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

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

發布時間:2022-04-20 21:48:28

『壹』 中國古代九州指哪九州,在哪裡(三國演義中的)

古代中國人將全國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時徐梁二州分別被並入青州與雍州,故而沒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華夏之域僅限於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 及行周禮的宋、陳等中原諸國,到了戰國末年在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 。漢朝將被秦國所滅的六國共同稱為"諸夏" 。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梁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1)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關於九州的說法,在流傳下來的古籍記載中有下列說法:

1、《禹貢》稱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

2、《爾雅》按殷制,稱九州為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兩州;

3、《周禮》按周制,稱九州為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分冀為冀、幽、並三州。

4、《尚書·堯典》的說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後,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並、營三州,合為十二州。

『貳』 「九洲」是中國的別稱,具體是哪九洲又在哪些地方呢

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在征服蚩尤、炎帝兩個部落之後,定居晉南,依山川大勢,“割地布九州”。到唐堯時,洪水為害,當時“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用今的話說,就是洪水彌漫接天,浩浩盪盪地包圍了山頂,把九州給漫沒了。是洛河中的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認真研究之後,終於治水成功,遂又“隨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

而據《爾雅》和《周禮》的記載,西周時,多了幽州、並州,而少了徐州、梁州,還是九州。《呂氏春秋·有始篇》中,則有幽州,而無梁州。據其記載:“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都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可見,九州之說是我國春秋戰國以前的行政區劃,這種古代的稱呼一直流傳至今,用來指代中國的疆域。自秦以後,中國的行政區劃多有變動,秦初設郡縣,漢朝時實行郡國並署。

三國時,又有州制,魏有十二州、吳有四州、蜀有二州,共有十八個州。到晉朝時增至二十一個州。南北朝時,州的數量大增,加起來有二百零八個州。唐宋時,中國的行政區域是道。從元朝以後,實行的是行省制,道、省管轄的范圍內,有些城市繼續稱州。

現在,我國稱州的地方還有很多,不過現在的州,除了自治州以外,已不再是行政區劃,而是城市名稱的組成部分。

『叄』 中國的九州是指哪九州現在分別是中國的什麼地方

《尚書》中的《夏書·禹貢》記載,大禹的時候,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福建省是揚州的。

1、豫州:豫州位於九州之中,以河南為中心,東接山東、安徽,北接河北、山西,南臨湖北,歷史上曾數度達到鼎盛時期,長期位居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2、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3、徐州:范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地為紅色粘土。

4、揚州:揚州范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 , 《周禮》稱東南曰揚州,揚州是「九州」之一。

5、荊州:《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荊山在今湖北南漳縣。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之南地域。是漢族原居地區之一。

6、梁州:梁州,是漢地九州(非行政區劃)的一部分,代指陝西、四川盆地、漢中及部分雲貴地區。明代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陝西、巴蜀(明代四川省)及雲南在內。

7、雍州:即雍州東界抵晉陝二省分界的黃河,西界至黑水 ,黑水或謂即張掖河,或謂即黨河 (均在今甘肅 ),或謂即喀喇烏蘇河(新疆烏蘇市),黑水諸說不一。

8、冀州:《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

9、兗州:兗州,是《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范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范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3)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九州之稱,由來已久。從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寫作「A」,正像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之形,《說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

可知其本意當與《詩經·王風·關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與行政區劃無關。古時降水豐沛,人們往往居於傍水的高丘之上。

因而「州」又成為居住區域的名稱,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陽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說,猶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類。

「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確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諸侯」之「九」;一是虛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澤」、「九藪」、「九原」等之「九」。

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而「九」可能是確指,而不是虛指。所以從本意上講,「九州」是指九個大型的地理人文區劃的總稱,也是眾多有河流環繞的高地(山丘)的總稱;由人之故,又引申為「全國」的代稱,猶「天下」、「四海」之謂。

到後來,「九州」終於具體化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劃。因在現有流傳下來的文獻中,具體的「九州」只見於戰國,而未見於春秋,所以其時間可能在戰國初期。

《禹貢》雖然託名為大禹所作,其實卻是戰國後期的作品。具體的證據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貢》中所記的不少地理狀況都是戰國時的現象。

『肆』 九州是指哪幾州

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 ,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

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至遲自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漢族先民自古就將漢族原居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

(4)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九州的范圍。

1、冀州∶河東郡、河內郡、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及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鴈門郡。

2、兗州∶東郡、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城陽國、淮陽國、東平國。

3、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萊郡、菑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4、徐州∶琅邪郡、東海郡、楚國、臨淮郡、泗水國、廣陵國。

5、揚州∶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揚郡、豫章郡、六安國 及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6、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7、豫州∶弘農郡、河南郡、潁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國、魯國。

8、梁州∶漢中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9、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伍』 中國古代分為的九州分別是現在的哪些地方,具體位置在哪

相傳大禹治水後把中國大地劃分為九州,並以九州為素材打造了九鼎,以此來象徵著中華大地。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所謂的九州分別指的是哪幾個州呢?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梁州包括重慶、成都、雲南和西藏等地。最後一個就是雍州,雍州是主要為位置是西北方,歷史上關於這里的記載比較少,不過這里的荒漠、沙場倒是引起了眾多文人騷客寫詩的素材,這里也是邊疆之地,有不少的將領也嚮往這里的沙場,肆意人生。

