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4、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維護人與自然之間形成的生命共同體。
2、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第一,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
第二,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
第三,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第四,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第一,推進綠色發展
第二,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第三,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第四,改革生態環境監測機制
2. 建設美麗中國 我們青少年該怎麼做
建設美麗中國,青少年應該認真學習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自己擔當起建設美好祖國的重任,可以寫一下自己的感受,例如:
對青年人而言,建設美麗中國,是要以小我投入大我的懷抱,腳踏實地、敢想敢試,以開放、包容、青春、大氣的理念貫穿美麗中國的建設。
建設美麗中國,青年人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面對未來,我們要敬畏自然、珍愛地球」,通過學習與觀察,我們認識到以犧牲生態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的理念是錯誤的。
必須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利用專業知識向節能環保、科學低碳的科研轉型。創新,青年人應挑起主梁,結合自身精力充沛、勇於探索、不怕失敗的精神,不斷開拓創新。
建設美麗中國,青年人需積極參與美麗實踐活動。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有意識的對身邊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身體力行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文體活動等實踐活動,用青春之力感染、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文明的隊伍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植樹造林,努力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人民自覺行動。」在愛綠護綠、保護生態這件事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身體力行,也在很多場合中不斷強調其重要意義。
不只是植樹,我們青年人更要堅持從小事著手、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比如使用環保袋、自帶杯等,拍攝「美麗微鏡頭」記錄身邊人的文明行為,共同展現青年人文明、美麗的向上風貌,共創一個綠色、美麗的朗朗中華。
3. 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1、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珍惜每一寸國土,盡可能集中集約利用國土空間,減少對自然生態空間的佔用。
2、要按照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結構和經濟體系。
3、要大幅提高生產綠色化程度,改變過去靠大量消耗資源和犧牲環境換取物質財富的老路,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
4、要以綠色消費、低碳消費、適度消費為主滿足消費需求,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有負面影響的生活行為。
建設美麗中國意義:
建設美麗中國順應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建設美麗中國,描繪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美好藍圖。當前,中國社會正步入一個特殊的環保敏感期,由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也不斷增多,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建設美麗中國,就是堅持科學發展,著力滿足人民群眾生態需求,維護人民群眾生態利益。這不僅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迫切訴求的現實回應,而且將使我們執政的群眾基礎更加深厚堅實,實現永續發展、長治久安。
4. 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構建美麗中國
第一,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和生態倫理。我們必須摒棄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和做法,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第二,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和本質特徵,也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第三,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針。制定各項經濟社會政策、編制各類規劃、推動各項工作都必須遵循這一國策和方針。
第四,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內容。
提出背景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11月15日,新當選的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常委見面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5. 建設美麗中國,我們該做些什麼
一:建設美麗中國,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首先就要節約資源。在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到辦公室里電燈、電腦、空調不關,水龍頭關不緊,紙張浪費使用等現象,這些瑣碎的小事,卻沒有能夠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假如我們能在小事上多用心,從這些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節約器材,那麼,對環境將做出巨大的貢獻。其次,在生活中,更是要注意節能保環:垃圾分類處理,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照顧好身邊的一草一木等。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我們的家園會在大家的共同愛護下越加美好!
二:建設美麗中國,從樹立良好的基層榜樣做起。作為基層公務人員,我們有必要為群眾樹立好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好榜樣。在工作中,合理安排使用公車,不揮霍浪費;節約使用辦公用品,不鋪張浪費等。只有樹立好榜樣,才能讓廣大群眾感受到並共同保護環境。
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共同保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6. 聯系實際,論述如何建設美麗中國.
1、完善綠色經濟體系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發展是硬道理,綠色是硬要求。推進綠色發展,必須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切實改變過多依賴增加物質資源消耗、過多依賴規模粗放擴張、過多依賴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模式,從源頭上推動經濟實現綠色轉型,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發展道路。
2、構建綠色創新體系
綠色發展,離不開技術引領、金融支撐,需要綠色技術和綠色金融「雙輪創新驅動」。我們將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創新與環境保護深度融合,發展綠色金融,開發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產品,加強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的開發與利用,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加快形成新型生態產業體系。
3、建立綠色能源體系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佔全球總量的24%,已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今後,我們將繼續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6)談談如何實現美麗中國擴展閱讀
建設生態文明是千年大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美麗」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之一,並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規劃了清晰的路線圖,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指明了努力方向。
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子孫萬代,事關永續發展。只要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就一定能建設成美麗中國。
7. 怎樣建設美麗中國
建設美麗中國要珍惜每一寸國土、建立綠色低碳、提高生產綠色化程度等等。
1、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珍惜每一寸國土,盡可能集中集約利用國土空間,減少對自然生態空間的佔用。
2、要按照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結構和經濟體系。
3、要大幅提高生產綠色化程度,改變過去靠大量消耗資源和犧牲環境換取物質財富的老路,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
4、要以綠色消費、低碳消費、適度消費為主滿足消費需求,盡量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有負面影響的生活行為。
(7)談談如何實現美麗中國擴展閱讀:
