統,p2p網貸平台都無法接入徵信系統,這使得p2p平台的貸款質量和效率存在著嚴重的威脅。比如說,最近就出現過借款人拿抵押物重復抵押,在不同的平台申請貸款。
(2)法律體系不完善
目前國家還沒有針對P2P理財平台訂立專門的法律法規,P2P行業的法律標准只能依據現有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這才導致了目前渾水摸魚的狀況。
Ⅵ P2P爆雷,投入的血汗錢打了水漂,該怎麼辦
隨著近些年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因運而生了諸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其中有一些公司憑借高額的理財回報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引來無數的投資者的關注。可隨著他們不斷的發展,問題也在逐漸浮出水面。各種P2P金融產品爆雷,讓無數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應對這種事件,我們應該注意降低自身理財風險,對投資項目做具體規劃地了解,慎重選擇投資平台。
現在互聯網金融中難免出現一些虛假平台,而那些平台本身地保障性不足,就會導致投資人的資金受損,甚至於血本無歸。所以我們在選擇平台時一定要選擇有保障的平台,最好是某些大型公司下的金融商務平台,這樣會對自己的資金有一定保護,也可以從中獲取專業的意見,幫助自己更好地贏利。
Ⅶ p2p網路借貸出了問題,該找誰維權這些公司到底歸誰管
平台跑路解決辦法:
首先可以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向公安機關尋求救濟。
其次是向法院訴訟維權,及時查封相關財產。
Ⅷ p2p爆雷國家如何處理
面對與P2P雷潮的問題,國家也是有在積極進行處理的,剛剛大幅降低了「國庫現金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向市場傳遞降息的信號;鼓勵商業銀行購買企業的「低評級債券」,對於購買AA+債券的按照1:1配資「中期借貸便利(MLF)」(AA級的1:2配資);至於本周央行的貨幣凈投放達到了5400億元,創下半年以來的單周最高紀錄。
而上周五,傳出的「資管新規」新的實施細則,則是一個更為直接、實在的利好。給100萬資金了緩沖期、過渡期,有些方面適當做了放鬆。這個力量甚至可以超過一次降准。
只要央媽這個大池子了的水不停,P2P這個小池子,自然也就有水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