『陸』 中國九州是指哪九個州

天下分為「九州」,分別為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

據《禹貢》所敘述九州的范圍,北有燕山山脈、渤海灣和遼東,南至南海,西至甘肅接西域,東至東海。

(6)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其中冀州的范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並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

於是為十二州也。」即並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柒』 我國古代被稱為九州,九州到底指哪幾個地方

說到中國,常常會用華夏,來指代中國,其實中國還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九州,又名神州。經常會聽到神州大地,說的正是我們所在的土地上。根據先秦時期的古籍記載,從戰國時期開始,九州就成為了中國古代時期的代稱,到了晉朝時期成為漢族的代稱。中華民族的九州區域指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實九州的劃分是一個巨大的九宮格,在我們中國的版圖上,橫著畫是兩條線,豎著畫兩條線,形成了一個井字,正好劃分成為九份,稱之為九州,其中天子居中,八方朝貢。

最主要的劃分有三種,所屬區域也不同,一種劃分是豫州,屬於中原,在黃河的下游,河南,山東等地。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也涉及到了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冀州是起自黃河壺口,兗州是起自黃河下游,青州是起自渤海,涉及到了河北和山東半島,揚州是起自淮河,荊州起自荊山,涼州起自華山,雍州起自黑水,西河等地。

『捌』 古代中國又被稱為「九州」,分別指的是哪9個州

我們都知道祖國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你知道嗎?自從戰國以來,九州是中國古代民族地域的代稱,又名神州、十二州等,它的意思是漢地。夏、商、周三代均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現代考古資料顯示,戰國文獻較多,春秋沒有對它的描述,所以可能存在與戰國初期。

『玖』 中國古代有九州的說法,指的是今天什麼地方

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時徐梁二州分別被並入青州與雍州,故而沒有徐州和梁州。

1、冀州:包括現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遼寧省與內蒙部分地區。

2、兗州:古代不特指某地,是一個地理范圍,大體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范圍和治所隨歷史多有變更。

3、青州:、大體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的一片區域,地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4、徐州:作為一個地理區域,范圍在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黃海以西,涉及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地為紅色粘土。《尚書·禹貢》記載:「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

5、揚州范圍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 , 《周禮》稱東南曰揚州,揚州是「九州」之一 。

6、荊州大體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荊山一帶直到衡山 之南地域。是漢族原居地區之一。荊州「厥上惟塗泥,厥田為下中,厥賦為上下」。這是指出荊州土壤大致類似揚州,惟土壤肥力為下中,比揚州高一級,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級,田賦屬第三級。

7、豫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指的是漢史籍《禹貢》所描述的九州之一。因位於九州之中,故別稱中州。當今河南省大部分屬豫州,故簡稱「豫」。

8、梁州,《禹貢》地理九州之一(非行政區劃),代指陝西、四川盆地、漢中及雲貴地區。明代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陝西、巴蜀(明代四川省)及雲南在內。

9、雍州,今寧夏全境及青海、甘肅、陝西、新疆部分、內蒙部分。是中國漢族典籍《禹貢》中所描述的九州之一 。

(9)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其中冀州的范圍極大,按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並州。燕、齊遼遠,分燕置幽州,分齊為營州。於是為十二州也。」即並州、幽州、營州是由冀州所分出來的,加上原來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時又被稱為十二州 。

『拾』 古時候中國也叫九州,九州指的是現在的哪裡呢

中華民族的九州區域指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其實九州的劃分是一個巨大的九宮格,在我們中國的版圖上,橫著畫是兩條線,豎著畫兩條線,形成了一個井字,正好劃分成為九份,稱之為九州,其中天子居中,八方朝貢。

九州在後來又被稱為十二州,是因為由冀州分出來的並州、幽州、營州,加上原來的九州就成為了十二州。九州最開始只是泛指,因為州是很小的地理范圍,茫茫大地,劃為九州,並不是確切所指,到了後來才逐漸的具體劃分。九州劃分成為九個大型的行政區域,據記載可能是出現在戰國時期。

閱讀全文

與九州分別在中國哪些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移動國際漫遊怎麼選天數 瀏覽:208
6萬印尼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49
三個月的印尼虎苗吃什麼 瀏覽:593
印度簽證問題如何聯系印度使館 瀏覽:244
中國結怎麼打好看教程 瀏覽:244
在英國做律師需要什麼 瀏覽:965
伊朗巴列維王朝為什麼失敗 瀏覽:576
印度欲購買什麼無人機 瀏覽:32
義大利政府怎麼看待 瀏覽:280
越南學區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175
中國多少人叫段梓豪 瀏覽:254
印尼什麼葯補維生素AD 瀏覽:791
印度人怎麼喜歡吃調料 瀏覽:625
電信英國卡多少位 瀏覽:25
英國國旗多少公斤 瀏覽:860
伊朗沒有回程機票怎麼辦 瀏覽:289
印度貨幣atm是什麼 瀏覽:830
中國日本哪個寺院很多 瀏覽:998
英國什麼人可以坐馬車 瀏覽:424
疫情國外返回中國需要什麼 瀏覽:41