建設美麗中國的注意事項:
1、環境保護必須走出新路。書中指出,破壞環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用生態文明的理念來看環境問題,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要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搞好頂層設計,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形成激勵與約束並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探索走出一條環境保護新路。李克強總理強調,決不能以犧牲結構和環境換速度,在保護生態中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2、保護生態必須嚴守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紅線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列入後全黨全國就要一體遵行,決不能逾越。書中指出,要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
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
8.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麼1500字左右
寫作思路:首先可以開篇點題,直接給出文章的主旨,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用舉例子的方式來進行闡述論證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確等等。
一曲《中國夢》勾起了內心情感,讓我有很多感慨,想起了前不久才看過的一本書,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建設美麗中國》。
我們祖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接著,中國在世界上占據著主要地位。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中國的科技十分發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例如:2003年中國第一次發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
一個個舉世矚目的事件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證明了中國的強大。
成長也帶來了傷害,帶來了環境污染。
有一個笑話,寫的是:放下駱家輝的辭職報告,美國前總統沮喪地說:「你們這些大英雄也都不敢接任駐華大使了?霧霾那麼可怕?」鋼鐵俠、綠巨人、蝙蝠俠、蜘蛛俠等紛紛羞慚地低下了頭。忽然,金剛狼提議道:「擎天柱肯定可以!他不需要呼吸!」熱烈的掌聲響起……擎天柱默默抬起頭說:「我需要搖號!」
從這里可以看出,霧霾,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可怕的,尤其是在北京、上海。他就像一個凶神惡煞的魔鬼,滿臉猙獰。他掩蓋了綠水青山,遮住了所有的風景,緊緊勒住中國母親的咽喉,稍一用力,便毀於一旦。
除了霧霾,中國還有許多存在的問題,數不勝數。曾幾何時,中國是地球上最美麗的國家,她擁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騰不息的江河、「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瀑布,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兒女。她穿著一條蔚藍色的紗裙,成為眾國家的焦點。
幽幽蟬鳴,蛙聲連連,海歐輕盈地掠過海面,秋風落葉,田野飄香。可如今呢?垃圾遍地,臭味彌漫天地。我們必須清晰地意識到,「環保」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一時興起的做秀,更不應當是繁瑣枯燥的環保條文,它應當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深入骨子裡的愛的表達。
其實,只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開始做起,只要你少開一會空調,少用塑料袋……都可以算是「環保」。
不要小看個人的力量,正是個人點滴的積累,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好美好。為了人類更好的生存,為了把中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我們應該增強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生活,保護森林資源,建設綠色家園,促進科學節能。
我相信,我們的夢想將會實現,我們終會建成美麗的中國。
9. 如何才能實現美麗中國得目標
1、解決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的問題。
首先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只有繼續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才能躋發達國家之列,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中的問題日益暴露出來,並且愈見嚴重,甚至已經開始阻礙經濟的發展嚴重威脅人民的安全。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健康的GDP、綠色的GDP,告別高污染高排放。
2、減緩經濟發展,加快產業轉型。
針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改變一襲深自然環境換取GDP的發展模式向精細工業發展,加快經濟的轉型,向環境友好型的產業方向發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在開發自然資源的同時注意保護自然資源,注意工業對環境的影響,一定要對切實監督好重污染的、高排放企業的技能減排工作。對於污染較重、排放較高的工業要做好對排放物的處理,採用新的科學技術做到工業廢料廢氣的達標排放,運用新的科學技術對現有的老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循環利用、多次使用,綠色排放。相關部門要做好監督和引導工作,切實將這一關系國家未來的大計切實有效的執行。
3、加強環境的保護工作。
環境保護很早就被提出來,可縱觀現在,環境絲毫沒有得到改善。因此環保工作還需加強。一些環境部門形同虛設,沒有切實履行其功能職責,甚至有些人貪污受賄,沒有將環保工作落得實處。加強相關法律的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比嚴、違法必究。幾十年來,粗放型、資源消耗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使我國經濟社會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過大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導致一些地方出現水體污染、水質惡化,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生態退化等問題。同時無休止的的開采造成礦區污染,水土流失等現象嚴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工程建設,修復生態,建設山青、水凈、河暢、岸綠的美好家園。
4、社會建設推動建設美麗中國。解決好城市建設與規劃問題,改善城市環境。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美麗的城市將是美麗中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個建設美麗城市,也將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一個重要方面。城市是一個國家的門面,是一個國家窗口,美好的城市就是美麗中國的最好名片。 合理規劃城市發展,打造宜居舒適環境。如今的城市大都面臨擁堵、臟亂,街道十分擁擠,到處亂停車現象十分嚴重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嚴重影響到市容市貌。沙塵、霧霾、擁擠幾乎就成了中國城市的代名詞,縱觀發達國家,我們的城市更像是貧民窟。因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有遠見,做好長遠的計劃和打算,切實解決後交通擁擠現象,堅決拆除違章建築,注意城市綠化工作。
5、推進新農村建設,假設和諧美麗新農村。
雖然農村沒有擁堵現象,更沒有霧霾天氣,但農村還存在很多環境問題。首先由於發展水平,飲水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其次農村的生活垃圾沒處理,垃圾往往到處丟棄,給人民的生命健康問題帶來隱患,更談不上美麗。因此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新農村改造,美化農村環境,合理規劃民居,因地制宜的實行集中居住,建設特色小區,縮小城市與鄉村的差距。切實將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帶到農村去,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更是一個有著近十億農業人口的大國。因此,切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打造特色新農村、建設美麗新農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又一重要任務。
6、 精神文明建設提升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建設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核心,僅有美麗的外表不足以稱之為美,只有擁有美麗的心靈才能成為美麗的中國。美麗中國不僅僅是生態環境的提升自然的和諧,更加是整體提升人民的心靈美麗和精神文明,十八大對於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深層次把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建設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互動,從而衍生出美麗中國全新的國家建設思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傳承我們的文化,將我們的文化發揚光大,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如今我們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傳承想優秀的民俗習慣。一方面要繼承創新,發掘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另一方面要涵養公德,處理好文化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關系,讓美麗的中國元素成為經濟生活與創造力的觸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